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架飞机在天上飞着飞着,突然引擎螺旋桨自己跑了,而且操纵杆锁死,无法转弯,无法对准跑道,并且油门还在最高转速降不下来,那您觉的这飞机还有救吗?而这种极端故障,在美国的一架飞机上就真实发生过,它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里夫阿留申8号班机空难。
里夫阿留申8号班机
1983年6月8日,里夫阿留申航空8号班机,正准备从阿拉斯加边境小镇科尔德湾飞往西雅图,它的大部分航程都是在北太平洋上空度过。
里夫阿留申8号航线为从阿拉斯加至西雅图
驾驶舱内共有三人。分别是机长詹姆斯·吉普森、54岁。副机长盖瑞·林特纳、39岁。还有一名飞行工程师格拉德·慕斯·洛林、45岁。
机长 詹姆斯·吉普森
副机长 盖瑞·林特纳
格拉德·慕斯·洛林
该架飞机的型号为洛克希德L-188伊莱克特拉型客机,共有4个涡轮螺旋桨引擎提供动力。
洛克希德L-188C
当时机上有10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共15人。这天的天气很好,前段航程竟然没有遇到一个乱流。可机长刚把飞机调为自动驾驶,一阵奇怪的嗡嗡声就传了过来,同时还有震动现象出现。副机长向窗外看了看,发现4号引擎好像不对劲,于是机长就让工程师去后面检查。
副机长发现最外侧的4号引擎有异常
因为震动的幅度越来越大,机长决定先掉头回科尔德湾。
飞机震动的比较剧烈
而工程师和空姐刚来到窗边,可怕的一幕就在他们眼前上演了。4号引擎的螺旋桨竟突然从发动机上脱落,然后旋转着向他们飞来,之后打中机腹坠入大海,而机身的底部立刻出现了一道大口子。
4号引擎螺旋桨突然脱落 并砸向机身
里夫阿留申8号班机机腹被砸出一长条破洞
因为压力和温度发生剧变,机舱发生了爆炸性减压,并升起一大片浓雾。乘客们赶快都带上了氧气面罩。
当发生爆炸性减压时 座舱内会产生雾气
等浓雾散去后副驾驶发现,因为缺少了一部分引擎的动力,他们的飞机开始偏离航线往右转。就在他试图修正时,却发现操纵杆好像被锁死了一样根本拉不动。
飞机的操纵杆像被锁死了一样纹丝不动
而客舱里被震晕的空姐终于醒来,她刚站起来就发现了另一件可怕的事,她的脚竟然悬空了。原来地板上出现了一个半米多宽的洞口,那里只剩几根钢缆和地板托梁还在,从洞口直接都能看到下方的云和大海,该处就是刚刚螺旋桨击中的地方。
空姐发现脚下都能直接看到云层大海了
机长知道后面的情况后,赶快把坏掉的4号引擎关闭。因为在高空发生了爆炸性减压,所以他必须尽快降低飞机高度,否则等应急氧气耗尽大家都会昏过去。
4号引擎螺旋桨已经脱落
但跟副驾驶一样,他前面的操纵杆也拉不动。不过自动驾驶好像还能勉强使用,于是他就给自动驾驶输入了较低的高度。
飞机必须尽快下降高度
根据事后的调查,我们这里先说下操纵杆拉不动的原因,这样大家也就更容易明白他们当时的处境有多艰难了。
其实该架飞机的手动和自动驾驶,用的是两套独立的控制钢缆。而两条钢缆都经过那个被击穿的洞口,他们的操纵杆之所以拉不动,是因为变形的地板,正好把这两条钢缆都给压在了地板托架上、也就是钢缆被夹住了。依靠人力肯定是很难拉动,但自动驾驶用的却是发动机和液压驱动,所以力度也就更大。因此才会出现手动操作不动,但自动驾驶却可以的现象。
两条钢缆都被托架挤压卡住
自动驾驶靠液压能勉强拉动钢缆 而人力却非常难
接着他们发现麻烦还不止操纵杆,剩下的三部引擎这时竟然都在以全油门最高速运转。而且不管他们怎么调,引擎的动力始终无法减小。后来发现这油门儿坏掉的原因,也是因为控制油门的线路被螺旋桨切断了。
剩下三部引擎的油门在全速运转 且无法调小
现在他们遇到的每一项故障,其实都堪称是灾难级的。
比如操作杆失效,这会导致飞机没法转弯也没法降落,而当时的自动驾驶,还不具备自动着陆功能。
而全油门会使得飞行速度过快,进而给飞机带来解体的风险。就算勉强降落了,那肯定也会冲出跑道然后解体坠毁。这就跟你开车时方向盘突然锁死,油门踩到底后收不回来一样。
因为情况紧急,他们赶快向调度中心发出了求救信息。这时唯一的好消息是,在自动驾驶的操作下,飞机的高度慢慢降到了3000米左右,而这里的氧气浓度正好满足呼吸,至少他们没有了缺氧窒息的风险。
虽然可以呼吸了 但操纵杆依然拉不动
在不断地尝试后,机长的操纵杆还是纹丝不动,可副驾驶前的操纵杆,竟然被他用力扭动了一点。这意味着手动控制的钢缆还没断,事实也的确如此。后来调查员推测,可能相比机长副机长更年轻、力气也更大一点,所以他才能够拉的动钢缆。
随后机长也开始跟他一起使劲儿,在两人的合力操作和自动驾驶转向的共同作用下,飞机终于开始缓慢掉头,并对准了起飞时的科尔德弯机场。
飞机终于得以转弯掉头 准备返回机场
但他们又面临着一个新问题,该去哪降落呢?因为起飞时的机场跑道太短,而他们飞机的速度却太快,所以如果在科尔德弯降落必将冲出跑道坠毁。机长曾想过进行海上迫降,但空管却不建议他那么做,因为在83年以前还从没有客机在海上迫降成功过。
