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制造行业一周汇

1、本周上证综指上涨2.45%,收于2682.39点。同期上证高端装备制造60指数上涨5.24%,收于5861.97,跑赢大盘2.79个百分点。从行业板块来看,电子元器件、农林牧渔、通信等板块涨幅较大,银行、煤炭、房地产等板块跌幅靠前。

2、本周表现位居前十位的个股为:智云股份(41.15%)、信捷电气(24.03%)、时代新材(16.93%)、春兴精工(16.78%)、宇环数控(16.66%)、埃斯顿(16.25%)、永贵电器(13.59%)、雅克科技(13.11%)、航新科技(12.46%)、长川科技(12.40%)。

3、板块估值方面,高端装备制造板块整体估值为33倍,处于历史底部水平。分板块来看,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海工装备、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板块估值高于整体水平,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板块估值水平较低。

4、国产大型客机C919今年将有三架完成首飞,试飞工作将全面提速。

目前,C919 试飞进展顺利且试飞取证将加速。C919 的首架原型机于 2017 年 5 月 5 日下午两点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顺利完成首飞。之后便开始不断的试飞取证工作,2017 年 12 月 17 日,第二架 C919 成功起飞,拉开全面试验试飞新征程,目前 101 和 102C919 分别在陕西阎良、山东东营进行相关验证试飞,包括失速速度、起飞性能、抖振载荷、高升力、液压、起落架、刹车等。2018 年底第三架 C919 成功试飞,结合相关新闻,我们认为,今年预计有三架 C919 完成首飞,将共计 6 架飞机试飞取证,目前 C919 试飞进展顺利且试飞取证将加速。

图 4:C919 试飞情况总结

预计 2021 年左右 C919 拿到适航证。目前 C919 的试飞取证情况进展顺利,公开信息显示部分重要的试飞实验如极限载荷静力试验等已完成。参照 ARJ21 在完成城际飞行后第五年交付首架客机,对比 2017 年末 C919 完成城际飞行,而且有六架飞机试飞取证以及 ARJ21 试飞经验的积累,我们认为 C919 大概率在 2021 年拿到适航证,并有望在 2021 年完成交付。

目前 C919共获得 815架订单。根据中国商飞官 的统计数据,C919客机目前一共有包含确认订单和意向订单在内的总订单数量为 815架,其中国外订单 34架;国内主要订购方为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海

南航空等航空公司,以及国银租赁、工银租赁、交银租赁等租赁公司,C919客机最早一批计划交付时间为 2021年。

表 4:C919 大飞机订单情况

ARJ21 喷气支线客机 2018 年交付六架,交付开始加速,成都航空初步实现国产喷气支线客机规模化运营。ARJ21 于 2008 年底首飞,前后试飞取证共计六年,其中试飞取证任务主要由四架飞机完成,2014 年年底获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2015 年底实现第一架飞机交付。目前,成都航空现已接收 11 架 ARJ21 飞机,先后开通成都到长沙、合肥、上海、哈尔滨等 20 座城市的航线,安全运行逾 8000 小时,运送旅客超过 23 万人次,初步实现国产喷气支线客机规模化运营。

图 5:ARJ21 试飞和交付情况总结

目前,ARJ21 客机共获得 24 家客户的订单达 528 架。预计 2019 年上半年将交付天骄航空 3 架、乌鲁木齐航空 2 架和南山集团 1 架公务机,这意味着国产支线客机的运营用户将增至 3 家。根据目前 ARJ21 交付进展, 我们预计,2020 年商飞有望实现年产 25 架 ARJ21。

国产客机开始批量生产制造,上下游企业有望获益。从 ARJ21 交付情况可以看出,2015/2016/2017/2018 年分别交付 1/1/2/6 架飞机,而今年上半年更是有望交付 7 架乃至更多,这意味着 ARJ21 产能开始逐步释放,预计 2020 年有望交付 25 架。从国产飞机产业链价值量占比来看,机身部分价值占比最高,为 30%-35%,发动机系统价值占比为 20%-25%,机电系统和航电系统占比各为 15%-20%。

目前,国产客用飞机的机体部分,包括机头、机身、机翼、舱门、雷达罩等部分,是由我们国内供应商自主完成,这些国内供应商包括中航工业成飞、西飞、洪都航空、沈飞、昌飞、哈飞以及中航工业系统内的科研院所。而客用飞机的航电、飞控、发动机等核心子系统,我们在技术领域还相对薄弱,例如在 C919 的制造过程中,这些子系统产品大多来自海外供应商与中国公司在国内建立的合资子公司,主要是和美国的通用电气、柯林斯、霍尼韦尔、古德里奇等公司,法国的泰雷兹公司,德国的利勃海尔公司等海外供应商进行合作。

造成我们和国外供应商有一定技术差距的原因主要还是我们在客用飞机方面的起步较晚,技术储备相对不足,基础比较薄弱,不像军用飞机产业,一直以来是国防工业发展的重点,我们在军机制造各细分领域的技术都较为成熟。参考我们在高铁建设的成功经验,在民用客气产业发展的初期,也可以通过建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实现技术转让,并进一步进行自主设计研发,随后实现国产替代和完全的自主可控。

以 C919 大飞机为例,客机机体部分以国内供应商为主,主要由洪都航空、中航飞机、中航沈飞三家上市公司包揽机身业务。按价值量占比 35%计算,每架 C919 价格 5000 万美元,机体制造价值量 1750 万美元,其中三家上市公司约占 1000 万美元。机体制造会对上游原材料产生需求,像光威复材、宝钛股份、炼石有色、钢研高纳等公司也将受益。

在 C919客机航电系统和机电系统制造方面,虽然目前还要依靠和国外供应商合资建立公司的方式进行合作, 但像中航光电、中航机电、中航电测、中航电子、航天电子、四创电子等众多上市公司也参与其中,提供分系统或元器件产品。

请在我的主页右上角,点击“发私信”,回复“热门研 ”,即可获取本篇文章研 和课程资料包。如果你有需要的研 想学习,我尽全力提供,加 ghyb201808

写在后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