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官兵用青春和忠诚,修筑高原生命之河

西藏拉萨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效果图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对于西藏林周县7万“靠天吃饭”的老百姓来说,水就显得尤为重要,旁多水利枢纽灌溉输水洞工程因此应运而生,将念青唐古拉山支脉卡拉山的山体内开挖一条长16.8公里洞径4米的隧洞,将旁多库区内的水引到一山之隔的林周县松盘乡,是我国高原地区最长的输水隧洞,也是西藏地区最大的民生工程。参建输水洞工程5年来,武警水电八支队官兵克服重重困难,用智慧、青春、忠诚,修筑了高原生命之河,滋养了西藏林周县65万亩土地,惠及7余万西藏同胞,他们的大爱与热血早已和西藏这片土地融入在一起。

TBM隧洞掘演示图核心技术之一

集智攻关努力打通生命之河

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简称TBM)施工,此项技术在高寒、高海拔地区是世界首次,武警水电八支队承担灌溉输水洞第Ⅱ标工程,位于海拔5300多米的卡拉山峰下约1300米左右的深埋点,这里地质情况复杂,岩石发育不良,对TBM掘进机刀箱、刀盘、刀具损伤大,5年来连续掘进,设备已陈旧老化,不堪重负。

支队长李建平和官兵现场交流

今年来,随着掘进的深入,高温高湿的环境加速了设备老化,故障频发,掘进效率锐减到13%,破碎围岩处理时长占比达25%,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虽然使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掘进机,八支队支队长李建平仍然心急如焚,因为以目前掘进速度来算,要完成8月初完成年掘进1000米的目标,几乎不可能。

如何解决设备老化带来的维护保养及停工整改和岩石处理时间过长,增加有效掘进时效,是摆在当前最紧要的一大难题。水电部队各级首长对此也十分关心,李建平支队长多次克服克服高原反应,亲临一线指导工作。支队遴选有施工经验的15名官兵补充到指挥所。

认真维护保养

为解决当前难题,指挥所成立技术攻关小组,每周两次召开“诸葛亮会”,集中智慧,整合资源,优化施工编组,改两班倒为三班倒,每班工作12小时,改洞外交班为现场交接班,做到换班不停机,每天节省了5个小时,增加了有效工作时间。定期召开关于TBM性能状况和维护保养的专题会议,完善TBM设备保养维护规程,每天对设备进行强制保养。TBM操作手兼任安全员,担负起观察岩石工作,减少了故障率。修理工兼任仓库管理员,配齐配件储备,减少了维修等待时间。采用“勤量测、早预 、短进尺、弱扰动、强支护、快封闭”的工法,解决了破碎带处理占时过长的问题。经过技术攻关小组多次实验,创新施工工艺,由原来的湿喷支护改为干湿结合的支护方式,加快混凝土凝固强度生成,缩短了二次喷护时间,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

在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下,7月12日,提前50天完成了年初预定的掘进1000米目标,并以单日掘进22.68米的成绩刷新了隧洞施工5年来的最高掘进记录,为8月底实行全线贯通目标创造了条件。西藏地区政府、工程业主和部队各级领导给予了高度赞誉。

输水洞指挥所营区

逆境中把青春融入生命之河

没有来过旁多输水洞的人,根本体会不到这里的艰苦,他们说在海拔4000多米以上的西藏雪域高寒地区,躺着睡觉也是种奉献,何况水电官兵在这里每天从事艰辛的体力劳动。

灌溉输水洞是西藏目前最长、洞径最小、埋深最大的隧洞,1300米的埋深,因受力不均围岩极易产生岩爆,像子弹一样打出的石头,带来了极大安全风险。洞内施工人员长期处于高海拔、高强度、高湿热、高噪音、高紧张、窄空间、极缺氧、烟尘大等极端恶劣环境下作业,这里的官兵身体大都出现鼻炎、风湿、脱发、耳鸣、心脏肥大、指甲变形、皮肤开裂、红细胞偏多,手指关节粗大等症状,随着掘进的深入,这些症状只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指挥长和政委一线检查工作

