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年的时间,我们的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都感觉搬到了一个新的小区。”)
(不到200天的时间,锦和园小区增加绿化面积15327平方米、增加服务设备40余件、增加活动场所7处。)
相关链接:从“无人管”到社区化管理 锦和园提质治理焕新貌
不到200天的时间,增加绿化面积15327平方米、增加服务设备40余件、增加活动场所7处;实施路面“白改黑”面积7万平方米,整改问题房屋440 户,整改破损设施19处;新建9个电动车棚、增加了公共区域51个高清摄像头、路灯95盏;增加了凉亭2个、座椅85把……
“半年的时间,我们的小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都感觉搬到了一个新的小区。”54岁的居民李振欢说到小区的变化感慨不已。
(半年前,小区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锦绣社区供图)
(“那时候,居民就把垃圾随便乱丢,路边、楼梯间、居民楼前到处是垃圾。” 锦绣社区供图)
环境脏乱差 无人管的“十多”小区
“办养老认证、社保、子女上学都没地方管,有时候我们要转三四趟车回原址去开证明,一搞就是3、4天,很不方便。”锦和园小区是长沙市安置小区,位于岳麓区和长沙高新区交界处,汇集了从开福、雨花、天心等地拆迁而来的安置居民,居民多为低保户、困难户及廉租户。
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小区行政区划归属一直无法明确,导致了社会事务无辖区管理,居民办事极不方便,随之引发了小区环境脏乱差、消防监控等公用系统设施瘫痪等问题。小区居民曾笑称自己住在“老人多、低保户多、脑壳有问题的多、打牌的多、垃圾多……”的“十多”小区。
(为方便老人的坐下和起身,小区的休息座椅统一设置高度为45厘米。)
(社区居民主动清理小区内的“牛皮癣”。 锦绣社区供图)
(社区居民为在一线奋战的社区干部送来自己做的凉面。 锦绣社区供图)
坚守一线奋战200天 用变化赢得民心
2016年6月3日,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在得知锦和园小区的情况后,把现场办公会议开到了小区居民家门口,并当场明确由高新区麓谷街道接管锦和园小区。第二天,锦绣社区服务中心在锦和园小区挂牌,启动环境整治、管理提质。
修缮房屋、改建垃圾站、改善小区路面……街道联点干部、社区干部、城管协管员共20多人,分为4个组,开展了连续两周的集中入户走访,详实记录了 2000余户居民的意见。“那个时候,大家没有周六、周日,每天晚上都要在小区呆到12点多才回家。”在小区蹲点的麓谷街道党委委员肖勇说。
“大到活动场所的分配、路面的铺设,小到每棵树苗的栽种、公共场所座椅的高度,我们都充分听取居民意见、精心考量。”在小区提质改造项目施工过程中,社区邀请居民来“监工”,各项目派专人当场收集记录群众意见,每天晚上汇总并及时调整次日的施工方案。
“他们真的是来小区做实事的,冒着高温没日没夜的干,晚上12点才回家。”社区干部们的工作得到了小区居民的认可,他们不但自发的和社区干部一起铲牛皮癣、清理垃圾,每天还会在准备好绿豆汁、凉面、西瓜等物品送给社区干部消暑解乏。
“刚到这个小区时,由于小区长期无人管理,居民们积怨很深,对政府也极度不信任。”肖勇说,只有处处从居民的角度出发,把大家的事当成自己家里的事情, 才能得到居民真正的认同。“现在大家只要家里有点什么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找社区。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我们不是电影《我不是潘金莲》里面那些翘着二 郎腿、每天看 喝茶的干部。”
(小区整改前的单车棚。 锦绣社区供图)
(小区整改后新建了9个电动车棚。)
(整改前的垃圾站。 锦绣社区供图)
(原址改建的全液压压块式垃圾中转站,目前已交付正常使用。)
当好“管家婆”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我刚刚在花园坐了一下,拐杖就不见了,你们帮我调监控找找看。”社区服务中心,一位老爹爹来到社区服务中心求助。社区工作人员马上热情的询问老人相关 情况,并帮助他打开监控查找。事无巨细,社区干部进驻小区后,无论是多年无人管的遗留问题,还是眼前的“小事”,只要居民有需求,社区干部都会尽自己最大 的能力解决。
小区2栋居民叶剑锋今年67岁,身体不好,40岁儿子先天有智力缺陷,爷俩相依为命。社区干部了解情况后,马上帮他们协调 从出行不方便的7楼调到了一楼,并热心为他们父子联系住进了东方红养老院;小区3栋居民王胜奇今年75岁,行动不便,轮椅坏了没钱买新轮椅,社区知道后马 上为他购置了新轮椅;小区内有一位精神病患者发病时喜欢拿刀砍人,连病历都没有,只有手机里写着姐姐、外婆等的6个电话号码,但打过去对方都不承认是他的 家人,社区多方联系,将他送到了专业的治疗机构进行治疗……
据了解,社区干部进驻小区后,通过入户摸底,半年来已帮助534人办理了养老金认证,为96户低保户办理了手续,帮助护送3个精神病人入医、治疗,帮助2户残疾人联系进敬老院。
(74岁的彭宏(右一)和老伴推着1岁的小孙子出来晒太阳。)
我爱我家 干部居民共建和谐家园
“怎么都想不到还能变得这么好,当时只想政府能帮我们建一个垃圾站,处理好小区里的垃圾就行了,现在小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真是大大的出乎我们的意 料。”第一个往麓云路上扔垃圾的李国强现在已经是小区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他说,“政府帮我们把小区改造得像花园一样,要把小区的环境、秩序维护下去,就得 靠大家一起出力。”
“刚来的时候整个小区没人管,垃圾遍地,臭烘烘的,连小孙子我都不愿意带出来玩。”今年74岁的彭宏去年搬到小区, 儿子、媳妇平日里上班,他就和老伴在家照顾孙子。今天天气好,两人推着1岁的小孙子出来晒太阳。“刚来的时候,大家牢骚多,各家顾各家。现在不一样了,各 个都争着为怎样维护小区的秩序和环境出点子,我出的一个点子还得了小区‘金点子’评比的三等奖呢。”彭宏说。
指挥车辆停放、劝阻随意摆 摊的小贩、维护小区卫生环境、全天小区内的治安巡逻……李国强介绍,现在小区由40多位居民自发组成了5个志愿服务队,大家一有时间就会自觉在小区里维护 秩序。“我们现在每个楼栋、志愿者服务队,小区居民都有微信群,大家只要发现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在里面互相提醒。”
“好的社区不是吵出来,也不是闹出来的,小区居民的参与和自觉维护才是锦和园小区提质成功的关键。小区提质,硬件设施的建设,靠花钱就能解决。但小区居民自觉维护小区环境、共同管理小区秩序这样的‘软件’建设,可不是光花钱就能办到的。”肖勇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