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们赋予了汽车许多附加的属性,但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它的工具性仍然是第一位的,所以一台理想的家用车应当始终将“实用”作为首要任务,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将要推荐颇为优秀的四台车。
东风雪铁龙爱丽舍&上海大众斯柯达昕锐
南北大众在同一个平台上推出了三款车型,分别是上海大众桑塔纳、上海大众斯柯达昕锐和一汽大众捷达。其中昕锐应用了斯柯达品牌全新家族设计语言,外观清新靓丽,没有落入大众的“套娃”设计,应该说是三款车型中模样最出挑的一位,而且出于品牌定位的考量,斯柯达的定价通常要比同档次大众车标的车型低一些,因此昕锐始终是我认为这三款车型中最值得购买的。
大众的市场洞察力的确非常超前,十万元的入门A级车市场可以说就是被大众挖掘出来的。通过对PQ25加长轴距打造的几款三厢轿车一经推出就获得大卖,2603毫米的轴距在当时直接“秒杀”了几乎所有的同价位合资品牌A0级产品。
但在东风雪铁龙爱丽舍和东风标致301出现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全新爱丽舍基于EMP1平台开发,由于EMP1平台的轴距极限高达2675毫米,所以爱丽舍可以拥有比竞争对手更长的轴距。2652毫米的轴距带来的是后排空间更加宽大,同时可以获得多达485升的后备厢空间。当你打开车门后,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这种优势。无论前排还是后排腿部空间都很充裕,而且这并不是在牺牲乘坐舒适性的基础上获得的。同时,爱丽舍的平台优势还在横向空间上得到进一步体现,尤其当后排需要满载时,不会有很多A0级遇到的“挤不进去”的窘况。
外观设计
两款车型的外观都有独特的设计,爱丽舍将天线集成在后挡风玻璃内,所以车顶更光洁干净;昕锐则有着更复杂的车尾线条,搭配斯柯达标志性的“C”形尾灯显得更精致,爱丽舍则略有臃肿感,可谓各有优势。
两车的车顶都采用了激光焊接工艺,看不到黑色的密封胶条。总体上看,爱丽舍的线条比较圆润饱满,看起来更显大,即便车身长度更短,但两台车放在一起爱丽舍却丝毫不落下风。昕锐则还是德系车风格,以平直线条为主,看起来清爽利落。
内饰
爱丽舍的内饰与外观一样比较柔和,各种旋钮按键的造型更为多变;昕锐完全是四平八稳的设计,个人认为缺少了些亲切感,但内饰的细节做工还是昕锐更加严谨,尤其是面板接缝处的工艺更细致一些,赚回了些许分数。
配置
昕锐有着不小的优势,昕锐在各档次配置上都有一定的特点,像侧气帘、胎压监测这些配置,爱丽舍全系都没有配备,而像外后视镜加热、隔热玻璃、雾灯转向辅助这样实用性非常高的功能,昕锐中配车型就有,但爱丽舍全系皆无。
同时昕锐高配车型还可以选装前排座椅加热和定速巡航功能,当然爱丽舍的顶配车型配备导航是一大优势,但我仍然认为导航对这一级别的车型来说面子意义大于实用价值。另外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一点是,昕锐还是我们此次专题中唯一采用后排三个独立头枕的车型,这个配置看似可有可无,却对舒适性以及安全性价值极大,很多十万元上下的车型都会选择减配后排中央头枕,昕锐在这一点上非常厚道。
动力系统
爱丽舍和昕锐不约而同选择了1.6升这个主流排量,昕锐另外还有一款更便宜的1.4升发动机,不过仍然以1.6升作为主力车型。两台发动机的参数相差无几,动力性能中规中矩,但变速箱方面差异比较大。PSA仍然没有给低端车型普及6挡自动变速箱,相较之下昕锐就显得比较厚道,全系各个配置档次的车型都有5挡手动和6挡自动两种变速箱供选择。当然爱丽舍也并非没有优势,它的手动变速箱就有着很好的手感。
昕锐全系配备大众EA211系列发动机,6挡自动变速箱,应该说是一套将动力、油耗和可靠性结合得相当均衡的动力单元。驾驶这台昕锐可以很轻松地实现百公里6升左右的油耗表现,动力满足日常代步也完全没有问题。整套动力系统的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噪音控制比较一般,转速超过2500转就会有较为明显的声响,且声音质感不佳,对舒适性有一定影响。
由于配备了手动变速箱,所以我有理由对爱丽舍的动力抱有更高的期待,最终的事实也兑现了我的期待。虽然初上手时,爱丽舍偏高的离合器接合点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不过习惯以后就会非常方便,因为离合器踏板只需要踩一半就可以了,左脚的劳动强度降低不少。
