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Robert.L
“真正的匪徒,上车从来都用不到车门。”
Cruising down the street in my 64. Jocking the freaks, clocking the dough. 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外行听了一脸懵逼,懂的人会瞬间进入角色并扭起了C-Walk。我曾经问一个周围人都很尊敬的OG,如果不考虑现实因素,你最想拥有哪台车?他摘下了墨镜,在并未被纹身覆盖到的脸上,露出了我从未见过的单纯笑容,不假思索的回答中充满了欣慰:
“必须是64′ Impala,我做梦都想开这车。”
从他的眼神里,我似乎读到了在胡同中听着翻录磁带的美好童年,磁带上有3个红色的英文字母,还有6个黑皮肤的人在低头与他对视。在幼小的世界观里,这6个黑叔叔一定比那7个纸片葫芦娃要帅的多。而其中戴墨镜的Eazy-E比大长脸Dre帅,就像奥特兄弟里艾斯比赛文帅一样。
“今天的主角并不是这个‘90s男团’,而是他们的唯一指定神车——Chevy Impala。”
-声明-
其余配图取自 络素材
如果您认为有任何图片侵犯了您的权益
欢迎您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一小段无聊但又不得不说的铺垫。”
日本投降之后,石油危机之前,也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经济度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20多年。美国六十年代的财政部长Henry H. Fowler曾说:“各个行星围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着美元转。” 这无处安放的狂妄,滋养出引领全世界的汽车工业:在1955年就能达到900多万的汽车年产量。不论你是否承认,这20多年里美国车就是全世界汽车的设计标杆。就连1956年我们的第一台汽车解放CA10的原型——苏联吉斯150,也是美国万国KR11卡车的山寨货。
“它最早的名字是Bel-Air Impala。”
为了庆祝创立50周年,也为了满足早已解决温饱的中产阶级对于豪华大车的需求,通用在1958年给旗下的品牌都推出了一款旗舰轿车,且都是基于现有车型的特殊版本。这里面就包括了几个对于Lowrider爱好者们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别克Riviera、凯迪拉克Seville,以及雪佛兰Impala。当时的Impala只能说是雪佛兰Bel-Air的一个长轴“顶配”,但不久之后这一批新诞生的名字都会变成真正独立的车系,并成为OG们手中除了美金以外的另一种硬通货。
“Lowrider乃至Stance的萌芽。”
注意一下时间点:此时是58年,随后的59年可升降的液压避震就诞生了。抛开底盘方面的因素,这一批全尺寸轿车正是将“低”的审美带到街上的“罪魁祸首”,宽大扁平的车身只有靠近地面才能展现出最大化的气魄,让墨裔Cholo们得以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升降系统的诞生,则要“归功于”当年美国对改装车也有着许多限制,除了满足上坡下坡,有时在路上也要升起来隐藏一下自己,毕竟那时的白人警察对老墨们可并不友好。
“59′ Impala,自此Impala变成独立车系。可算是找到我们自己拍的Impala了。”
“60′ Impala,车头和尾灯变得保守了许多。”
我常说Impala就是一本美国造车审美的编年史,看懂了它之后你再遇到什么稀罕的美国老车,就算不认得也能大概看出它的年代,而不是只会喊一句“卧槽NB啊”。比如2代Impala虽然只持续了59-60这两年,但在唯独的一次改款中我们能明显看到一个趋势,而这种趋势到3代会更加明显。
“61′ Impala,3代的起源还保留着属于2代的影子。”
3代Impala彻底放弃了前两代火箭尾、蝙蝠尾的设计,这并非是想象力的流失,而是美国车审美趋势正在经历从唯美到刚毅的转变,美少年也不是一夜之间变成帅大叔的。眼前这台车你有没有感觉在某个很熟悉的电影里见到过同款?如果你真想不起来,后文里有答案。
“1-3代Impala的宣传画,图片来自Wiki。”
把最经典的前三代Impala放在一起,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的美国造车审美就摆在眼前。享受着小资生活的设计师们,正在淡忘着父辈身上的英国绅士风度,把优雅的弧线变成大气的直线,曾经的火箭车正在逐渐转型为肌肉车。发展到3代的末期,也就是最著名的64′ Impala,我们从它身上已经很难找到Bel-Air的影子。