海上迫降风险极高 图为96年的埃航961空难
最后他们决定前往阿拉斯加最大的机场,安克雷奇国际机场降落,那里有两条3200米的跑道,虽然长度可能还是不够,但至少比阿拉斯基的其他机场好一些。
机组最后决定改降安克雷奇
四个小时后,他们终于来到安克雷奇机场附近。可因为飞机转弯和速度都不好控制,所以他们这时只能边转圈边想办法。就在这时,地面的工程师建议他们关掉自动驾驶再尝试一下,虽然机长不太愿意但最后还是照做了。而结果跟他预测的一样,他的操纵杆依旧是动也不动。随后他就重新打开自动驾驶以稳住飞机,并跟副机长说你来飞一会儿吧,我需要休息一下。
而副驾驶突然发现,他们的自动驾驶又自动关闭了,但他的操纵杆却也变轻了,此时也能更好地进行一些操作。机长得知后非常开心,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有机会进行降落程序了。
自动驾驶已经关闭 但副机长的操纵杆能用了
现在他们现在唯一的麻烦就是过快的速度。机长决定先关掉一部引擎试试,结果发现速度并没有下降很多。当飞机在跑道滑行时他判断,照这个速度下去飞机一定会冲出跑道,于是他果断做出了复飞的决定。
里夫阿留申8号复飞真实画面
其实对于飞行员来说,做出这个决定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很多降落时发生的空难,都是因为飞行员不愿复飞而执著于落地造成的。复飞后机长明白,要再想让速度降低那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关掉所有引擎。
但这样做的风险也很大,首先你不能在天上飞着时关闭。因为这种类型的飞机升力,主要是由螺旋桨将空气向后推产生的。如果在天上就关掉引擎,然后想通过滑翔的方式降落。那外露的螺旋桨会带来很大阻力,这会造成机翼升力消失,进而导致飞机失速坠毁。
因为该客机独特的设计模式 使得他们不能在天上时就关掉引擎
所以他只能在接近地面时关掉,但那样也将失去复飞的机会,而液压刹车也不能用,减速只能靠紧急刹车,所以他必须一次成功。为了进一步减小降落速度,他把开始进近的高度也从800米降到了240米。
机长把进近时的高度 从800米降到了240米
飞机最后在跑道旁的草坪上及时停下。机上的15人没有一人伤亡,甚至飞机都还是完好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也让人更加佩服他们在事故中表现出来的冷静、自信,和称得上“神机组”级别的操作。
里夫阿留申8号在跑道上的真实画面
机组人员下来后与搜救人员交谈
副机长从逃生梯下来时的画面
机长三人特地穿正装下的飞机
里夫阿留申8号班机的受损情况
而相比这场空难的发生经过,事故的调查部分反而很简单,其实就是没查出来。因为四号引擎严重受损,并且螺旋桨等关键部件都坠入了大海,所以调查人员到最后也没查出确切的原因。不过他们也给出了一个大致推测,很可能是这架飞机的引擎在设计上存在缺陷,因为在这场事故发生以前,跟里夫阿留申8号同款的几架飞机,就已经发生过四次螺旋桨脱落事故了。
而调查员也解释了飞行员操作时碰到的问题,比如手动控制拉不动,而自动驾驶却可以的现象。这个原因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就是控制钢缆被卡住了,而自动驾驶力度大所以才能拉动钢缆。
自动驾驶能拉到钢缆 而人力拉不动
而后来手动控制又突然好用的原因是,原来钢缆被卡住后,飞行员纯靠力气不断扭动操纵杆,使得被卡住的钢缆也开始不断前后移动,在6小时的时间里,这钢缆竟把卡住的金属框架生生锯开了一个凹槽,之后钢缆受到的摩擦力也因此减小,所以操纵杆才变的好控制了一些。他们等于纯靠自己的体力,硬是给自己和乘客们创造了一个奇迹。
两位机长通过不断拉操纵杆,使得被卡住的钢缆缓慢前后移动
他们纯靠体力 拖动钢缆在金属架上锯开凹槽
因此,这场空难才被大家戏称为大力出奇迹,这既是一种开心的调侃,也是一种充满敬意的赞扬。驾驶舱的三人,在之后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奖项和表彰。而机长和副机长因为年事已高,已经分别在2010年和2020年去世。飞行工程师和同机的一名空姐成为了夫妻。而另一名空姐则在退出航空业后做起了生意。
机长已于2010年去世
副机长2020年去世
飞行工程师与同机的空姐结婚
另一名空姐退出航空业后选择经商
其实该空难还有个神奇的故事,就是那架涉事飞机。它在修复后几经转手,竟然直到今天还在使用,只不过已从客机变成了一架救火飞机。就在今年1月,它刚刚度过自己的63岁生日。正如副驾驶在采访中说的那样,这架飞机真的是像坦克一样坚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