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
大地震
2008-2021 13周年祭
2008-2021 13 周年祭
青苔长在石缝里,
只有经过雨露的滋润,
苔花才羞答答地绽放。
尽管花瓣如米小,
也要向大地吐露芬芳。
每一次看到它,
就看到了希望。
再次回到我曾经救援过的地方,
陌生而又熟悉的山上,
泉水弹奏着美妙的和旋,
飞燕穿过袅袅炊烟,
和着暖暖的风追赶斜阳。
隐约间,又嗅到那熟悉的芬芳,
我在石缝里找到了害羞的苔花。
这小小的花朵,
把我拉回到十三年前的晚上。
2008年的5月12日,
汶川发生大地震。
汶川告急、北川告急、映秀告急。
灾情就是命令,
第一时间整装,
第一时间集结,
第一时间驰援。
汽车开不过去,就用腿跑,
器材拉不过去,就用肩扛,
不断滑坡的大山里,
有了我们一道道的消防橙。
第二天的拂晓时分,
我们到达映秀镇。
对于经常面对灾害的我们,
满目的疮痍仍让我痛彻心扉。
这个并不出名的小镇,
在主震发生的一瞬间,
就轰然变成了一座废墟。
突如其来的阴霾遮蔽了绿水晴空,
我们面前的景象,
已是断壁残垣,伤痕累累。
多少孩子失去父母,
多少父母失去孩子,
多少妻子失去丈夫,
家园没了,只剩下悲哀在空气中蔓延。
成片的废墟浩如大海,
巨大的钢筋水泥似惊涛骇浪,
生命却如沧海一粟。
我瞬间感受到,
这微弱的生命在不停地向我呼喊,
疲劳和困倦早已抛之脑外,
一息尚存,刻不容缓。
我和战友立即投入救援。
我的同胞,
不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把你救出。
地毯式搜索,
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坚持住,我的同胞,
我一定找到你。
一次次的希望,
一回回的失望。
疲惫打不垮我们,
愧疚却时刻煎熬着我们。
你到底在哪里?
随着搜救犬贝贝一阵急促的叫声,
我们终于找到了——
找到了一个幸存者!
我们在一块巨大的水泥板下面,
找到了一个孩子。
他被夹在两条钢筋中间,
整块的水泥板压在上面。
孩子的声音很微弱,
但是,我从这声音中
听到了希望与勇敢。
现有的设备无法撬动水泥板,
唯一的办法是从下面钻进去,
绞断钢筋,
把孩子掏出。
余震不断,
建筑结构随时发生变化。
下面缝隙狭小,
身体瘦小的我主动请战。
时间不等人,
指挥部迅速批准了方案。
为了通过狭小的缝隙,
我脱掉所有的防护装备。
从我钻进废墟的那一刻起,
我知道,
我的生命已经与这个孩子连为一体。
我平躺着蹭进缝隙,
艰难地向孩子靠近,
一米,三米,五米……
我终于接近了孩子。
我对他说:
孩子,别怕,
消防员叔叔来救你了!
孩子用微弱的声音回答:
谢谢!
我马上意识到,
我们正在与死神赛跑。
后面的战友把装备运给我,
我先用三个顶杆,
将孩子和我上面的水泥板顶住。
当后续设备正要运过来的时候,
突然有人大喊,
有余震,大家小心!
只听一声轰隆隆的巨响,
我感到地动天摇。
碎石块砸的我脸上生疼,
我下意识地用手臂挡住了孩子的脸。
三根顶杆救了我们的命,
它们牢固地阻止了建筑的进一步坍塌。
战友们急切地喊着我的名字,
我立刻回答,我没事。
只是在余震结束之前,
我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此刻的孩子早已经吓坏了,
但是虚弱的他动弹不得。
我想好好安慰他,
但不知从何说起。
突然,
我发现面前石缝里,
居然开出了小小的苔花,
刹那间我有了主意。
我给他讲了苔花的故事,
北方气候干燥,
很少能够见到苔花开放。
这小小的花朵,
只有在极其苛刻的环境下,
才能绽放。
有这样一个预言,
看到了苔花,
就意味着希望。
放心吧,
这次我们一定能出去。
孩子没有声音,
但是他的眼里闪烁出一丝光芒。
余震停止了,
战友们迅速清理了周围的碎石,
装备也及时运了过来。
我小心翼翼地用液压钳
将钢筋剪断。
把托板垫在孩子的身下,
用布将孩子的眼睛遮住,
边挪动身体边用绳索向外拉。
五米,三米,一米……
出来了!
