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在开滦煤矿打工骗取第一桶金

一千五百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率大军东征高丽,凯旋回师时路过大城山,由于陪同的曹贵妃积劳成疾不幸去世,为了纪念曹爱妃,赐此山为唐姓,唐山由此而得名。

航拍唐山市区开滦煤矿/摄影:@官子旅行

唐山人杰地灵,民风朴实,资源丰富,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这其中以煤炭开采拉开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序幕。清光绪二年(1876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委派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以官督商办的方式通过招商集股创建了开平矿务有限公司。从此,源源不断的乌金从埋藏了亿万年的唐山地底下运到了地面上,成为以“蒸汽”为标志的工业革命的血脉,巨大的财富带来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成为了强盗们窥视和掠夺的“肥肉”,也催生了资本列强下的暴发户,这其中就包括美国人赫伯特·克拉克·胡佛,他在开滦煤矿打工期间用欺骗、恐吓的手段获得了煤矿的股权,为他日后竞选美国总统获得了第一桶“政治金”。

当你走入唐山开滦煤矿博物馆,就会看到这段历史佐证。

开滦煤矿遗物/摄影:@官子旅行

亿万年遗留的财富

乌金是人们对煤的赞誉,埋于地下色乌贵如金。中国最早对煤的开采始于宋代,只停留在手工阶段。工业革命的出现,让深埋于地下的资源造福人类。明清时期,唐山就成为朝廷开发煤炭的首选地,它距离京城不过200公里,生产的是无烟焦煤。

“世纪追梦”雕塑,用具象化的雕塑语言静静地诉说着开滦历经百年矢志不渝地追求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世纪梦想,展示开滦人在千米井下采掘光明的博大情怀,彰显出几代开滦矿工薪火相传的”特别能战斗”精神,揭示了纪念馆的主题。

“黑色长河”运用了大量的高科技技术,气势恢弘的多媒体景观展现了”森林与海洋的曼舞”,向游客讲述了煤的由来与生成,埋藏于地球内的煤层每一次形成都是对森林的摧毁,经过几百万年的孕育。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古代采煤”幻影成像情景剧,生动再现明清采煤场景;270度大型环幕数字影片–“百年追梦”,讲述了民族工业命运多舛、跌宕起伏、永不言败、奋勇抗争的历史与未来。

民族工业启蒙地

中国的现代工业基础是从学习西方的经验开始的,煤矿的开采首先离不开地勘。开滦煤矿最早的煤田勘定是由英国人来承担的,这也是学习煤矿技术管理的过程,也展现了清朝时期对外合作、交流的一个过程。开滦煤田属于新生代第四纪冲积层覆盖,为隐伏煤田。从最初勘探的五层到后来的十层再到十五层,煤系地层总厚度达490—530米。这种资源丰富的煤田具有极佳的开发效益。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连续的割地赔款以及皇朝的挥霍浪费已经很难拿出更多的资金开发,实施筹资实行股份制成为了解决资金的渠道,这个时期的国内,依靠民间资本开发展市场经济已经十分活跃。

开滦煤矿的兴办与初期发展离不开李鸿章与唐廷枢,一个是谋划,一个是实干。仅用不到三年,在光绪七年(1881)开滦煤矿正式投产。雇工三千人,当年产煤三千六百余吨,次年增至三万八千吨,第三年又增至七万五千吨,光绪十五年(1889)达二十四万七千吨,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更增至七十三万吨。

这期间,开滦煤矿自主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建造出第一辆蒸汽机车。中国铁路史是伴生着现代工业而起步,并非是服务于人民生活。

这本用外文抄写的账本工整清秀,展示了100多年中国企业管理细节,这是学习借鉴的的成果,这1661册”羊皮蒙面大账本”成为了中国现代工业的珍贵资料,也是唐山开滦博物馆十分珍贵的”镇馆之宝”。

企业标识记载了企业一百多年来不变的精神,发展与奉献环环相扣,而大量的实物更加丰富了这座老矿山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企业文化,让历史生动的展示在游人面前,成为人们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窗口。

读史可以明鉴

迄今存世最早的股票——”开平矿务局一期股票展现了130年前中国就已经开始了股份制经济,它反映了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煤炭工业的兴起与艰辛曲折的过程。股份制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便是改革开放推行股份制至今,仍然会出现一些新问题。而开滦煤矿的股份制则是在国人完全不熟悉规则的情况下,股份被人强取豪夺,这个人叫赫伯特·克拉克·胡佛,美国人。

1897年,负责开平煤矿地勘工作的英国矿业巨头墨林采矿公司招聘具有找矿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毕业于斯坦福大学采矿专业的美国人胡佛获得了这份工作。1899年2月,25岁的胡佛被墨林公司派往开平进行探矿工作,这一时期正是鸦片战争后清朝最动荡的时期,义和团在北方风起云涌,烧教堂、拆铁路、杀洋人,胡佛的命运由此发生改变。

