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欣佳酒店坍塌救援:“我们很害怕到72小时”

“55个半小时,还不到60。”

隔了两分钟,郑伟帅又说:“这55个半小时,现场救援没停下过1秒,我们很害怕到72小时。”郑伟帅所害怕的“72小时”,是地质灾害发生后的黄金救援期,这是国际救援(学)界的共识。每多挖一块土,多掘一分地,都可以给伤者透气和生命的机会。

3月7日晚7点半左右,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地区人员隔离点的泉州欣佳酒店发生坍塌,福建省紧急调集12支救援消防队、1000多名消防员赶往救援。据福建省消防总队透露,截至3月10日上午10点,距事故发生62个小时,现场共搜救出受困人员61人,20人遇难,正在搜救的还有10人。

泉州阴雨,救援仍在进行。

泉州救援现场,消防员趴在废墟上救援。福建省消防总队供图

万幸: “妈妈在我旁边,还活着。”

“我和妈妈住5楼,本来晚上8点多就可以回家了,但是7点多楼塌了。”

3月8日中午11点25分,王童童被慢慢托举出洞口,在这之前的16个小时,他和妈妈一直被压在废墟下。

“本来回家的东西都收拾好了,我和妈妈突然听到楼下有玻璃碎的声音,马上就去窗台看了一下,还没看到什么,楼就塌了。”回忆起楼塌的瞬间时,王童童说,感觉就像坐电梯一下,直接往下坠,然后我就没知觉了,醒过来的时候,已经被压在那里了。

“我的手可以摸到妈妈的手和头,石板上还有个小洞,我看到我旁边有一瓶没喝完的水,我就把水从洞里塞过去给妈妈,我担心她会渴,因为当时妈妈和我说她腿很疼,我当时就害怕,我和妈妈是不是没救了。”王童童说,当天晚上就听到有人在救援,只要听到有脚步声,自己就会喊救命。

“晚上我和妈妈好像都昏睡过去了,第二天早上听到我喊救命后,有消防员叔叔回应我,一边安慰我一边向我靠近。”王童童说的消防员,是一直在现场指挥的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二级消防长廖吉鹏。

“被两根主梁夹在中间了,一只脚不但被窗户框卡住,还被门框压住。”在继续救童童妈妈时,看到待救援口刚好勉强一个人可以进入,廖吉鹏马上爬了进去。

“坚持住,我们不会放弃你的,马上就可以看到你儿子和丈夫了。进去后我一边说一边马上用手动锯子锯门框,然后用小型液压剪逐次剪断窗户框,让童童妈妈被困的那只脚能自由活动。”廖吉鹏回忆,当时他一直告诉童童妈妈,要坚持住,儿子已经安全了,丈夫刚过来看你了,给她打气鼓劲,但是因为被压的时间太久,早就没力气自己爬出去,廖吉鹏又用床单把童童妈妈的小腿缠住,慢慢把她救出。

“爸爸打电话告诉我,说妈妈也被救了,让我在医院一定要坚强。”3月下午4时36分,在童童被救4个多小时后,童童的母亲也被顺利救出。

救援现场环境恶劣,救援难度极大 福建省消防总队供图

无奈:“不是救援速度减慢,是救援难度更大了”

“警铃响了,立马集合,7号晚上11点多就出发。”姜超回忆,三明市里泉州较远,三明支队的11辆车、56位消防员在3月8号凌晨4点才到达泉州。

“但是3月8日下午四点半到3月9日中午,救援现场一直没有新进展。”姜超说完,停顿了几秒继续补充道:但是真的拼尽全力了。

每一个数字的更新都牵动着数万计人的心,王童童和妈妈是酒店坍塌第一天被救出的49人之二,但如姜超所说,自从3月8日下午四点半,到3月9日中午,救援现场一直没有更新被救人数。

“因为救援过程中先从表层救人,先救有生命体征的的人员,然后再到没有生命体征的和深层人员。”曾燕春解释,通过人工搜索、敲击钢铁敲击玻璃发出的声音,能听到被困人员的回应,有了消防员和被困人员的沟通,救援相对就容易,否则搜救的仪器很难识别。

