这几个原因,使得高命中率的北洋海军,没有击沉一艘敌舰

1894年9月17日中午,北洋海军和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水域相遇。经过将近5个小时的激战,以北洋海军5艘战舰沉没(广甲在逃跑过程中触礁沉没),联合舰队五艘战舰重伤,首先退出战场而结束。这时战斗水域内,只剩下了“定远级”两艘战列舰。根据战后的统计,“定远”舰中弹159发,“镇远”舰中弹220发,两艘战列舰一共被击中的379发。

两艘“定远”级战列舰在建造的过程中,主要参考了“萨克森”级和英舰“英弗莱息白”号。“定远”级铁甲堡43.5米,除舰艏、艉部外,自上层建筑到水线以下,均用305mm至355mm钢铁包裹。“镇远”舰防护能力稍逊色一些,水线下为熟铁甲。如此强大的防护能力,却没有击沉一艘敌舰,主要是因为榴弹的储备过少、弹药效能太低、火炮的配备落伍,以及战场上的突发状况造成的。

01榴弹的储备和弹药效能

海战结束后,北洋海军总查汉纳根,在海战 告中极为懊恼的提到:“如果天津军械局能供应‘定远’、‘镇远’二舰所需的开花弹,我确信不疑的是,我们将击沉这7艘日本军舰。”可见,北洋海军在黄海大战中,没有击沉一艘日本军舰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充足的榴弹。

北洋海军洋员,美国人马吉芬在他的回忆中也提到了,北洋海军20%的命中率,远高于联合舰队10%的命中率。北洋海军使用的穿甲弹、实心弹、劣质榴弹,以及低劣的弹药效能,严重的制约了海战的结果。

02火炮的配备

中日之间,中、大口径火炮数据对比58:104,中、大口径速射炮数据对比0:67(有争议,“广丙”上可能有江南制造局仿制的5门速射炮)北洋海军的火炮配置,几乎全为架退式克虏伯后膛火炮。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定远”级铁甲舰战列舰上的305mm克虏伯火炮,实际上是1880前的旧克虏伯后膛炮。为了能保证同一船舷方向的射击角度,牺牲了炮管的长度,射击倍径只有25倍。海研会会长陈悦指出,“该火炮只能配用2.8倍口径的克虏伯旧式短炮弹”。架退式克虏伯后膛炮的操作,也是极其复杂的,以305毫米克虏伯火炮为例。理论发射周期是15分钟。实际上由于战场环境各种因素,比如,北洋海军使用的助推火药,是钝化的黑火药(栗火药),产生巨大的烟雾,会影响水兵的视线。一颗炮弹实际的发射周期,需要20~30分钟。

阿姆斯特朗新式速射炮问世以来,丁汝昌多次申请为北洋海军添加速射炮。1894年初,朝鲜半岛、黄海水域已经出现了紧张的气氛,丁汝昌再次申请添购新式速射炮,考虑到之前多次申请购入新式军舰和速射炮的结果,提出先给“定远”级两艘铁甲舰,加装6门克虏伯120mm口径速射炮也可以。奏折递上去之后,光绪帝置之不理。旧式火炮和新式速射炮发射效率的巨大差异,是制约海战胜负的第三个重要原因。

03敌舰武备

联合舰队有充足的军费,配备的是榴弹和穿甲弹。在法国建造松岛号的日本军官,窃取了法国的“苦味酸”样本。日本的海军工程师下濑雅允,以此研制成功了黄火药。日本海军将“苦味酸”应用到了榴弹之中。这种火药的爆炸力是黑火药的75倍,可以在水上和钢铁上燃烧,能够产生3000度的高温。日本海军的穿甲弹,装填的也是黑火药,配置了成熟的山内改正式着发引信,击中目标后,在没有剧烈震荡的情况下也会发生爆炸,更像是优质版的北洋海军榴弹。

火炮配置方面,联合舰队的军舰,在船的两配舷,配置了大量的阿姆斯特朗速射炮。这种通过简化炮架结构,用弹簧和液压进退、复进装置的新式速射炮,发射效率远远高于北洋舰队的克虏伯后膛炮。

04不意外的意外

火爆唐人

福龙号鱼雷艇管蔡挺干,脾气火爆。在留美期间,就被同学称为火爆唐人。在黄海大战中,他冒着被敌人机关炮击中的危险,命令福龙号鱼雷艇,向日本海军军令部部长桦山资纪乘坐的西京丸号发起冲锋。福龙号鱼雷艇三次向西京丸发射鱼雷,均差之毫厘。特别是第3次,由于距离西京丸太近,也没有考虑到西京丸是由商船改建,吃水浅,鱼雷从水下穿过。这也反映出了,琅威理离开北洋海军后,北洋海军在训练水平上的下降。

落单的“比睿”

“比睿”是联合舰队中比较老的一艘军舰,在海战中脱离了大队,陷入了北洋海军的包夹之中。由于距离太近,北洋海军几艘军舰之间不敢发炮,怕误伤本方军舰。“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命令经远舰,靠近“比睿”准备接舷登船作战。日本军舰上猛烈的火力,导致“经远”舰无法靠近,并且有大量的人员伤亡,速射炮在这次意外的包围战中,再一次不意外的发挥了它的威力。

?重要的时间节点

下午3:30,“镇远”舰连续两炮命中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引起了堆积在“松岛”号甲板上的炮弹爆炸,“松岛”船体倾斜严重。这时,除了“定远”、“镇远”之外,还有“经远”等多艘北洋海军舰,在战斗水域对敌发起进攻。一鼓作气,打掉敌人的旗舰“松岛”号,具有重大的意义。几乎就在松岛号被击中,引发大爆炸的同时,邓世昌的“致远”舰发生爆炸下沉。在丰岛海战已被吓破胆的方伯谦,立刻率领“济远”舰逃离战场。逃跑过程中还撞沉了,正在浅水区自救的“扬威”。“济远”这一行为,导致了北洋海军军心的崩溃。僚舰“广甲”跟随逃离战场,“来远”、“经远”等本来受损伤严重的几艘军舰,停止冲锋,撤到了浅水区进行自救。北洋海军再一次,失去了击沉对方军舰的机会。在丰岛海战中已经有前科的方伯谦,有这种行为并不意外。正所谓,“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结束语

清华大学清史所潘向明教授指出,“中日两国舰队在技术装备水平上,有10年以上差距”。综上所述,北洋海军之所以没有击沉一艘敌舰,跟自身的榴弹储备、弹药效能、火炮配置有着极大的关系。毕竟,火力输出是一支舰队战斗力的主要体现。同时,正如那部《特拉法尔加海战》纪录片中说的那样,“(海战结果)有时需要一点运气”。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