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
车图腾出品,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 ●
中国的MPV市场从来不缺“神话故事”。
先是丰田埃尔法,上演“加价神话”,经销商们一鼓作气加价加出一辆奥迪的钱,让人看到了有钱人竟然也有“被宰的一天”;再就是广汽丰田赛那,在引进国内之后居然上演“加价6万”的戏码,一辆家用车要加6万才能提车,之前几乎没有车企这么操作过。
一波神操作下来,丰田系的MPV和“贵”这个字紧紧绑定在了一起。当然,能够加价销售的背后,也是丰田多年的产品口碑所致,大家都把丰田看作质量的标杆,这就让加价有了基础。
埃尔法确实很好,名气也很大。港星在用,大陆的很多名人也在用。只不过,埃尔法的近亲兄弟广汽丰田赛那,可不一定能够复制丰田的质量标准了。前段时间,懂车帝做了一期主流MPV制动性能测试,在测试中,广汽丰田赛那低配车型的湿地制动距离超过300米,这甚至比预设的场地还要更长一些。
从诞生起就争议不断的广汽丰田赛那,这一次的翻车,再次引发一片哗然。这让人不禁想问一句——赛那怎么了?广汽丰田怎么了?
▍超长刹车事件原委:轮胎惹的祸
让我们来还原下这起震惊全 的“翻车”事件,看看赛那的问题出在了哪里。
这是一期主流MPV百公里制动性能测试的节目,测试车辆有5款,分别是起亚嘉华、别克GL8、本田奥德赛,以及丰田赛那豪华版(次低配)和铂金版(次顶配)。
如果只在一个场景测,肯定是测不出什么的,既然用车分不同场景,那么测试自然也应该进行区分。所以,懂车帝在专业场地,对每辆车以空载和满载状态做干地、湿地的百公里制动测试,然后取最佳成绩。
其实在干地测试中,很多车辆都能够做到40米左右的刹车水平,这也是行业内的普遍水准。当然,这些MPV也都经受住了考验,在干地的百公里制动测试中,不论是空载还是满载,5款车的制动距离结果仅仅相差1米或几米,刹车距离分布在37米到42米之间。
但当用车场景来到湿滑路面,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
起亚嘉华、别克GL8、本田奥德赛这三辆车表现尚佳,直到表现最差的广丰赛那低配版出场。在空载状态下,这辆车百公里制动距离已经达到了270米,而满载状态下,其刹车距离已经超过了300米,这个成绩甚至超出了试验路的最大长度。
也就是说,广丰赛那这刹车距离,连试验路都不够用了。
虽然在湿滑路面表现下,很多MPV的刹车距离都来到了200米以上,但300米的数值实在是令人惊讶。测试方表示,这种刹车长度,意味着如果大雨天一家7口坐在这款车上,急刹车时,需要三个足球场那么长的距离才能刹停。
广丰赛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我们简单探究一下。
常规汽车液压刹车系统的构成,已经延续了很多年。主要有液压系统、助力系统、电子控制系统,而直接作用在车轮上的是执行系统,也就是刹车钳、刹车片、刹车盘这三兄弟。
从视频里能够看到,其实这辆赛那的刹车系统都是正常启动的。赛那采用了碟刹,相比于鼓刹其实更有利于安全,而且三十多万的车,能给配鼓刹的也只有大众了。
所以在刹车系统这方面,赛那是不存在问题的。
那我们只能到轮胎上去找问题。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赛那低配版的原配轮胎,居然用的是速度级别为S的低性能轮胎。
▍海外顶级轮胎,国内低等轮胎
轮胎对一辆车到底有多重要?新手司机可能会觉得随便换一条轮胎就可以,但是老司机会告诉你,如果想让车辆获得立竿见影的性能提升,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换一条好轮胎。
轮胎是汽车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零部件,因此,轮胎对车辆制动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很多的优秀轮胎上,各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厂商,都绞尽脑汁给轮胎做精密的花纹绘制,来让轮胎获得更好的湿地刹车性能。当车辆在湿滑路面行驶时,地面会形成水膜,水膜导致轮胎上浮,而轮胎上的花纹有利于使水通过花纹排出,从而增大轮胎与地面的附着系数。
别看花纹相差不大,但这些决定了一辆车在雨天到底能不能跑得稳,刹得住。
除了轮胎花纹,轮胎还分为H和T等多种类型,T的意思是指轮胎可用的最高速度为190/里每小时,H指的是轮胎可用的最高速度是210公里/小时,所以代表轮胎速度等级的字母越靠后,就意味着这种轮胎的性能越好一些,价格也会更贵一点。
说完了这些背景,我们再来看赛那的低配版到底用了什么轮胎——通伊欧S级轮胎。
很多 友可能不知道S级轮胎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很少会接触到这个等级的轮胎。S级轮胎允许的最高速度为180公里/小时,在赛那之外,我们只会在一些售价五六万的小型电动车上看到。
当然,这种说法也有失偏颇。毕竟,售价5万元左右的2022款奇瑞QQ冰淇淋用的轮胎,是T级轮胎,允许的最高行驶速度为190公里/小时,要好于赛那。
三十多万元的车配S级的轮胎,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不说是独此一家,至少也是一只手都数的过来。相比之下,起亚嘉华配备了H级轮胎,允许的最高行驶速度为210公里/小时,而别克GL8、本田奥德赛使用的都是V级胎,允许的最高行驶速度为220公里/小时。
经过查询,通伊欧S级轮胎是没办法在市面上购得的,市场上只有通伊欧PROXES Comfort MC1这款轮胎,而赛那用的通伊欧PROXES Comfort MC1 A却没有任何相关信息。
这就很令人好奇了,难道赛那在国外也出刹车问题吗?赛那在国外用的是什么样的轮胎呢?
