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管理达人——贾春海. 1
较真达人——王 淞. 1
文艺达人——杨文琛. 2
技术达人——徐 超. 2
劳动达人——杨少青. 3
文明达人——陈 亮. 3
智慧达人——江学军. 4
创新达人——江吉学. 4
冲锋达人——李海峰. 5
自学达人——杨飞翔. 5
铁面达人——李志军. 6
机电达人——陈国文. 6
勇于拼搏——采煤一班. 7
精诚团结——采煤二班. 7
攻坚克难——采煤三班. 8
改革创新——机电班. 8
默默奉献——后勤班. 9
担当尽责——后库班. 9
管理达人——贾春海
贾春海,男,1968年11月出生,2003年2月参加工作,现年52岁,专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生产准备区常务副区长、党支部保密委员。该同志从参加工作之初,就扎根在煤海一线,他非常注重素质提升与人才培养,通过自学和实践锻炼,掌握了刮板输送机、绞车、工作面支架等多个工种原理,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新时代产业工人优秀代表。他带领职工学习进步,不断提升班组职工技能水平,他坚持把许多职工培养成了骨干,骨干培养成副班长,副班长培养正班长的理念。他积极参与新方法、新理念、新措施的使用,面对薄煤开采条件差,生产环境恶劣,人员少等问题,坚持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班组,大大减低了职工劳动强度,为生产接替做出积极贡献。
较真达人——王 淞
王淞,男,1986年8月出生,2003年10月参加工作,现年34岁,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生产准备区考核副区长、党支部纪检委员、第一党小组组长。该同志参加工作后,工作认真,爱岗敬业,总是能够出色完成领导交办任务;在抓好生产工作的同时,他负责日常各项工作的考核,事无巨细,他定标准、勤督导、严考核,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冲在先、干在前、高标准、严要求;他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为青年职工做出了良好表率。他深入一线,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加强实践能力和业务能力,使自己的各项能力进一步提高,为生产准备区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艺达人——杨文琛
杨文琛,男,1986年3月出生,2003年10月参加工作,现年34岁,大学专利,中共党员,现任生产准备区工会主席、党支部宣传委员。受家人的影响,他喜欢歌唱,热爱音乐,曾多次参加国家、省、市、集团公司、矿文艺演出,赢得荣誉。担任工会主席后,面临生产值班多、跟班多、理论基础差、任务繁重等困难,他经常加班到深夜,强化学习,定方案、定措施,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工作完成的同时,他常用业余时间,刻苦锻炼,时常为了一个音符而废寝忘食,经过长期努力,使自己的音乐水平进一步提升。
技术达人——徐 超
徐超,男,1988年3月出生,2015年1月参加工作,现年32岁,大学本科学历,中共预备党员,现任生产准备区技术主管。他生在企业,长在矿山,对煤矿的感情割舍不下,最终选择了到新屯矿工作。参加工作五年来,凭着对工作的热爱与奉献,从一名普通技术员,快速成长为一名理论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技术过硬的主管技术员。利用业余时间,他研究各项规程措施,结合单位安装、拆除等工作,通过所学的知识提高了技术化、先进化水平,先后创新制作了《矿用新型齿轨多功能钻具》、《无线通信控制装置》、《本质安全型阻车器》、《气动道岔》、《油桶搬运车》、《自制内六方管钳》、《矿车复轨器》等小改小革项目。为生产准备区安装、拆除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劳动达人——杨少青
杨少青,男,1991年10月出生,2011年12月参加工作,现年29岁,高中学历,中共预备党员,现任生产准备区团支书。该同志年轻有为、责任心强、敢于担责、善于琢磨。担任团支书以来,他能够团结带领团员、青工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里有困难,就往哪里冲。他认真学习岗位知识,提高素质水平,白天在支部努力工作,晚上加班学习各种写作知识,短时间内有了更大的提高。他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附近哪个村有咱单位多少人?哪个职工多大岁数?家里几口人?职工没上班啥原因?这些问题,少青张口就能说出来。勤奋努力、谨慎担当的他,受到了区领导和职工的一致认可。
文明达人——陈 亮
陈亮,男,1981年9月出生,2003年11月参加工作,现年39岁,高中学历,现任生产准备区办事员。该同志责任心强、热情礼貌、办事效率高,恪守着“工资不差一分一毫”的理念,带动和影响了回采专业的文明用语,不管哪位职工对工资分配有疑惑,他都细心、耐心的解释着,使职工消除疑虑。“职工井下作业这么辛苦,咱必须服务好弟兄们,让大伙高高兴兴的出门”,陈亮“门好进、脸好看、事真办”的坚持,让职工放心上岗、开心回家。
