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雨,湖南省湘阴县鹤龙湖镇南阳村边的湘江水域,一座飘着蓝色“腰带”的跨江大桥正在紧张施工。这便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跨径波形钢腹板悬拼梁桥——平益高速南阳湘江特大桥。而那蓝色的标志性“腰带”,便是波形钢腹板。
当日凌晨2时30分,水上驳船搅拌车开始旋转,混凝土进入地泵,往合龙段方向输送。10分钟后,混凝土进入合龙段底板开始浇筑。5时10分,随着最后一盘混凝土送入顶板,大桥左幅合龙段顺利完成浇筑。这也为今年10月底全面贯通打下了坚实基础。
南阳湘江特大桥为平益高速控制性工程,主桥段跨越湘江流域,全长7120.6米,其中主桥长511.88米,主跨120米,项目工程造价约16.6亿元,于2020年3月启动,总工期24个月。
1条科技创新路
一端起于湘赣交界处的岳阳市平江县石牛寨镇,一端止于至益阳市赫山区的笔架山,平益高速这条纳入湖南省“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的重大交通工程,途经平江县、汨罗市、湘阴县、赫山区,主线全长176.66公里,批复概算总投资243.24亿元,项目预计2022年通车。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已累计完成投资149.36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61.4%。
创新的尝试不只于此,比如,主桥上部结构为装配式波形钢腹板变截面PC组合梁。该项目工程科员谭云浩介绍,选用波形钢腹板替代混凝土腹板,自重可减轻25-30%,能避免混凝土腹板开裂现象。此外,相较于常规箱梁结构,节段梁采用预制中心工厂预制,施工质量更加可控且效率更高。
1条乡村振兴路
高度重视项目与沿线群众生产生活设施及周边公路改造升级规划的协调配套,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最佳效益,这个平益高速的建设初心,也被地方施政者看到了眼里。
如果说平益高速力争多设的出入口,为当地百姓增加了联通全国的“桥梁”,那么,精心构思的4对服务区则为展示地方文化、助推当地经济增加了“窗口”。
据透露,4对服务区都将体现当地特色主题,比如“红色旅游”,比如“屈原文化”,比如小龙虾产业等等。“游客在服务区就能了解到当地的特色文化、特色产品”。
1条红色旅游路
北京的李先生,是一位资深军史迷,也是一位自驾爱好者。他曾多次前往湖南,但遗憾的是受限于时间和路程的安排,一直没机会前往平江县,而平江起义纪念馆和湘鄂赣省苏维埃旧址,都是他希望深度探访的地方。“如果平益高速通车了,我希望能完成一次自驾,到平江、到湖南、到江西,再来一次红色之旅。”
湘鄂赣省苏维埃旧址原为长寿街天主教堂,1931年9月,湘鄂赣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就在这里召开。湘鄂赣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颁布了《土地法》、《劳动法》、《婚姻法》等法令,领导当地人民开展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斗争。
谈及未来,一位工作人员也期望,有更多年轻人来这里看一看,“我相信能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力量。”
平益高速的建设者们相信,“这条路建成后,将对完善湘赣边红色旅游交通 、加快革命老区平江县乡村振兴和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条绿色发展路
全线176.66公里的平益高速,有大约30公里毗邻洞庭湖,“还洞庭湖一湖清水”,不仅是项目遵循的理念,也是贯穿全程的绿色施工要求。“比如污水处理,有两套方案,我们宁愿使用造价高的方案。为什么?就为了洞庭湖的一湖清水。”平益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为尽量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和对当地百姓生活的影响,平益高速在项目建设中,山区多用隧道,尽量减少植被破坏,洞庭湖区路段,则多采用桥梁设计。
据介绍,这一关键技术的核心之一,便是在洞庭湖湖区的桥梁建设中大面积推广的预应力PHC管桩施工技术。“除了环保,与钻孔灌注桩相比,PHC预制管桩还具有单桩承载力高、耐久性强、施工快、造价低,质量稳等优点。”平益高速第四工作站曹勇介绍说。
加强全程环境保护,并非只限于工程涉及的湖区,也并非只限于这一手段。比如,拌和站混凝土生产带来的砂石废料和污水是由来以久的“顽疾”,为解决这一问题,首次在湖南省内高速公路项目中推广应用砼清洗分离机系统,实现混凝土废水废渣全回收、零排放;比如,及时跟进边坡绿化和临时用地复垦,完善临时排水设施,防止水土流失;比如,对施工便道、交叉路口等部位及时进行地面硬化和围挡封闭,降低扬尘和噪音。
而除了“内部力量”,“外部力量”也被调动——委托专业咨询单位,督促指导承包人整治现场环保、水保隐患,持续推进环保、水保动态管理,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进。
反哺湖区生态,建设绿色公路,“这辈子能参与这么重要一个工程,老了也有回忆,也没什么遗憾了!”采访结束时,平益高速一位建设者动情的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