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工有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1. 高温

  建筑施工多为露天作业,夏季受炎热气候影响较大,少数施工活动还存在热源(如沥青设备、焊接、预热等),故建筑施工存在不同程度的高温危害。

  2. 粉尘

  建筑工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中可能会接触到的生产性粉尘有:矽尘、水泥尘、电焊烟尘、木屑尘、金属粉尘、三硝基甲苯粉尘、腻子粉粉尘、锰烟、锰尘、铅烟、铅尘,以及人造玻璃纤维等。

  3. 噪声

  建筑施工过程可能接触的噪声有: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

  4. 振动

  建筑施工可能存在局部振动(如凿岩机、电钻、风钻等)或全身振动(如挖土机、铺路机,打桩机等)。

  5. 化学毒物

  建筑工有部分施工可能接触到的化学毒物有:氮氧化物、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汽油,沥青烟和铅、汞、铬等金属毒物、窒息性气体(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等。

  6. 其他因素

  ①紫外线作业(电焊、高原作业);②高气压作业(潜水作业、沉箱作业);③低气压作业(高原作业);④低温作业(北方冬季作业);⑤高处作业(吊臂起重机、塔式起重机、脚手架);⑥生物因素:旧建筑和污染建筑拆除作业和疫区作业可能存在炭疽、森林脑炎、布鲁氏菌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⑦职业紧张;⑧人机功效学问题等。

  二、建筑工可能患哪些职业病?

  1. 职业性中暑

  职业性中暑是指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建筑工多为露天施工作业,尤其是三伏天持续高温天气下,可能发生职业性中暑。

  2. 职业性尘肺病

  建筑工是职业性尘肺病的高发群体,其可能罹患的尘肺病包括:矽肺、木工尘肺和电焊工尘肺等。

  3. 职业性噪声聋

  建筑工从事机械操作,长期接触机械噪声、爆破噪声等,可罹患职业性噪声聋。

  4.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

  建筑施工常使用到凿岩机、风钻、射钉枪类、电钻、电锯、砂轮磨光机等手动工具,可能存在局部或全身振动危害。全身振动引起的功能性改变经脱离接触和休息后,多能自行恢复;局部振动可导致职业性手臂振动病,引起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病变,可累及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发病部位多在上肢,典型表现为发作性手指发白(振动性白指)。

  5. 职业中毒

  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有机溶剂中毒(如苯中毒),煤气中毒,铅中毒,锰中毒。

  6. 其他

  三、保护建筑工职业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根据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特点,可采取以下有效的防护措施进行防护:

  1. 防护原则

  (1)制定合理劳动制度,加强施工过程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健康、职业安全教育;进行上岗前、岗中、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2)采用不产生或少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型建筑材料、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设置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使工作场所职业病有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标准(GBZ 2.1—2019和GBZ 2.2—2019)有关要求。职业病防护设施应进行经常性维护、检修、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3)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并保证其选型正确,维护得当,建立健全个人防护用品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 废等管理制度,并建立发放台账。

  (4) 对可能产生急性健康损害的施工现场设置监测 警装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设置紧急撤离通道或泄险区域等。

  2. 预防措施

  (1)针对高温危害

  夏季要做好降温防暑工作,尤其是预防“高温刺客”——热射病的发生!夏季高温作业应降低工作强度或工作量;实行轮班制;合理调整作息时间,避免中午高温时段作业,适当延长工间休息时间,保证建筑工人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提供含盐清凉饮料(含盐量为0.1%~0.2%),饮料水温应低于15 ℃,气温高于37 ℃应停止作业。

  (2)针对粉尘危害

  针对粉尘危害,可采取“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来进行预防控制;建筑施工应在上风向作业;此外,建议粉尘作业建筑工戒烟/控烟。

  (3)针对噪声危害

  应尽量采用低噪声施工设施和施工工艺;对于高噪声施工设备,采用隔声、消声、降噪设备设施;噪声超过85 dB(A)的施工场所,应佩戴符合标准的护耳器;尽量减少噪声作业时间;实施听力保护计划等。

  (4)针对振动危害

  建筑施工单位应尽量改进生产工艺技术,包括人机化设置,做好减振、防振工作。如改用自动化、半自动化生产工艺,避免手持风动工具,减少手或肢体直接接触振动体,采用液压、焊接、粘接代替铆接,采用化学除锈代替机械除锈;建筑工人进行振动作业时应佩戴防振手套;控制工具的重量、作业时间,低温天气时应做好防寒或保暖措施等。

  (5)针对化学毒物危害

  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避免接触化学毒物,做好通风排毒工作;穿戴防毒服、防毒面罩、口罩、护目镜、手套、靴子等;应在上风向施工;应严格按毒物、防毒物品使用、存放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在有毒工作场所进食或吸烟;高毒作业需持证上岗;使用毒物后,应正确洗消等。

  (6)针对有限空间危害

  针对有限空间危害,应严格按GBZ/T 205—2007 进行施工。设置工作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标识和警示标识;施工前、施工中应做好工作场所通风排毒、供氧和有毒有害气体实时监测工作,应有应急救援预案,避免盲目救援。

  (7)其他

  此外,建筑工还应做好冻伤、下肢静脉曲张、腰肌劳损、精神心理等职业健康疾患的预防控制。如佩戴保暖手套、穿弹力袜、保持心情愉悦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