“匪帮神车64′ Impala,和它在美国二手车 站上的价格。各国的情怀车都是理财产品。”
通用当年绝对没有想到,3代Impala的末期小改款,居然在二十多年后被西海岸Hiphop文化推上了神坛。Impala催生了Lowrider,90年代的西岸Rapper们成就了Lowrider,而Lowrider文化选择了64′ Impala作为它的代表人物。64′ Impala比其他50-70年代款式的二手均价要高出一半左右,大几万刀的价格看起来确实不便宜,加上后期修复改装的费用往往会达到10万刀以上。然而它们都是可以合法上路的,单凭这一点就足以吸引无数年轻的Gangster下单并让它们出现在自己的MV里,就像前辈们那样。
“4代Impala,最肌肉的一代。”
“5代Impala,石油危机前最后的狂欢。”
在美国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期间,日常开车是一种什么体验?油价天天都在涨,最水深火热的时候一个多月能翻一倍,而你幸运地开着一台三四百匹的纯正肌肉车,并享受着百公里二三十升的油耗。相比为了这份动力要加多少油,老百姓还是更在意明天早上的华夫饼能加多少奶油。4-5这两代全尺寸肌肉Impala就是这样和其他肌肉车一起灭亡在70年代。
“顺应时代而生的6代Impala,小、窄,V6和直6发动机成为主流。”
“7代Impala,典型的美国90年代轿车。”
加州一家In-N-Out汉堡店里,一个康普顿口音的OG看到你穿着Impala的T恤便和你搭话:“你也玩Impala吗?我玩的是64的。”此时如果你暴露出你开一台94年的Impala,下一个画面他就该去洗手了。1985年6代Impala停产后,这个响亮的名字似乎消失了一阵子,直到1994年通用把克尔维特的5.7L V8发动机放进了家用“大船”雪佛兰Caprice的机舱内,便有了Impala SS这个扮猪吃老虎的存在。只是它把实力隐藏的太好了,尽管有着V8后驱,但这造型只会让多数人以为是把家里老爹的车开出来了。我个人其实很欣赏美国90年代大型轿车的设计,包括同时期的福特Crown Victoria、林肯Town Car等,这种宽大、沉稳的审美也促使了DUB这一改装风格的成形。
“雪佛兰SS,和现款霍顿Commodore无差。”
其实Impala还有第8和第9代,但事实上那早已不再是Impala,毕竟在这两代6缸的前驱车身上我真的很难找到一丝“肌肉味”。倒是这台从澳洲逆向输出到美国的雪佛兰SS,又一次把克尔维特C6的6.2L V8送进Caprice的机舱,这波熟悉的操作给了我熟悉的味道。回忆完往事,再反观当下,大家嘴上都说着高转机到底多么NB,实际上哪个男人没做过大尺寸V8后驱的梦呢?只是我的这个梦不太愿意醒来罢了。
“Eazy-E的MV里,一台Lowrider的后备箱彩绘画着一群Lowrider。”
进口的老旧机动车我们如今已经很难拥有了,与其琢磨如何搞一台放在地库当摆设,不如看看在老车和改装都被允许的土地上,老美们是怎么玩Impala的。前文提到过,在改装领域Impala和Lowrider存在互相成就了对方的关系。但除了玩Lowrider,如果你真的有幸开上了Impala,你还有许多其他的可能性:
“来自90s的Lowriders。”
“来自00s的DUB Style。”
“主旨为修复 & 改造的Restomod街车。”
“既然是肌肉车那Drag就完事了。”
“当然还有NASCAR了!”
看到这里可能你的手指已经翻累了,我们不妨让话题进一步延伸一下,经典时期的Impala作为最受欢迎的全尺寸肌肉车之一,除了在说唱MV里有着头号主角车的地位,它在影视和游戏中的登场率也可以说是仅次于Charger了。(Mustang、Camaro、Challenger并不是全尺寸肌肉车)
“1988年电影《密西西比在燃烧》中的64′ Impala。”
“2017年电影《速度与激情8》中的61′ Impala。”
《速8》开头那场哈瓦那街头的巷战,是我认为整个电影最具代入感的一段。我们都猜到了Dom会把他弟那台40年代的雪佛兰Fleetline开爆缸,可谁也没料到大哥直接给人家的车送进了佛罗里达海峡。作为补偿,这台61年Impala也就理所应当地送给了表弟。片中呈现了古巴人热衷于玩老车的氛围,这也和古巴的汽车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都是题外话了,留给以后再和大家聊吧。
“《GTA5 Online》中的Impala。”
“本应在开头就说的,到结尾才想起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