唐廷枢去世后,他的继任者张翼为逃避义和团与八国联军的战乱躲进天津英租界,英国人以他常放信鸽给义和团送信为由,将他逮捕。张翼向当时的天津海关税务司德国人德特林求助。德特林即与当时任开平矿务局技术顾问的胡佛合谋设下圈套,以任命德特林为开平矿务局“总代理”、全权处理开平矿事务为条件,搭救张翼。胆小怕事的张翼在未奏请朝廷的情况下,擅自答应了德特林的无理要求。

张翼被释后,德特林以开平矿务局代理总办的身份,将开平矿物局“卖给”代表墨林公司的胡佛。胡佛即以全权处理开平矿事务为由,在上海与张翼签订租借开平矿务局合同。但在订立合同的时候,胡佛私下逼迫翻译把“租”字改成“卖”字。张翼竟没有细看,昏昏然画了押。

胡佛随即宣布矿局所有资产为己所有,同时请来驻守北京的英国军队进行护矿进行武力示威。这件清代光绪二十七年的英商开平矿务有限公司发出的临时股份证明书上,书面标明股金总额为壹佰万英镑,每股为一英镑,而该张股份证明书的面额为五股,编号从5126号到5130号,位于股票右下角总经理一栏的亲笔签名为——HC.Hoover。

胡佛深知靠欺骗得来的财富并不可靠,见好就收。同年,胡佛将持有的开平煤矿股权转让给比利时人后回到美国并从此结束打工生涯。胡佛在开滦煤矿的“打工”经历,使他成为美国人里面第一个在中国发财的百万富翁。此后,他利用这“第一桶金”在美国继续发展,继而转战政坛。在1929年当选为美国第36届总统。

清政府知道这件事后,于1904年底派人赴伦敦劳伦斯法庭打了一场国际官司。官司表面上是清政府胜诉了,但判决书只是“无法强制执行”的一纸空文,清政府根本无法收回开平煤矿。而让国人挽回颜面的则是周学熙。

庚子战乱后,开平煤矿被英人霸占,周学熙对此耿耿于怀,发誓要将之收回。他认为能源是一切工业的基础,“煤为制造之根本,根本不立,他事皆无基础”。他向袁世凯提出“以滦制开”的策略,就是在开平矿附近,再开办一个比开平大十倍的滦州煤矿,将开平矿区的矿脉团团围住,然后通过竞争压垮开平,使其就范,最终达到收回的目的。

探秘百年老矿井下巷道

一个好的博物馆除了通过实物展示历史,启发心灵,还能给参观者以各种体验,开滦煤矿博物馆就是这样的地方。作为国内最专业的的煤矿博物馆,这里最具特色的就是可以去井下煤矿巷道,实地感受采煤工人的艰苦环境,体察煤矿工人的辛苦。

从博物馆乘坐直梯到达井下,戴上安全帽,沿着这条百余米的步梯向下走,感觉到的是阵阵的凉意。巷道墙壁两侧写有各种标语,都是对这座百年老矿最真实的赞誉。

满怀惊奇来到井下,处处充满了好奇。巷道宽度大概只有3米,一旁展示的是解放初期拉煤的小电动车,小小的车头小小的车厢像玩具一样。

再往里走则是由蜡像制作的实物工具展现的各个时期工人采煤的情景,从人工镐采、马拉车提升到木支撑的巷道,再到液压支撑的,从气锤到采煤车的机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安全系数也越来越高。

这些大锅灶可不是井下矿工食堂,而是记载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特殊年代。

为了方便游客休息,这里还真的开设了井下咖啡屋、茶屋等设施,同时还运用电子设备展示现在开滦煤矿的情况和唐山市的各种旅游信息。

这里实际距离地面不足百米,而开滦煤矿真正开采深度已经达到了几百米。

回到地面上是乘坐这种窄窄的电力车,外形设计成了高铁的形状,具有时代感,不知是不是当年煤矿工人升井的线路。由于门是封闭的看不到车外的情况。传统的矿工升井的矿车四周都是露天的,比起这个要差多了,也不是很安全。

看到阳光的第一感觉真好,这是光明的指引。

落后就要受欺凌,国家强盛人民才能国富民安。新中国成立后,开滦煤矿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到人民的手中,百年老矿又焕发了新的活力。从建矿至今的130多年间,开滦煤矿已经生产原煤11亿多吨,经勘探确认开滦矿区井田内的煤炭地质储量达到42亿吨。

开滦煤矿真的可以再活500年。

小贴士:

1. 交通:唐山火车站西广场乘K2、游1、54路、8路、8路区间、17支区间、17路、210路都可到达开滦博煤矿物馆站。

2.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早8:00至晚17:00。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唐山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 与乐途灵感旅行家:官子 更新:2018.01.01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