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竞争白热化,技术迭代下的价值升级,“黑科技”助推行业迎新发展蓝海

  • 全文3582字
  • 阅读预计十分钟
  • 2020年,国内挖掘机市场可谓“大火”。从1至11月数据看,挖掘机行业经过一季度微增长后,在二、三季度又经历了较强劲的增长。截至10月,国内挖掘机销量已突破20万台。挖掘机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晴雨表”,可见行业的高景气。

    但这种“火”,又不仅仅局限在挖机产品的销量上,诸如无人驾驶、电动化等“黑科技”正成为国内各家主机厂布局投入的新蓝海。从今年上海宝马展可以看到,诸多新技术、黑科技加持下的挖掘机新品层出不穷。三一、徐工宝马展期间展出电动挖掘机,中联重科在宝马展期间推出G系列土方机械新品,成功将5G远程遥控、自动路径识别等技术融入其中。

    其中,卡特彼勒在宝马展推出的GX新经典型液压挖掘机系列,产品油耗可节省15%。又因该机型是卡特彼勒针对中国挖机中小客户开发研制的产品,因此,GX一经发布,便引发行业热议。各方观点不一,甚至有声音认为,卡特彼勒这一布局,或将以更低廉的价格,加剧本就“白热化”的挖机竞争格局。

    高速增长的一年

    近十年,挖掘机市场呈现V型增长。

    数据显示,2011年,全行业挖掘机销量超过17万台,达到当时行业发展的最高峰。随后,行业进入周期性下行,并于2015年触底,当年全行业挖掘机销量约为5万多台。直至2016年底,挖掘机行业才开始回暖。并于去年突破20万台。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工程机械行业产生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程度似乎有限。随着全国复工复建的稳步推进、国家基建投资力度的加大,以及近两年正值旧机的更新换代期,使得挖掘机在3月份逆势出现微增长。

    而在近期举办的中国工程机械工业 挖掘机分会年会上,根据三一重工、徐工、广西柳工、山河智能等国内主要挖掘机生产企业相关负责人提供的数据,今年以来,这些企业在挖掘机市场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山河智能董事长何清华表示,山河智能在国内市场实现了30%-40%的增长;三一重工副总裁、三一重机营销公司总经理袁跃表示,2020年三一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超50%,占有率较去年再次提高了3个点;广西柳工副总裁、柳工挖掘机董事长黄敏表示,柳工挖掘机今年实现了53%的业绩增长;徐工挖机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张丰亭表示,徐工挖掘机在今年实现了超50%的业绩增长,出口业务更是翻了一番,市场占有率较去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等等。

    中联重科客户现场观摩体验中联重科土方机械E-10产品

    除上述几家在挖掘机市场深耕多年的企业外,作为挖机行业的“新星”,中联重科同样在今年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一季度,中联重科土方机械业务销量上扬幅度高达60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在前6个月,中联重科挖掘机销量同比增幅更是超过800%。其中,在大型挖掘机市场,中联重科紧抓时机。8月-9月,“矿世英雄”大挖系列巡展,三站斩获订单超4亿元。

    无疑,今年是国内挖掘机市场高速增长的一年。而这波高速增长同样带动了挖掘机配套部件生产企业的大繁荣。艾迪精密董事长宋飞表示,“作为挖掘机行业供应商,今年挖掘机市场的火爆,带动了艾迪精密业绩暴涨,公司业绩增幅达50%以上。

    技术迭代 产品升级

    曾几何时,中国自主品牌挖掘机因技术瓶颈、配套体系以及发展机制问题,初期发展十分缓慢。

    21世纪初,以徐工、三一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奋起直追,聚焦挖掘机制造技术,在企业管理、产品销售和服务等方面,一步步啃下各个制约挖机发展的“硬骨头”。行业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挖掘机产品销量开始稳步增长;到2011年首次突破30%;2017年,国产品牌已占据半壁江山,2020年11月,国产品牌市占率更是超过了70%。

    国内挖掘机械市场概况

    中国挖掘机的大多数市场份额还主要集中在中小机型。不过,由于大型挖掘机在销售额上更具优势,在(超)大型挖掘机这一赛道上,中国企业近几年也在持续加大布局力度。针对应用场景更为复杂、产品性能要求极高的大型矿用机型,中国企业正迎头赶上。

