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主要用于防御角色,由于具有成本低、产量高,而且在战后经常对平民造成伤害的特点,因此不少人都是谈雷色变。地雷对于普通人员的威胁是很大,但对于拥有专业设备的车队而言,其实它的作用很有限。
图中就是美军M1ABV型突击破障车的工作场景,一团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
该型车重达70吨,行进速度为45英里/小时,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使用的最新履带式排雷破障装备。
这种车的排雷工具包括全宽扫雷犁(FWMP)、战斗推土铲(CDB)、地表扫雷犁(SMP)、通路标识系统(LMS)和遥控系统等等。
此外,M1ABV型突击破障车还可以发射爆破缆,快速清除出一条道路来。
该型车的另外一大特色就是直接使用仓库里面的旧M1A1坦克底盘进行改装,如此做的原因是相对来说比较省钱。
在有需要的时候,这种车完全可以依靠扫雷犁来进行趟雷。如果没有专业设备,战场形势十万火急,部队就不得不面临用人来进行趟雷,这样做的代价是非常大的。
由于配备有爆破缆,而在遇到一些巨型的爆炸物时,就可以用到它。有些武装为了将防护足够强的装甲车搞定,埋设的IED个头很大,有的IED个头有锅炉那么大。当然,遇到这样的玩意儿,只能自求多福了。
该车考虑到了战斗状态下的破障扫雷作业,不仅有厚厚的装甲,而且还配备一挺12.7毫米重机枪,防止对手来偷袭。
美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的这种M1ABV型突击破障车是在2010年投入使用的,服役时间比较晚了。之前曾经搞过类似项目,但由于不重视,结果曾经导致美军在战场上吃了不少亏。
这种车到目前为止仅仅建造了39辆。因此,普通部队根本无法用到它。
【延伸阅读】鸟枪换炮!多款扫雷机器人扬威中越边境(高清图)
遥控扫雷清障车进入雷区排雷。
11月3日下午,云南省军区扫雷指挥部在云南省马关县举行誓师大会后,400余名排雷尖兵向雷场挺进,笔者随排雷官兵来到中越边境云南段某雷场,亲历了排雷行动。
直击扫雷现场
一位军事家说过:“在全球,最难清除的战争痕迹不是倒垮的楼房和毁坏的桥梁,而是地雷。”满眼望去,整片雷场云雾缭绕,林森幽幽,一块竖立在雷场外侧的骷髅头雷区标示牌赫然在列,令人毛骨悚然,数十万枚地雷和各种爆炸物就掩藏在标示牌背后茂密的植被中。
在排雷现场,笔者看到官兵用火箭爆破器和扫雷爆破筒,对雷场目标地域进行爆破,以此开辟排雷通道。然后,用喷火枪引燃排雷通道地表植被,引爆裸露地雷。随后,身着防护服的官兵沿着爆破开辟的排雷通道进入雷场,利用探雷器、探雷针和扫雷耙展开人工搜排。
“除了传统作业方式外,我们还广泛运用雷场清障车、机器人等先进的装备器材和排雷方式排除‘雷患’。”一旁的指挥长陈安游介绍说,中越边境云南段现存雷区存在自然气候恶劣、气温高、雨量大等情况,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至1600毫米,经常发生山洪、塌方和山体滑坡,造成地雷自然移位和深埋,雷区面积不断扩大,雷层厚度不断增加,多层地雷相互重叠。且探明的防步兵地雷、伴发雷、定向雷等地雷,和手榴弹、炮弹等爆炸物,因布设时间久远,造成性能发生改变,作业难度和危险性更大。
扫雷机器人。
遥控雷场清障车
在陈指挥长的带领下,我们驱车来到另外一个排雷作业点。刚到某排雷作业现场,一排被涂成红色的大型机械在绿色丛中特别显眼。排雷官兵正在进行调试,做好进入雷区排雷前的准备工作。
“这是雷场清障车,是通过遥控操作的。”参加过中越边境排雷作业的扫雷四队队长龙泉介绍说,这台车是刚刚研制成功的新装备,自重有8吨,具有在坡度小于40°的山地进行清障排爆作业的功能。该车具有较强的爬坡能力,操作手可以在1000米范围内实施无线遥控控制,完成扫除浅层防步兵地雷、清除灌木丛和铲运树木等任务,以电锤击爆地雷手雷等未爆炸物品,这期间即使产生爆破碎片或者冲击波都不会对操作员构成危险。
笔者绕着雷场清障车走了一圈仔细看了看,这个大家伙有如“挖掘机”,包括扫雷装置、清运装置和除灌装置等核心部件。嗡翁……只见在他的遥控下,几株低矮的树木瞬间被锯断,效果惊人。龙队长边为我们现场演示雷场清障车的操作,边介绍说,雷场清障车的扫雷装置主要由液压马达驱动的扫雷链锤等组成,用于打击地面、击碎或引爆防步兵地雷,也可直接击碎低矮灌木丛;清运装置主要由安装在机械臂上的清除铲等组成,用于清理雷场中已锯断、击碎的植被;除灌木装置主要由液压马达驱动的圆盘锯、滚筛式镰刀等组成,用于锯断、割断防步兵地雷场中的树木。三个装备如程咬金的三板斧,劈、挡、划,可连贯使用,也可单独作业,看具体情况而定。
听完龙队长的介绍后,我也忍不住亲自试试这个庞然大物。在一片地势相对平缓的雷场,我在排雷官兵的指示下,遥控指挥着雷场清障车缓缓开进,举升、俯仰、切割、铲抓……对地雷和各种爆炸物进行排除,正如排雷官兵们所说的一样,有效提高了排雷作业效率。
官兵训练操作扫雷清障车。
智能排雷机器人
除了雷场清障车,这次排雷,官兵们还首次使用了排雷机器人。“机器人扫雷可以部分替代人工,危险性相对较小,在植被较矮、较稀疏、地势平缓的区域很适用。”龙队长介绍后,指挥两名扫雷战士,操作一台“螃蟹”模样的扫雷机器人进入雷区,沿雷场清障车前进路线逐步向前探排,犹如一个黑色的精灵,机敏地伸出探头,左右转动几下,细心地探测,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角落,突然,警灯闪烁,警 声持续响起,一枚防步兵地雷被确定。
(2015-11-25 00:05:00)
核心提示:该车考虑到了战斗状态下的破障扫雷作业,不仅有厚厚的装甲,而且还配备一挺12.7毫米重机枪,防止对手来偷袭。
虽然有最新式的无人扫雷车,但人工扫雷也是演习的必要科目之一。
工兵发现可疑物体后,准备用小旗标明。
扫雷工兵准备用标线封锁雷场。
俄军扫雷工兵的装具比较简陋,但也可能只是为应付演习配备的最简装备。
(2015-10-08 07:59:52)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