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锌电2018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8月17日消息,罗平锌电(002114)2018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2018年上半年,外部市场环境锌产品和原料市场供需两淡。锌产品市场消费平缓,价格高位震荡下行,原料供应受环保及安全问题的影响继续偏紧,采购竞争激烈,加工费扣减持续下滑。公司内部则因需要处置以前年度留存含铅废渣,在2018年年初安排生产计划时对锌锭产量做出调减的决定,将锌锭计划产量调减至51000吨。2018年6月21日,公司因环境隐患问题被 道后,按环保要求对公司涉及铅锌生产线停产整改,预计在2018年9月15日之前恢复生产。整改过程中,公司对铅锌生产线停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做出测算,由于加工费持续下滑,公司铅锌生产线毛利为负且停产期间的固定费用较低,预计铅锌生产线停产不会对公司盈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在后续整改过程中,除了处置含铅废渣外,公司还将以此次整改为契机,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完善防腐防渗设施,对公司的整体形象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预计将会大幅增加整改费用支出。

面对上述局面,公司一方面抓紧时间整改,一方面为后续复产积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加快含铅废渣的处置进度和力度,争取在9月15日之前恢复生产;其次对其他隐患问题均按环保要求进行整改,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公司进行环境安全评估;再次,确保公司恢复生产后生产经营行为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270.2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51,102.88万元增加了15.98%,主要原因是本期锌锭及其他产品销售价格均比上年同期上涨;本期营业成本52,674.71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2,338.79万元增加24.41%,主要原因是本期锌价上涨,原料采购成本上升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本期税金及附加1,224.60万元,比上年同期的764.62万元增加了60.16%,主要原因是本期资源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及其他税收增比上年同期增加所致;本期管理费用7,495.59万元,比上年同期的3,803.58万元增加了97.07%,主要原因是环境隐患整改,公司为加大含铅废渣的处置力度,以支付费用的方式委托具有处置资质和运输资质单位进行含铅废渣的处置而计提了大额废渣处置费所致;本期财务费用512.02万元,比上年同期的765.15万元减少了33.08%,主要原因是上期非公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补充了大量流动资金,并偿还了部分短期借款所致;本期资产减值损失2725.30万元,比上年同期的317.81万元增加了757.54%,主要原因是期末锌价下跌,库存原材料和产品均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大幅度增加及本期按账龄计提的坏账损失增加所致;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48.58万元,比上年同期的59.38万元减少了1023.90%,主要原因是本期部分锌锭销售采用点价模式,期末有大量锌锭未实现点价结算,因价格下跌,产生大量浮动亏损所致;本期投资收益-470.7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813.61万元增加了42.14%,主要原因是本期按权益法核算的参股公司亏损减少所致;本期营业外支出92.32万元,比上年同期的24.23万元增加281.05%,主要原因是本期非流动资产毁损 废损失、赞助支出及其他支出均比上年同期增加所致。本 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02.31万元,较上年同期的779.60万元减少了1,126.46%。

半年来,公司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优化生产系统运行,锌系统实现低耗稳定生产,进一步优化技术指标,减少原料和能源消耗;

2、按照各级监管部门要求,科学、有效、有序的对环境隐患问题积极进行整改,争取尽早恢复生产;

3、为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公司加强组织相关人员对安全环保等法律法规的学习。

二、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政策风险:作为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锌行业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由国家发改委指导,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环保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主管的行业管理体制,国家重视通过行政立法和整治来对锌行业进行监管规范。

应对措施:公司将参照国家有关行业管理要求,通过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强化企业管理,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增强行业自律意识,提高企业资产质量,在国家《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框架内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2、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尽管锌锭价格自2009年以来价格总体处于上行通道,但波动较大,若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合理控制原材料和产品库存等方式以控制成本,并积极开展期货套期保值工作,以回避价格波动风险。

3、原料风险:公司锌冶炼业务的主要原材料为锌精矿,目前国内锌精矿产量比较低,精矿生产增长低于锌锭产量的增长,供应总体比较紧张,部分锌精矿供应需要依赖进口。虽然公司在2013年11月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取得向荣矿业和德荣矿业100%的股权,一定程度增加了公司原材料自给率;2017年2月完成非公发行收购宏泰矿业100%股权亦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原材料自给率,但公司部分生产原料仍需从外部市场采购,若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将会增加锌锭生产成本,影响公司盈利水平。

