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个股研 个股盈利预测行业研
【相关背景】国产大飞机明年有望试飞 航空材料产业需求将激增
【个股解析】国产大飞机产业链6大概念股价值解析
===全文阅读===
国产大飞机明年有望试飞 航空材料产业需求将激增
据媒体 道,中国商飞公司C919将于明年试飞,预计中国民航局将在2018年左右对C919飞机颁发合格证。C919试飞时间比原计划有所推迟,主要是为了进行过饱和测试,提升飞机的安全性。随着C919的逐步量产,高温合金、刹车系统等航空配套材料,迎来市场扩容机遇。
机构预计,按照每架飞机5000万美元,累计订单近500架计算,潜在市场规模上千亿元。从C919飞机成本构成来看,机轮刹车系统成本约占1/12,高温合金作为发动机的关键材料,也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C919的后续交付,将给上述配套材料产业带来市场拓展机遇。
据中国商飞公司 站披露,C919大型客机的研制工作,已进入工程制造的攻坚阶段,首架试飞飞机正在中国商飞上海浦东总装制造中心进行总装,目前已经实现全机机体结构对接。机载系统开始陆续安装,风洞试验、铁鸟试验、航电综合和电源系统等试验正在稳步推进,计划年内下线。
C919作为国产大飞机项目,获得政府大力支持。去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时指出,中国是最大的飞机市场,要花更多资金来研发、制造自己的大飞机。在强军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下,国产大飞机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从需求方面来看,目前我国民用大飞机制造市场巨大,规模已经在千亿级别,未来可能达到万亿空间,有望成为继高铁、核电之后,我国高端制造业又一支柱。
券商预计,为C919配套的高温合金、刹车系统、光电器件等航空材料企业,将获得实质性市场订单支撑。按照C919已有订单推算,机轮刹车系统市场规模约为100亿元,大飞机结构件业务收入也将达到百亿规模,结构件未来20年需求将超过500亿元,市场空间巨大。
国产大飞机产业链6大概念股价值解析
成飞集成重大资产重组公告对行业影响:风险落地,迎来再次布局良机
类别:行业 研究机构: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杨宗星 日期:2014-12-17
事件
成飞集成公告,因重组方案未能在股东大会之前获主管部门批准,公司将终止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主要观点:
垄断担忧终止此次重组。
公司公告,控股股东收到国防科工局就公司资产重组中涉军事项复函国务院国资委的抄送件,认为重组符合国防科技工业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总体要求,但将消除特定领域竞争,形成行业垄断,所以建议终止重组。我们认为,国防科工局对垄断的担忧,应该主要指成飞、沈飞在航空产品特别是军品方面的属同类业务,可能导致该领域出现垄断,不利于行业竞争。按照此前方案,成飞集成拟向中航工业、华融公司及洪都集团三家资产注入方定向发行股份,购买沈飞集团100%股权、成飞集团100%股权及洪都科技100%股权,标的资产预估值158亿元。假如重组得以通过,成飞集成主业将由原有的汽车工业向飞机与防务业务转变,成为中航工业的航空产品与唯一防务上市平台。
对行业影响主要在短期,长期逻辑并未被破坏。
我们认为此次事件对行业影响主要在短期,可能给军工类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带来负面预期。尤其对中航系上市公司影响可能最大。然而,我们认为,军工行业长期逻辑并没有被破坏:1)军工行业长期向好的根本在于,我国国际化战略带来的巨大需求与过去军事投入与建设等方面的相对滞后,带来行业的广阔空间;2)资产整合只是推动军工行业投资主线之一,军民融合、事业单位改制、定价采购体制变革也是目前与未来相当长时间里军工行业投资的主线;3)我们认为此次被否并不意味着军工资产证券化趋势的改变,其仅属个案;对以后的资产重组不会产生不良影响。4)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全军装备工作会议时强调,要加快构建适应履行使命要求的装备体系,这表明中央在军工装备体制改革、资产重组方面的态度没有发生方向变化。综上,我们认为军工行业在未来几年仍然处在行业向上周期,能够保持较快增速。
中航电子:业绩符合预期,未来将受益于研究所改制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鞠厚林 日期:2014-10-31
1。事件
公司披露三季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1.24亿元,同比减少1.35%;实现归属净利润3.74亿元,同比减少3.95%;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2.84亿元,同比减少8.84%;前三季度EPS0.2124元。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业绩小幅下降,基本符合预期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小幅下降,收入同比降低1.35%,毛利率为10.55%,去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0%,毛利率小幅提升,但是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9%、管理费用也同比增长6%。