米其林浩悦4!
懂车的人肯定都知道,米其林浩悦4是米其林最顶级的静音轮胎,拥有强大的静音舒适性和湿地刹车性能。在平时换胎购买时,米其林浩悦4也是售价在第一梯队的顶级轮胎,一条20英寸的米其林浩悦4售价在1000-2000元之间。
只可惜,这样的配置被广汽丰田给减配了,而是换上了一款在国内你想买都不太能买到的低等级轮胎。
当然,赛那在广汽丰田国产之后,减配的不止是轮胎。比如遮阳板上面的化妆镜+照明灯只有一个,而海外版是两侧都有。海外版车型后备厢内额外配备了充电接口,国内版本没有,取而代之的是储物槽。
▍广汽丰田如何从高品质走向加价减配?
2004年,广汽丰田正式成立。
业内的很多人都对这家合资公司有着空前的期待,广州人精明,日本人技术先进,双方的合作会给行业带来一股新风,会让中国的汽车市场更加姹紫嫣红。
上一代的广汽丰田人没有辜负行业的期待。成立18年来,广汽丰田推出了很多经典车型,汉兰达、凯美瑞,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家喻户晓的传奇车型,“开不坏的丰田”也正是从广汽丰田那里打响了口碑。
只可惜,时光斗转、时代在变,如今的广汽丰田已然不复当年的光彩。如果当年提到广汽丰田,人们想到的是品质、质量,那么如今的广汽丰田剩下了什么呢?加价,减配。
广汽丰田在中国汽车市场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那就是加价提车。汉兰达卖了这么多年,但一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加价行为,直到近些年国产车兴起,汉兰达才可以平价提车。
其实加价说白了是一种市场行为,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但正是广汽丰田的畸形排产和市场策略,人为造成了短期的供求失衡,才导致加价提车这一特色的出现。
诚然,广汽丰田就算加价,也有大批人认可。珠三角地区是改革开放的起点,受当年丰田进口车影响更大,而广汽丰田坐镇广州,这里拥有最忠实的用户群。所以从凯美瑞到汉兰达,卖的都非常火,就算加价也基本被用户自己消化了。
只不过,在加价之后的广汽丰田,先是赚了用户一笔来路不正的钱财,但并没有提供给用户相比于市场价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加价只能被定义为,镰刀太快,割了用户的韭菜。
在广汽丰田官 配置表中,广汽丰田赛那的后悬架系统为“双叉臂独立悬架”,汉兰达的后悬挂系统则为“双叉臂式独立悬架”,但车型实际使用的是多连杆后悬架,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再就是这一次的刹车事件,进一步消耗了用户的好感,这也导致了独特的“赛那现象”——从加价6万到无人问津,仅仅过去了半年时间。
赛那上市之初,很多人都在为广汽丰田摇旗呐喊,甚至加价6万元才能从4S店提到车,结果现实终归是现实,赛那上市当月的批发量仅有2791辆台,终端销量仅有932辆。
如今,中高端MPV市场已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甚至造车新势力都在争相涌入这一市场,这势必会迎来新一轮的爆发和竞争。
当下的中国,已经不是十几年前由合资车垄断的天下了。伴随着智能 联等新技术的崛起,这些传统车企再不提升短板,会不会变成下一个诺基亚也真不好说。市场是公平的,消费者也是明智的。用心对待消费者,才能换来消费者的用心选择。
这个道理,希望不要无法挽回之后才懂。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