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有四代航母都共用一个名字

1588年,英国海军以弱制强,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夺取了海上霸权。当时英国海军上将查理·霍华德的旗舰是一艘排水量800吨、装44门火炮的木质帆舰“皇家方舟”号(Ark Royal)。以后,这个象征着“胜利与荣誉”的舰名一直被皇家海军沿用。历史上,英国共有4艘航空母舰相继使用了这个舰名。这4艘“皇家方舟”号的设计、建造和使用,向世人展示了英国航空母舰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皇家方舟”号水机母舰(1914~1934)

1913年10月,英国海军购买了一艘未完工的运煤船,计划将它改建为水上飞机母舰“皇家方舟”号(图1)。工程从1914年3月开始,首先把机械舱从中部移至尾部,前方是巨大的水上飞机库,舷侧为增加抗损性采用了二重舱壁。前甲板为使飞机起飞方便变为水平,两侧有两台回收水上飞机的起重机,并在船艏下设压载水舱。其标准排水量7 020吨,全长111.6米,以蒸汽机为动力,航速10.6节,可搭载水上飞机10架。

1914年3月开工建造的“皇家方舟”号水机母舰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皇家方舟”号正在舾装。1914年12月9日,“皇家方舟”号完工服役,次年2月1日开赴达达尼尔海峡作战。17日,“皇家方舟”号驶抵特内多斯,其载机就开始侦察飞行。由于德国潜艇的出现,“皇家方舟”号被航速更快的“彭米克利”号替代,以后只从事运载飞机、零件的任务,被航空人员爱称为“阿克”。1930年,伦敦条约签订,允许英国拥有航母135 000吨。而当时英国只有航母6艘,115 000吨,尚有20 000吨指标。1934年,海军部决定设计新型航空母舰,并定舰名为“皇家方舟”号,而原来那艘水机母舰则改名为“飞马座”号,在二次大战中,改用做弹射器试验船,1945年改宿泊船,1947年解体。

第二代:“皇家方舟”号舰队航空母舰(1938~1941)

1937年4月13日,英国海军第二艘舰队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下水。它主船体长219.9米,宽28.9米。“皇家方舟”号在建造中大量采用电焊熔接,比铆接减重约500吨。飞行甲板长244米,尾部外延伸部很长。全舰采用以飞行甲板为强力甲板的闭式机库构造,由于有两层机库,干舷很高,一体化的舰岛放在直式飞行甲板的右侧,飞行甲板前部有两台液压飞机弹射器,后部有8根阻拦索,中部的3台升降机考虑甲板开口影响强度,尺寸很小。动力为蒸汽轮机,航速30.8节。“皇家方舟”号精心的设计和合理的布局使它得到了“近代航空母舰的原型”的美称。

第二代“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立体解剖图

“皇家方舟”号最大的战功是1941年5月26日在寻歼德国“俾斯麦”战列舰的追击战中,它出动的“剑鱼”机群击毁“俾斯麦”号的左推进器和舵,使这艘可怕的战列舰失去行动能力而被歼灭。1941年11月13日,“皇家方舟”号为马耳他岛运送“飓风”战斗机后,返航直布罗陀时被德军U-81潜艇的鱼雷击沉。幸存的舰员们在直布罗陀购买了一个银铃,准备赠给下一艘命名为“皇家方舟”号的军舰,但他们却为此苦苦地等待了十几个春秋。

第三代:“皇家方舟”号攻击航空母航(1955~1978)

1942年,英国海军决定建造4艘舰载机数量增加一倍(100架)的“光辉”级扩大改良型——“大无畏”级航空母舰。1942年10月开工的首舰“大无畏”号为纪念1942年在地中海战沉的“鹰”号,易名为“鹰”号,于1951年9月完工。1943年5月开工的第四舰“难敌”号也继承了1941年战沉的“皇家方舟”号的舰名,成为使用这个舰名的第三艘航母。

50年代初,舰载机的喷气化给航空母舰带来不少难题,英国人为此发明了“现代航母三大法宝”——斜角甲板、蒸汽弹射器和着舰镜。1950年下水的“皇家方舟”号为了适应喷气机的运用又匆匆变更设计,到1955年2月才完工,比“鹰”号晚了3年半,其工期近12年!但完工时已经是一艘拥有5.5°斜角甲板、强力蒸汽弹射器和米兰镜着舰系统的新式航空母舰,标准排水量也增为43 340吨。搭载“海毒液”全天候战斗机、“海鹰”战斗轰炸机和“塘鹅”反潜机约60架飞机和8架直升机。

