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赤水河,毛泽东在这里写出了四渡奔袭的“得意之笔”

地球的东方有一条美丽的河。

华夏的西南有一条美酒的河,

——赤水河!

她古老、神秘,

她年轻、奔放

赤水河,母亲河。

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云贵高原还是汪洋茫茫,巨浪滔天。有一条赤色巨龙在这一带弋游搏浪,不离此方。川河巨变,沧海桑田,巍巍乌蒙,郁郁娄山,赤龙依恋着这里的山岩和草木,便化作了一条河流,缠绕在滇、黔、川三省边境,孕育了千万生灵,滋润着千岭万壑……

赤水河汉代称大涉水,晋代称安乐水,唐代称赤虺河。据考证,因“虺”与“水”音近,人们习惯成自然地将赤虺河称为了赤水河。

赤水河名的形成,除了历史的原因外,还有自然的原因。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于四川省合江县汇入长江。主干流经云南的镇雄、威信,四川的叙永、古蔺、合江,贵州的毕节、金沙、仁怀、习水、赤水等县市’支流旁及贵州的大方、遵义、桐梓,四川的江津、綦江、纳溪等县。流域内属中亚热带范围,沿河大部分地区为红壤土层。从春至秋,每当雨水较多时,山水将红泥沙带入河中,河水变浑浊呈褐红色,浑水时间每年约5至6个月。红者称“赤”,故名赤水河。

赤水河激浪冲天,穿山驰岭,整个行程中汇有大小支流上百条,水量丰富,终年不涸。流床落差大,滩多水急,易涨易退,故崇山峻岭之间岩石峭立,激流湍泻,行路艰难。明代诗人吴国伦有《赤虺河》一首感叹:

虺,为毒蛇或毒虫,可见过去人们对该河的惧怕。

赤水河是一条古老而年轻的河。

从中可以看出,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在赤水河流域繁衍生息,利用赤水河以通舟楫。一代又一代的赤水儿女取之在河,居之在河,养之在河,靠之在河。过去,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对赤水河的索取处于一种原始的自然状态,任凭一江东去,年复一年。新中国的曙光,给古老的赤水河带来了新的希望,注入了青春活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这才惊奇地发现,赤水河是这般的年轻,这般的丰富多彩,这般的富有魅力。

赤水河是一条英雄而光荣的河。

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曾率农民起义军进入赤水河,给封建势力造成沉重的打击。

然而,使赤水河永远骄傲和自豪的,是红军在这里神出奇兵,四次飞渡。

1935年春,“遵义会议”后,红军向赤水河挺进,准备在长江上游渡江,与川东的四方面军会合。红军抵达赤水河中游土城后,遭到了十多万敌军的前堵后追。在这关键时刻,毛泽东审时度势,挥师西渡赤水河,揭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

1月28日至29日,红军分别于土城和元厚一渡赤水河。

2月中旬,红军到达云南扎西,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会议,决定利用敌人判断红军要北渡长江的错觉,出其不意重返川南,于2月18日至20日在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二渡赤水。紧接着攻克娄山关,再占遵义城。

3月16日至17日,红军避实就虚,在茅台三渡赤水河,进入川南地域。

3月21日至22日,红军又神出鬼没从二郎滩和太平渡四渡赤水。随即,过乌江,捣贵阳,逼昆明,渡金沙,冲出了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

毛泽东亲自指挥的四渡赤水之战,是红军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仗,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四渡赤水是我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典范,周恩来高度评价为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得意之笔”。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领导下,获得了新的生命。整个部队在遵义地区进行了整编,吸收了数千名新战士,休息了十二天,全军精神焕发,斗志昂扬。但是,当时红军面临着数十万敌军的追击和包围,红军最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开辟新的局面。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制定了一条新的正确的军事路线,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粉碎敌人新的围攻,争取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1935年1月20日,红军由遵义、桐梓地区向西前进。当部队进入土城附近,盘踞在那里的贵州军阀王家烈部下侯之担率领的三个团企图阻击我红军。红军是遵义会议以来第一次打仗,个个摩拳擦掌,精神抖擞,敌人被我红军一击即溃,慌忙逃过了赤水河,并破坏了浮桥,我红军乘胜追击,迅速修好浮桥,于1月29日渡过赤水河,进入四川南部。

红军进入四川南部后,当时准备在四川的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同正在四川东北部的红四方面军会合。

这时,红军渡过赤水河北上的消息,引起了敌人极大的恐慌:蒋介石急忙调兵遣将,重新布防;四川军阀刘湘纠合兵力到川贵边境布防,并封锁长江,蒋介石的周浑元、吴奇伟两纵队也从湖南赶来。湘、黔、滇军又出动九个师从东南、西南方向向我军进逼,这样敌人对我军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圈。

当时,毛泽东依据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实际情况,当机立断,改变计划,确定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方针,命令部队往敌人没防空虚的云南省扎西(今威信)一带前进。2月11日占领了扎西县城,部队休息了一天,接着寻机歼敌,消灭了那里的小股敌人。蒋介石闻讯后急调各路敌人赶来包围扎西。我红军立即放弃北渡长江的计划,突然挥师东进,在2月18日至19日在太平渡与二郎滩二渡赤水。

当我红军到达河边时,敌人已在东岸筑垒堵击,我红军仅有三只渡船,每船只能装三十人,渡过了一营后,同敌人进行了背水战,这时,附近的古蔺、古宋的游击队也赶来配合红军,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打垮了敌人。我军乘胜追击,2月25日占领桐梓城,随即进攻娄山关。贵州军阀王家烈率兵防守在桐梓、娄山关与遵义一线,妄图同红军作最后一次较量。当日,我军猛攻娄山关高地金山,经过肉搏,占领了这个制高点,傍晚占领了娄山关。

当时,毛泽东写了著名的词《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别说雄伟的娄山关真像铁打一样难以攻破,现在,我们的红军战士们不是正迈开大步重新跨越了这道天险吗?

