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在第一次看到高金Thor1000的时候,我就产生了一种跟第一次看到奔达燎LFC700时相同的思考。
“这种带有科幻风,仿佛来自未来的非主流巡航车,到底应该卖给谁?”
要说国内目前的造车工艺,高金妥妥地位列前三甚至仅次于豪爵,但是我始终认为高金做事踏实厚道,但是在理念这一块始终有所欠缺。
Flame500倾力打造机甲风;GK1200全力营造界于T120和Speed Twin之间的实际表现;Thor1000又将产品力、颠覆力发挥到了极致。
产品本身有没有问题呢?我认为完全可以说是大贸车水平。
但是总感觉这几个极其优秀的产品对目标消费者的人物画像做得并不好。换句话说:你想卖给谁?
兜兜转转半天,我觉得产品指向性最清晰的,居然还是高金正式推出的第一款车:GK500
换言之,产品越做越好,但是定位却越来越模糊了。
不停探索和创新,这是很积极的,但同时这又是很危险的。
当然,你可以说高金有钱,不在乎前期的阵痛,反正话怎么说都行。在我看来,赶紧找到准确的蓄力方向才是当务之急。
例如:豪爵打定主意做“以人为本”精品通路车和中小排量玩乐车型;春风打定主意抢占未来产品市场、销售售后渠道、后市场;钱江打定主意抢新手市场,一门研究外观完全放弃内在;隆鑫无极打定主意开发各种动力平台…..
也许我们常人对企业的战略思想褒贬不一,但这些大厂都是有明确的目标的。
回来看看高金呢?
高金的优势就是金属件、发动机、精加工,这些都是硬件,关键从最近推出的几个产品来说,我实在没看懂到底要干啥。
GK1200瞄准高端市场?文化没有形成、品牌价值也不足以支持起这么沉重的产品,价格就定不起来,反过来国内可能还要落个口实,弄得可能出现谁买谁尴尬的窘境。
Thor1000貌似就想用一个未来朋克风格来继续试探中高端人群的喜爱偏好。
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效果咋样确实不好说。
看看这台车的定价,58800,说实话我在试过这台车后我个人认为它的产品力明显是可以支撑起至少7万的定价的。
这还是反映了一个前面我说的老问题:这台车到底想要卖给谁?
想买哈雷印第安的人是绝对不会买这台车的,只有建雅香帅预算的人又买不起,我唯一能想到目前高金就是搏一下奔达燎700的目标消费者。
确实未来科幻系精品巡航车是一个市场空白,但,非常小众。
我前期测评的派方星航3严格来说也是这个类型的产品,市场接受度如何,还需要经过验证。
定位
那么赶紧说说它的定位。
这车看着又大又长,240mm的宽胎,特别看到那个269Kg的整备质量,你可能会觉得它就跟史前巨兽一样吧?
事实上,还真不是,“反差萌”这个词完全可以用在它身上。
我在试车前也是隐隐有些担心,会不会跟哈雷运动者那车那么难骑。结果,完全不是,我甚至觉得新手都可以驾驭它。
所以,它就是适合那种技术力量不太达标,又想驾驶公升级巡航车的车友。
特立独行,人和车都是。
静态表现
整体外观
首先, 上一片的赞美之词,我要泼个冷水。
并不是说这台车造型有问题,而是高金至今都没有改变的问题,那就是:没有家族外观。
我测这台车是跟派方星舰3一起拉出来试的。
虽然Thor1000的整体用料做工细节都比星舰3好了几个档,但派方在家族化造型这一点,一开始就理解得很透。
这个品牌已经亮相的四款新车:星舰3、星舰6、泰坦和引力都有非常鲜明的家族外观。(另外一款电动车实在有点暂时欣赏不了)
我认为家族外观这个东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别上来就说套娃,家族化外观是非常有辨识度的,不同类型且辨识度极高的家族化设计,会在人们的视野内极大提升品牌存在感。
满街的凌渡、途观、途昂、高尔夫、POLO、迈腾、帕萨特们,即使没有像样的高大上的超跑或者大排量,你觉得一般人眼里,是不是觉得大众都很高大上?至少满街都是,买了不会错,是不?
同时,家族化设计还会极大降低设计和生产成本,零配件通用率增高,势必会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就有了让利于消费者的可能。
而高金就是每个车就是那一个车,GK1200、Thor1000、Flame500、GK500一起拉出去,不看logo外行人能看出这是一个品牌的车吗?
也许你要说是布雷斯通的问题,但是想提高品牌认同度,我认为家族化设计是一定要提上日程的。其实GK500的X元素真的挺好的。
“钢铁巨兽”,“力量感”,第一次看到它,我认为任何人都有且只有这一种想法。
Thor1000实车真的是非常霸气,同时全身都是金属件,肉眼可及的塑料件屈指可数。我看了半天,貌似就只有钥匙孔周围、手把按键周围是塑料件?
高金一贯就擅长金属件,高金的金属件制造加工工艺国内真的已经完全跟豪爵不相上下了。
也许是想扬长避短吧,不过我确实觉得金属件用料实在有点过了。
金属件过多,后期维修成本、更换难度肯定要高于在合理的地方使用塑料件。并且最关键的“轻量化”那肯定是做不到的。
全车塑料件我标注出来了,其他没标注出来的,你能想到的绝大多数都是金属件。
高金明明是有仿赛计划的,但是迟迟不推出,很大的问题可能就在这里。相信我,塑料件能做好,不比金属件的处理要简单,环节更多,成本也不一定就比纯用金属件低。
高金这些车就跟成本不要钱一样,肌肉已经亮了足够多了,也许到了它的仿赛车型推出,如果造好了,那才是一个质的飞跃。
这台车,巡航车,重是优点,好吧,又让你“躲”过去了,咱们又看看后面的adv咋样。
漆水其实依然不算国内顶尖水平,还是那句话,每次我都是骑我自己小踏板去借车的,任何车,漆水方面对比下我的豪爵UHR就完了,差距显而易见。
但是高金的每款车都是能看到进步的,这一点还是必须要提出表扬的,下面我们一点点说。
发动机外观
一个公升级的大V缸巡航车,发动机本体就是一个最大的装饰件。
无论是仿散热鳍片的造型、螺丝一致性、缸体表面细腻度、镀铬件成色、金属毛刺控制,说实话我真心挑不出来任何问题,这不是国内顶级水平?甚至说它是世界一流水平,有问题吗?