在这之后,“皇家方舟”号先后又进行过4次现代化改装,其中以1967~1970年进行的第4次规模最大,其飞行甲板面积扩大,斜角增为8.5°,改装更强力的蒸汽弹射器,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搭载飞行速度2.0马赫、总重量24吨的“鬼怪”战斗机。改造后的“皇家方舟”号满载排水量50 786吨,全长257.6米,飞行甲板宽50.6米,以4台总功率111 796千瓦(152 000马力)的蒸汽轮机带动4具螺旋桨推进,航速31.5节。舰上搭载12架“鬼怪”全天候双座战斗机、14架“掠夺者”双座攻击机、4架“塘鹅”预警机、6架“海王”反潜直升机和2架“威赛克斯”搜寻救生直升机,共30架飞机和8架直升机。其飞行甲板装甲厚102毫米,是英国海军史上最大、最重、攻击力最强的航空母舰。

二战后,英国国力渐衰。1966年,海军期待的两艘54 000吨的大型航母CVA-01、CVA-02的建造计划被取消。1968年,工党政府宣布将完全废弃航空母舰。随后,英国仅有的7艘航母相继退役,“皇家方舟”号也难逃厄运,1977年在伊丽莎白女王加冕25周年阅舰式上以舰队司令旗舰受阅出尽风头后,于1978年悄然退役,1981年拆毁,英国最后一艘大型航母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亡了。它的“鬼怪”和“掠夺者”飞机转交给英国皇家空军,英国海军舰载航空兵的战斗力由此落入谷底。

第四代:“皇家方舟”号轻型航空母舰(1985~2011)

潜艇一直是英国海军的大敌,二战期间德国潜艇对英国海上生命线的沉重打击使英国人深感提高海军反潜作战能力的重要性。为此,英国海军参谋部于1969年批准了“全通甲板指挥巡洋舰”(TDC)方案,于1973年7月维克斯造船公司开工建造的首舰“无敌”号舰改称为“攻击直升机巡洋舰”(CAH)。这是一艘外形酷似航母的反潜巡洋舰,舰面有长168米的全通飞行甲板,飞行甲板下有7层甲板,中部设机库和4个机舱,机库占3层甲板高度(7.6米),两端配置叉式升降机各一部,长、大的舰桥集中在右侧,动力为燃气轮机,总功率69 137千瓦(94 000马力),航速28节。

在“无敌”号建造期间,英国订购了34架由“鹞”式发展而来的“海鹞”式垂直/短距起降飞机。“海鹞”FRS1于1979年6月交付英国海军。但“海鹞”垂直起飞时,其总重不能超过发动机的推力(即推重比要大于1),这样,“海鹞”的有效载荷(武器、燃油)就受到限制,直接影响作战效能。这时,英国人又有了新的创造 跃飞翘板,英国皇家航空研究所根据海军中校泰勒的设想进行试验,得到成功。在1978年范堡罗航展时,“海鹞”原型机和“鹞”GR3在长44米、高7米、上翘15°的翘板上表演了滑跃起、,赢得人们的赞叹。于是,建造中的“无敌”号匆忙变更了设计,在飞行甲板前端增设了一个长27.5米、上翘7°的跃飞翘板。1980年夏,“竞技神”号也加装了跃飞翘板。

由于英国国民对海军没有航母深感遗憾,“无敌”号在1980年7月服役时,英国海军又称其为反潜航空母舰,舰上搭载8架“海鹞”战斗攻击机和12架“海王”反潜直升机,前部还有一座双联“海标枪”防空导弹发射架。1982年5月,“无敌”号航空母舰和“竞技神”号航空母舰随英国远征舰队参加马岛海空战,显示了搭载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轻型航母的威力。战前曾准备出售给澳大利亚的“无敌”号航空母舰,由于战时显示的强大作战威力重获英国海军青睐,战后仍继续留在英国海军服役。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被招标拍卖

1985年11月,“无敌”级轻型航母的第3舰“皇家方舟”号服役,这是英国第4艘以“皇家方舟”号命名的航母。与它的姊妹舰“无敌”号、“卓越”号不同的是,“皇家方舟”号在完工时就装备了3座20毫米“密集阵”机炮,并具备上翘12°的跃飞翘板。“无敌”号和“卓越”号先后进行现代化改造,主要是增加跃飞翘板的上翘角度。“皇家方舟”号和它的两艘姊妹舰的存在,使英国海军舰载机部队又得到了振兴。2011年3月11日,第四代“皇家方舟”号轻型航空母舰退役,之后被出售并拆解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