智慧达人——江学军
江学军,男,1968年3月出生,1990年12月参加工作,现年52岁,高中学历,中共党员,现任生产准备区后库班班长。该同志参加工作三十多年,经营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牢固树立降本增效、修旧利废、省下的就是本钱的理念,在日常设备检修上,总是提前谋划、精打细算,确保了区队正常生产所需材料设备供应。在安装、拆除期间,加班落点对设备检修,能自修的不外修,能拼凑的不领新。建立设备台账,详细登记设备发放和交旧领新情况,对非正常损坏的物件进行分析倒追,有效的节省了成本支出。
创新达人——江吉学
江吉学,男,1969年6月出生,2007年12月参加工作,现年51岁,初中学历,现任生产准备区后库班副班长。平凡的他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从参加工作第一天起,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成绩。工作中他总是细心观察老师傅的每一次实验,他自制发明的轻放液压模型轴有效的减少了移动轻放支架难题,参与制作了《矿用新型齿轨多功能钻具》、《本质安全型阻车器》、《气动道岔》、《油桶搬运车》、《自制内六方管钳》、《矿车复轨器》、《矿用多方向打孔平台》、《两用旱船》、《车盘多方向转换器》等小改小革,受到了区领导与职工的一致赞扬。
冲锋达人——李海峰
李海峰,男,1985年7月出生,2017年10月参加工作,现年35岁,高中学历,现任生产准备区采煤二班班长。无论是面对地质条件差的工作面,还是在安装、拆除的紧张时刻,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苦活、脏话、累活,他都抢着干,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充分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诠释着一个班组长的担当精神。三年的时间里,他从一名生产骨干迅速成长为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优秀班组长。制度落实上,他奖罚分明、一视同仁;班组管理上,他把职工当自家人,有心事的、身体不舒服的、家中有红白事的,他都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在他的坚持努力带动下,班组的凝聚力、战斗力越来越强。
自学达人——杨飞翔
杨飞翔,男,1988年1月出生,2005年7月参加工作,现年32岁,专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生产准备区后勤班班长,第二党小组组长。该同志善于钻研、精打细算、头脑灵活、干活认真、勤奋自学,为生产准备区的后勤工作做出了有力贡献。在面对-420车房煤柱工作面运送物料路线长、安全设施多、现场条件差的困难下,他精确算到每出一台支架,需要多少圆木、点柱、把锯、板梁、小棍、芭片等物料,做到了及时供料。针对薄弱环节大力开展创新创效工作效率,创新制作了《矿用多方向打孔平台》、《两用旱船》、《车盘多方向转换器》等小改小革,既减少了成本,又促进了生产。
铁面达人——李志军
李志军,男,1977年6月出生,2003年1月参加工作,现年43岁,初中学历,现任生产准备区质量验收员。该同志坚守质量底线,牢固树立安全红线,始终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作为第一职责。他以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认真做好采煤工作面的安全质量验收。在14276运料道卧底期间,志军严格守住质量验收关,不达标不验收,坚决推到重来,不放过一点细微差别。即便是亲戚,工作不达标,那也不客气,他尽心尽力抓好施工质量,尽心尽责督促好职工安全,为生产准备区的工程质量默默奉献着。
机电达人——陈国文
陈国文,男,1965年2月出生,1985年5月参加工作,现年55岁,初中学历,现任生产准备区机电班副工长。该同志有着三十五年的机电专业知识,他参加工作时,专注于机电维修工作。从一名普通工人靠着自己勤学苦练成为机电专家能手,他勤奋好学使自己有着过硬的机电专业知识。在﹣420车房煤柱工作面拆除期间,一次开关不导电,绞车不能使用,无法运输支架。刚到现场的他立即投入到抢修中,不到一刻钟就处理好了开关故障,在场的所有人员都为他竖起大拇指。他通过开展教师带徒方法,把许多职工培养成了机电能手与机电技术骨干,使班组机电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为区队建设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勇于拼搏——采煤一班
