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领袖嘱托 践行“三个敬畏”
奋力建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吴俊清
2022年1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五年来第三次到山西考察调研,期间亲临晋中市,谆谆教导我们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勉励我们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我市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总遵循、总纲领、总指引,细化形成3方面18项具体举措的任务书、路线图、责任状,忠实践行“三个敬畏”嘱托,以强烈使命担当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一、敬畏历史,传承历史文脉,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平遥古城考察调研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我们牢记殷殷嘱托,坚决扛起历史文化资源大市的时代使命,统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特色产品经营,深入挖掘独特历史文化价值,延续传承历史文脉,让陈列在晋中大地上的历史文化遗产“传”下去、“活”起来、“走”出去。
一是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做优平遥古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品牌。突出历史原真性抓文物保护。高标准修订《平遥古城修缮详细性规划》,编制古城保护与景区提升规划,去年因汛损毁的61处城墙全部修缮到位。成立平遥古城保护利用研究会,将每年6月第二周定为古城保护宣传周。突出风貌完整性抓环境整治。加快古城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总投资13.9亿元的古城地下综合管廊、总投资12.2亿元的古城北主旅游通道提升改造、总投资3.2亿元的古城东面惠济河段改造治理等工程加速推进。突出生活永续性抓改革提质。分类分步推进古城内3797处传统民居保护修缮项目及环境改善,保护好古城内原住民和原生态。
二是实施特色产品壮大工程,做强平遥牛肉、推光漆器、老陈醋等特色品牌。推动平遥牛肉品牌化发展,打造平遥牛肉文化产业园成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让“冠云”等一批老字号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推动推光漆器产业化发展,启动《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保护条例》立法,制定《平遥推光漆器技术规范标准》,加快建设平遥推光漆器产业园。推动黄酒、老陈醋规模化发展,加快建设年产2000吨的黄酒生产线,研究开发醋膏、保健醋等系列新产品,把黄酒和老陈醋产业打造成为全国一流文产品牌。推动非遗项目特色化发展,聚焦全市1220项县级以上非遗项目,培育壮大一批老字号品牌,挖掘打造一批民间传统工艺特色门店,开辟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产业街区,全市特色传统文化产品影响力知名度持续提升。
三是实施文明守望工程,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力生命力。厚植以文明创建为载体的历史人文环境,统筹用好用活晋商文化资源,深入开展文明景点、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从业者创建活动,致力营造与时代相辉映、与世界文化遗产品牌相适应的历史人文环境。打造以古城古院为依托的历史文教基地,充分利用现有的古院、古村、古镇、古堡、古城“五古”文化,建设集影视摄影、教育、拍摄、制作、会展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影视会展产业示范区;深度挖掘非遗、建筑艺术等文化内涵,广泛开展非遗课堂、主题论坛、成果展示等系列活动;与中国银行总行联合举办首届中部金融创新论坛,建设集金融干部培训交流及教育管理示范基地。办好以会展影展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活动,策划推出22项独具平遥特色的历史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晋商文化研学游”等对外文化合作与交流活动,推动富有晋中特色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平遥古城南门瓮城
二、敬畏文化,厚植文化根基,让文化自信强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晋商文化内涵,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我们牢记殷殷嘱托,深入挖掘太行精神、晋商精神的独特内涵,做活做优做靓晋中优秀传统文化品牌,推动璀璨的历史文化、厚重的晋商文化、鲜活的红色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
一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深层次挖掘文化内涵,聚焦晋商文化、非遗文化、建筑文化、吏治文化、民俗文化等,加快建设古城文化资料库及专家库,与山西大学合作成立晋商文化研究院,率先创建国家楹联文化城市。大力度开发文创产品,与故宫文创等团队合作,做强一批文创品牌,打造一批文创企业,壮大一批文创产业,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全方位引育文化人才,依托国家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为抓手,探索实施“职业院校+大师工作室”“2+2”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壮大传统技艺人才队伍。
二是推动非遗文化传承性发展。抢救传承抓“点”,围绕全市现有的122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有序开展抢救性记录,大力支持非遗传承人或团体开展传承活动。目前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介休琉璃烧制技艺列入“国家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创建基地拓“面”,建设非遗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逐步打造人才培养、定制生产、精品展览、旅游销售为一体的传统文化产品生产传承基地。宣传推广延“线”,实施平遥古城超级城市IP项目,推出推光漆题材电视连续剧《平遥人》、话剧《漆艺人生》等优秀作品,弘扬传统工匠精神,传承工匠技艺。
