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1881年,由阿列克谢·亚历山德罗维奇将军起草领导的海军委员会起草了一项雄心勃勃的方案,计划用16艘远洋战舰和13艘巡洋舰重新武装波罗的海舰队。这份计划最终由于好高骛远,在1885年调整为9艘战列舰。但一贯拖拉的官僚主义作风,再加上缺乏资金。使得在计划的头十年,只建造了两艘战舰和一艘海防舰。
第4艘战舰,也就是”纳瓦林”号。最初,原本只是一艘排水量6400长吨(6500吨)的小型战舰。然而,德国兴建的”勃兰登堡”级战列舰,打破了波罗的海的力量平衡。迫使俄国海军需要一艘更大的船,能够“在所有欧洲海域作战,甚至能够凭借其船上的储煤到达远东。”随后,该船被命令设计进行修改。其中加列尔尼岛船厂提出了基于英国”特拉法尔加”级铁甲舰改进的低干舷炮塔舰的设计方案。包括使用更强大的主炮,以及将副炮数量从六门增加到八门。
起初,俄国海军对此有所犹豫。但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推动下,还是由加列尔尼岛船厂开工建造。建成后的”纳瓦林”号,为之后的俄国前无畏舰在武器装备方面定下了一个基准。
“纳瓦林”号的线图
规格参数
“纳瓦林”号的排水量为10206长吨(10370吨),比设计排水量9476长吨(9628吨)多出了近800长吨(810长吨)。船体总长351英尺(107米),水线处长347英尺6英寸(105.9米),舰宽67英尺(20.4米),吃水深度27英尺7英寸(8.4米)。船上一般有24名军官和417名水兵。
“纳瓦林”号的彩图
动力系统
“纳瓦林”号拥有两台立式三汽缸三胀式蒸汽机,双轴驱动。使用12台圆柱形火管锅炉提供蒸汽设计总功率为9000马力(6700千瓦)。分为四座锅炉舱,呈两两并排布置,共有4根烟囱排放废气。这种不寻常的布置,让她得到一个奇怪的绰号:工厂(Zavod)。1891年5月,第一批锅炉的测试表明,由于结构缺陷,它们不能产生足够的蒸汽压力。海军要求加列尔尼岛工厂自费更换新锅炉。但在1893年8月,对新锅炉的测试表明,它们无法产生足够的蒸汽。工厂要求用一年的时间来处理出现的问题,因此她的建造进度已经落后于计划。在1895年11月的最后一次试航中,”纳瓦林”号的最高航速达到了15.85节。船上最多可以储存1200长吨燃煤。这样,可以让她以10节的航速,航行约3050海里。
“纳瓦林”号的彩图
武器装备
“纳瓦林”号使用4门12英寸(305mm)35倍径的1886型主炮,安装在船体上层建筑前后的液压双联装炮塔中。每门备弹80发,需要2分22秒完成射击。它们以2090英尺/秒(637米/秒)的初速发射731.3磅(331.7公斤)重的“轻”炮弹。
船上的二级火力是8门6英寸(152mm)35倍径1877型副炮,安装在上层建筑的炮廓中。总共配备了1600发炮弹,理论射速4-5发/分,实际射速1发/分;炮口初速600-700米/秒,最大射程15000米(16000码)。
为了防御鱼雷艇的袭击,”纳瓦林”号安装了一系列小型火炮。包括14门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和12门37mm马克沁机关炮。其中,47mm速射炮安装在舰体的上层建筑中。使用3磅3盎司(1.4公斤)的炮弹,炮口初速1867英尺/秒(569米/秒)。而37mm马克沁机关炮,除了8门安装在战斗桅楼外,其余4门可能安装在舰载的小艇上。使用1磅(0.45公斤)的炮弹,炮口初速1319英尺/秒(402米/秒)。
另外,”纳瓦林”号还装备了6具15英寸(381mm)水上鱼雷管。其中,船首和船尾各一具,船舷两侧各两具。共计配备12条鱼雷。
装甲防护
“纳瓦林”号除了炮塔使用镍钢装甲外,其余各处均采用复合装甲提供防护。她的水线主装甲带长228英尺(69.5米),高7英尺(2.1米)。本来应该有18英寸(457mm)的高度位于水线上方,但由于超重,大部分都没入水线以下。主装甲带最厚处为16英寸(406mm),与弹药舱相邻的部位厚12-14英寸(305-356mm),底部逐渐变薄至8英寸(203mm)。前后端分别与14–16英寸(356–406 mm)厚的横舱隔壁相连。