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我们认为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于两块:一是公司2013年采取债务融资的方式收购航电企业,增加了今年的财务费用,预计约8000万元;二是公司于2013年12月成立了商业创新中心,预计该中心今年的研发和运营费用为1.1亿元左右,这两部分将可能降低EPS0.11元左右。
公司今年6月公告托管航电系统公司,航电系统公司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较好,13年实现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48.8亿元和13.59亿元。按千分之五的托管费率粗算,14年可为上市公司增加约8000万元托管费收入,这部分将增厚EPS0.05元左右。
如果不考虑上述费用,预计公司2014年利润将增长10%左右。
(二)未来将受益研究所改制,持续整合航电系统优质资产
公司是中航工业航电系统公司的主要上市平台,目前公司已公告托管航电系统公司,资产注入预期十分明确。预计未来随着国家关于研究所改制政策的落实,航电系统5家重要研究所的优质资产会尽快注入上市公司。由于待注入资产盈利能力强,如果注入,将对上市公司业绩有较大增厚。
3。投资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预计公司14-15年EPS分别为0.32和0.41元。目前股价动态市盈率约90倍。估值不具有优势。公司将显著受益于研究所改制。由于公司资产注入预期明确且待注入资产盈利能力较强,我们中长期维持“推荐”评级。
[PAGE@默认页1]
中直股份:重型直升机将打开新成长空间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徐志国,龙华,熊哲颖 日期:2015-05-26
投资要点:
与俄罗斯在重型直升机领域合作,将填补我国巨大空白。根据人民 、新华 等多家媒体2014年5月连续 道:莫斯科时间5月8日下午1时,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见证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与俄罗斯直升机公司总经理米哈耶夫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联合签署了先进重型直升机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目前我国直升机以中小型为主,在重型直升机领域几乎空白。俄罗斯则为世界直升机技术最先进国家之一,其重型直升机米26为全球最大直升机,单价估计在2-3亿元左右,产量300架以上。我们认为此次合作将极大推动我国重型直升机发展。公司作为中航工业直升机板块唯一上市平台,未来将从中极大受益。
公司是我国直升机领域龙头,几乎代表我国整个直升机行业。2012年公司进行资产注入后,已拥有集团直升机板块除武装直升机总装外所有资产。目前核心产品包括直8、直9、直11系列(含 AC 系列)等型号直升机及零部件,以及Y12系列飞机,具备年产百余架的能力,公司几乎代表我国整个直升机行业。
我国军事战略逐步转型,军用直升机需求快速增长。随着我国安全战略逐步对外扩展,对包括直升机在内的空中力量需求快速增长。2014年我国军用直升机保有量806架,仅为美国1/8。假设未来20年我国军用直升机规模达到美国现有数量一半,也将有2000-3000架采购需求。
低空即将放开,民用直升机面临更为广阔市场需求,公司将持续受益。低空领域改革不断推进,1000米以下低空开放试点有望在全面推开,我国通航需求处于爆发前夕。目前我国直升机保有量仅575架,仅为美国1/25,未来有巨大需求空间。公司作为产业龙头,将极大受益行业大发展。
集团直升机板块总装资产有进一步注入预期。中航直升机公司2014年营收240.7亿元,约为上市公司的1.93倍。中航工业资本运作走在各大军工集团最前列,随其资本运作不断推进,直升机板块剩余资产亦有进一步整合预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5-2017EPS 分别为0.75、0.99、1.26元。参考飞机总装类公司估值水平,并考虑我国与俄罗斯合作将填补重型直升机领域巨大空白,公司作为产业龙头将极大受益,上调目标价至100元,对应2015年133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大幅波动。改革的不确定性。低空放开不及预期。
中航重机:定增助力高端制造能力再升级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徐志国,龙华,熊哲颖 日期:2015-06-15
事件:
公司公告定向增发预案。公司拟不低于25.48 元/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46 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7.29 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锻造及液压生产线项目建设,并补充流动资金。