橙色的生命通道早已铺好,
人们抬起担架,
接力把这个幼小的生命传递。
当战友们把我拉出废墟的时候,
我突然感觉似乎与这个孩子同时出生。
一瞬间,我的眼里满含泪水,
因为此刻我看到,
这个虚弱的孩子,
这个倔强的生命,
这个苔花下的希望,
正坚强地举起右臂,
向所有人敬了个少先队礼。
再次回到这里,
是六十四天之后。
我作为消防援建力量,
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震区重建中来。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建筑队伍来了,
医疗人员来了,
科技专家来了,
老师教授来了,
电力工人来了,
心理专家来了,
来自各行各业,
来自四面八方,
他们载着全国人们的爱,
聚集在这里,
要给灾区人们重建
一个美丽的家园。
也许,
失去之后,
更懂得珍惜。
昨天过后,
更期待明日。
人们比我想象的更坚强,
他们擦干泪水,
抚平伤口,
撸起袖子,
重建家园。
我和战友的任务,
就是严防死守,
确保重建过程的消防安全。
曾经多少次呼喊,
让我再救一个。
曾经多少次梦到,
这里的断壁残垣。
第一次从前线撤下来的时候,
悲悯和愧疚煎熬着我,
尽管百姓对我们已经感恩戴德,
但我仍感觉做的远远不够。
我回来了,
为了内心的救赎,
为了梦中的家园。
每天太阳升起之前,
橙色的消防队伍已经上岗。
当阳光将消防橙,
染得更加鲜艳的时候,
我们已经穿梭于密集的临时居住点,
巡遍每一条街道。
当夜幕降临人们进入梦乡,
我们的哨兵丝毫不敢懈怠,
坚守岗位,
守护着万家灯火。
援建的速度,
让人感受什么叫中国力量,
源源不断的物资,
让人感受什么叫大爱无疆。
道路畅通了,
学校复课了,
医院建成了,
信号联通了,
笑容回来了,
新的家园已见雏形。
那天清晨,
我早早地走出帐篷,
再走一遍熟悉的道路,
这是我最后一次巡逻,
因为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
今天就要离开这里。
雨后清新的空气,
弥漫了整个营区。
我贪婪的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
露水落在石头上,
顺着石缝渗入泥土。
我在石缝里,
又发现了静静的苔花。
后来,
我又参加了玉树救灾,
搜救犬贝贝与我并肩作战。
2016年,贝贝去世,
他走的很安详,
按照犬的年龄,
他属于高寿了。
这个战功赫赫的搜救犬,
被授予功勋犬,
安葬在国家公墓。
那个敬礼的娃娃,
如今已成翩翩少年。
今年他已经十六岁,
懂得感恩与坚强,
正在健康地成长。
十三年了,
我又回来了,
在即将脱下军装的时候,
再次回到我曾经救援过的地方。
人们倾城相送的场面历历在目,
如今他们又与我热情相拥。
天府新城拔地而起,
巴山蜀水重现生机。
远山传来小号吹奏的《思念曲》,
低回悠长的旋律,
让我陷入沉思。
再走一遍山间的小路,
曾经的生命通道。
循着淡淡的芳香,
我在石缝里发现了绽放的苔花。
石缝间的苔花,
你曾给我勇气和力量,
赋予我生的希望。
石缝间的苔花,
你曾见证奇迹与梦想,
请你继续见证,
我,一名光荣的消防卫士,
当人民群众身遇险境,
在祖国需要的危机关头,
我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恪尽职守、苦练本领,
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切。
井源作于济宁支队
2021年5月12日
END
▌制作:山东消防全媒体工作中心
▌投稿邮箱:360806561@qq.com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