这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征途艰险,敢于夺取胜利的革命气概。

接着,我红军乘胜击破板桥一带的敌人,于28日重占遵义城。人民群众热烈欢迎红军,痛斥敌人的残暴,红军战士听了群众的控诉,莫不义愤填膺,更加奋勇杀敌。这时,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奉蒋介石之命,急派二个师前来抢夺遵义。我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把敌人引到遵义城外。

当天下午,我第一、第三军团主力向敌人进攻,在争夺老鸦山制高点时,一军团乘机从两侧插入敌后,敌人腹背受敌,乱作一团,我军全线出击,把敌人的主力歼灭在遵义城外,残敌狼狈地向乌江逃窜。当我军追到乌江边时,吴奇伟只带少数的败兵过江逃去,为了保命,便斩断了乌江上的浮桥索链,剩下的一千八百多败兵都做了红军的俘虏。

从二渡赤水到重占遵义城,我红军歼灭敌人二十个团,俘敌三千人,取得了我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伟大胜利。

红军的胜利,使蒋介石惶恐不安,他急忙飞到重庆“督剿”,调兵遣将向我军进逼,妄图围歼我红军于遵义、鸭溪一带。我红军将计就计,命红军一部在遵义、桐梓间阻击北面进攻之敌,引诱敌人前来合围,而以主力在鸭溪、鲁班场地区寻机作战。当敌人逼近时,我红军甩敌西进,于3月16日至17日在茅台三渡赤水河,重进川南的古蔺地区。

这样,红军声东击西,调动敌人,使敌人处处挨打,疲于奔命。这时,敌人以为我军又要北渡长江,蒋介石急令四川。贵州与湖南军阀部队及周浑元、吴奇伟等各路大军向我进逼,又调云南军阀部队从毕节截击,企图再次包围我军。

我红军早已识破蒋介石的奸计。正当蒋介石调兵遣将的时候,立即回师向东,突然折回贵州,于3月21日至22日,经二郎滩,太平渡四渡赤水,然后挥师南下,直指乌江。

这时,红军九军团留在乌江北岸迷惑与牵制敌人。我军于3月31日南渡乌江,但乌江南岸早有敌人防守,各渡口的道路和船只早已破坏,我先头部队在大风雨的夜晚,乘竹筏渡江,在几处渡口架起浮桥,让主力部队迅速渡过天险乌江。

我军渡过乌江后,兵分两路,一路向东南进攻瓮安、黄平、做出东进湖南的样子,而主力部队继续向南,逼近贵阳。这时坐镇贵阳“督剿”的蒋介石,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因这时敌人的主力已被我军甩在乌江北岸,贵阳空虚,蒋介石又急忙调兵遣将。

当时,毛泽东曾说:“只要将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果然,云南军阀被调来贵阳附近,其他军阀也纷纷向东移动。我红军留一部在贵阳附近与敌人周旋,而主力却迅速绕过贵阳,向云南方向急进j这样,红军把所有国民党军队远远抛在后面了。

在四渡赤水河的战斗中,红军声东击西,忽南忽北,打乱了敌人的整个“追剿”计划。接着红军抛开敌军,急行军到金沙江畔,依靠皎平渡口七只小船,经过九天九夜全部渡过江去,当敌人赶到江边时,红军早已远走高飞了。

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光辉范例,真可谓用兵如神,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

说道四渡赤水,就不得不提泸州了!

泸州,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走过的地方。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等指挥下,转战于古蔺、叙永山区。古蔺的太平渡和二郎滩,就是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重要渡口。泸州人民为支援红军胜利完成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作出了贡献。

在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泸州的地方组织,始终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核心力量。从辛亥革命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泸州走过了自已光辉的战斗历程。泸州的英雄儿女,以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瑰丽的乐章。

如果你踏上泸州这片美酒飘香的土地,你就能感受到这片沃土的带给你的震撼。泸州自古以来就是蜀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川、滇、黔三省和长江上游的交通、流通枢纽,素有“川南重镇”之称。泸州特产的古蔺郎酒、泸州老窖更是举世闻名,故人们又给它取了一个浓郁飘香的雅号——酒城。

酒城泸州,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如今的泸州是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圈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 是世界级白酒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的以名优酒为主体的食品工业基地、循环型化工基地、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国家高性能液压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9大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之一。

滩平山远人潇洒,只少风帆三孟叠,酒绿灯红水蔚蓝,更余何处让江南。

这是清代诗人张问陶咏赞泸州写下的一首绝唱。

赤水河作为长江上游的一级支流,她吸天地之灵气,取万物之精华,奔涌在大西南的莽莽群山之中,以美酒河的风采光照泸州城,举世瞩目。#水韵泸州 美“利”酒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