爱丽舍搭载的CVVT发动机在两千转附近有充沛的扭矩输出,所以起步加速颇为轻快。但是在升挡加速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比较恼人的缺点,5挡的挡位距离驾驶座太远,过于偏向副驾驶一侧,所以如果是身高较矮的人,挂挡动作会不太顺手,而且还容易磕碰到副驾驶座上的乘客。由于采用了后轮碟刹,所以爱丽舍的制动系统有着比昕锐更好的“脚感”,制动力更均匀,通俗地说就是刹车时不容易“点头”,车身姿态更从容一些。
隔音效果
爱丽舍的隔音水准超出了我先前的预期,这一点在高速巡航时体现得尤为显著。虽然爱丽舍在时速100公里巡航时转速可以达到2700转左右,但此时车厢内的噪音水平和在相同速度下、使用6挡变速箱、2000转出头巡航的同级别车型差不多,不必刻意调高电台的音量,正常的交谈也完全不受打扰。在下车时我特地观察了一下,爱丽舍的四门隔音采用双层密封胶条,和某些只在车身上使用一层胶条而简配车门胶条的车型相比厚道许多,所以隔音好在情理之中。
操控感受
在我看来对昕锐和爱丽舍这样的实用车型来说,这一点并不十分重要。不过不重要不代表做得不好,事实上昕锐和爱丽舍的操控感受都不差,都带有相当明显的欧系车风格。虽然他们也都不约而同地考虑到了消费者的需求,方向盘的转向力度和路感回馈都比较轻盈模糊,但好在悬挂的调校都相当符合中国的国情,对路面颠簸的过滤相当到位,弹跳质感也颇为紧实,相比之下同价位的日系车则通常还留存有些微的松垮感,但在昕锐和爱丽舍身上,无需担心这类问题。
综合点评:昕锐是一款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车型,不仅设计上比较前卫,亮眼的配置也更多一些。爱丽舍则显得更低调实用,更宽敞的空间是它最大的优势,甚至轴距比它更长的长安福特福睿斯,在乘坐空间方面都不及它。落实到购买层面,爱丽舍没有6挡自动变速箱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毕竟愿意开手动挡的人正在减少,所以大众家族的几款车型包括昕锐在内卖得更好也并不奇怪。
上海通用雪佛兰 赛欧3
和平时试驾的各类高档、贵气的车型相比,赛欧无疑是一款十分平民的车型。赛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是家庭第一辆车的代名词,这种口碑优势传扬至今。如今的赛欧变得更加低调朴实,更多的成为人们出行代步的好帮手,但有一点不曾改变,那就是赛欧始终是千百万中国家庭实现驾车梦的最佳选择之一。
空间
赛欧3进一步放大了尺寸,长度增加51毫米、宽度增加45毫米、轴距增加35毫米,整车的外形观感比过去更加扁平宽大,提升了高级感。同时辅以更加合理、高效的设计让车厢内部的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按照厂商的数据,乘客的膝部空间提升了25%,而经过我们的实测,后排可以让身高1.85米的男士以舒适的坐姿落座,且后排中央地板平整,保证了满载状态下的乘坐舒适性。
动力系统
赛欧3的动力系统可以说是新车最大的亮点,不仅动力性能有显著提高,油耗还有明显下降,同时赛欧3搭载了同级唯一的发动机自动启停系统。1.3升和1.5升两款全新发动机,参数较之前的1.2升和1.4升发动机均有显著提高,我们试驾的1.5升车型采用DVVT进排气双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和别克凯越、雪佛兰科鲁兹经典版的动力单元完全一致,应用在赛欧3上动力表现游刃有余,和5挡手动变速箱搭配的平均油耗只有每百公里5.4升,在动力性能提升的前提下比上一代赛欧的1.4升车型百公里油耗减少0.5升。
赛欧3的手动变速箱,挡位行程比较短,离合器的接合点很容易掌握,所以上手难度不高。整套动力系统的表现在同价位的小车当中仍然是最出色的,更难得的是,赛欧3把发动机自动启停系统列为全系标配。自动启停系统应用在手动挡车型的实例并不多见,在赛欧3身上,这套启停系统的运转逻辑相当智能,只要车辆停稳后挂回空挡,发动机就自动熄火;再次起步时只要踩下离合器踏板,发动机旋即启动,驾驶者正常的起步挂挡动作完全不受干扰,整套系统的介入过程不仅速度极快,对车辆造成的震动影响更是微乎其微。
操控感受
除了聪明、高效的自动启停系统,赛欧3还全系标配了EPS电动助力转向,虽然电动助力转向早就不稀奇了,但在这个价位的车型上装备的并不多,电动助力转向相比液压助力转向更节油,而且低速状态下转向力度更轻盈,更易于用户的驾驶。
