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已经回家团聚了,有的人还在回家路上,有的人还在忙碌没有启程。是的,当一年一度的春运拉开大幕的时候,有那么一群人,一直在我们背后默默地付出,司机、检修工、乘务员……他们或许没有太多亮点出众的工作,更多还是坚守在平凡的岗位,守护一份职责,守望每一位乘客平安回家。
余向阳:“老司机”84本手账见证“中国春运”
翻开一本本手账,上面记满了火车司机的行车笔记,这记载的不仅是火车司机的辛苦与忙碌,更是一年又一年春运流逝的时光。余向阳是南铁鹰潭机务段的一名火车司机, 1993年5月1日,他的火车司机生涯正式开始,余向阳有了第一本司机手账,从那时起,他开始每天书写行车记录。
84本手账成春运的“微历史”
余向阳25年的火车司机生涯,写了84本司机手账,这些手账整齐码成四列,历经时间洗礼,封面颜色由浅入深清晰可辨。这是火车“老司机”余向阳25年的行车笔记,是他最珍视的“人生档案”,也是一部春运“微历史”。每个时代的春运变化都记录在他的司机手账中。
2000年,他开上了内燃机车,原来三人值乘变成两人值乘,机车的时速从60公里提高到了90公里,火车司机室再也没有了“烟熏火燎”。2010年,余向阳开上了电力机车,机车里没有“油污”,也听不到柴油机的轰鸣,而且冬暖夏凉。
老司机每年记录春运变化
“旅客多,人员杂,登车乱,到处都是挑着扁担、肩扛背包、三五成群追车奔跑的旅客,切记待人员全部上车后再发车。”余向阳第一本司机手账中记录下春运的所见所闻。他清晰地记得,蒸汽机车时代的春运,站台、车厢、候车室熙熙攘攘的人群,嘈杂、拥挤、拼抢,有时甚至会影响列车正点运行。偶尔还能在站台上看到挤上车的旅客遗落的行李、衣帽、鞋子,余向阳会把旅客的物品送上车后再开车。
“开蒸汽机车,旅客坐的是绿皮车;开内燃机车,旅客坐的是红色空调车,旅客回家不仅舒适且时间更短了。”开上内燃机车后的春运期间,余向阳的值乘计划越来越多,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日子越来越少。“2002年除夕值乘,一路开车一路停,标化执行在每刻,安全行车为夙愿。”余向阳看着记录的手账文字说,内燃机车时代春运客流依然很多,进站队伍经常呈长蛇阵状,但秩序大为好转。如今春运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大批高科技装置、设备投入使用,如加开“红眼高铁”、新增“刷脸”进站、设置列车wifi等。
家搬到哪里手账就带到哪里
1986年,刚到铁路部门工作的余向阳住着8人一间、搭着上下铺、设有公用厕所的宿舍。结婚后,他住进单位分配的20平方米“鸳鸯房”。再后来,买了大概50平方米住房。搬到鹰潭后,他先是租住别人的房子,没过多久又在鹰潭买了65平方米的房子,今年搬进了120多平方米新家,还买了新车。25年里,“老司机”余向阳先后有过6个“家”,每次搬家他首先抱起的都是这些“小本本”,然后珍藏到只有自己知道的位置。曾经单位要求司机上缴旧手账,才能领取新手账,他当时宁可花钱买新的,也不愿以旧换新。
今年,余向阳又将值乘春运列车,他说,无论机车怎么变,安全规范行车不能变。
黄逢丽:暖心列车长春运旅途守护“小候鸟”
“黄妈妈好!”黄逢丽是南铁管内南昌客运段南昌至北京西直达列车的一名列车长,在列车上她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守护着一批批乘车的小旅客,被“小候鸟”们亲切地称为“黄妈妈”。每当看到“黄妈妈”,孩子们就会开心地围着她蹦蹦跳跳。
“小候鸟”每年给列车长寄明信片
井冈山的张家三姐弟就是在2013年乘坐过一次黄逢丽值乘的列车后,与她结下了深深的缘分。五年来,三兄妹无论是从老家去北京,还是从北京回老家,都会坚持选择黄逢丽值乘的这趟列车。孩子们每年春节坐车时还把自己的祝福写在贺卡上送给黄逢丽,五年来,她收到“小候鸟”们送的卡片足足有26张。2018年春节的列车上,黄逢丽还将收到“小候鸟”们对她满满的祝福。
春运途中客串“妈妈” 用心呵护“小候鸟”
工作中,黄逢丽还是孩子们口中的“好妈妈”,她在列车途中用心呵护“小候鸟”们平安回家与亲人团聚。
曾一人乘坐过黄逢丽值乘列车的“小候鸟”刘皓鹏,在今年春运前早早地给“黄妈妈”打了电话,说今年如果爸爸妈妈还是工作忙,他还想一个人乘坐“黄妈妈”的列车。每年春运,黄逢丽都会提前为“小候鸟”的安全出行量身定做安全小贴士,如给孩子们佩戴彩色手环、挂笑脸标识等,通过安全小举措提示列车工作人员和旅客多给予列车上的“小候鸟”们帮助。七年多的坚持,黄逢丽“车递”的“小候鸟”已有30余人。
不怕苦坚持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
在黄逢丽的车班里,她是大家心中的好大姐。有一次,她值乘的列车因机车故障造成集便器式厕所无法冲水,漫长旅途厕所的污水几近溢出,列车上的厕所都处于瘫痪状态。黄逢丽急中生智,让乘务员收集了一些旅客吃完的方便面盒子,把厕所污水舀到了垃圾袋里,给全车旅客腾出了上厕所的落脚地。车班“90后”的丫头们不顾脏和累,在她的带领下,把18个车厢的厕所都清理干净。清理好一个厕所的卫生,黄逢丽就耐心地向旅客解释、赔礼道歉,并为急需上厕所的旅客提供小袋子。
