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盛军美
关于C919及其他
全文约一万余字,废话极多,花了两三天时间码好,看前请做好心理准备,敬请各位看官指教。
2015年11月2日周一,中国C919大型飞机首架机正式下线。这是我国在航空领域的一大突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16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之一,是全国人民期待已久的重大事件。
C919被人诟病最多的是大量子系统采用国外设计,所谓“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等等,在一些人眼里,是骗局,是笑话,是中国落后的又一“力证”,然后又引伸到其余话题,总结为一句话,就是“还是得靠洋大人”。这种人和这种话,我在以前的一些领域一些事情上,已经批驳了很多了,关于C919,这次还是要有针对性的再码些文字。
C919作为一款和目前世界上存量最大的民用大型航空装备,是和波音737,空客320,同级别的竞争者。在C919的定位上,有一个核心的词,叫“有竞争力”,什么是竞争力,就是我们不光要能做出来737、320这样大小和功能的飞机,而且还要做的比它们好,无论是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等,都要比他们强。竞争,然后胜出。看到这里,估计有些人又要说了,你都没做出来,还想一出来就比人家好,可能吗?是的,C919是我们在这个级别的第一次突破,一下子全部比别人好,尤其是比这些做了几十年飞机,垄断国际市场的超级巨头们做的还要好,是有困难,所以我们才要“以我为主,国际合作”。从顶层设计开始,建立我们的标准,然后国际招标,在一些领域,采用国际成熟厂家的现有产品,尽快把大飞机拿出来,飞起来,获得适航证,投入商业运营。这里面有几个意思。
一是要快。我个人觉得,现在推出C919,是瞅准了一个市场空档,在150-200人座级,100吨以内,以737和320为主的民用客机市场,737和320已经长期垄断,所以只需要不断造飞机,局部进行改进拉长,就可以获得足够的丰厚利润,不需要再投入资金和技术进行更新换代,吃亏的,是运营商和消费者。他们只在竞争高端的如波音787和空客380等项目上相互竞争,不断投入资金进行研发生产。C919的问世,为庞大的干线客机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可选择对象,对于飞机价格的降低和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提高,对于降低飞行成本,对终端消费者,我们每一个乘坐飞机的人,都会是一个利好。没有竞争,就不会有提高。这个快,是利用新产品抢占主力干线客机市场份额的快。
二是要好。前面说过,我们的C919是和波音737,空客320竞争的。对方一个个都已经是庞然大物,垄断势力,我们才小荷刚露尖尖角。正如同一个刚刚蹒跚起步的孩子,要和一个健壮有力的拳击手同台搏击一样,压力不可谓不大。在西方传说神话里,又往往有很多小个子战胜巨人的传统。如何战胜,就是要比对方做的更快,更好。C919高起点,高技术含量,不光是要接近或者达到737 320的水平,在很多地方,要比737和320更先进,做的更好。这个好,在前面所说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等方面,都要得到具体的体现。比如安全性上,一方面是我们加大试验强度力度频率,用比正常使用更加苛刻的要求去进行各种试验和测试,另一方面是采用目前国际上已经大量使用,经过市场长期检验的成熟产品。这几年虽然全球不太平,经常有大型商业客机掉下来的事情,但是基本都是因为人为操作不当原因和外力作用,外力作用,其实根本也还是人为破坏,因为飞机自身质量原因而导致坠机的,几乎没有。通过高标准获得高性能,从自身严格标准和国际合作两方面,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在经济性上,我们通过先进的机头,机身,超临界机翼设计,提高整机流畅性,减少飞行阻力,选配高性能发动机,获得更大的燃油使用效率,降低燃油消耗和使用维护成本,减少运营商的成本支出,也间接减少消费者的飞行支出。在整机价格上,通过国内设计生产,整机价格从波音737空客320目前9000万美元的采购价,降低到5000万美元左右,是可以预期的,至于具体价格,还要进一步核算,但大幅度的比737320便宜,是肯定的。在舒适性上,C919增加机体尺寸,获得更大的机内空间,增加座椅宽度,行李架容量,降低机内噪音,采用多种氛围光线,营造舒适感觉。这些,也都是我们在C919上的努力,而且是和每一位乘客有直接关系的部分。
