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记从哪里出发、为什么出发、要走到哪里;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走得多艰辛,不管有多少陷阱、围追堵截和封锁线,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
在这铺满红色记忆的日子里
有这样一群对党无限热爱的永煤人
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岗位
他们长年奋斗在一线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中国共产党党员
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讲述:
“从哪里出发”
“为什么出发”
感受他们那最真挚的“初心”
壹
陈道合城郊煤矿综掘二队验收员
城郊煤矿综掘二队验收员陈道合是一名拥有33年党龄的老党员,经历过煤炭行业改革脱困、煤炭“黄金十年”、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他始终坚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企业发展会越来越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工作,人生才有意义。”
1986年,他在北京军区当兵,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是他们连最先入党的一批人。在部队服役期间,党和军队把他锻炼成了一名坚忍不拔、勇于战斗、乐于奉献的战士,同时也培养了他爱钻研、爱挑战、不服输的性格。
2002年退役后,他成为城郊煤矿掘进队伍中的一员,自第一次入井那天起,他就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并以军事化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充分发扬“螺丝钉”精神,拧到哪里,就“钉”在哪儿!
在职工眼里的陈道合性情温和、热心助人,但对待工作却“不近人情”,坚持原则在该矿出了名。因为,身为现场施工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陈道合深知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在现场,他时刻留心观察工作面的生产条件和设备的运行状况,皮带机尾底皮带向外跑偏、锚杆打入煤壁少50毫米、打棚撑杆支护超规定……这些不易察觉的“小毛病”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今年6月份的一天,提前来到工作面的陈道合在检查工程质量时,发现上个班只顾着抢施工进度,忽视了工程质量,导致3棚撑杆不合格,他当场就要求立即停止掘进工作进行整改。当班班长张小向和他讨价还价:“现在停止掘进,会影响咱们队的施工进尺,这点小问题能出什么事?你太较真了遭人骂,图啥嘞?”而他却直接说:“为了不让一人受伤落伍,为了矿井和家庭,这个‘骂’我认了。”从事验收工作15年来,陈道合始终保持着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赞誉。
谈及对工作的看法,陈道合笑着说:“干验收工作,就一定要坚持原则,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一份事业去干,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矿上,对得起自己的初心。”
贰
韩红军贺驼煤矿综采队材料员
7月1日上午,在全国上下庆祝党的生日时,贺驼煤矿综采队材料员韩红军顶着炎炎烈日,听着知了的“歌声”,在废料堆上“淘宝”。
至今,韩红军的党龄是22岁,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也是一名朴实无华的材料员。
当笔者问他的初心是什么,他笑了笑:“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材料员,没多高的境界,就知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道理,企业现在是困难时期,在号召我们降本提效,需要我们时刻做到勤俭节约,精打细算。”
韩红军说,1997年6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几年也恰逢煤炭形势低谷,有时候连工资都发不下来,全矿上下号召勤俭节约,原本就是贫苦家庭长大的他,更是加了一把劲儿,不但从自身吃穿上节约,还打起了区队材料的小算盘。
“记得很清楚,入党的第一年,我为我们队节约材料费三万多元,队长、党支部书记在队务会上连续三天表扬我,还让其他党员向我学习。”说起过去的事,他依然很自豪。
从此,韩红军在修旧利废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废料堆上的东西在我眼中都是‘金疙瘩’,小到一个螺丝帽,我都会捡起来,用油洗一下重新使用。至于到底节约多少钱,我真没算过,只是听队内材料核算员说一年能省不少钱。普通人做不了大事,继续努力‘淘宝’!”说着,韩红军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了头。
