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跨界能力最强的品牌是什么?
我说是雅马哈大家应该没意见吧。
这家公司既是世界知名的乐器制造商。
又是顶尖的发动机制造商。
做起摩托车来也是名震江湖。
同时,它还是出色的软件开发商。
大众熟知的初音未来,就是它家的音频软件 VOCALOID 合成的。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些跨界乍一看很突兀,但细想一下,内在都是有联系的。
你想啊,雅马哈最早是修钢琴的。
修得多了,也就学会了造钢琴。
随着维修技术的长进,越来越多的人拿着各类东西找他们修。
甚至因此接触到了发动机,久而久之便琢磨出了造发动机的方法。
与此同时,乐器造得多了,还掌握了音频技术——所以开发出了音频软件。
这一切都是解释得通的。
不过雅马哈的跨界故事,很多人都听过了,小编今天就不赘述。
这次要讲的是…跨起界来同样疯狂的专业音响大厂——Bose。
一提到 Bose,大家能想到的想必都是耳机、音箱这类设备。
可要是我告诉你……
Bose 早在 30 年前,就跨到了汽车界,你信不。
上世纪 80 年代末,Bose 秘密开展了一项叫做“Project Sound”的项目。
别听名字跟汽车不沾边,但事实上这是一种汽车的悬挂系统。
与传统汽车的弹簧液压悬挂不同,Bose 想结合电控和磁力打造出一种全新的悬挂系统。
目的就是让汽车有更好的避震效果。
先不废话,直接来看减震的效果吧。
一辆普通汽车在急速过弯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
车身由于惯性,产生了剧烈的摇摆。
而搭载了 Bose 避震系统的汽车,过同样的弯则是这样:
车身几乎没有任何倾斜!
接下来,我们让汽车驶过装有减速垄的道路。
普通汽车是这个样子:
看着就晕……
而装了 Bose 避震的车,如履平地。
稳如狗啊。。
当遇到连续颠簸,普通车里的乘客早该吐了:
Bose 无所畏惧。
你们看看车内视角。
图片上半部分是 Bose 的,下半部分是普通汽车,避震效果拔群。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两个疑问油然而生:
这么稳的避震是怎么实现的呢?
Bose 这样的音响制造商为什么要做汽车避震呢?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同一个。
我们都知道,Bose 的降噪耳机卖得非常好。
它出色的降噪效果,依靠的是“主动降噪技术”。
何谓“主动降噪”呢?
作为一只说人话的评测狗,小编不抛什么专业术语,通俗点解释就是:
耳机会实时检测外部噪音,然后向你耳朵发出一个和噪声大小相等,但相位相反的声音。
这个声音和噪声一抵消,也就实现了降噪。
咦?这时候我们会突然发现:
这套原理不是可以套用到汽车悬挂避震上吗?
噪声可以主动消除,震动也可以主动抵消啊!
当车辆受到一个方向的震动,电磁悬架主动出击,产生一个力度相等的收缩。
一抵消,不就减震了吗?
于是,Project Sound 就应运而生。
基于这个原理,它还有个更骚的操作。
面对一些路障,它甚至可以主动弹跳,飞过去!
太秀了!
去年,Bose 还利用相似的理念,打造出了一款卡车座椅减震装置——Bose Ride。
直接把减震组件放到了座椅上。
注意看下图,左边没开减震,右边开了。
格子衬衫大叔抖得不行,右边的胖大叔纹丝不动。
Project Sound 这个东西,说着好像简单,实现起来其实困难重重。
如何准确地识别震动,如何快速地抵消,做出来的庞大电机又该怎么塞进现有的车辆结构里。
Bose 一做就做了几十年,而且要真正商用,还得有一大堆的适配推广要做。
Bose 实在是被拖得扛不住了,所以在今年把这项技术卖给了一家专门做汽车减震的公司:ClearMotion。
至此,研究了几十年的技术,终于有了商业化的可能。
等哪天成了汽车的标配,哪还有晕车这回事啊~
双十一快到了,在这个买买买的节日里,头条也为小伙伴们准备了大红包,打开手机淘宝,在搜索栏输入“双十一头条红包”即可领取!每天都可以领三次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