    2015年以后,以徐工、三一为首的国产品牌在(超)大型挖掘机研发和生产上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4月,徐工700吨液压挖掘机正式下线。该款机型从零部件到操作系统,拥有自主专利52项,是中国在超大型液压挖掘机领域,首次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集中应用,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德国、日本、美国后,第4个具备700吨级以上液压挖掘机研发制造能力的国家。

    而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打破了垄断,也迅速拉低了国际市场价格。”中国工程机械的定位,就是要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在实现中高端这个目标的时候,必须突破技术这个难题,实现自主创新,才能实现我们自己的目标。”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在700吨挖掘机发布会上如是说道。

    近几年,随着国内国际挖掘机产品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新型产品紧跟国家绿色发展大方针,在油耗和成本控制方面加大研发力度。除卡特比勒GX系列挖掘机以外,柳工于22日上午发布的F系列挖掘机油耗可降低20%;中联重科G系列挖掘机则通过技术攻关,开发出超长周期的液压油,使产品在全生命周期的保养成本缩短一半以上。

    柳工新发布地F系列产品

    回顾2020年,智能化、电动化或是近年来技术迭代下,挖掘机又一亮丽名片。在此期间,中国挖掘机生产企业表现亮眼。

    宝马展期间,徐工展出电动挖掘机XE35U-E,该款机型将远程遥控和电动化技术融合在一起,采用超长寿命的锂电池作为动力源,使用成本可降低60%以上。三一集团SY16纯电动挖掘机样机不久前在昆山成功通过1000小时的整机耐久性试验,并进入投产前最后的调试阶段。对于电动化,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袁野表示,中联重科也有相应的布局打算,但一切研发成果都必须以“安全”为基础。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挖掘机市场竞争何其激烈?

    宝马展期间,卡特彼勒推出GX系列新品挖掘机。卡特彼勒基础建设行业大中华区及韩国销售总经理张金玲表示,GX新经典系列满足了客户在可靠性、燃油经济性、以及代理商服务方面日益增长的期待。同时,这一系列也使卡特彼勒能够专门针对那些更注重单位小时成本、而非单位小时生产力的客户,提供更低价位的产品。

    与此同时,卡特比勒一系列针对中低端挖机用户的服务项目相继发布。无论从产品性能还是后市场服务,都对中国挖机中低端用户形成不小的吸引力。而卡特彼勒这一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也让不少业内人士联想到了近几年此消彼长的“价格战”竞争。

    作为代理商2020年日子过的却比较难,而且明年可能会更难”,利星行机械集团首席执行官傅耀生在挖掘机分会年会期间表示,虽然挖掘机主机企业业绩大涨,但挖掘机行业的价格战,让公司市场占有率受到严峻考验。集团在今年的利润还不错,但比去年略低。

    对于“价格战”,各方声音也有不同。部分企业认为,价格战有违市场发展规律,容易引发恶性竞争;另一种声音,则是“价格战”引发的竞争会进一步推动企业在产品性能上的提升,最后从“价格”竞争过渡到“价值”竞争。但需要注意的是,价格战或许会引发主机厂持续改进产品性能,但前提是,价格竞争必须维持在合理范围之内。业内各方也呼吁,主机企业应将目光聚焦到产品“价值”竞争上,通过更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来赢得市场。

    国机集团电动挖掘机

    卡特彼勒全球副总裁陈其华谈到:“卡特彼勒首先要为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满意的差异化产品,这样才能带动整个产业链实现共赢。挖掘机市场存在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定要把效益和品质做到卓越,整个行业便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另外,价格战对租赁行业也产生一定影响。北京骏马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宁表示,这十年淘汰了大批贸易商,同时也新生了许多服务商。新出现租赁商二手机的平台、互联的平台、抖音直播、大修再制造等,这是很大的变化。只有紧随时代,才有可能在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价格战越演越烈,购买的设备还没开始投入使用,价格就降了。以前挖机行业利润空间大,吸引了很多人参与,厂家为了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等因素,导致当前挖机价格战愈演愈烈。租赁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但这个市场也需要规范,否则也会重蹈整机销售覆辙,恶性竞争永远没有未来。只有规范市场行为,彼此留有空间,大家都能持续发展。

    从本届挖掘机分会年会传递的声音来看,对于未来挖掘机市场,各方皆持较积极的态度。广西柳工副总裁、柳工挖掘机董事长黄敏表示,预计挖掘机行业平均涨幅在8-10%,柳工挖掘机业绩增幅预计在10-15%;徐工挖机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张丰亭认为,明年挖掘机市场还将增长,但增长幅度是个位数的增长。


  • END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