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架子,摆好纸做的小风车,初连富把自己标志性的大光头探到风车底下,几秒钟过去,风车动了。
利用风形成原理,风车动了
初连富是一位物理老师,教授理论之外,他习惯一周带学生完成两三个实验,点水成冰、用液压开核桃、还原武器诸葛连弩、让电火花唱歌等等。
这些实验被他拍成了短视频,发在名为“光头强老师”的抖音账号里,两年多以来,他一共发布300多个物理实验,收获312万粉丝。在他的视频里,学生们不用正襟危坐,课堂里总是充满笑声和掌声。
初连富今年50岁。几年前,因为白头发不断,他不想再染头发,干脆理了个光头。“硬核”的发型,一米八的大高个,初连富外形抢眼。
那时,他在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救兵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学部教物理,17年里一直做科任老师。2019年,他被任命为班主任,其他的班主任都比他年轻,他开始琢磨和学生拉近关系的方法。
教学多年,初连富一直相信,学生只有喜欢老师,才能爱屋及乌地喜欢老师教的这门课。一次上公开课,他发现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盯着物理实验,主意来了。之后,下班回家有了闲暇,他就埋头琢磨实验。
他一本本翻教材和教辅资料,看到音叉能代表声音的传递,就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把高中课本上的同频共振也融进来。他找到两个相同频率的音叉放在一排,敲击一个,另一个也跟着响,振动发声的音叉轻轻接触用细线悬吊的乒乓球,乒乓球随之来回弹动。
他的实验器材,小到做惯性原理的一根筷子和一块土豆,大至做空气炮实验的纸箱和塑料桶,全部来自于学校食堂、附近超市以及 购。
因为标志性的光头,同事戏称他为“光头强老师”,发现孩子们爱看短视频,他就定期更新。他组织学生拿纸箱发射浓烟滚滚的空气炮,利用涡环现象,“嘭”一声瞬间击中一排易拉罐。他还原了甄嬛传里让果郡王下线的阴阳酒壶,借助大气压强,三色液体分别从一个壶里倒出。
带学生做空气炮实验
有家长给他留言,像你这样有趣的物理老师挺少见; 友感叹,原来真有老师能跟孩子们打成一片;其他学校的学生从 上看到他的视频,还拿着上课没弄懂的问题来请教他。
初连富记得新课标对物理学科的表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在他看来,“没实验的物理课等于纸上谈兵”。
他认为,物理有很多内容要去记,比如熔化、凝固、沸腾这些物态变化,但“死记硬背不如眼见为实”,孩子们做完实验看见结果,自然而言就明白这些术语的意思了。一些学生对物理提不起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实践太少,正因为难以理解,所以觉得枯燥。
初连富说:“让孩子们多参与,只要动手就能发现问题,之后就会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
带领小朋友做实验
如今,实验课虽成物理教学中的必备项目,但据初连富观察,仍难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实验的效果受制于时间和器材,一节课通常是45分钟,假如学生在实验前准备得不够充分,可能下课铃响了,实验的现象还没显现。一般来说,分组实验时,每4个学生分为一组,外向主动的学生直接上手,而内向被动的孩子就成了“局外人”。
于是,在他的一些视频里,传授完实验的具体操作,他就把“舞台”交给了学生们。两个孩子站在讲台上,起劲儿地用手在校服裤子上来回摩擦,然后把手贴到一起,利用人做导体的原理,另一只手里的灯泡就亮了,围观的学生立刻鼓掌。
带学生做导体实验
学生把两本书一页页交叉合在一起,在两端分别装上用于拉扯的器具,十几个孩子分为两队像拔河一样,用尽力气却怎么也拉不开。这是因为书页粗糙,页数越多压力越大,产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这一幕引得操场上的学生纷纷驻足观看。
初连富从来不想成为那种颇具威严感的老师,面对学生高高在上。他觉得,“每节课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就把知识掌握了就挺好”。
教学之外,他也常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学生互动。来班里上课,他拎过两袋桔子和一大包零食,大家拿到都乐呵呵的。做实验时,他事先准备一堆棒棒糖,激励学生做出来就能得到。入冬后,班上不少学生咳嗽,初连富从家里带了冰糖金桔分给孩子们。
尽管短视频里的他总是充满精气神儿,现实中,初连富也面临不少困难。有时候,他想出了实验内容,但因为找不到器材,只能作罢,比如液氮。碰上麻烦的实验,他一个人先试两遍,还没出现明显的效果只能放弃。
他属于老师里年龄最大的那一拨,但一直认为自己必须跟得上时代。学生们喜欢短视频,那他就将严肃的知识转化成通俗有趣的形式,渗入到孩子们的爱好中去。这也能弥补课堂教学的缺憾,放学回家,孩子们可以随时打开视频,重温没弄懂的原理。
初连富发现,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物理老师都开始重视物理启蒙,在抖音上更新探索趣味实验的短视频。不少老师给他私信,或是咨询操作的具体细节,或是希望借用他的实验讲给学生。
甚至还有一位广西南宁的小学语文老师,找到他问询具体的实验步骤。那位老师教三年级,有篇作文以实验为题,希望用趣味实验导入,于是从语文“跨界”到物理,还拜初连富为师。
“光头强老师”上了微博热搜
初连富的微信已经累积了2000多位好友。这些人来自天南海北,多数都是他抖音上的观众,有老师,也有家长和学生。
几天没做实验,孩子们就会主动提要求。还有同学自己查资料,给他出点子。比如用口香糖开易拉罐等,就是学生们和他一起“头脑风暴”的杰作。
他最骄傲的是,有学生最初上台发言磕磕巴巴,参与过多个实验并成为短视频里的主角后,面对陌生人也能侃侃而谈。
带学生体验虹吸现象
最近几个月,初连富视频里的学生“变小”了。他回复 友,自己来到了抚顺县海浪乡房申村做第一书记,工作的一部分就是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上科学课。
初连富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看着短视频平台的粉丝日渐增多,他在思索能否用自己的力量为乡村办些实事儿。去年9月,他从所在的初中来到房申村,日常负责乡村的防火、防疫等工作。
在村里转了几圈,初连富琢磨,“咱从学校来的,得发挥自己的优势”。因为本村没初中,他选定最近的小学,成为小学生们的科学老师。
小学生没学过物理,初连富就重新设计每一个实验,从最简单的惯性实验做起,沉默的学生欢呼起来,初连富成为孩子们最期待见到的科学课老师。
为了带学生做实验,他从家里搬来之前攒下的两大箱器材,一些东西附近不好买,他又 购了好几回。班上一共16个孩子,他想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买新道具时尽量人手一份,比如气球、竹蜻蜓……依旧是自掏腰包。
初连富带小学生做实验的目的很简单,等孩子们到初中开了物理课,能马上回想起自己做过这个实验,还记得其中的现象和原理,成就感上来了,基本就对这门学科有兴趣了。
初连富说:“我就是埋下一颗科学的种子,等孩子们到了土壤里能发芽。”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