生产准备区有这样一个能打硬仗、善于思考的班组,它就是勇于拼搏的采煤一班。班长霍燕平同志,始终崇尚亲情化管理模式,把职工当亲人,时常嘘寒问暖,就是这样的一位班长,带出了一个“亮剑”似的班组。在﹣420车房煤柱工作面拆除期间,按照矿、区领导要求,在我矿首次采用摆木垛留假风道出架方式,采煤一班作为首班,班长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保证了瓦斯和一氧化碳不超标,创出了小班出一架摆两个木垛的好成绩,为下一班打好了基础,总结了经验。同时,他们充分利用班前会、职工会讲解当前保安全、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式,鼓励职工多出勤、出满勤、为拆除工作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面对该地区时间紧、任务重、运输条件差的现状,他们始终把“安全第一”放在首位,通过收工会、班前会、现场会等方式,说到、做到、提醒到,时刻绷紧安全弦,保证了安全,做到了“当班任务当班完”。就是这样的一个班组,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为生产准备区各项任务完成创造了有力条件。
精诚团结——采煤二班
任何团队既要有分工,更要有合作,才能发挥团队的整体战斗力,采煤二班就是这样的一个班组。任务我们共同承担,困难我们一起面对,荣誉我们共同分享。一滴水只有放在大海里才不会干枯,一个班组融合成集体才有力量。
班长李海峰同志,安排工作合理细致,不偏不倚。在14276运料道卧底期间,对班组职工有突出表现者给予嘉奖,对消极怠工者给予处罚,做到奖罚分明,使职工从心里佩服他,都没有怨言。该班组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是团结一心,冲锋在前,一次又一次的出色的完成了各项交办任务,为该矿衔接紧张的局势夯实了稳定基础。
攻坚克难——采煤三班
在14276运料巷卧底、扩帮、打孔期间,采煤三班担负着夜班组织安全生产和为早班打好生产基础的重任。该地区运输条件复杂,顶板压力大,皮带坡度大,地板鼓起,行人不便,在受地质条件复杂影响情况下,班长赵兵兵同志,立下了军令状,带领全班职工克服工作量大、人员紧张,每班坚持卧底任务当班完成、扩帮4架必保工程质量,有效提高了施工进度,为实现首季开门红奠定基础。
由于14276运料巷自然条件艰苦,人员体力消耗量大,职工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恰逢春节前后,加强职工防控疫情工作,致使休息人员频繁,施工进度缓慢下来。该班组在班长赵兵兵的号召下,坚持多出勤、出满勤,每月全班人员出勤都达到24个班以上,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区领导交办的生产任务,被矿评为了“三无”班组,在全区树立起“敢打硬仗的队伍”良好形象。
改革创新——机电班
为确保14276运料道机电无事故,皮带、溜子正常运转,机电班克服皮带坡度大、掉煤严重、设备老化、巷道变形等困难,采取对坡度较大的四台皮带段实施更换皮带、机尾更换专用H架,安排专人“推砟”,加大检修力度等措施,保证了正常开车。
该班组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优化检修流程,改创皮带宽度,对机电设备做到日检、周检、月检制度。责任到人,每班考核,保证电气开关设备正常运转。特别是今年2月份,该地区五台皮带电磁滚筒出现故障,受地质条件影响,巷道变形严重、坡度大、宽度不足,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为不影响正常开车,该班组利用倒链拉、撬杠赶、人工拽等方式,利用两个圆班,将电磁滚筒艰难的运到更换地点,保障了皮带的正常运转,为实现生产衔接赢得宝贵时间。
默默奉献——后勤班
为顺利完成-600集中供液卧底、出砟、打平台任务,后勤班组迎难而上,班长杨飞翔率先垂范,该地区运输条件复杂,矿车无法使用,风量小,温度高,还没开始干活便已汗流浃背。面对种种困难,杨飞翔使用旱船船体、废旧槽钢支撑框架、车轮三部分制作了简单实用的两用旱船,代替人工拖运、搬迁,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解决了受限空间内的矿车运输问题。生产过程中,面对运送物料路线长、弯道多、工序复杂、班组人员少等困难,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初心,默默的奉献着使命,凭借坚韧的意志力和永不服输的精神把物料运送到地点和货物运出,为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担当尽责——后库班
后库班是一支精打细算、持家有道的班组,根据生产需要,能够不断修旧利废、降低成本。该班班长江学军带领班组成员,坚持成本管控挖内潜、创新驱动增效益,不断强化成本管理,加强后库岗位责任落实,掌握作业工艺流程与设备设施、工具材料使用消耗数量等具体信息,做到应收必收、规范交接、合理存放,并建立交旧领新台账,提高废旧物资回收率。
该班组发扬勤俭节约,修旧利废的光荣传统,坚持做到有旧不领新,能修不领新,能代不领新,能改不领新。他们创新开展了成本管理行为观察,从人、机、物、法、环、质、技、管等方面列出降本增效的主要问题清单,找准“最大的消耗”、“最大的浪费”和“最大的节约点”, 细化分解成每周的具体工作任务和目标,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人、定完成时间,并不断寻找新标杆,实施对标提升,全力确保降本增效、节支创效工作取得实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