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动力狗开售,就这两下子能有啥工作?

“你已经是只成熟的狗子了,该学会挣钱养家了”

出生于 2016 年 6 月 23 日的波士顿动力大黄狗马上就 3 岁了,换算成人类的年纪,已经快到中年危机的阶段了。

和人一样,挣钱养家的宿命,狗子也逃不过去。

前两天亚马逊主办的 Re:MARS 大会上,狗子它“爸”、波士顿动力 CEO Raibert 表示,公司的头牌明星,四足机器狗 SpotMini 最早下个月终于要正式开卖了,现在,它正在一系列环境中接受测试,做些小调整。

产品走向量产和商业化,这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对于“傍金主” 27 年的波士顿动力而言,却有着里程碑般的意义。

决定让狗子自力更生也不是第一次了,去年 CEBIT(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上,SpotMini 的量产计划就提上了日程,但随着官方回归炫技,该计划也就没了下文。

这一次,波士顿动力的宣言看起来信心满满,但除了当 红,这只狗子做好在现实世界找工作的打算了吗?

01

视频里终结者,现实里的傻狗子

情况似乎并没有预想中那么乐观。

现在看起来,快递小哥和勘察员,最有可能成为 SpotMini 职业生涯的起点,据 Marc Raibert 透露,大黄狗现在正在加紧练习派送包裹,同时,波士顿动力已经接到了一个日本建筑公司的订单。

这两份职业都在此前制定的 SpotMini “职业规划”上,此外,波士顿动力还为 SpotMini 规划了 5 个未来的实用应用场景。

娱乐、安保、应急响应,蓝色框框里的这些是 SpotMini 已能实现的功能。黄色圈圈里,则是中长期的规划,除包裹派送和建筑勘察外,还有仓库管理和照料看护。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视频里进化到令人类胆寒的机器人,在镜头外可能不堪一击,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错觉,很大程度上都是波士顿动力的刻意引导。

从 Re:Mars 的现场照片来看,当 SpotMini 尬舞时,旁边都会有工作人员通过一个类似游戏手柄的屏幕进行操控,同时,调看狗子身上的摄像头,来决定它的前进方向。

即便如此,现场演示中,仍有狗子毫无预兆地摔倒,腿折叠到一起,面部俯冲倒向地面,在线表演“狗吃屎”。

这种动作和姿态上的 bug 也不是少见,去年美国媒体就采访过一批波士顿动力的前员工,据他们介绍,视频里展示的,都是从无数次拍摄中选取出的最佳状态,如果看原片,你会发现摔跤撞墙是它们的常态。

而堪比自动驾驶的自主路线规划功能,也只有在提前构建周边环境地图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对于上面提及的两项新工作,SpotMini 恐怕也很难胜任,它的续航只有一个半小时,而且不耐热、不防水,根本无法在建筑工地中的连续作业。另一份快递员的工作呢?至少从短时间讲,它产生的经济效益太差了。

02

超强军用属性,是SpotMini商业化的最大障碍

“炫酷但没卵用” 一直都是波士顿动力商业化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和众多科技产品一样,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也是一个从军用领域逐渐被下放到商用、民用的例子。

无论 SpotMini ,还是会空翻的 Atlas,抑或以奔跑速度见长的 “猎豹” Cheetah,现在波士顿动力家族机器人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早在第一款产品 BigDog 研发时就定好了主基调。

BigDog 是波士顿动力的第一款成熟产品,按当时金主 DARPA (美国国防先进研究项目局)的期望,BigDog 被设定为美军战场上运送弹药和疏塞受伤士兵的重要利器。

如果只从理论层面讲,波士顿动力近乎完美地完成了 DARPA 的要求,BigDog 在运动协调性、平衡控制算法方面也做到了当时机器人领域的顶级水平。

比如,战地地形往往陡峭复杂,充满粗糙的岩石沙砾,这对机器人的平衡能力有极高的要求,为此波士顿动力选择了足式机器人,相较传统轮式机器人或者履带机器人,它有天生的优势,可以自如跨越障碍,在高地落差大的地形上也能如履平地。

除平衡能力之外,在情势瞬息万变的战场服役,机器人想穿梭于枪林弹雨之中,还得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快速运动能力、超高的负重能力、和出色的拟人行为。

这种极限的服役场景,造就了波士顿动力团队对机械能力几乎变态的要求。

电机驱动方式是决定机器人负载能力的关键,在 2005 年 BigDog 诞生前,机器人界的主流方案是电机驱动,用在家庭和商用机器人已绰绰有余,但对于目标负重 45 公斤的 BigDog,电机驱动方案则捉襟见肘。

于是,波士顿动力用液压取代了电机,这赋予了 BigDog 无比强悍的运动能力,能驮着全部载荷攀爬 35 度的斜坡,爬行速度也能达到 10km/h。

之后的几代机器人,波士顿动力都沿用了液压驱动的方式,SpotMini 也不例外,液压管路被藏在 3D 打印的金属骨骼内部。最新视频里,10 只身高 0.84 米的狗子,就能拉动一辆大卡车前进。

配合上最好的平衡控制算法,这套软硬件组合保证 SpotMini 拥有绝对强悍的运动能力,没有狗子能在 SpotMini 的领域打败它……除了,它自己。

硬币总有另一面,对机械层面的过度苛求,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整套设备极为昂贵,据 道,波士顿动力旗下的足式机器人,成本都高达数百万美元。

另外,维修也是个大麻烦。2015 年,美国军方拒绝为 BigDog 买单,一是因为液压驱动的声音太吵,会主动暴露目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的零件和维修都极为复杂,一旦在野外出了故障,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台造价百万美金的精密机器沦为一坨没用的铁疙瘩。

03

强悍的机械性能是波士顿动力的护城河,也是它与商业化之间的巨大鸿沟。

对于前面提及的两项新工作,SpotMini 恐怕也很难胜任。

它的续航只有一个半小时,而且不耐热、不防水,根本无法在建筑工地中的连续作业。另一份快递员的工作呢?至少从经济效益上讲,机器人较之人类尚没有任何竞争优势。

在被软银收购前,波士顿动力度过了很多年吃穿不愁的日子,无论 DARPA 还是谷歌的 X 实验室,他们对项目的支持都类似于一家“慈善机构”,鼓励创新颠覆,而非看重实用性。

但软银不一样,它有更完善的商业运作模式。除了被尚无人出其右的技术外,孙正义还寄希望于机器人能够解决未来社会的养老问题,这是 SpotMini 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

现在不是 SpotMini 面世的最佳时机,它还有很多 bug,想实现上述的商业化目标,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