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马致新:以梦为马,突破特种作业机器人多项“卡脖子”技术

近年来,国家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政策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今年初,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在《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制造业跃升发展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中也明确提出,“在制造业中培育创新型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创新中坚力量,不断壮大制造业企业规模”。

近日,重庆经开区有49家企业被评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今天,让我们走近重庆梦马致新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他们以梦为马、推陈致新,努力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的故事。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是不少年轻人的人生格言,包括程友祥。他被这句话深深影响,在创立公司时,直接将企业命名为“梦马致新”,激励自己和团队刻苦钻研,开发出具有革新意义的产品。

他和团队专注于特种车辆及作业机器人的研发。在深水液压机械臂等核心技术被国外“卡脖子”后,他和团队潜心研究,突破了多项“卡脖子”技术。

以梦为马,和机器人较劲

程友祥是80后,湖北人,从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后,他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从事海洋装备的研发工作。2013年,他被一家公司邀请到重庆发展,从此便把重庆当成了大本营。

2017年前后,他组建了一支5个人的团队,帮一家上市公司设计研发了一款深水装备,并在1500米水深成功着泥。这款产品的成功不仅让团队获得了第一笔投资,还让团队找到了做产品的感觉。

梦马致新的生产车间

公司成立后,团队在做产品定位时,认为海洋资源非常丰富,海洋装备的市场前景广阔,而未来海洋开发和恶劣环境作业下,最核心的装备要属深海液压机械臂。该产品存在很多技术难点,但团队还是决定,将深海液压机械臂作为主攻方向。

当时国内在深海液压机械臂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核心技术都被外国企业垄断。后来,这款设备被禁止向中国出口,为了突破深海液压机械臂的技术壁垒,梦马致新加快了研发步伐。

梦马致新研发的6自由度机械手

程友祥回忆,研发过程充满曲折,“有时候胳膊能转但是手不能转,有时候手能转但是胳膊不能转”。团队只好日夜攻关,反复试验、改进。

一天凌晨,大约4点钟,团队还在加班做试验,突然附近一个工厂发生火灾,火势有蔓延过来的趋势。伙伴们赶紧转移设备、参与灭火,避免了损失。回想起这戏剧性的一幕,程友祥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就是在这种“以梦为马”的精神下,团队成功突破了“卡脖子”技术。

4自由度机械手、6自由度机械手等产品先后研发成功,产品广泛应用于高温高湿、海底、核辐射和严重污染的环境中。三一重工、中海油、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企业和高校纷纷下单采购。

梦马致新研发的4自由度机械手

梦马致新针对重庆山地地形,页岩气资源丰富的特点,开发出了高铬混砂泵,也成功突破了这项“卡脖子”技术。目前,这款设备使用寿命位居世界第一,是美国同类设备的2-3倍,吸引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采购。

推陈致新,为特种作业护航

在解决了控制系统和机械臂的核心技术后,梦马致新团队发现一个问题:特种作业机器人在重载作业方面,让人类的工作越来越轻松、安全,但是他们的产品只有“大脑”和“手臂”,没有“脚”。很多环境复杂、恶劣的场景,机器人还是无法到达现场。他们需要给机器人“装上脚”。

今年3月,梦马致新和日本株式会社诸冈达成合作,在重庆经开区成立合资公司。梦马致新重点开发机器人手和控制系统,日本诸冈则提供世界先进的机器人行走机构技术授权,共同开发国内外重载作业机器人市场。

梦马致新研发的橡胶履带式运输车

特种作业机器人有了“脚”,就可以针对各行各业的特点,设计出不同需求的特种作业机器人。“有些场景下人无法工作,但是特种作业机器人就可以。”程友祥说。前不久,在贵州一个道路环境十分复杂的山上,他们公司设计的橡胶履带运输车,就帮助电力公司把设备运到了作业地点。不仅电力行业,在农业、应急消防等领域,特种作业机器人都大有用处。

程友祥介绍,重载作业智能化是未来社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部分。通过特种作业机器人,将人解放出来,让特种作业更轻松更安全。特种作业机器人是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他们正在努力研究的方向。梦马致新的愿景是成为特种作业机器人的领航者。

梦马致新的团队逐渐壮大

目前,梦马致新研发设计的机械手及配套工具、高速橡胶履带车、遥控作业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产品,已经覆盖中国、日本、东南亚、北美等国家和地区市场,梦马致新的研发团队也由5人发展到40多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