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散记:诗意河西走廊

西行散记: 诗意河西走廊

严小明

大自然是如此神奇,在祖国美丽的大厦上,天造地设了一条绵延两千多里的长廊,它在祖国版图的十点钟方向,位于新疆以东祁连山以北大河之西,人们称之为“河西走廊”。

我在七十年代末读高中理科时,不知当年课程是怎么设置的,一直没有接触过地理常识,当年知道有个大西北的概念,源于那年的一首流行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在十七八岁时,当唱到“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就心潮澎湃,浮想联翩,荷尔蒙就不知所措,甚至脑壳里开始胡乱地虚构编造着三毛和王大师在大西北的浪漫故事,大脑中浮现过一幅幅大师“掀起大阪城姑娘的盖头来”的画面。

年少时,有位好姑娘,就足以让我们神往。后来,又读到零零碎碎的几句边塞古诗词,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黄河远上白云间,胡天八月即飞雪”等句子,对那里迥异于我们江南的自然风光,趣味横生的人文景观,还有在历史书上读到的,有关在广漠的西北大地上演的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惨烈战斗故事片,还有在那里演绎的一个又一个情意缱绻的爱情故事,一直深深地吸引着年少的我们。直到前年,老婆才同意制定了一个浪漫的“西北之恋”五年计划,前年已去陕北,今年七月底八月初去了甘肃青海,计划退休后,再去美丽的新疆。

老婆和她的几位同学,虽然人过半百,却如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样,激情还在熊熊燃烧,说话干净利索,办事风风火火,说走就要走。7月20日,这几个辣妹子与旅行社取得了联系,并代我预订了29日长沙飞兰州的机票。

登机时间是29日下午一点四十,我们华容一行六个同伴,上午十点多就到了黄花机场,可能是近几天张家界常德等地出现疫情反弹,机场已不见平日来去匆匆的人流涌动,却显得有几分冷清,三三两两的旅客,还没有坐满候机厅十分之一的座位。机场管理很是严格,检查十分仔细,就连瓶装矿泉水,也是不准上机的。进入餐厅就餐,餐厅门口又要再一次经过严格的检查,重复查健康卡,行程卡,量体温,戴口罩。机场所有工作人员都还另戴有医用防护眼罩。在就餐高峰期的正午十二时至一时,可容一百多人就餐的“机场土菜馆”,也就只有我们结伴而行的华容六个食客。

同伴的朋友在北疆旅行,发来了微信信息, 称他们下机后得到的指令是,必须暂留乌鲁木齐隔离。我们有点紧张,反复询问旅行社,得知去甘肃青海可以通行,我们才放下心来。

女儿得知我们出游,显得十分担心十分的焦虑不安,出发前一天,她就给我买好了N95口罩,一大包一百多张酒精浸泡过的消毒纸巾,并反反复复叮嘱一些注意事项,就如她小的时候,我反反复复叮嘱她一样。我们的一生,有长辈关心,有亲戚朋友牵挂,有子女照料,这就是人生,幸莫大于此!一代又一代不同的父子母女,一群又一群不同的亲戚朋友,总是重复地演绎着托翁所说的相似的幸福故事。

兰州是一座黄河孕育的古城。智慧的人类,总是选择有水,有土地,且适宜动植物生长的地方休养生息。长嘴巴的要吃呀,人要生存,必须要种植农作物或饲养动物,种植农作物也好,饲养动物也好,都是离不开水的。人类的几个文明古国,无一不是以河相伴与水相依。我们华容也是人类文明起源较早的地方,华容属洞庭湖平原,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华容有多处考古遗址证实,在远古的石器时代,我们的先人就选择了华容这块风水宝地。黄河穿过兰州城,有古人就选择了黄河流经的这个地方,繁衍生息。

我们晚上游览了兰州黄河铁大桥,这座铁桥有些岁月了,据说清朝时左大人就开始着手计划请外国人修建。

铁桥不是太宽,大概只有七八米,长度大概是二百米,横跨黄河南北两岸,桥上架有一个很大的拱形柱子,桥下游船穿梭。晚上桥墩和桥拱上五颜六色的灯光和

市区点点片片的灯光竞相闪烁,把兰州的夜晚打扮得真的是金碧辉煌。推进涌出的人流,摩肩接踵,无不显示兰州市的无限生机和兴旺发达。

第二天,我们坐旅游大巴从兰州向西北方向继续进发,这就是古人走的甘肃段丝绸之路。甘肃段的丝绸之路有1600多公里。甘肃省的土地面积要比湖南大得多,我们的旅游大巴每天都要跑大几百公里,有时还要穿越几百公里没有通信信息的无人区。大巴上,只坐了十四个人,显得空荡荡的,就像早几年公汽售票员天天重复喊了无数遍的那句话的状态,“里面是空的,里面是空的”。今年暑假的旅游,确实没有往年的拥挤,就是在主要景点,人口密度也不大。往年的旅游,游客们都可以看到的风景之一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人脑壳,戴着不同颜色不同旅行社标志帽的人脑壳。我们同行的是六个华容人,六个北京人,两个安徽人。每餐就餐,七个人一桌,每餐都是六个华容游客加一个安徽游客分坐一桌。