点评:
定增加码锻造及液压能力建设,高端制造能力再升级。本次定增中,27.86 亿元用于投入锻造项目,提升专业化生产能力; 6.53 亿元用于投入液压基础件配套设施建设,以满足国家重点装备关键液压基础件批生产要求;0.69 亿元投入军民融合的航空特种热交换器研制项目,构建精益化制造平台;10 亿元用以补充流动资金,扩大公司经营规模。通过加快锻铸企业老旧设备改造升级,拓展锻铸业务链和市场空间,合理完善产业链布局,推动铸造业务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高端液压集成产业,扩充生产面积、新增先进工艺设备、优化改造生产、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推进高端液压集成产业升级换代,实现为海、陆、空三军的基础件配套,拓展高端智能装备业务。预计募投项目达产后每年新增营业收入38.73 亿元,净利润 4.91 亿元,公司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产能瓶颈得到更进一步的解决。
公司三大主营业务全面好转,新业务成长空间广阔,看好公司未来向高端装备系统集成商转变。公司锻铸板块下新设备2 万吨恒温锻有望为公司带来大量高毛利率新订单,从而为公司带来巨大业绩弹性。液压板块募投项目即将达产,分享数百亿进口替代市场。新能源板块受益风电回暖持续减亏。3D 打印、战略金属再生、智能装备制造等新业务成长空间广阔。公司的发展愿景是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顶级供应商,看好公司由基础零部件供应商向这一角色转变。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假设公司2016 年完成定增,长期看将大幅提升公司产值及利润,短期将主要带来财务费用降低。预计2015 年EPS 为0.50 元, 考虑定增带来的财务费用降低及股本增厚对业绩的摊薄,我们上调2016-17 年EPS 至0.82、1.05 元。公司三大主营业务全面好转,我们尤其看好核心锻造业务板块的巨大业绩弹性,目标价45 元,对应2015 年约90 倍PE 估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募投项目达产进度低于预期。军品订单的大幅波动。相关扶持政策公布晚于预期。
中航动力:业绩符合预期,静待专项强力扶持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徐志国,龙华,熊哲颖日期:2015-04-27
事件:公司发布2014年 :实现营业收入267.64亿元(YoY 3.7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36亿元(YoY 14.57%),基本每股收益0.50元/股。
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将进入快速成长通道。公司2014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的并表,业绩与我们此前预测一致,主要利润来自航空发动机整机及维修业务贡献。我们判断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2013-14处于转型过渡时期,2015年起将逐步迎来高增长。公司营收总体增速不快主要因老产品有所下滑,新产品处于逐步量产前夕,与我们对产业判断一致,预计2015年起公司业绩将逐步进入快速成长通道。
航空发动机及衍生品业务保持平稳,未来随新型号逐步量产及维修业务相应增加,发动机业务将快速增长。公司航空发动机及衍生品业务营收同比下滑2.03%,毛利率增加0.56个百分点。我们认为营收小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零部件交付结算带来的短期波动,以及航空发动机老产品有所下滑,而发动机新产品处于量产前夕,维修业务较快增长带来毛利率水平小幅提升。未来随新产品逐步进入量产,以及我国发动机保有量快速增长带来的维修业务增加,公司发动机业务增速将迅速提升,拉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航空外贸小幅增长,预计未来将稳定增长。航空外贸出口业务收入同比小幅增长0.96%,主要得益于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但毛利率水平下滑2.01个百分点,我们判断主要原因是受受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美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影响。外贸航空新产品开发和试制正加速进行,预计未来随外贸新型号新产品研发生产,且受益世界航空制造业稳定增长,公司外贸航空业务仍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非航产品稳定增长,未来随航空产品快速增长,非航产品比重将逐步下滑。非航产品营收盈利能力相对不强(毛利率5.19%),未来随公司航空发动机及相关产品收入快速增长,非航产品对公司业绩贡献将进一步减小。