“一是剩下的被困人员都是深度埋压,建筑钢结构构件多,破拆困难。二是现场救援风险大,都是竖向的深度救援,比如3月9号救的两个人,都用了好几个小时,指战员体力消耗很大。”王文生说,目前仍然是72小时黄金救援期内,为了多救出一些被困人员,现在每个人都争分夺秒。

趴在废墟上3小时作业救出一对母子的王保林,满脸汗水。福建省消防总队供图

心酸:“我们都太怕到72小时了”

“你是在沙发旁边吗?”3月9号晚上8点,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徐胜华刚刚喊完,废墟里传来了回应,救援人员利用生命探测仪探测到有生命迹象,但是因为被困人员的区域被钢构件、楼板层层埋压,用手工器械及徒手清理木板、砖块、钢筋等障碍物,开辟救援通道。

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幸运。

“3月9日晚上七点十五分左右,我们队的消防指战员在挖掘机配合下用破拆工具进行搜寻,在确认无生命迹象后挖掘机对一块大的水泥地板进行挖掘,我突然就看见一个穿着粉红色外裤的小女孩,立即叫停了挖掘,然后派人下去查看具体情况,但在医生的诊断后,现场确认该小女孩已没有生命迹象了。”

“如果再早一点,结果就不一样了。这个小女孩只是20个遇难人员中的一个。”

救援人员都在掐指算着的72小时,对于被困人员来说,是一道事关性命的坎儿。

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主任、世界防灾减灾最高奖“联合国灾害防御奖”得主王昂生教授曾在汶川地震后3天的2008年5月15日早上称,灾后72小时过后,只能等待奇迹了。“72小时过后,并不是不能存活。”王昂生表示,从唐山大地震等经验来看,灾后10余天也有存活的例子,但那是特例。“黄金72小时”是地质灾害发生后的黄金救援期,这是救援(学)界的共识。

“越往后越着急,我们都希望就上来的人跟我们说句话。”叶怡亨的顾虑和郑伟帅一样,在救援现场,时间就是命。

消防员向遇难者默哀 福建省消防总队供图

争议:钢结构建筑能否改建宾馆?

据新华社福州3月8日 道,该酒店是7日夜间楼体坍塌事故系房屋改装作业时发生,该楼房业主目前已被公安部门控制。

泉州市鲤城区住建局局长张翼说,事发楼房共有7层,属于钢结构房屋。该建筑经查是2013年开始建设,2018年改造为欣佳酒店。

3月10日10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尚勇表示,福建泉州酒店坍塌事故是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酒店违法建设,多次违规改建。救援结束后,将迅速查明事故原因,严格依法依规追究事故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我和妈妈听见了玻璃在响。”这是12岁的王童童记忆里的画面。丁磊表示,房屋改建需要原结构设计单位审批复核改造后的图纸,确定改造方案可行才能下一句具体实施,如果没有经过计算,下部钢结构的承载力不足,一旦出现玻璃自碎,代表钢梁变形,而玻璃是钢梁和地面中间,玻璃碎说明整个楼体已经高危,但此前相关负责人并没有及时防护,才造成悲剧发生。

“本来大跨度钢结构不适合做多层建筑,2-3层比较多见。”丁磊解释,混凝土建筑一般跨度在8.4米,但钢结构可以15米左右甚至更宽,所以很多展销场馆、厂房等都用钢结构建造,像佳欣酒店,合法建造应该是从第一层开始就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原设计不是为了酒店设计,临时改了用途会很危险。

“爸爸在我和妈妈刚开始隔离的时候就把我的书本送到了欣佳酒店,我和妈妈一直在想,回家了要做的事儿。”医院里的王童童听了爸爸的话,坚强地等着和妈妈一起康复回家,但是被救出时已经“无生命体征”的遇难者,却再也没有实现愿望的机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