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团队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
根据小编的不完全统计
共有15名浙江大学教师和校友
其中4位浙大人荣获创新争先奖章
11位浙大人获得创新争先奖状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
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
冯江华
现任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科技部重点领域“列车 络控制与信息系统创新团队”负责人,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负责人。1982级电机(本)、1986级电机(硕)。
冯江华深耕轨道交通电力传动和控制工程领域30年,持续推动列车“动力心脏”和“控制大脑”技术升级换代,建立了该领域“研制一代、储备一代、探索一代”创新生态和创新能力,为我国电力牵引与控制技术实现从追赶、并跑到领跑做出突出贡献。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18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获全国发明人物特等奖、詹天佑大奖、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湖南光召科技奖、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等荣誉。
李兰娟
著名感染病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70级临床医学。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李兰娟院士主动请缨去武汉救治危重症患者,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
金黎平
马铃薯遗传育种专家。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马铃薯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和国家薯类作物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980级农学(本)。
焦宗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院长,机载系统创新中心主任。液压传动及控制1981级(本),液压传动及气动1985级(硕),流体传动及控制1988级(博)。
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
王浩
水文水资源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现任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兼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全球水伙伴(中国)副主席等职。2015年受聘为浙大求是讲座教授,加盟浙大建筑工程学院。
王岳飞
国家一级评茶师。现任浙江大学茶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茶叶1986级(本)、茶学1992级(硕)、茶学2001级(博)。
一直从事茶相关教学、科研开发、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工作。主要从事茶叶生物化学、天然产物健康功能与机理、茶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省重大科技专项,研发成功茶终端产品30多种,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著作10余部,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获首届中国茶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茶叶学会青年科技奖,是首届中华茶文化优秀教师、全国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15浙江大学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首届杰出茶人奖、首届国际杰出茶人贡献奖等获得者。
主讲的《茶文化与茶健康》入选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我最喜爱的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和“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听众2000多万人次。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做茶文化、茶科技、茶健康公益讲座500多场,直接听众20余万。
孙斌勇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9届应用数学(本)。2004年在香港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2005年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2005年底起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工作。
长期从事基础数学研究,在李群表示论、自守形式和朗兰兹纲领,特别在典型群无穷维表示论、L-函数及其相互联系的基本问题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014年获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2016年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担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
严建华
现任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任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理事长、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电厂热能动力工程1978级(本)、工程热物理1982级(硕)、工程热物理1987级(博)。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长期致力于可燃废弃物的高效清洁能源化利用研究,围绕固体燃料的高效清洁能源化利用、污染控制、燃烧检测和诊断及优化运行,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纵向和企业横向合作项目,建立了废弃物中不同组分的热转化动力学数据库,研发的循环流化床焚烧发电技术和污泥搅动型间接热干化焚烧集成技术,解决了高水分、低热值生活垃圾和污泥清洁焚烧的国际性难题,实现了二恶英排放优于最严格的欧盟标准,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技术成果获得了成功的产业化,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建立了国内首家列入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实验室目录的二恶英分析实验室。2项核心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发表SCI论文356篇,EI论文57篇,授权发明专利67项,出版中英文专著8本,主编国家/行业标准、导则和指南5项。作为团队共同带头人,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作为第一完成人和共同负责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何祖华
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兼上海市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政协委员,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等。农学专业1979级(本),植物病理学专业1992级(博)。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抗病信号转导、功能基因和信号途径互作。主要研究模式植物(水稻和拟南芥)抗病调控基因的克隆与信号转导, 重点研究水稻对真菌病害(稻瘟病和纹枯病)和拟南芥对水稻病害非寄主抗性的调控机制和信号途径,尤其是作物广谱抗病的基因及其分子机制;植物抗病(SA,JA途径)与发育(GA和auxin)和逆境信号间的cross-talk,逆境信号记忆机制;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及其对田间(基础)抗病性的调节,并致力于广谱抗病和高产水稻资源的创造,目标是高抗与高产性状的协调与平衡。在广谱抗病机制与育种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建立了抗病与产量性状互作的创新研究领域。
宋征宇
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长征七号控制系统副总师,载人航天“神箭”控制系统副总师。1988级工业电气自动化(本)。
长期从事航天控制基础理论研究与新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先后参与了中国载人运载火箭、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和中国重型运载火箭等的研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可靠低成本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设计、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曾获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个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青年五四杰出贡献奖章等荣誉,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委员,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张建锋
现为阿里巴巴合伙人,任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阿里达摩院院长。1994级计算机,曾于浙江大学光学仪器厂工作,2004年加入淘宝并曾担任多个管理岗位,先后领导淘宝技术部、B2C开发部、Alibaba.com中国事业部、本地生活服务、1688.com和天猫。于2016 年4 月至2019年12月担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于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担任中国零售事业群总裁,此前担任淘宝 及无线事业部总裁,自2018 年11 月起担任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2017年达摩院创立之际出任院长,致力于探索科技未知,以人类愿景为驱动力,开展基础科学和创新性技术研究。
周雪平
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教授。1992年至1994年在浙江农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出站后留校任教,曾历任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书记、院长等职。
胡海岚
徐铭恩
杭州捷诺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任浙江省医学信息与生物三维打印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导。药学1995级(本),生物医学工程2000级(硕),生物医学工程2002级(博)。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才,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首席科学家。
蔡秀军
著名外科学专家。现任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临床医学1981级(本)、外科学1990级(博)。兼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 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临床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央保健会诊专家、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美国外科学院Fellow、英国皇家外科学院Fellow、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9-2012)、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
建立了腹腔镜刮吸解剖法肝切除术、腹腔镜下区域性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国际上完成首例完全腹腔镜下绕肝带法二步肝切除术,创建了国内首个微创医学学科。在SCI及中华系列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担任十余种专业杂志主编、编委,编写专著和教材10余部,授权发明专利9项,主持、参与制定操作指南5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等。
为奋斗于科技创新前沿的浙大人点赞!
致以崇高敬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