汽车向张掖靠近,山依然还是光秃秃的灰色的山,只是山下绿色开始多了起来,也可以见到一些山上向下流动的溪水,有水,都有了生命。这里的水,是山上积雪融化后的水,我们看远处的山,山脚山腰都是灰色的,而山顶还是白色的,那白色的就是未融化的雪,已到八月,雪还未化尽,到九月底十月初,这里又要下雪了,说明这里的山顶终年积雪不化,这主要是海拔高度的原因,二十多年前,我去云南,云南地处我们湖南南部,纬度要低,在云南的玉龙雪山,也是厚厚的积雪,三伏天我们爬玉龙雪山,也是要租军大衣的。甘肃白天气温跟华容差不多,只是吹的风是一种凉风,华容的夏天,就是老天爷起一点风,也是一种类似空调用制热制式吹出来的热风。这里的夜晚很凉,好像白天是夏天,晚上就是秋天甚至初冬季节。难怪有人说“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到西瓜,这里的西瓜确实很甜,也许是日照时间长的缘故,华容的夏天大概是七点半钟天黑,而甘肃的天,大概在晚上九点半才完全黑下来。同一个天,阳光虽然普照,但有早有迟,甘肃在湖南的西北方呢。

下车观赏地处张掖临泽县的七彩丹霞,山上光秃秃的岩石五颜六色,说是七彩,其实主要是以红色为主色调,百分之八十以上吧,那种红呢,也不是大红,也不是暗红,也不是玫瑰红,是一种桔红色,这种颜色,我突然想起我们同学会上女同学统一着装的那种非常漂亮的纱巾颜色。红色的岩石中还夹杂有少许黄色、白色和绿色的岩石,其它颜色就不明显了,我不知道怎么取名“七彩”,当然还有蓝天白云的衬托,使得天空大地的布景美丽且宏大壮观。紧挨着的岩石,有的是一块块不同的颜色,有的是上下一层层不同的颜色,有的是竖条状斜纹状一条条不同的颜色,有的还呈现出水波浪状的一浪一浪不同的颜色。这一大块山,都是这样,有近百里长。路标指示牌介绍,这里是“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四大地质奇观之一”。真是大自然的奇观啊,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的一份宝贵遗产。有古人说过“岭南岩峒多佳胜,到处看来独自雄”,岭南的山洞洞多,好看,到处看了,还是这里漂亮啊!我们老家的桃花山,岩石就很单调,通通都是花岗岩,清一色的类似麻将里麻麻点点黑八砣“麻子石”。在张掖,我们还欣赏到了一场盛大的文化盛宴《回道张掖》,一个舞台剧,借用电影电视剧的平面效果,调动演员在舞台上演的立体的真实的演出,运用现代化的数字技术立体布景,现代化的音响技术和灯光技术,倾情演绎了张掖的一段辉煌历史。场景效果震撼人心,演出的内容是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盛况,直击观众灵魂。文化的生命,确实是在于从形式上从内容上不断地创新。

夜宿嘉峪关,我们的旅程只是把这里作为一个住宿点,没有安排再向西行去玉门关和阳关。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们暂且就不去那边了。嘉峪关是秦长城的西起点,历史书上,这里有过无数次谁也不容易说清是非对错的纷争,刀光剑影似乎还在这里的上空晃动,古城墙城堡上的坑坑洼洼,诉说着战争的血雨腥风和历史的兴衰更替。躺在舒适的宾馆,突然想起陆大人的“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是多少年前的亊儿了?这里一片厮杀,马吼人叫,到处是矛与盾的叮叮当当撞击声,哀嚎声怒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上世纪三十年代,西路军曾在甘肃上演了英勇壮烈的一幕,也会让人们永远铭记。因为我们珍爱和平,所以回首战争。当然,我们在这里也似乎听到了更多的久远的阵阵驼铃声,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在那没有飞机,也没有高铁汽车的远古时代,人们使用可载人也可载物,还可耐干渴的骆驼,穿越戈壁滩与外面的世界分享精彩。骑行人唱着一首小曲“毡房外,驼铃声声响起,我知道,那一定又是你”,也许,是为了商品交易,也许,是为了科技文化交流,也许是不同民族之间外交使者,说不定,还有异域恋情。很早很早以前,就有《诗经》写着“抱布贸丝,匪来贸丝”,不来换丝,来干什么的?诗经上说而是来与我合谋那个事儿的。社会的发展,让人类形成了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入人心。和平共处的呼声已成了人类社会的主旋律,人类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吧。