也许从整体设计上来说,距离“艺术品”的水平还有差距,但是真的很小了。
骑行三角
坐姿来说,Thor1000是非常传统的美式巡航车坐姿。
手抬得比较高,腿伸得比较靠前,屁股在手脚连接线的等高处。所有摩托车骑乘姿中,这样经典的美式巡航车坐姿是最舒适、最放松的,没有之一。
680mm的座高,什么概念?
CM300、奔达金吉拉这类我感觉就跟坐在地上骑的车,它们的座高是690mm。没错,Thor1000还要更低一些。
即使是车身比那些小排量巡航车要更宽,座椅更宽,它的落脚难度依然是最低的这一类。
我172cm,70kg,这台车的落脚情况如下:
没有任何难度和门槛可言,我认为155cm以上的车友,即使是女车友都可以轻松落脚。
坐垫质感并不是春风800mt那种软得Q弹,而是一种软硬适中,支撑力比较好的材质。
我不是很清楚应该怎么去形容,总之就是这个座椅能够让这台巡航车骑起来更舒适,为驾驶加分。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了。
Thor1000的脚踏也必须好评。
我40码的脚,这个脚踏的宽度、长度都非常非常合适,同时这个脚踏胶非常非常厚,在实际骑行过程中震动抑制非常好。
但是,与之相对的,这个换挡杆个人建议是有一定改进空间的。
想要升档,我这么普通的骑行靴,简直伸不到档杆下,降档问题不大。
总之这类巡航车,个人还是更推荐上一个TR300那种前后档,听我的,适应一两天肯定就习惯了。
不过,换挡杆这一点已经跟厂家进行了反馈,大概率量产版会加上。
对了,对于很少骑巡航车的朋友要说一句,一般来说巡航车并不像其它车型那么需要夹紧油箱,所以这台车你要说油箱夹起来不是太舒服那着实有点冤枉它了。
第一视角
仪表
整个骑乘第一视角还是非常干净的。
而骑上去视觉第一焦点一定就是这副仪表。
怎么说呢,现在全彩液晶仪表已经完成主流了,确实可以显示更丰富的信息,优秀的UI设计也会表现出不少高级感。
这段时间骑的几十台车,貌似我印象里没有延迟或者说延迟可以忽略不计的彩色大屏也就只有兰美达G350了。
怎么说?这肯定是槽点,但是感觉乌鸦一般黑,也就不怎么算不能饶恕的缺点了,我的解决方法就是不看仪表,懒得糟心,我又特别处女座。
整个UI界面我个人觉得相比之前GK1200的要好了,至少关键信息字体大,设计风格也统一,颜色也不会过于锐利,不会满屏挤得都是字搞得花花绿绿的了。
车把
往两侧看,Thor1000的手把按键明显是一套全新模具,终于不是那副升仕首用的通用件了。
左手USB充电口做工极好,并且配件一致性也很好,所有手把按键的按压和反馈手感极好,真的是极好,大贸级别没有任何问题。
说到按键,今年内一个是这个高金Thor1000,还有一个就是春风450SR的手把按键质感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的。
说个小细节:Thor1000的双闪是带转向优先功能的,我自己UHR没有这个功能我就要在细节上扣一分。
但是高金这个精致度来说我个人认为更胜一筹,它就是最佳。
后视镜
Thor1000的后视镜功能性还是不错,视野比较宽阔。
并且,特么居然还是金属件。
怠速的时候后视镜抖动比较大,只要起步就好了,大概4000转左右会糊一下,转速再升高又会缓和一些。总的来说无论是外观、材质还是实用性都已经无可挑剔了。
老说优点确实感觉有点像恰饭文,我还是尽量憋点槽点出来,不然键盘侠都找不到兴奋点了。
首先就是大灯上面的这一块装饰件。
这一点比较主观,我觉得这一块特别多余。
我知道下面有线束,但是你懂吧?就是觉得丑,我一直就幻想没有那一块多好。
再来就是前脸大灯的造型。
大灯未开启的时候还行,但是一开启…
说真的,我越看越像托马斯小火车。
另外就是转向灯两端留个镂空是啥意思?刻意做的造型吗?别说这是为了空气动力学。
我突发奇想,我一直都在说家族化外观,有没有可能高金以后把大灯或者前脸都统一成Thor1000这样?只要设计感到位了,标志化到位了,托马斯就托马斯,这不挺好的?再次表扬派方的家族化外观。
大灯照明效果我忘记拍了,近光切线非常明显,宽度也足够覆盖四车道,远光照射范围也比较宽,灯效依然算目前的顶级水平。
轮胎
差点忘说了,这条240mm的大宽胎怎么能不说呢?
无论照片还是实车看起来,这条大宽胎毫无违和感,霸气侧漏,气势十足。
只是这价格…
一般的扒胎机能不能弄下来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很厉害的样子。
整条胎的截面形状属于圆的,接地面积在雨天我看了下,大概有后尾灯那么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