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我国步枪坚持随动拉机柄?

问题:为何我国坚持随动拉机柄?

详细问题:随动拉机柄已经是一种落后设计了,为何我国还在坚持这种拉机柄呢?哪怕是在新一代步枪上,也依然坚持了这种落后设计,为何不学欧美采用非随动拉机柄?

结论:因为随动拉机柄并不落后,相反它还有很多独一无二的优势。

首先我们大致介绍一下两种拉机柄。

随动拉机柄以AK步枪为代表,在射击时,拉机柄和自动机一块高速运动。

△ AK步枪射击时拉机柄高速运动

非随动拉机柄以M16步枪/M4卡宾枪为代表,在射击时拉机柄纹丝不动。

△ M16拉机柄

△ 射击的M4卡宾枪,拉机柄并不运动。

随动拉机柄一度是一种更优秀的设计。比如AK步枪在遇到故障、复进不到位时,射手可以通过手推、脚踹拉机柄向前,强制让枪械闭锁到位。或者在无法开锁时,脚踹拉机柄让枪械开锁。所谓“世界名枪谁最D,枪机卡了踹一脚”就是如此。

△ 在泥浆测试中,复进不到位的AK47,手推拉机柄即可强制复进到位,非常方便(在这个测试中枪依然出了故障,但我们只是展示拉机柄可以这么使用)

而M16呢,它的拉机柄只能后拉,无法前推。在复进不到位时,射手只能按动辅助推机柄,让枪械复进到位,但辅助推机柄的强度不高,推动动作无力,远不如随动拉机柄可靠。在无法开锁时,射手也无法脚踹开锁——手指勾拉机柄这个动作是很无力的。

△ M16的辅助推机柄,以前有个三流自媒体,称其为液压静默上膛装置

双状态拉机柄

然而,以AUG为代表的新一代非随动拉机柄——双状态拉机柄诞生了,彻底刷新了非随动拉机柄的面貌。

AUG的拉机柄依然是非随动的,但拉机柄上有一个小按钮,射手按下按钮时,拉机柄就会伸出一个探杆,像钉子一样钉在自动机上,此时拉机柄就变成了随动状态。当射手松开按钮,探杆就会收回,拉机柄就会变成非随动状态。

△ AUG拉机柄上的按钮

双状态拉机柄兼容了两种模式,实现了1+1的效果,是一种巨大的创新。如今新诞生的一些枪械,比如德国的HK433就采用了双状态拉机柄设计。

但是,双状态拉机柄依然只是和随动拉机柄打了个五五开,两者只是各有利弊而已。

随动拉机柄VS双状态拉机柄

在拉机柄打手问题上,随动拉机柄高速运动,很容易钩挂异物,还容易打到射手的手指,这一点上,随动拉机柄远不如双状态拉机柄。

在机匣设计难度方面,随动拉机柄需要机匣做出长长的让位槽,对机匣强度有削弱,设计难度较大,为了封闭性,机匣上还需要设计挡板,非常的麻烦。但是,随动拉机柄和自动机一体,本身不需要专用导轨,只需要让位槽,而双状态拉机柄是独立的,必须在机匣上加工出专用的导轨,尤其是绝大多数的双状态拉机柄和活塞是邻居,机匣空间很紧张,设计难度同样不小。因此在机匣设计难度方面,随动拉机柄和双状态拉机柄五五开。

△ 我国新步枪的拉机柄(黄色箭头)后有较大啊让位槽(红色箭头)

△ 比利时FN FNC步枪的拉机柄挡板

△ 德国HK433步枪的拉机柄位于活塞和导气箍附近,机匣空间很紧张。在这里设计拉机柄专用导轨是典型的螺蛳壳内做道场

在拉机柄强度方面,相比之下,非随动拉机柄往往是不结实的。但是,随动拉机柄也不全都很结实。比如FN SCAR的拉机柄是和自动机拼装的一起的,而不是像AK一样,是一体加工出来的,这种拼装随动拉机柄的根部,并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粗大,强度并不高。因此在拉机柄强度方面,随动拉机柄也是和双状态拉机柄五五开。

△ FN SCAR步枪采用了随动设计,拉机柄槽很长,主要依靠枪机框遮蔽。但是,随动拉机柄的让位槽不需要兼作导轨,设计难度反而比较小

在拉机柄手感方面,自动机在枪械内部高速往复运动,堪称是“高铁”,自动机导轨设计就像高速铁路一样,相当的讲究。随动拉机柄和自动机一体,最终使用的就是自动机导轨,运动也十分的稳定。因此,随动拉机柄的手感往往非常的优秀。而双状态拉机柄需要专用的导轨,但这种导轨只是“次等铁路”,运动流畅性不好,因此双状态拉机柄的手感往往不好。因此在拉机柄手感方面,随动拉机柄远远好于双状态拉机柄。

△ 老王接触的枪械也有200多款啦,拉机柄手感最好的当属我国的95式步枪,可谓是又轻又顺

综上,随动拉机柄和双状态拉机柄五五开,都好于M16为代表的非随动拉机柄,不存在随动拉机柄落后一说。在设计上,日本的20式步枪、比利时FN SCAR步枪、捷克的BREN2、意大利的ARX160、我国的新一代步枪,都采用了随动拉机柄设计。而德国的HK433步枪采用了双状态拉机柄设计。总体上而言,随动拉机柄还是更为流行的。

对于我国而言,自AK47/56冲以来,我国就一直使用随动拉机柄这一经典而优秀的设计,多年以来,在设计、使用上都有传承,实在没必要去更换。

全文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