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卧龙】南阳“励志哥”,咱八中毕业的!
他是从山村走出的“励志哥”,跑遍世界又坐下读书终成大学老师,选择回家乡任教的他说:“见的世面越多,越觉得家乡好”
今年42岁的屈重年是南阳师范学院一名教师,这位从偏远山村走出的大学生,在跑遍世界后又坐下来静心读书,最终博士毕业回到家乡大学任教,在教学科研岗位上干出了优异的成绩,被人们亲切称为“励志哥”。
“农民工老师”深受学生欢迎
没有架子,和蔼可亲,值得信赖,专业厉害,功底深厚,讲课幽默,是学生们对屈重年的一致评价。这位行走在校园内,因黝黑面孔和穿着随意总被认为是后勤人员或农民工的青年教师,其实是南阳师院博士团中的一员。
近年来,屈重年先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和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中参与或者主持多项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
2015年,屈重年入选河南省2015年博士服务团工作,担任镇平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职务,进行为期一年的锻炼和服务工作,帮助园区企业对科技成果进行认定和把关,让更多的科研项目落地,打响了师院的工科品牌。
参加工作5年来,屈重年先后荣获南阳师院“文明教师”、“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目前除了担任教学工作外,还担任南阳师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助理等职务。
一个穷孩子的三次逆袭
1977年,屈重年出生于卧龙区潦河坡镇杨河村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那个穿不暖、吃不饱的童年,他深切地认识到,要摆脱父辈们的命运,必须好好读书。1994年,天资聪慧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阳市八中,3年后又以全校第10名的成绩,被我国最早的航海学院之一—集美大学录取,学习轮机工程专业。
2001年毕业后,屈重年被中波公司录用,也开启长达5年的轮机员生涯,坐着轮船载着货物行驶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上,足迹踏遍四大洲五大洋。
屈重年和同事们曾护送中国红十字会捐献的大豆,抵达受灾国家,也曾把雅典奥会运专用地铁,送到接货港口,还曾把长江三峡大坝定制的转子,护送回中国。当然,他也曾在遭遇海啸、台风等恶劣天气后,坐下来写信给家人 平安。
屈重年说,海上漂泊的经历,让他对家对国都有着深切的情怀,也让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一切都是浮云,唯有知识丰满。”这个认知,让他在28岁时重拾书本,静心考研,并一举考上了天津理工大学。两年半后,取得硕士学位的他,又考上北京工业大学的博士。
乡愁和信念让他回家乡任教
2013年,博士毕业时,北京、天津、郑州等多所理工大学向屈重年抛出橄榄枝,他却做出了让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回南阳师院任教。
“乡愁和信念,是支撑我回来的精神力量。”屈重年说,2013年,师院领导到北京招人。那时,天津、郑州等高校也向他伸出橄榄枝。他思考再三,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回南阳。离家太久了,不想再漂泊了,再加上对家乡的发展充满信心,让他选择了回南阳。见的世面越多,越觉得家乡好。虽然,南阳是农业城市,师院是师范院校,但伴随时代的滚滚车轮,不管是南阳还是师院,都会越来越好。
当时,南阳师院机电工程学院还没有成立,他的专业没有用武之地。但好在他是“万金油”,自动化、电机,什么都能教。2015年,机电工程学院成立后,他作为新学院的第一批老师,和同事们一起开创师范院校的理工优势,也为南阳这座农业城市的工业崛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会好好珍惜,也会不断回 。”作为一名从上大学时就已经入党,20年党龄的青年教师,屈重年对未来信心满满。
基本简历
屈重年(1977年6月— ),中共党员(1999年入党),南阳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北京工业大学博士,南阳师范学院讲师.