悬架方面,赛欧3不出意外地采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形式,但新车采用了更多的高强度钢板,使用同级唯一的抗拉强度1350兆帕PHS热成型钢材,车身整体的刚性显著提高。落实到驾驶感受上,赛欧3相比上一代车型,中高速路况下的稳定性有明显提升,飘忽感基本被消除,行驶品质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安全性,乘客的主观感受也更舒服。
配置
虽然赛欧3顶配的价格也仅有7.39万元,但在这里还是要说一下与配置有关的话题。虽然赛欧3的买家都是注重性价比的实惠型买家,但赛欧3的配置还是有一些值得一叙的亮点。
除了前面提到的与驾驶环节有关的发动机自动启停系统、EPS电动助力转向外,赛欧3的内饰工艺有了长足进步,内饰面板大多采用带有纹理的塑料面板,看起来更加大气。车内储物空间也非常丰富,各种尺寸的储物格随处可见,方便收纳各种物品。
全系标配了大灯高度调节、后视镜电动调节、遮阳板化妆镜和USB接口。中配车型已经配有天窗、遥控钥匙、14英寸铝合金轮毂、后排电动车窗。
这些配置并没有什么格外特别的亮点,或者说对十万元及以上的车型来说不值得一说,但考虑到赛欧的价格区间以及竞争对手们的配置,在此特别罗列一番还是挺有价值和必要的。
综合点评:赛欧3是一款非常简单的小车,不过正因为这份简单,让它成为国民轿车的不二之选。过去一年里,七万元上下的新车型涌现了不少,赛欧3在延续品牌价值的同时产品属性也得到了大幅升级,不出意外的话它将继续成为同级销量冠军。
长安福特福睿斯
在福睿斯之前,长安福特在入门紧凑型车市场一直是用经典福克斯来扛大旗。对照经典福克斯的特点,福睿斯的产品属性可以说非常有针对性。
外观
采用福特新的家族设计,前脸采用与蒙迪欧类似的大嘴前脸,六边形前格栅应用大面积镀铬,可以说是中国消费者非常喜爱的设计方式。
空间
在紧凑型车很重要的尺寸方面,福睿斯也相当“大方”,4587毫米的长度大幅超越经典福克斯,即便和卡罗拉、科鲁兹这些主流紧凑型车相比也差别甚微。
国人最关心的轴距,福睿斯达到了2687毫米,超越了绝大多数紧凑型车,和价格相仿的入门紧凑型车相比,更是大幅领先。宽大的尺寸不仅让整车看起来更显大,还能够实现更宽敞的内部空间,这无疑是最能吸引消费者的亮点。
配置
福睿斯在车身外部看得见的部分有许多亮眼的配置。全系标配无骨雨刷和前雾灯,前后灯组都部分采用LED材质,后轮碟刹也是标准配备。此外福睿斯的轮胎规格也比较高,低配车型胎宽195毫米,高配车型采用宽205毫米的固特异Assurance TripMax轮胎,轮胎的规格和厂牌型号上都比同级竞争对手的配套轮胎更高档。
内饰
来到车厢内部,福睿斯的设计和用料也看点颇多。首先我们试驾的这台高配版本在中控台上使用了大面积的软质搪塑工艺,这是低配车型所不具备的,在面板中间还特别加入了类似缝线的纹理,让中控台的档次感提升不少,在这个价位的车型里运用大面积搪塑工艺的车型还是很少见的。
其次细节方面福睿斯有几处值得一提的贴心设计,中央扶手后部留有一个给后排乘客使用的中控锁,在上下车的时候会比较方便,而且在举家出游时可以方便车内乘客随时闭锁车门,对有孩子的家庭实用性很强。
中控台顶部预留了一处用来固定外接导航系统的支架,支架后方还预留了USB和AUX接口,方便为导航供电以及实现语言播 功能。可能有人会说为何不在配置表里增加一套大屏幕导航呢?我想一方面这会让消费者的硬性购车成本更高,另一方面导航对这一类实用车型来说并非必备件,倒还不如预留这样一个功能性不错的支架让用户自己进行后期加装来得实用。
动力系统
福睿斯全系配备1.5升发动机,参数指标与嘉年华基本一致,仅有细微差别,变速箱方面匹配5挡手动和6挡自动变速箱。我们此次试驾的是手动挡高配也就是手动时尚型,从手动挡的角度来说福睿斯的驾驶难度几乎为零,离合器的接合点异常清晰,而且对左脚的宽容度很高,踏板抬起的速度快一点或是慢一点都能顺利入挡,完全不必担心熄火的问题,这种十分具有亲和力的设定对城市用车大有裨益。手动变速箱的挡位行程很清晰,入挡行程也比较短,个人认为结合了法系车与德系车的特点,是同级手感最好的手动变速箱。
福睿斯采用了与嘉年华相同的方向盘,尺寸相当小巧,转向系统的设定继承了福特家族中小型车的一贯特点,转向力度既有一定回馈力的同时转向比例又不失精准灵活,可以说福睿斯是一台很容易上手又十分好开的车。
综合点评:相比经典福克斯,福睿斯的外形很值得肯定,霸气的前脸和宽大的尺寸很容易第一时间博得用户的好感。由于是新近推出的新车,因此在一些细节上可以明显感受到长安福特是有意识地瞄着竞品的配置来设定自家产品的属性,所以尽管没有十分亮眼的装备,但福睿斯在许多细节上都实现了面面俱到,这在消费者对比多款车型并做出决定的时候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