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峻岭平湖映天高

在建的舜乡里步行街

这一路追踪,我们讲山河相依塑造出的文旅盛宴,讲生态长青掩映下的致富之路。

可到了垣曲,总觉得有点儿不同:它被高山环绕,同时也成为高山的一部分;它曾交通不便,但最终借助崎岖的山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这里有山西大地仅存的一片原始森林,这里有震撼人心的自然美景,一条亳清河滋养一座山城,熙熙攘攘的人群珍惜着他们所拥有的烟火气。

高山虽高,路途虽远,可只要有人在的地方,总能找到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们来到历山脚下的那片峡谷,看看如何在崇山峻岭间开辟道路;又在岭回村稍作停留,思考乡愁本身的意义;最后回到县城,去融入垣曲人塑造出的幸福生活。

高峡平湖里 恋生态之美

去年年底,望仙大峡谷景区成功创建4A级景区,将崇山峻岭间的三潭瀑布、高山出平湖的后河水库、幽深奇崛的天然石峡进一步带到人们的眼前。

望仙大峡谷秀色

望仙大峡谷在创建4A级景区的过程中,收获了33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设置了休息区、影视区等功能区,增加了导览、医疗等服务项目;改造后的停车场拥有大小车位530个,并增设残疾人专用车位,安装了6台充电桩;实现了无线 络覆盖主要人员集中区域,智慧票务系统可实现手机购票、 络购票等;门区东侧得以填土绿化,新铺装石材步游道3000平方米……

如今,望仙大峡谷依托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齐全周到的基础设施,吸引来更多的游客,即使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这里依旧能看到游人的身影。垣曲县也在这里举办“望仙大峡谷杯”5000米徒步和钓鱼比赛,进一步发掘景区资源,发展旅游新业态,推动体旅融合,为“美丽山城 幸福垣曲”建设注入新活力。

驱车沿着新望线前进,在历山镇望仙村尧庄居民组停下——去年5月正式营业的望仙康养山庄就在这座古朴的村庄里。“依托望仙大峡谷、望仙村的历史文化背景,所建成的康养山庄蕴含红色文化。山庄现有5个民居院落作民宿使用,保留院落建筑风格,进行现代装潢,基本设施齐全。”望仙村村委会副主任史爱民介绍说。

72周岁的于小民看着项目一点点建起来,游人来来往往。他说:“村子原先以种植核桃、木耳为主,山庄建起来后,不少人来这里避暑。他们会跟村里人买一些村人们自己种植的水果,比如说苹果、梨、葡萄啥的。”随着“周边游”的概念越来越热,已建成4A级景区的望仙大峡谷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座曾被遥远岁月带走光泽的古朴村落,也正在探索新的前进道路。

高山村落间 品乡愁之美

9月16日上午11时,桃源仙庄迎来了当天第一批客人。市民赵为民一行八人,从垣曲县城驱车前来此处为家中老人庆生。桃源仙庄就在新望线途中,离县城不远,约2公里路程。

青山下的桃源仙庄

“有啥特色农家菜?”刚到桃源仙庄,赵为民和工作人员鲁爱荣先确定菜单。二人站在一排现代化窑洞前,别有一番景致。就在赵为民点菜的同时,他的家人开始在仙庄里闲逛,在窑洞民宿前拍照留念,漫步在野花丛中,坐在栈道栏杆上休息……要是顺着小路再往高处走,在一片玉米地旁,可以俯瞰一片桃林和一条平整的公路,遥望县城城区和四周山脉起伏的轮廓。山风拂过,可以看见在蓝天下缓缓转动的洁白“风车”。

来岭回村的游客,在党建长廊、廉政文化长廊中漫步,在廉洁之风中感受美丽乡村的气息;在奇石博物馆里参观形状各异的梅花石;在山桃林里荡秋千,享受青山中的片刻悠闲;在樱桃、火龙果、葡萄等特色采摘园中体验劳作的乐趣……在不断被延长的产业链条中,漫山遍野的树木是岭回村致富的关键。千亩山桃林公园中,山桃花竞相绽放,吸引慕名而来的游人;泥土路变柏油路,将游客带往村子的各个产业园;村民在本村实现就业,将乡愁留在岭回,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给村民换来金山银山。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农耕文化体验园、生态农业观光园、农民从业孵化园‘四园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通过田园景点100处、民俗风情100家、康养窑洞100个、花果采摘100园,实现千亩核桃产业兴旺、千亩桃林旅游兴盛、千棚之村科技兴农,真正把‘绿水青山’变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岭回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常仁科说。

幸福山城中 察细节之美

早上8时30分的垣曲县城,还有早市摊点,新城大街与七一路交叉口沿街叫卖的小贩,带给了这座城市浓郁的烟火气。

帝舜公园、青年山公园与亳清河县城段风景融为一体

夜色渐浓,灯光勾勒出垣曲的轮廓。从高空俯瞰,亳清河两岸夜景璀璨,如一条光带升华着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漫步其中,桥梁、亭阁与一旁滨河西道交相辉映,一边是缓缓流淌的河流滋养着城市的根脉,一边是络绎不绝的人流和统一规划的小摊蓄积着城市的烟火气。“城市建设的中心是人,落脚点在‘城’。要想便民利民,就要让城市里处处有公园,市民一出来就有休闲娱乐的地方,再通过科学管理,为流动商贩‘安家落户’,既维护了市容,又留存了烟火气。”垣曲县住建局办公室主任车大鹏说。

然而,就在数年前,亳清河县城段哪里是如今的水美景美,目之所及,不是乱石滩便是臭水沟。为将这“龙须沟”变成“繁华地”,垣曲县决定对全长48公里的亳清河实施4.1公里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共建成6座橡胶坝、2座液压坝、15座跌水堰、4道截潜流,蓄水面积12万平方米,蓄水量20万立方米,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绿化树种60余种,大大提高了河道防洪能力,改善了河道水质和河道生态环境。治理长度达1.4公里的亳清河县城段,由此从烂河滩变成了头上增荫、脚下增绿、身边增景的休闲娱乐打卡地。而亳清河,也在2018年获批“国家水利风景区”。这“哗啦啦”的流水声,也在高歌垣曲的发展。

如今,走在垣曲县城,处处透着生态的美,在每一处山坡上,都能看到城市发展的新姿态。正如路旁穿上新衣的配电箱,蓝天、白云、风车、中条山……每一处与县城有关的美景,都被画笔描绘在了城市的细节当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