三是推动历史文化集成性活用。打造文化旅游“知名地”,实施A级旅游景区倍增、旅游要素增效、乡村旅游提质、红色旅游铸魂、研学旅游普及、康养旅游提档“六大攻坚行动”。打造非遗文化“展览馆”,依托推光漆髹饰技艺、老陈醋酿造等,建设集11个县(区、市)非遗项目为一体的非遗文化展览馆。打造特色金融“文化街”,以日昇昌票号为中心,将平遥古城西大街、南大街打造成特色金融文化街区。打造传统特色“中国院”,依托全市丰富的古城名宅资源,讲好古院背后文化故事,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院落。打造特色产品“老字号”,甄别保护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老字号品牌门店,建设富有本土地域特色的产业街区。
平遥生态植物园
三、敬畏生态,尊重发展规律,让山川面貌美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市山西瑞光热电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但这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等不得也急不得,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把握步骤节奏,先立后破、稳中求进,积极稳妥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们牢记殷殷嘱托,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定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晋中之责,坚定扛起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使命,纵深加快能源革命改革,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厚植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一是高水平生态修复治理,厚蓄生态碳汇本底。国土绿化行动增绿,每年新造林35万亩以上,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林木绿化率达到36.9%。汾河流域治理提质,严格“四水四定”约束,万元GDP用水量降幅达2.9%;加快实施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晋中段、百里潇河、云竹湖等“千里水系、红色太行”全域综合治理项目,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万亩以上。矿山生态修复补短,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第二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圆满完成5个露天煤矿5.9万亩复垦任务。
二是高标准攻坚污染防治,拓展宜居乐业空间。聚力“蓝天常驻”实施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实行区域联防联控和差异化管控,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好转率位居全省前列,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5.5%;加快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平原地区散煤清零,大气主要污染物同比减排50%以上,清洁取暖全市建成区实现全覆盖、农村覆盖率达70%以上。聚力“绿水长清”实施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行动,污水收集管 连点成线,污水处理设施连片成 ,全市河流水质全部退出劣Ⅴ类,7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85.71%,建成黄河流域首个再生水水权交易平台。聚力“黄土复净”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强化农业面源、重点企业等土壤污染管控,推进工业固废堆场整治,加大城市建成区及周边污染企业搬迁退出力度,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
三是高效率实施能耗“双控”,稳妥有序迈向“双碳”。把纵深推进能源革命改革作为重中之重,实施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技术改造,供电煤耗可下降10~20克标煤/千瓦时;实施8个区块勘探开采项目,煤层气抽采量达20亿方;实施“风光倍增工程”,推进抽水蓄能开发利用,在东山5县打造“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多能互补新能源基地,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600万千瓦,占比超50%。把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作为当务之急,开展煤电、焦化、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6大传统高耗能行业能效提升行动,全市单位工业企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4%。把全力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实施12个煤矿技改和扩产项目,全年煤炭产量将达1.12亿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四是高质量加快产业转型,蹚出绿色发展新路。以技提效,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施总投资500亿元的特钢产业链,推动山西瑞赛格、鑫泽泰2个废钢加工项目落地,形成钢铁产业闭环链条;完成10个焦化技改项目,实现焦化全行业干熄焦、大机焦运行,2023年总产能将达2000万吨,超历史最高水平。以链聚势,加快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围绕智创谷建设,推进西部控股汉云谷、中关村软件园数字产业中心、中移铁通、伊甸创新基地等项目落地。以吉利为龙头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国家级甲醇经济示范区,以尚太锂电为龙头打造负极新材料全国重要生产基地,以晋能光伏为带动构筑100亿级光伏电池全产业链,拉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41.1%。以优锻强,加快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以经纬纺机、太重液压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北方和海玉为代表的功能食品,以广誉远、德元堂和山西黄河中药为代表的医药产业,以大华、宏艺为代表的玻璃器皿,持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以智赋能,加快农业产业特优发展。以晋中国家农高区为牵引,打造总产值300亿元的百万亩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成型成势、产值达217亿元。以业扩源,加快服务业高质发展。实施平遥古城文化产业园、嘉源谷国际贸易港等39个现代服务业项目,带动旅游、餐饮等行业快速恢复。成丰货运营收突破150亿元,加快构建7个综合货运枢纽,晋中发展活力正在持续迸发。
二审:赵凝
终审:段利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