大巴车带着我们来到了敦煌莫高窟,莫高窟就是在这里山上的崖壁上,挖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洞窟,洞窟与洞窟之间,修建许多栈道相连,有一些木质结构的建筑,我注意到是没有用铁钉竹签之类的,当年鲁班式的工匠,就用木块与木块之间凿成的凹和凸的形状相楔合的。洞窟中,有不同的彩塑,墙壁上绘有不同的彩色壁画。莫高窟是一个宏大的佛教艺术中心,有洞窟400多个,有彩塑2000多,有壁画4万多平方米,这些工艺,是唐宋元明清甚至更早各个朝代的艺术品叠加。彩塑和壁画内容大多涉及佛教。四百多洞窟中,我们只看了四个。有一洞,就躺着一尊卧佛,据说是佛祖释迦圆寂的场景,有不少弟子围着他,表情肃然,佛祖头枕胳膊,一脸的平静安详。看其他几个洞窟,壁上画的大都是跳舞的画面,有人弹奏少数民族乐器,有一幅好像是宫廷生活场景,人物表情丰富,微笑的,略显忧郁的,强作淡定状的……栩栩如生。这些绘画,多少年过去了,千年的时光,该冲淡了世间几多的东西,而我们如今还可从画中看出些许色彩,可见当时绘的图是多么的鲜艳夺目。这是何人所绘?彩塑何人所雕?花了多少时间?是在什么情形下为什么目的所为?许许多多的谜团等待后人慢慢解开。建国后,有一批热衷敦煌艺术的学者,一生致力于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研究,有一次,我前年在央视上看到一则 道,一位姓樊的女孩,一位北大的才女,毕业后就去了敦煌从事研究,一去就是五十多年。科学是需要着迷的,艺术也是需要着迷的,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

在酒泉市,我们还探访了一个谜一样的地方。在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交界的阿克塞,一个少数民族哈萨克民族聚居地。建国后,在这原本荒无人烟的无人区,科学探测发现了石油,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啊,很快,就有一批建设者携妻带子勇敢地在这里扎下了根,鼎盛时期,这里成了拥有十多万人口的一个边塞石油小镇。在八十年代初,有人传说这里闹鬼,有人说这里遭受了不明原因的袭击,也有人说是这里的放射性元素过高,总之,一夜之间,都走人了,这里便成了一片废墟。我们现在看到这里到处是残垣断壁,也许这里曾作为影视拍摄基地,我们看到被炸得横七竖八的军车坦克和小车等。从残存的断壁看,还有土砖结构的房屋,应该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修建的,也有不少钢筋水泥结构的断墙。有些墙上,我们还看到少许残存的字迹,诸如“幼儿园”,“学校”,“工人俱乐部”等,还有那个开采石油的机械设备,也孤独无援地竖立在边塞,默念着一段辉煌历史。那个开釆石油的铁装置,有十多米高,像一个啄米的公鸡,当时的石油开采,也许就与我们农户采用地下水的液压泵一个原理吧。在一块半截墙上,已经褪色的六个大字依稀可辨,“抓革命,促生产”。仅从残存的痕迹,我们可以想象当年这里的一片繁忙,让我们回望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这是那些年我读过的豪气冲天的诗句。

鸣沙山是一片沙漠地带,长四十多公里,宽二十多公里,奇怪的是,在这八百多平方公里的中央,居然有一汪永不干涸的泉水,这汪泉水,形如一轮初七八的弯月,长近百米,宽约二十米。为什么沙丘不向低洼的泉水池中移动?为什么千百年来不被沙漠淹没?难怪号称“天下第一泉”了。月牙泉在绝望的沙漠中高唱着一曲生命的歌。沙夹风而飞响,泉映月而无尘。粉红的沙山围着月牙泉,月牙泉如一面天镜,倒映着四周粉红沙山,恰似一位情窦初开少女绯红的脸庞。月牙泉,我要为你歌唱:大漠抱新月,绝处逢甘泉。