主要经历:
1. 1994年9月-1997年7月,南阳市第八高级中学
2. 1997年9月–2001年7月, 集美大学, 轮机工程学院轮机管理专业, 学士
3. 2001年7月-2006年5月,上海中波轮船股份公司,二管轮,电机员,工程师
4. 2006年9月–2009年3月, 天津理工大学, 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 硕士, 导师:魏克新 (天津理工大学原副校长)
5. 2009年9月–2013年7月, 北京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 博士, 导师:伍良生 (伍老师是杨叔子院士的博士)
6. 2013年7月-2015年8月,南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讲师
7. 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参加河南省委组织部博士服务团项目,挂职镇平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
8.2015年8-至今,南阳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助理,讲师
期间:
1.2014年,参加科技部创新方法 络师资培训并结业,河南省创新方法培训师资。
2.2017年11月-2018年2月,被河南省教育厅选派参加中西部高校骨干教师项目赴德国多特蒙德工商大会访学3个月。
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105006,基于多孔含油材料的数控机床滑动导轨动态特性 研究 ,2012/01-2014/10,25万元,已结题,参与。
2.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6A460037,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中线水源地鸟类生物多样 性自动采集与识别系统研究,2016/1-2017/12,2万元,在研,主持。
3.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批准号:172102210095,混合支承精密数控机床电主轴及其在线平衡研究,2017/1-2018/12,10万元,在研,主持。
主要奖励
1.2014-2015年度在南阳师范学院“六争四创”活动中,被评为“文明教师”。
2.2015年度被评为南阳师范学院优秀教师。
3.2015年,被评为南阳师范学院第二十届“三育人”工作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4.2016年,被评为南阳师范学院优秀教师。
5.2016年,被中共南阳师范学院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6.2014年-2018年,连续三次在教师教学质量考评中被评为优秀
7.2014年-2018年,连续3次年终考核优秀
8.2017年,在河南省“凝聚思想智慧,引领奉献新时代”河南省高校社科战线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题征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9.多次在南阳师范学院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优秀指导教师。
期刊论文
[1]Qu, C.-N., X.-Y. Liu, G.-Q. Li, and Z.-W. Lu,Effect of Tb3+ concentration on luminous properties of Y0.92-xPO4:0.08Ce, xTb microparticles. Journal of Luminescence, 2018. 202: p. 388-392.
[2]Chongnian, Q., G. Shaohua, L. Xuyan, Z. Zhiguo, C. Mingyue, and H. Rongjie, Design and Test of a Novel Sliding Guideway with Oily-Porous Joint for Heavy-Duty Machine Tools. Recent Patents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8. 11(2): p. 119-126.
[3]Chongnian,QU,Liangsheng Wu,Jianfeng Ma. A fractal model of normal dynamic parameters for fixed-oily porous media joint interface in machine tools ,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3 68(9-12) :2159~2167 .
[4]屈重年,伍良生,马建峰屈重年 基于分形理论多孔含油介质结合面动态刚度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学 ,2013, 1(7):976~980.
[5]屈重年,伍良生,马建峰. 铁基多孔含油固定结合面法向动态特性研究 振动与冲击,2013,1(13) :56~61.
[6]屈重年,郭韶华,马世榜,黄荣杰. 机床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模型研究概况 南阳师范学院学 ,2014 ,(06):26~32.
[7]屈重年,伍良生,肖毅川. 机床导轨技术研究综述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2, 1(1) :30~36.
[8]屈重年,郭韶华,马世. 新型铁基多孔含油材料滑块型滑动导轨研究 机床与液压,2016 ,
二、会议论文
(1) Qu Chongnian ,Wu Liangsheng,Ma Jianfeng. Research on Stiffness and ,Damping Characteristics of Fixed oily Porous Materials Joint Interface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桂林 2011.12.16 -2011.12.18
四、授权发明专利(仅不列此项时可删除该标题,标题序号按实际情况编排)
(1) 伍良生,屈重年, 马建峰,张宝柱,夏群,马淑慧.一种铁基多孔含油材料滑块型滑动导轨,2016.08.03 , 中国 CN201310002070.6
(2) 伍良生,屈重年,桑墒,李旭东,王泽林. 一种全自动对称双箱式上药机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2016.04.27 ,中国 CN201110058334.0
(3)屈重年,郭韶华,仲志国,等. 一种燃气泄漏 警控制系统[P]. 河南:CN205486673U,2016-08-17.
主要研究领域为: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及其自动化装备、智能机械零部件、振动与噪声控制、创新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参与工信部科技重大专项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并参与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在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先进制造技术)、电 技术、振动与冲击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6篇,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10余件。
(原载南都晨 2019年4月16日“民生视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