韩红军把每天都当作“淘宝日”,坚持勤俭节约的初心,连续三年被该矿评为“增效之星”。
叁
郑永亮 新桥煤矿综采准备队队长
“保障员工安全,为企业作更多贡献,这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话语简短,却是新桥煤矿综采准备队队长郑永亮的由衷心声。
7月1日9时许,2301“大采高、大采长”工作面亮如白昼,机器轰鸣,安全生产井然有序。
今天,虽然郑永亮不跟班,但他还是早早来到工作面忙碌起来,观察员工思想状态、操作行为,细查设备运行状态,查看地质结构变化……像一位家长,来探望久别的孩子不停地打量,左右叮嘱。
在走、蹲、仰之间,矿帽上的党徽折射出闪亮的光芒。“抓安全、搞生产,什么时候都不能有放心的心态。”郑永亮边走边说,“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安全,让职工放心。”
“停机!停机!停机!”在走到90#液压支架处,郑永亮突然大声喊道。原来,他看到采煤机司机李政强正要走出液压支架后面的安全通道,去捡出电缆槽里的煤块。
“郑队长,不把煤块捡出来,会划破电缆啊。”停机后,李政强解释说。
“你说得不错,但先要把采煤机停下来。你看,这块地方有些片帮。在滚筒旋转作用下,煤块可能会飞溅伤人。咱们搞生产,啥时候也不能忽略安全。”郑永亮耐心教育。
随后,他在记录本上工整地记下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升井后,我们一方面要开展警示教育,一方面要制定防范措施,进一步规范职工操作行为,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现象。”
始于心,践于行。坚守初心,让这个“85”后大学生队长拥有着超出同龄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18年1至8月份,工作面先后遭遇老塘顶板出水、大坡度仰采、顶板破碎、煤壁片帮等困难,安全隐患增多。
为保障安全生产,郑永亮坚持住矿,几乎每天都下井排查隐患,有时一天要下两三次。360多米的工作面平均坡度30°,每班要来回五六趟,累得双腿发抖,他咬牙坚持。8个月,他回家的次数累计不足30次,平均每次不足8小时,有时连续两三个月不回家。妻子说,她嫁给了他,他“嫁”给了安全。妻子和孩子有时只有在送换洗衣服的时间,和他短暂相聚。
“作为一名队长,抓好安全是我的第一责任。只要保证了安全,再拼也是值得的。”郑永亮坚定地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该队近年来,一直保持安全生产良好态势,超计划完成生产任务。2018年度,郑永亮被集团公司授予“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肆
张长友 陈四楼煤矿机电科科长(左一)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要用我的智慧和能力点靓矿山……”现年38岁的张长友,2000年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毕业后,一直在陈四楼煤矿工作。
综采队的维修电工是他的第一个职业身份,后来先后担任综采队班组长和机电科科员、主任科员、副科长、科长。
张长友担任该矿机电科科长5年多时间,牵头制定和完善该矿机电运输管理制度100余项,并对机电科24名人员进行优化调整,打破传统的包队管理模式,分别成立“防爆管理组”“设备管理组”“地面管理组”“内业管理组”,进一步明确了各级管理、技术及操作人员岗位职责,建立健全了“岗位、班组、区队、科室、矿井”五级机电运输专业管理体系,该矿机电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实现无重大设备影响、无重大机电隐患、无机电运输事故发生。
熟悉张长友的都说他喜欢创新,与三一重装等单位开展技术研讨,带头开展的综掘智能远程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综掘机姿态定位、惯性导航、摄像头成像、远程控制等关键技术,大大提高了综掘机的工作效率;组织开展主煤流运输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实现了皮带机“顺煤流起动、逆煤流停机”的智能控制,提高了皮带机运输效率及节能效果;参与研制的“煤矿液压支架拆除E型推移与磨架装置”,实现了掩护支架直线自移与液压支架磨架功能,改变了传统液压支架拆除时,需交替架棚回棚以及搬运单体柱和π型梁等原始作业方式,保证了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撤,省力省时,在大倾角回撤时效果更为显著,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
忆往昔,峥嵘岁月
展未来,任重道远
我们每一名党员
都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
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冲锋在前
做无愧于新时代的合格共产党员
>>>END
责 编:商猛猛 编 辑:陶 梦
觉得不错,请点赞转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永煤集团,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