应对措施:公司将及时了解市场行情信息,对锌精矿采取预订、锁单、套期保值、远期点价等措施,并全面导入采购招投标机制,保障采购材料的价格基本稳定,减少行情波动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4、水电站发电量受气候和季节影响风险公司锌冶炼生产所需能源主要为电力,本公司现有腊庄水电站丰水期(每年6-11月)的发电量能够满足公司生产用电需求,枯水期需要外购电力,外购电价的成本远高于自发电的成本。受年度及季节气候和降水量变化的影响,河流来水量亦随之变化,并产生了不同年度之间丰水年份、枯水年份,以及每个年度中丰水期、枯水期的区分。在降水量较少的枯水年份及每年的枯水期,公司水电站的发电量将受到影响,自发电力无法满足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需要外购一定量的电力,产生较高的生产成本,对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根据丰水期及枯水期的发电差异,对电锌产量进行生产调节,同时在枯水期公司通过电 竞价交易的方式有效降低用电成本,并采取”丰多枯少”的生产调节方式,从而使锌锭生产成本得到降低。

5、环保风险: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环保部对《铅锌工业污染排放标准》的修订等文件对重金属污染控制指标、水、气等各种排放指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铅锌产业环保和节能减排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增加了对企业污染防治的责任。

应对措施:公司将按照国家环保部对锌冶炼行业环境保护的要求,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树立清洁生产理念,致力于节能降耗工作,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杜绝环保事故的发生。

6、资金和财务风险。由于公司进行环保隐患整改,涉及整改项目较多,预计会产生较大的整改支出.应对措施:公司通过合理调度资金,保证到期贷款的正常偿还;积极争取新的融资合作对象,增加银行授信;强化资金计划管理,做好资金预算平衡;降低财务费用,以确保资金链安全,为公司的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提供资金支持。

7、触及退市风险:证监会修改退市规则,将完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主要情形,明确上市公司构成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的,证券交易所应当严格依法作出暂停、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决定的基本制度要求。公司及子公司属于重点排污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触及生态环境、安全生产,进而触及退市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生产经营,在生产中强化安全环保意识,提高安全环保方面的管理水平,加强安全环保监督检查。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品品牌及市场优势:公司”久隆”牌电解锌分别获上海期货交易所注册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2、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公司具有”矿-电-冶”一体化的产业链,公司在”电、矿、冶炼”相结合的主导产品产业链下实现了生产经营模式的优化。公司针对自有矿山原料供给率偏低的不利局面,2013年度,公司通过采取定向增发股份的方式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工作,成功收购贵州泛华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向荣矿业、德荣矿业100%的股权,提升了公司电锌生产原料自给率。2015年,为了进一步夯实矿山原料基础,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收购资产的方式收购股东泛华矿业所属宏泰矿业100%的股权。2017年3月,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收购的宏泰矿业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泛华矿业持有的宏泰矿业100%的股权已变更至本公司名下。公司发展外延模式,加之公司自备水力发电站在丰水期优势明显,能有效保证公司电力供应和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进一步强化了公司产业链一体化优势。

3、资源综合利用优势:公司根据生产原料特点,围绕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升级、安全生产与节能减排,努力开展技术创新攻关工作,着力对原料中伴有的稀贵金属提取技术的开发,2015年7月,公司启动含锌渣技术改造工作。2015年8月,为有效解决锌锭生产过程中电解液氟氯超标影响生产的问题,从源头对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少”三废”排放,推动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公司拟采用多膛炉脱氟氯生产工艺,取代原有的脱氟氯生产系统,投资实施氧化锌粉脱氟氯技术改造工程,以达到技术升级改良的目的。2016年10月建成的资源综合利用厂产能为13.95万吨/年,能有效处理锌冶炼过程中的浸出渣。2017年6月,含锌渣综合回收系统技术改造工程和氧化锌粉脱氟氯技术改造工程建设工作均已通过云南省环境保护厅竣工验收并投入生产运营。以上技改项目的实施,其所生产的产品直接返回电锌生产系统作为锌锭生产原料使用,有效促进公司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效率,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有企业自身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技术优势:公司在多年的电锌冶炼生产过程中,积极对生产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努力研发新技术。公司将专利技术与生产和市场紧密结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快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转化,增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目前,公司已成功开发出净化车间渣处理、浸出渣浮选银、锌粉厂制粉工艺改造等多个已达全国先进水平的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技术,能很好地实现从废渣中提取银、锗、镉等稀贵金属,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告期内公司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分别是”一种在选矿过程中抑制钙、镁的方法”,”一种生产置换用金属锌粉的工艺方法及其装置”;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分别是”一种用于电解槽之间的槽间垫板接液装置”,”一种压滤机液压油缸的防护装置”,”一种金属锌粉冷凝收集装置”。 告期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6项专利申请,已获得该局的受理,分别是”一种用于二氧化硅化验过程的过滤装置”、”一种化验过程中液体取样的助吸装置”,”一种皮带机导料槽出口导流装置”、”一种有效提高清理效率的高压清洗枪”、”一种开式可倾压力机的冲头防弹跳装置”和”一种防煤气泄漏的煤气加压风机外密封装置”。2018年6月13日,公司被纳入云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名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