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数控机床的卡盘软爪

如何制作数控机床卡盘软爪

软爪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工件的重复定位精度

使加工工件的中心线能和主轴的中心线完全重合

软爪上的平坦面也能保证工件的长度

最重要的是

软爪能和工件的表面最大程度的贴合

既能保证传递更大的扭矩

也能避免工件夹伤

这些优势是硬爪无法比拟的

制作软爪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软爪材质的选择

这里的“软”意思是:加工性能好

并不代表一定要比工件的硬度低

(对于大批量的生产,软爪的硬度会对加工的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选择比工件硬度高的软爪材料,不仅会提高软爪的使用寿命,对加工的稳定性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2. 软爪尺寸的选择

软爪至少要夹持工件长度的1/3

3. 软爪在卡盘上的安装位置

任何T型块超过卡盘最大直径都是不允许的

这样会有很大的安全风险

4. 使用修爪器时的压力和位置

推荐使用时候的压力和工件加工时候的压力接近

卡盘在加工的时候正处在活动范围的中间

且修爪时夹持力的方向和工件夹持力的方向一致

5. 卡盘的直径和转速对夹持力的影响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

卡盘在高速运作时,夹持力会大大降低

具体请参照卡盘上的说明

6. 制作和工件直径同样大小的内孔

减少夹伤工件的可能性

7. 添加退刀槽

以保证工件的重复定位

8. 清除软爪上的毛刺与尖角

千万注意,不要划伤手

在下面的视频中,会通过实际的测试

来说明转速对夹持力的影响

在加工薄壁或者环形工件时

克服工件的变形是首先要面对的难题

选对软爪的类型和合适的卡盘压力是关键

在相同的卡盘压力下,扇形软爪比标准软爪拥有更大的接触面积,这意味着工件所受到的压力更加均匀,而标准软爪则会出现下面的状况:

实际的状况可能没有图中的那么明显

但是在底部的视频中你会清楚的看到

在除了软爪类型不一样,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

工件的变形程度甚至出现了几十倍的差别

不管是扇形软爪还是标准软爪

都会因为软爪磨损过大而或者加工零件的更换而需要重修

在重修的过程中,首先要给即将拆下来的软爪

刻上标记,打上序号

这样是为了增加软爪的使用次数

更详细的标记也会减少误用的可能性

接下来是修爪器的选择:

通常来说,左边的修爪器修内爪,右边的修外爪

以下问题不管在制作或者重修软爪时,都应该注意:

  • T型块不能超过卡盘的最大直径
  • 修爪时的卡盘压力接近加工工件时的压力
  • 卡盘正处在活动范围的中间
  • 修爪时夹持力的方向和工件夹持力的方向一致
  • 注意修爪时的转速
  • 添加退刀槽
  • 去除毛刺和尖角
  • 当两种修爪器都不能满足条件时

    我们就需要制作一个特殊的修爪部件

    比如像加工出下面的圆环来修外爪

    当加工零件需要夹持的部分比较长时

    会出现工件和软爪不能完全贴合的状况,俗称“喇叭口”

    具体表现为,软爪的顶部与工件之间留有缝隙

    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在软爪上加工出锥度

    通过塞尺来测量出缝隙的大小,测量夹持的长度

    然后就可以计算出锥度的大小了

    那在哈斯的车床上,添加锥度的程序应该怎么写?

    下面的视频里

    教你如何安全的“开车”

    还有

    用哈斯探头快速找准工件坐标和角度

    有越来越多企业开始使用无线探测系统,相比于传统的手动分中方式,这种新系统在精度和速度上有着压倒性的优势,探测的动作由程序控制,不会在分中过程中漏掉任何一个关键的步骤,在可靠性这一点上,机器有着天然的优势。

    新系统不仅仅可以用在分中上,配合用户自定义的宏程序,无线探测系统还可以在机器上实现自动检测,例如:检测工件的摆放方向是否正确、毛坯的尺寸大小是否超过限制等等。

    在自动化的生产中,利用新系统在机上检测,可以让大批量的生产更容易,对加工出来的尺寸的自动补正,减少人为的干预,让停机时间大幅缩短。

    在哈斯经典的控制系统和新一代控制系统(NGC)中,都已经支持了无线探测系统的使用。在NGC系统中,哈斯的VPS(可视化编程系统)可以让用户以更简单的方式使用无线探测系统,只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对应的模板,以问答的方式填空,用户只需要花很少的时间就能熟练的使用。

    在哈斯经典的操作系统中,内置了以O9***(系统程序)为程序名的程序,用户需要根据机器的用户手册,按特定的使用规则进行调用。

    有目的的学习能让自己保持工作的激情,工作才会更有效率,才能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熟练的技能可以减少犯错的几率,掌握新技能才可以让自己不被新科技所取代。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