我们旅游线路是甘肃青海环线,由兰州向西北到敦煌,再折返向东南方向进入青海,青海的气温要比甘肃低,在酷暑时节的大白天,气温有时也低至个位数,老婆带的轻便羽绒服终于排上用场了。青海的德令哈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我们在祁连县城住了一晚,晚上去县政府门口广场游玩,这里也有广场舞,跳舞的也是以中老年妇女居多,难怪广场舞前面冠了一个“中国大妈”。边塞少数民族的广场舞,与内地略有差异,跳的舞有点藏族舞蹈风味,音响放的音乐,耳朵感知总像有一点我们看到的印度或巴基斯坦电影中,吉卜赛民族音乐,听得出音乐中的那种自由豪放甚至有一种放荡不羁的感觉。老婆和她的几个同学,都接触过音乐常识,对音乐有点小感觉,她们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节奏有模有样地跳了起来。

青海主要景点是“三湖”和“一山”。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它原本是淡水湖,现在是咸水湖了,它水面面积有四千多平方公里,这么大的湖在冬天是厚厚的冰层覆盖的,只是在那个零下三四十度的季节,我们不会来一睹青海湖的风采。青海湖的湖水呈蓝色,不是海水的那种蓝,海水的蓝淡雅,青海湖水的蓝,蓝得深沉得多。据说青海湖也像喀拉斯湖一样,也有“水怪”,史书有记载,今人也有目击者众。大自然该有多少未解之谜啊,可以肯定,随着人类探求自然的不断深入,我们未知领域的集合会越来越小。青海湖还有很多人文景观,这里曾经是海军鱼雷发射试验基地。老婆和她的几个同学租了一艘摩托艇,飞驰在宽阔的湖面上,一波波水浪把衣服淋湿了,一阵阵尖叫把嗓子喊哑了,难得的模仿年轻人,好好地疯狂了一把。

在柴达木盆地,有两个盐矿,号称“天空之镜”的茶卡盐湖,有一百多平方公里,据说盐的储存量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一百多年,这不是一个整体的湖,是由大小不等的小湖连成的一个大湖,小湖与小湖之间有堤坝,各个小湖的周边长有的有几公里,有的十几公里不等,目测湖水深度不到一米,浅水区可以触摸到颗粒状的盐,这个广大面积的湖水,应该是液态的盐。

柴达木还有一个盐湖,是著名的翡翠湖,我认为,青海的自然景观,最美不过翡翠湖,其实,我看这里不是湖,而是几十个(可能是几百上千,我们沿途只看了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池塘,大的池子也只有长宽百米左右,小的池子仅有长宽十几米。池边是固态盐,类似我们江南冬天下的那个颗粒状雪籽籽,池中是水,水中有一些晶莹的固体,类似在我们江南冬季雨加雪的日子里,雨和雪冻结成的大块大块的冰块。

更有趣的,是各个池塘中的水,呈现出绿、蓝、黑、紫、红、黄等不同的颜色,且水一点都不浑浊,很是清澈透明,反射光的效果特好,游人站在池旁水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就像镜面一样的效果,游人们纷纷打开手机相机功能,留下这最漂亮的瞬间。池塘的水以绿色蓝色居多,极似珠宝店琳琅满目的翡翠,可能缘于此,人们称之为“翡翠湖”,这可能是老天爷随手撒在大西北柴达木盆地的一把翡翠珠宝吧。

一次接到旅行社通知,又再次接到通知,从兰州返回长沙的机票两次延期,可能是疫情反弹,部分出行人员取消计划,航空公司节约资源,玩起“拼多多”的游戏。乘航空飞机,我也只有十多次,这是马航之后大几年的第一次乘机。我有时换位思考,机长比我年轻,比我地位高,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上,真是天壤之别啊,空姐那么漂亮,他们会比我更加珍惜生命,他们不怕,我何俱之有?正如几个耄耋老人坐我的小车一样,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我的驾车技术。换位思考,是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啊,换位思考,人与人之间,多了宽容,多了理解,多了信任,甚至我发现,换位思考,还能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恐惧。

久居陋室,久坐办公椅,只想出去走一走,在外只有几天,又想回家。老家那熟悉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那些熟悉的人,那些听惯了的乡音,就是老家的一草一木,都是与我有心灵感应的,我已完全融入了我的家乡。在外几天后,身心又回到了生我养我的老家,我突然想为一个公司制作一条广告词:自然是美的,社会是美的,生活是美的,人生是美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