工程指挥长刘晓鹏刚调到项目不久,因高原反映洞里缺氧就患上肺水肿。我虽然在西藏工作过五年,这次随宣传组第一回进入洞内进行采访 道,但还是出现流鼻血和感冒现象,洞里高湿热,洞外高寒冷,真正体验了一次什么是冰火两重天。

由于现场施工设备大部分超期服役,轨道机车经常出现故障,换班人员无法进入现场,导致现场施工人员错过饭点加班掘进时有发生,经常在洞内涉水或弯腰步行5、6个小时达到洞口,有的官兵出了洞后,就失去了知觉。

传输皮带检修

渣料皮带传输系统是工程中的一个关键,中士宋厚池管理着洞内20多公里长皮带的检查和维修,他每天来来回回跟踪检查皮带走的路程就达十几公里。因皮带老化,时常出现开裂断裂,一次,因工作强度过大皮带多处出现断裂,他在洞内连续工作两天两夜,而且还自创了皮带快速热融技术,提升了工作效率。

液压油检修

蒋保胜是一名TBM掘进机液压工,担负整台设备190个点的液压检查维护工作,随时盯着多个点,在狭小的空间内爬上爬下,经常被喷一身液压油,一到冬天,皮肤就会开裂,疼痛难忍。因为他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被大家叫“老黄牛”。

设备电气线路检修

被官兵誉为“金钢钻”的TBM隧道掘进机操作手四级警士长郑开君并没有“老师傅”的架子,经常裸身爬进温度高达60度的刀盘,检修刀箱更换刀具,一呆就是半个小时。TBM是整个工程的技术核心,电气控制系统又是TBM的核心,他勤奋学习、善于专研,潜心专研TBM电气系统,对设备的电路图了如指掌,被称着“电路活地图”,只要哪里出现故障,郑开君一到,就会迎刃而解。因为他长年累月在洞内工作,领导让他休假,但这期间仍不忘工作,经常用手机视频现场指导战友进行电路维修。

官兵齐心协力在洞内工作

初心不改把爱深埋在雪山之下

西藏旁多水利枢纽灌溉输水洞工程是水电部队当前最后一个在建工程项目,为确保工程尽快完工,官兵们根本没有时间考虑转型对个人带来的影响,很少有时间陪伴自己的亲人。

郑开君来到高原的8个年头,极少能春节同亲人相聚,因为他知道每到春节,往往是施工人员最紧缺的时候,也是最需要他这样的技术骨干的时候。战友们问他为什么春节都不回家呢,郑开君只是笑着回答“放心,我年后回去,你嫂子能理解!”

今年37岁的测量干部王斯珍,因长年在偏远的工程工项目上工作,至今还是单身,部队和家人给他介绍的女朋友很多,但由于工作需要没有时间见面,加之工作的地方又太偏远,一个个都“黄”了。今年5月,原本打算休假和对象见面,讨论婚姻大事,但父母和女朋友的命令比不过上级领导的命令,他立即前往输水洞项目施工一线进行测量技术指导攻关,因为他是支队当中唯一具备国家注册测绘师资格的人,而且经验十分丰富。到了高原后,他一心扑在工作上,长时间泡在洞内,掌握洞内控制点精度,最终解决了高原最长、埋深最大的隧洞精准测量问题,保证了隧洞按设计的方向进行掘进。由于洞内没有手机通讯信号,无法及时与女朋友沟通交流,最终女方提出分手,他又恢复到了单身。

有人疑问,是什么力量给了水电官兵在这样的环境下坚守5年?是什么精神摧垮他们身体而摧不垮他们意志?那就是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是西藏人民日夜翘盼,给水电官兵增添了无穷力量,正如在采访当地百姓尼玛扎西时,她由衷地说:“我要为输水洞工程点赞,为武警水电官兵点赞!他们是我们的恩人和亲人。”

洞内测量

TBM掘进机操作

TBM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液压系统维护

TBM台车

后支腿安装

旁多水利枢纽胜利实现截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