七年来,越来越多往返南昌与北京之间的家长,放心地把孩子托付给了黄逢丽。2018年春运,将有更多的“小候鸟”会慕名来乘坐“黄妈妈”的列车。今年的春运又要开始了,“候鸟妈妈”已经能量满满准备迎接“小候鸟”的到来。
辜汉:
说走就走的飞机“保健医生”
飞机航行前需经过多重检查
有人说过,“机务是飞行的骨骼和肌肉”,机务不仅使飞机具备翱翔蓝天的能力,还要确保飞机各部件保持健康、可操控。所以也可以说机务是飞机的医生、是飞行安全的守护者。
清晨五时,当人们还在梦乡,第一道工序——飞机的航前检查就开始了。辜汉说,这是飞机一天飞行的第一道安全关。这需要去除飞机上的各种安全堵盖。检查前一天有无遗留的故障,待一切检查正常并进行最后一次绕机检查后,才能将飞机推出桥位。
凌晨两点,这时,整个城市已进入“睡眠状态”,但辜汉和他的同事们依然坚守在岗位的第一线。他们在进行飞机重要的航后检查(许多故障的排除都是在航后进行的)。作为一名整机放行人员,辜汉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航空安全无小事,我们的工作可来不得半点马虎。”
能让旅客舒适是最大的工作乐趣
当问及辜汉工作中最开心的是什么,他说:“我放行的飞机能让旅客舒适安全地回到家,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能给我带来最大的乐趣。”
有任务时带上修理箱说走就走
有一次故障排除经历让辜汉至今难忘,一天深夜,辜汉接到电话得知某架飞机在昆明机场出现故障,前轮无法转弯,现在航班已经取消正在等待技术支援。
辜汉接到任务后赶紧驱车赶到昌北机场,坐最早飞往昆明的航班。在飞往昆明的两个钟头时间里,辜汉顾不上休息和他的团队一同讨论故障排除方案。
当飞机降落在昆明长水机场后,辜汉迅速赶到故障飞机所在桥位进行检查。经过查询飞机手册,发现有好几种可能故障源。当日中午12点,第一批航材到位。更换控制电路继电器62GA后进行测试,依旧故障。当日下午1点剩下的航材陆续到位。更换起落架舱门选择活门41GA,故障依旧。
面对一次次的失败,辜汉没有气馁,他们一个一个排查,直到深夜才完成故障的排除,等辜汉回到南昌已是次日的清晨。
飞机维修师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不管飞机降落在哪里,何时需要支援,他们都会义无反顾,说走就走。 不管故障如何复杂,程序多么繁琐,他们都会严守安全底线。春运期间,飞机架次加密,机务的工作将更加紧张,他们默默付出,为旅客的安全保驾护航。
李红:坚守汽车客运一线近30年
“各位旅客,为保障您的安全,请全程系好安全带!”在核对好乘客信息后,李红发出了一班由南昌开往丰城的客运班车。这样的工作,李红已经非常熟练。作为长途客运班线的行车员,李红即将迎来她参加工作以来的第28个春运。
客运站人手有限 哪里需要到哪里
李红今年47岁,在南昌长途汽车站工作,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在她的脸上,永远都挂着亲和的微笑,由于身材有些许微胖,她被大家亲昵地唤为“李胖胖”。售票员、行车员、广播员、候车服务员、值班站长,近30年来,李红一直在客运的一线工作。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运,李红和同事们也做足了准备工作。
春运期间,客运站的人流量十分大,李红曾经在江西长途汽车总站和徐坊客运站工作。目前,由于道路的整修,位于南昌老火车站周边的道路并不是很通畅,部分长途汽车难以进入,所以,目前南昌长途汽车站的班次并不是很多。“高峰时期的人数在七八千左右。”工作人员的数量有限,李红仍需要在各个岗位上忙碌。这会儿,由于加开了售票窗口,李红又来到了售票大厅帮忙。
无论寒暑日复一日提醒乘客司机
行车员的工作是需要核对旅客的信息,并且发车,每天无论是最早一班还是最晚一班的长途汽车,都需要行车员发车。长途汽车站里,每日最早的一班车是凌晨四点半,最晚的一趟是晚上九点。冬天,早晚车库内十分寒冷,夏天,天气炎热,还要面对蚊虫的叮咬,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简单而不平凡。
曾因提醒旅客防盗遭到恐吓
在长途汽车站工作,李红说,需要更多的责任心和热心。每天,在车站里,都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李红都是用微笑去面对。她曾因提醒旅客防盗而在事后遭到小偷恐吓,但她并不后悔当时的举动。
春运期间,特别是高峰期,李红和同事们几乎都不能休息,最多的时候一天要上16个小时的班,上班的时候要比最早的班车早,下班的时候要送完最后一趟车,但能为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李红心里觉得特别满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