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有望超预期,公司作为我国整机龙头将极大受益。近年来,国家对航空产业高度重视,政策和资金支持持续加码,规模超1000亿的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公布的预期强烈。我们认为在当前国家安全战略升级和经济转型大背景下,发动机产业发展亟待加速提升,两机专项投资规模有望超预期,未来20年达2000甚至3000亿元。公司作为我国发动机产业龙头,将极大从中受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上调目标价至62元,维持“买入”评级。我们维持之前盈利预测,预计2015-16年EPS 分别为0.62、0.80元。目前航空发动机板块可比上市公司2015 年的PE估值约为148倍(若剔除估值较高的成发科技后为88倍)。考虑到公司的作为发动机整机生厂商的龙头地位,我们认为公司应享有一定估值溢价,给予公司2015 年100倍PE,上调目标价至6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大幅波动,航空发动机相关政策公布晚于预期等。
[PAGE@默认页3]
贵航股份调研 告:内扩外购完善产品结构,汽车增量和存量扩大需求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徐永超 日期:2013-12-25
事件:日前,我们与贵航股份董秘就公司业务和未来发展情况进行了交流。
作为汽车零部件知名企业,享受汽车行业发展红利。公司是汽车密封条龙头企业,主要生产密封条、车锁、雨刮、部航空产品等。我们预计2014年汽车总销量仍将维持高速增长,同时我国汽车保有量逐步加大,在汽车行业新车生产和汽车后市场维修业务等需求的拉动下,公司产品需求市场空间有望持续稳定增长。
募投项目进展顺利,产能逐步释放。公司募投项目进展顺利,密封条、航空飞行器两项目生产线改造项目有望年底验收扩产,散热器和电子电器开关两项目有序开展,公司生产能力有望逐步提高,扩大公司生产规模,同时能有效的改善产品结构,提高竞争力。
并购客户资源互补企业,完善客户群。公司通过收购北京大起空调有限公司和拟收购河北宏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扩大公司客户群,有望逐步进入伟世通的供货以及加大对韩系车供货体系,扩大公司客户群。
估值与评级:汽车行业的稳定发展,打开公司产品需求空间,公司通过产能扩张和行业内的并购实现产品升级和客户群完善,但随着汽车零部件企业扩张加速,公司面临竞争压力加大。我们预计13年、14年、15年EPS为0.384、0.427元、0.469,期待公司“内扩外并”发展的表现,但考虑到行业竞争压力加大和前期股价的上涨,给予公司“中性”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超出预期,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导致汽车整车企业需求不足。
洪都航空:L15教练机发放“准生证”进入批量生产交付阶段,业绩将迎高增长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华君,陈显帆 日期:2015-01-13
投资要点:
洪都“猎鹰”教练机通过评审,进入批量生产交付阶段
1月9日,中航工业洪都公司官方 站发布消息,该公司研制的新型高级教练机“领先使用批次”首架机在空军试飞大队、军代表和厂方的评估后,通过“技术质量暨放飞评审”。据悉,这个评审相当于我国军机的“准生证”,该机的正式批量生产和大量交付部队可能随后就会开始。
预计2015年公司业绩高增长,2016年开始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我国战斗机从开始研制到部队正式列装一般需要经历设计、生产、首飞、鉴定试飞、试验、部队领先试用和技术鉴定评审到最终完成设计定型。关于“部队领先试用(使用)”:参考国内外战斗机研制过程,“部队领先试用”一般我们可以理解为进入小批量供货阶段,“完成设计定型”则代表进入大批量供货阶段。
我国第三代战斗机歼10于1998年01架首飞,1999年型号调整试飞,2003年开始续交付空军部队,开创了我国军机在设计定型前进行小批量生产并交付部队领先试用的先河。2005年底,歼十形成作战能力。
教练9(山鹰)和教练10(L15)均参照了歼10这种模式。洪都L15于06年01架首飞、11年03架完成鉴定试飞,13年国内版本教练10首飞,2015年初通过“技术质量暨放飞评审”并领先使用部队。由于L15已于12年底获得12架海外订单,并于2013年交付客户使用,我们判断洪都L15机型已经比较成熟和公司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预计完成设计定型并大批量列装的时间将短于歼10和山鹰,预计2015年公司业绩高增长,2016年开始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利剑无人战机2012年底下线,2013年底首飞成功,远超国外同类机型进度。根据国外经验不排除首飞后1-2年内就获得军方订单(如捕食者等),我们预计利剑无人战机将大幅超市场预期。无人战机代表未来战斗机的发展方向,根据最新的美国空军发展路线图,未来无人战机比例将提高至90%,我们预计未来我国空军装备的半数以上来自无人机,因此公司的发展空间巨大。参考国外同类机型和国内三代机价格,预计利剑单价约在2-3亿元左右,预计未来10-15年我国无人战机需求1000架以上,利剑一旦立项列装公司市值将有巨大提升空间。
洪都航空是内生增长最强劲的整机企业、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PAGE@默认页4]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