三是要强。其实快和好都是强的一部分,这里所说的强,是子系统方面的不断加强,从整体项目的以我为主,到各个子系统方面的不断加强,后来居上。一些人在指责C919采用了太多的进口产品,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地方,都是国外产的,没有中国制造。对这些言论,前面所说的要快要好的原因是一方面,在实际合同签订上,具体的情况,这些人知道不知道,懂不懂呢,我个人觉得,他们是不知道,不懂,也不想知道,不想懂的。这里我们先回忆一下当年铁道部搞高铁的情况。
铁道部当年搞高铁,各种言论比现在都多,比如中国那么穷,哪有钱搞高铁,中国那么落后,哪有技术搞高铁,中国发展那么慢,比西方落后多少多少年,人家都没多少高铁,我们哪有必要搞高铁,等等等等。铁道部第一次招标之后,引进日本高铁,更是骂声一片,卖国部的铁帽子有些人说一百年都摘不掉,是历史的耻辱碑,又是各种等等等等。等高铁十年发展,普遍惠及社会民众,大家都觉得舒适便捷。等当年的高铁谈判不断披露出来,中国人摔了杯子对老外说,你今天出了这个门,以后就永远别想回来,然后老外没出去又回到谈判桌前。等高铁走出国门,成为中国高端制造的名片和确立国际高铁新标准之后。这些人,在说什么,又有几个为当年的言论反省过。等我们知道这些,感觉到国家强大,社会进步,产品先进,实力增长,说话硬气的时候,最早的谋划和行为,各种艰苦奋斗忍辱负重,已经在若干年前发生了。所以老祖宗说,民可乐成而不可虑始。就是说,很多事情,不是老百姓在做的,他们不直接从事这些工作,对这些事情不认识不了解,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疑虑,有畏惧感,开始的时候不愿意首先做,不愿意担风险,怕对自己有损失,等到事情做完了,做成了,做好了,他们又津津乐道,乐见其成,乐享其成。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知道,不了解,就是非议和妄议,不负责任大肆攻击的理由吗。毛主席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样的言论,除了反应自己的无知愚蠢以及背后不可告人的动机之外,有什么建设性的意义?对以前的铁道部搞高铁如此,对现在的商飞搞大飞机,依旧如此。对我写这样的文字,还要扣上五毛,洗地,又不知道拿了多少钱的污蔑。我就想说,这些人,不过是一个个傻逼,或者从傻逼变成了老傻逼。你们这么多年了,也他妈的该长长记性,事情搞明白了在说话,但人家就不长记性,就不想长记性。所以我一些话是说了白说,知道的自然知道,不知道的,也压根不想知道了。但是我还是要写,花我自己的时间,精力,也没人给我一分钱,写这样的文字,要批驳歪曲,张扬正道,能做一点是一点。鼓励做实事的人,批判恶意歪曲的人,争取广大多数的人。
话题转回来。还是关于C919的国际合作问题,怎么自己要强。航空工业是现代工业的精华,在现代工业学习赶超的道路上,我们作为后来者,唯一的态度就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不懂就学。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成功经验,结合自身情况,以我为主,融汇创新。我们不是闭门造车,闭门造飞机,花好多时间好多钱,好多人力物力,最后终于搞出来一个东西,然后睁眼一看,外国人又跑到我们前面,而且跑的越来越远了。子系统方面,现在国外确实比我们成熟先进,那就学,成熟的产品先用着,国内的学习也在赶上,拿出和国外同样的产品,那还只是及格,拿出比国外更好的产品,那才是我们的目标。哪个部分成熟了,哪个部分再通过招标检验评审试用,最后放在大飞机上,投入市场化环节。一切程序公开透明合理规范,让国外供货商,败也败的无话可说。而且不光我们自己的大飞机用,国外的波音空客,也会争相采购。从这一点来说,现在随着中国的崛起,工业化水平和程度的不断提高,现在西方的经济发展,是有点饮鸩止渴。就是为了发展经济,现在不得不更多的参与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来,而参与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最后的结果往往是随着中国技术产业的提高,搞到最后他们没有竞争力,没有饭碗。但是如果不参与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中,那么现在就会失去市场,失去饭碗。不过是在早死和晚死之间纠结,然后在和其他同行相互的竞争中,也管不了那么多,先把眼前的肉吃了再说。根本就是中国在工业化、工业文明的发展,不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干的比别人更多更快更好,比别人更辛苦更累,最终才可能抢了别人的饭碗,有了自己的地位。否则,外国人可以永远垄断,永远剥削,永远获得超额利润,站在社会链的最顶层。