下部的炮廓装甲位于主装甲带上方,长218英尺(66.4米),高8英尺(2.4米),目的是保护炮塔的底座和两座炮塔之间的区域。它有16英寸厚,前后端16英寸的横舱隔壁相连。上部的炮廓装甲保护着所有的6英寸副炮,厚5英寸(127mm)。主炮塔的侧壁厚16英寸,司令塔的侧壁厚12英寸。装甲甲板在下甲板处厚2英寸(51mm),但在主装甲带前后延伸至船首和船尾处厚2.5英寸(64mm)。
“纳瓦林”号的由来——”纳瓦里诺”海战
建造服役
“纳瓦林”号,以纳瓦里诺战役命名。她于1889年4月24日下令在加列尔尼岛工厂建造,1889年7月13日开工。1890年5月31日正式安放龙骨,1891年10月20日下水。1893年,她转移到喀琅施塔得进行舾装,但直到1896年6月才投入使用,花费超过900万卢布。由于锅炉出现问题,装甲板、炮架和其它部件延迟交付,再加上建造效率低下,工期严重延误。其中一个例子是,俄国缺乏为炮塔制造所需厚度装甲板的能力,但海军和船厂都忘了这一事实,不得不向法国圣查蒙德公司紧急追加订单。
完工后,”纳瓦林”海号在波罗的海舰队服役。1896年8月,她开始向地中海巡航,并于10月1日访问了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
1898年初,她与“伟大的西索伊”号一起奉命前往远东,并于3月28日抵达旅顺港。两年后,她参加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军事行动。在1901年12月25日,”纳瓦林”和”伟大的西索伊”号,以及一些巡洋舰驶往波罗的海,并于1902年5月初抵达利保港。第二年9月,她开始进行改装。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后,改装中断。在这次改装中,纳瓦林收到了4.5英尺(1.4米)的巴尔和斯特劳德测距仪、望远镜瞄准具和德律风根无线电设备。增加了4门75mm(3英寸)速射炮,取代了上层建筑顶部同等数量的47mm速射炮;其中在每个主炮塔顶部各安装一门。
1904年10月15日,罗杰斯特文斯基率领太平洋第二舰队,从利保启航前往旅顺港。10月28日,舰队抵达摩洛哥的丹吉尔港时,他兵分两路,命令旧船,包括”纳瓦林”号和”伟大的西索伊”号,按原计划在福克山少将的指挥下,通过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与他在马达加斯加会合。舰队当晚出发,一周后抵达克里特岛的苏达湾,两周后抵达埃及的赛义德港。1905年1月9日,两支舰队在马达加斯加的贝岛重新会合。他们在那里停留了两个月,完成燃煤补给安排。3月16日,舰队驶往法属印度支那的金兰湾。差不多一个月后,舰队抵达金兰湾,等待太平洋第三舰队的老旧战舰,后者于5月9日抵达金兰湾。随后,两支舰队于5月14日驶往海参崴。
罗杰斯特文斯基将他的战舰编为3个舰队。第一舰队由他自己指挥的四艘”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组成;第二舰队由福克山少将指挥,率领”奥斯利雅维亚”号、”纳瓦林”号、”伟大的西索伊”号和”纳希莫夫上将”号;第三舰队由诺伯加托夫的太平洋第三舰队组成。福克山少将重病缠身,于5月26日去世。罗杰斯特文斯基决定封锁消息,以保持士气。”奥斯利雅维亚”号的舰长成为了第二舰队的指挥官,而诺伯加托夫更不知道他现在是舰队的实际二把手。
在5月27日至28日的对马海战中,”纳瓦林”号的行动鲜为人知,因为船上的生还者寥寥无几,大部分战斗的能见度都很低。在战斗的早期,她没有过多投入战斗。但当天晚些时候,她严重受损,位于战列线的倒数第三位。船体的水线上方被大口径炮弹命中四次,造成船尾进水。到21时,她的上层后甲板区被水淹到了12英寸主炮塔后面,船被迫停下来修理。大约在那个时候,她遭到了日本鱼雷艇的一至两次袭击。当”纳瓦林”号再次恢复行动力后,重创了一艘鱼雷艇,以至于后者在当天晚上的晚些时候沉没。5月28日凌晨2点左右,第四驱逐战队再次袭击了”纳瓦林”号,在她前面投下了六串水雷。这些水雷由四个用电缆连接在一起的水雷组成。这样,只要撞到绳子的任何一部分,船体都会碰到其它水雷。其中”纳瓦林”号撞到了两枚水雷,并很快就倾覆沉没。大约有70人在船沉没前弃船,但16小时后只有3人还活着。一人被一艘日本鱼雷艇救起,另两人被一艘英国商船救起。其余674名军官和水兵遇难。获救的人说,当他们呼救时,日本海军的鱼雷艇就朝他们开火。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