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中的“C”是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首字母,也是中国商飞公司的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体现了大型客机是国家意志,人民的期望。从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10”飞机立项,到2007年国产大飞机立项,再到如今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取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中国人的“大飞机梦”穿越了半个世纪。
一、C919是个什么样子?
C919客机属窄体、单通道、喷气式、中短途商用机。实际总长38米,翼展33米,高度12米,其基本型布局为168座。标准航程为4075公里,最大航程为5555公里,经济寿命达9万飞行小时。C919机头采用四面式风挡,并大量采用复合材料,机舱内噪音可望降到60分贝以下,优于国外同类型飞机80分贝的机舱噪音。
该大飞机于2007年立项,2017年首飞,截至2018年2月26日累计获28家客户815架订单。2022年9月29日完成全部适航审定工作后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标志着C919具备了进入市场运营的安全资质。将于2022年底交付首架飞机。
二、C919的为什么采购这么多国外零部件?
为了可以获得欧美适航标准认证,C919飞机采购了相当比例的国外零件。发动机是由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和法国赛峰集团合作研制的。除此之外,国外主要供应商还有:派克汉尼汾公司:燃油、油箱惰化和液压系统供应商。霍尼韦尔国际公司:电传飞控系统。美国联合技术航空系统公司:照明系统、除冰和风挡雨刮系统以及自动油门台和驾驶舱控制系统、防火系统。美国汉胜公司:电源系统、飞机驾驶员控制系统和防火及过热保护系统。
C919的国产化率在60%左右,很多人据此就说国产大飞机是组装货,这就狭隘了。大飞机的研制涉及面广、周期长、投资巨大,复杂程度很高,因此,大型客机也被称为“现代工业之花”。如果光靠买零件就可以组装,那为什么全球民航市场被空客和波音垄断。
事实上,世界上所有飞机制造公司都是组装机,比如:波音和空客,它们都要向很多国家(包括中国)的很多企业采购零件。在波音787当中,有35%的部分使用的是日本制造的零部件。要知道,波音公司自己承担的制造比例也才35%,而日本企业所承担的比例与波音公司相同。那你说,波音787不是波音技术?
你再看,日本能够生产这么多的飞机零部件,那日本造出大飞机了吗?日本现在小一点的民航飞机MRJ和中国的ARJ21差不多大,15年首飞,多次故障,2020年10月宣布放弃!再大一些的民航飞机就直接放弃研发了。所以民航飞机的技术难度之复杂、工艺流程之繁复,即使你拥有所有零件,而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和人才储备,也造不出飞机来。
很多人担心,如果C919受到国际制裁怎么办?实际上,C919为了能够参与全球市场,会采购西方的零件设备,但是每一样零件设备都有国产可以替代,这就是应对策略。包括发动机,比如:国产长江-1000发动机,近期已经在涡轮叶片上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未来完全可以替代进口发动机。
长江1000航空发动机
三、C919的市场前景怎么样?
C919的座位级从158座可以到192座,全球目前民航运输业60%的飞机都是在这个座级上,我们国家80%的飞机都是这个座级,所以C919未来在我们国家和全球市场是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未来20年,全球将有超过4万架民用客机交付,价值超过6万亿美元。其中,我国航空市场将接收超过9000架新机,价值约1.39万亿美元。作为民航运输市场的主流机型,C919这样的窄体客机市场需求量非常大。
C919的售价为每架0.9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3亿元,低于空客、波音的竞品价格:A320neo基本款每架售价为1.106亿美元,B737 MAX基本款每架售价为1.171亿美元。到了量产之后,C919的制造研发成本会进一步摊薄,售价会进一步下调,可以说,这个售价堪比白菜价了。
疫情前,全球每销售4架窄体机,就有1架交付给中国航空公司。中国每年购买300多架窄体机,而随着C919的入局,未来中国民航客机市场将形成波音、空客、中国商飞三足鼎立的格局。
当然,如果国产大飞机想要取得更长远的发展,那就要进入国际市场,而这就要通过极为繁杂严苛的欧美适航标准认证。
四、欧美不给适航证怎么办?
不用担心,初期C919的年产量大约在150架次左右,而中国未来20年对c919这类型的客机需求将超过9000架次,也就是说国内市场就已经可以满足C919的需求。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场,如果欧美不给国产大飞机适航证,那么空客、波音在国内市场也会遭到市场的抵制,失去了中国市场,对于波音空客而言也是不可承受之重。
五、C919对中国民航工业有何意义?
C919的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市场运营,不仅关乎一个飞机型号的成功,更将有力带动相关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自立项以来,国内有22个省份、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近30万人参与了C919大飞机的研制。
通过C919大型客机的研制,我国商用飞机产业的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得到极大的拓展和延伸,带动了新材料、现代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技术的集群性突破,提升了国内商用飞机机体结构、机载系统、材料和标准件配套能级。
在C919项目的推动下,中国商用飞机目前已建成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省部级创新平台、一批公司级试验室及研究机构。预计到2035年,依托大飞机产业园形成的产业配套,将支撑中国商飞200架以上大型商用飞机的年生产能力,带动航空产业年产值3000亿元以上,推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民用航空产业基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