C919目前的订单,基本是国内航空企业和租赁公司为主,目前的子系统订货协议,是满足目前启动订单和以后的部分增长情况。以后哪部分强了,再采购哪部分,这是从国际竞技的更大的目标出发,不是为国产而国产,政策保护,培养懒人,导致飞机的各种性能不达标,甚至出现隐患,最终丧失我们在大飞机领域的努力和地位。
整个大飞机项目在市场化运营和发展方面,先国内,再国外,先基础国内干线客机,再大型国际干线客机,先国际合作,再逐步国产,最终,不光是整机出口国外,各系统也参与国际竞争,获得认可,走出国门。
以上是对关于大飞机商业合作情况的一些解释,下面再说些其他和大飞机有关,但是又不完全关于大飞机的话。
一是为什么有人遇到这种正常商业合作的事情,就不管什么情况,要先跳出来又这了那了的攻击,发表各种极端言论,或者极端的崇洋媚外,或者极端的盲目排外。要么就是极端的国货不能用,必须要进口的,才安全才好用才各种高大上,要么是极端的什么都要自己搞,用一个外国的螺丝钉,都要说中国又这不行那不行。这些人的极端性,说到底,是一种自私,都要按自己的想法来,要求别人的时候是各种爱国,到自己了,是各种要用进口。听其言观其行,你行你做出来了再说,否定别人永远是最简单最不负责任的。他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永远不能,也不想实事求是的看待问题,因为极端的自私,才有各种极端的言论。我们不否认,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是,如何看待这些不足,是善意的肯定的鼓励的希望的,还是恶意的否定的嘲讽的攻击的,我觉得这是区别出发点是否自私是否极端的标准。一个对国家发展和社会他人有感情的人,是不会这么自私,这么极端的。反之,那些自私自利的人,都是只顾自己,极端言论,不负责任,居心叵测。
二是大飞机,除了美欧,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也能造,并且投入国内运营,也对外有出口,但是为什么我们一提大飞机,特别是大型民用客机这块,就是波音和空客。根本还是因为苏联俄罗斯走的是一条和波音空客不同的路子,再往大里说,是苏联俄罗斯和美欧走的不是一条路。在工业革命之后,以美欧为代表的西方,走的是全球商业,全球贸易的路。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剥削全球,但不可否认,他们的全球商业与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将全球合作与协议的路子走出来了。苏联和俄罗斯作为后来者,一方面不为美欧所容,另一方面也是自己不愿意参与到这个大环境里,要自成体系。苏联俄罗斯的想法有没有道理呢,有。但是,全球主流商业与贸易在美欧手中把持,要想全球发展,就必须要先进入这个体系,否则永远被排斥,最多只能自己满足国内,和全球竞争,没有关系,也没有可能。作为后来者,要想有全球性的发展,就只能先成为游戏参与者,再成为游戏引领者,最后才是游戏的新规则制定者。这三个阶段,我们在大飞机,以及其他很多领域,还只是在第一个阶段,或者是在积极进入第一个阶段。在我们还没有进入游戏之前,通过国际合作,尽快拿到适航证,也就是准入证,给国外相关产业的企业以一定的利润和盼头,对于我们加快参与游戏,参与竞争,加快发展,是有利的。我们不是苏联俄罗斯那种封闭排外的本国经济体系,而是开放包容以我为主有中国特色的全球经济体系。我们的发展,是对我们和全世界都有利的。先融入,然后具备国际竞争力,最后才是主导。我们花了多少年时间,多少人的付出,多少金钱和贸易的代价,才有了现在世界市场对我们的开放,一些人一句话,就要新的全面排外,闭关锁国,这种简直已经不是愚蠢,而是卖国了。因噎废食,盲目排外,不搞合作,不尽快把自己的大飞机产业和很多产业发展起来,以后需要飞机了,又是去找波音和空客,给人家送钱,自己还要骂国家不争气,老百姓不如人,或者买办代理上下其手再捞好处,最后的代价都是由国家和老百姓承担,这才是最混账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