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煤矿鸟瞰图
美好向往不是梦
矿工业广场西南,是该矿的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和监控中心。
步入其中,室内充满科技感,犹如行走在酒泉卫星发射指挥中心。
监控中心正对面是40台液晶显示器构成的监控屏,实时显示井下生产的现场画面。 中间,20多台电脑分两排整齐排列着,实时显示生产设备的运行参数,颠覆了传统,呈现着“神奇”。
新桥煤矿集控中心
“请开启南翼三部皮带。 ”接到一条调度指令,操作人员朱勇胜在主煤流集控系统上,用鼠标点击一下“启动皮带”图标,系统便自动语音预警,依次开启设备,约10多秒的时间,数百米井下的强力胶带运输机开始运行。
朱勇胜今年已经50岁了,他在煤矿工作30多年,还曾在多个小煤窑做过“挖煤工”。 “以前在小煤窑干活,黑暗又潮湿,每天累得浑身就像散了架。 ”朱勇胜回忆说,“那时候就想每天能多见见太阳。 ”
来到新桥煤矿,在强力胶带输送机司机岗位上工作两年后,朱勇胜竟梦想成真了。 2011年,该矿建成了永煤公司首个矿井综合自动化平台,井下多个系统实现了远程控制、无人值守。 朱勇胜从井下来到了地面,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明镜的玻璃、洁净的地板、舒适的坐椅……
新桥煤矿朱勇胜在操作运输机
欣喜的同时,朱勇胜也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以前操作1部运输机至少需要3个人,现在,我一个人就能操控7部运输机。 ”
目前,和主煤流集控系统同样“神奇”的子系统共有22个,优化岗位人员100多人。 其中,南风井压风机组采用GPRS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厂家工程师可远程浏览所有实时运行数据,运行远程诊断,保障设备高效平稳运行。
“再过不久,我矿还将建成智能化工作面,形成自动控制为主、远程干预为辅的自动化生产模式,可实现无人跟机作业、有人安全巡视、地面远程操控。 ”监控中心主任马迅说。
“只要有移动 络的地方,就能实时看到现场、指挥现场。 ”马迅说。 该矿建设了千兆、万兆工业双环 的数据传输通道,在井下,管理人员也可以轻松利用办公系统收发、签署文件,办公效率大大提升。
安全生产“科技范儿”
有人说,煤矿工人是工作在地下的“宇航员”。 在入井口,设有虹膜门禁,非井下工作人员无法进入。 员工的“装备”也很“潮”,矿灯线上装有一个巧克力大小的盒子,一旦发生险情,只要按下上面凸点,发出信号,地面人员就可以快速定位,实施救助。
新桥煤矿红外传感监控联动 警系统终端
新桥煤矿采煤机司机仇东洋底气十足
工作面不仅有“大块头”,也有“大智慧”。 在设备列车处,并列放置着两台乳白色的14英寸防爆计算机。 右侧的一台实时显示采煤机、刮板机、转载机、破碎机、乳化泵、喷雾泵等设备运行参数及配套保护数字信号; 左侧的一台实时显示工作面各场所及煤流系统、运输系统的视频画面。
新桥煤矿井下中央泵房
“这是我们的远程自动化集中监测系统。 通过它们,我们一方面可以统筹组织,实现高效生产;另一方面,还可以对设备进行动态体检,实现精准检修和维护,从而保障设备良好运行。 ”该队技术主管刘洪淼介绍说。
随着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智能化无人等“智慧矿山”项目的不断推进,井下的作业人员少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低了,工效也提高了。 2018年,该矿全员工效为每人每月77.76吨,较2017年提高了19.19%。
一张蓝图绘到底
“智慧矿山”兴起于2010年。 当时,新桥煤矿刚刚成立两年,面临矿井新、队伍年轻等诸多问题,是走老路稳扎稳打,还是辟新路开拓创新? 新桥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2010年,全面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建设“智慧矿山”,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为技术密集型产业。
新桥煤矿2301综采工作面
先试先行方能占据发展优势。 2012年,该矿又建成并投用了矿井综合自动化平台。
2017年,互联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传统产业步入转型新时代。 该矿“智慧矿山”建设也迎来了新的机遇,被集团公司确定为“智慧矿山建设示范单位”。
2018年10月,该矿成立了由矿长、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智慧矿山”领导小组。 作为常务副组长、80后副矿长王勇负责具体实施。 “智慧矿山”虽然在全国遍地开花,但朵朵各异,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
80后副矿长王勇在2301“大采高、大采长”工作面调研现场情况
如何定义自主的“智慧矿山”? 带着这一思考,王勇带领“智慧矿山”建设考察小组,赴山东,到内蒙古,上北京,下南京,深入先进煤矿企业和优秀科技公司考察、交流。 满怀责任和梦想的考察小组也是蛮拼的,每次行程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有时一天要去4家单位,白天考察,晚上则集体讨论。 尽管一路风景,却无人欣赏。 他们调侃说: “我们就是风景。 ”
人不解甲,马不卸鞍。 紧接着,王勇带领“智慧矿山”建设人员,加班加点编制了达600多页的建设方案。
博采众家之长,契合自身实际。 自主定义变得清晰明朗。 该矿明确坚持节俭搞建设、主动参与搞建设的导向,去华求实,着力突出“智慧矿山”建设的匹配度和实用性,确保建设成果完全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让员工切实看到发展之变、享受发展之利,更加安全、体面地工作。
2018年12月,完成了智慧矿山建设方案的编制与评审工作,并于当年年底完成了智慧矿山基础建设;
2019年5月,永煤公司组织外聘专家完成了可行性研究 告的评审工作;
2019年6月,项目通过集团公司产学研项目论证;
2019年7月,可研 告通过永煤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批准。
新桥煤矿井下中央变电所
一幅新图景正在照进现实。 以千兆、万兆工业环 为数据传输通道,以自动化子系统建设为基础,以物联 、互联 +、大数据等概念为建设思路,实现矿井主要生产系统自动化、综合调度指挥、多系统联动、经营辅助决策等多种功能。 同时,基于智慧矿山平台与一张图理念,高度集成安全监测类、主煤流监控以及生产辅助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智能监控信息,实现安全生产动态管理,集中管控、预警联动、专家决策和大数据应用分析等,最终建设成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的一流矿井。
“建设‘智慧矿山’是发展之需,初心之责,员工之盼。 我们将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力推动矿井安全高效发展,为集团公司改革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该矿矿长杨风才坚定地说。(李春红 孙 详)
1
微信投稿邮箱hnecwx@163.com
责 编:吴继华 编 辑:侯若雪
觉得不错,请点赞转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河南能源,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827,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 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