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油品知识

装载机油品知识

装载机作为一种高效多能的工程机械,在各行业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维护保养时,为保证装载机正常工作,必须合理地选择使用正确的油料。

油料使用不当,将加剧装载机各总成和零部件的磨损,降低装载机的使用性能, 使装载机整机故障停修次数增多、故障频率增大、作业效率下降。以至影响用户的使用和工期,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一)装载机所使用的油料

装载机一般使用油料有燃油(柴油)、发动机润滑油(柴机油)、液压油、液力传动油、制动油(刹车油)、齿轮油、润滑脂(黄油)

一、 燃油(柴油)

1、柴油的性能及使用

柴油是碳氢化合物, 其中含碳约87%,氢约12.6%,氧约0.4%,此外柴油中还含有硫等

不良成分。 柴油按其所含重馏分的多少,可以分为重柴油和轻柴油两类。轻柴油用于转速

在1000r/min以上的高速柴油机,重柴油则多用转速在1000r/min以下的中低速柴油机。

2、 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

柴油的性能对柴油机的功率、 燃油消耗率、柴油机的运行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等都有

很大影响。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有粘度、凝点、闪点、蒸发性、十六烷值和热值等。

(1)粘度

表示流体流动的难易程度。 柴油的粘度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粘度过大时,会使柴油

的流动阻力增大, 不利于滤清及沉淀,并会导致雾化不良,使之与空气混合不均匀,造成

柴油机的功率下降、 油耗增加、排气冒黑烟等;粘度过小则会增加喷油泵柱塞副之间和喷

油器针阀偶件之间的泄漏,同时会造成偶件之间的润滑不良,加剧偶件的磨损等。

(2)凝点

指柴油开始凝固而失去流动性的温度。 品质好的柴油应具有较低的凝点。凝点高的柴

油不利于燃油供给系的工作,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工作则可能会导致供油系的堵塞。

(3)闪点

柴油被加热后, 其蒸汽与空气形成混合气,当混合气与火焰接触发生闪火时,加热柴

油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闪点高表明柴油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比较安全,不容易引

起火灾事故的发生。

(4)蒸发性

由于柴油机的可燃混合气是在气缸内形成的, 时间很短。因此,柴油蒸发性的好坏直

接影响燃烧过程中滞燃期的蒸发量。 若蒸发性不好,柴油来不及蒸发形成混合气,就会引

起柴油不完全燃烧。所以,柴油机的转速愈高,则要求柴油的蒸发性愈好。

(5)十六烷值

十六烷值表示柴油的自燃性能。 十六烷值愈高,柴油的着火温度愈低,愈容易着火燃

烧。实践证明,十六烷值过高或过低,对柴油机的性能都是不利的。十六烷值过高,(一般

大于60~65),喷入燃烧室的柴油来不及与空气混合就燃烧,会造成柴油不能及时地完全燃

烧, 导致排气冒黑烟,经济性和动力性下降;十六烷值过低,会造成柴油机工作粗暴、起

动困难。因此,高速柴油机使用的柴油,其十六烷值应控制在40~50范围内。

(6)热值

指1kg柴油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它是评定燃油质量的重要指标。

3、轻柴油的牌号

轻柴油的牌号是按照其凝点的高低来区分的。常用的柴油牌号有:10号、0号、-10号、

-20号、-35号和-50号等。柴油的凝点不应高于柴油的牌号值。例如,10号轻柴油表示该柴

油的凝点不高于10℃; -10号轻柴油则表示其凝点不高于-10℃。

为了保证柴油在柴油机中能正常燃烧, 要求柴油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适宜的低温流

动性和粘度,较好的蒸发性以及不腐蚀机件等。

4、柴油的使用

首先应从不同地区和季节的气温条件出发选用不同牌号的柴油。 如气温低的地区选用

凝点较低的柴油; 反之,气温高的地区,选用凝点高的柴油。因为凝点低的柴油产量比凝

点高的柴油产量少, 价格也高。所以在气温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凝点高的柴油,

以便降低使用成本。一般选用柴油的凝点应比最低气温低6℃左右,以保证柴油在最低气温

下使用时有必要的流动性。

柴油机的喷油泵和喷油器都是十分精密的部件, 柴油中稍有水分和机械杂质就会影响

柴油机的正常工作, 应予充分重视。若柴油中含有固体杂质,将造成滤 、滤芯堵塞,严

重时还会导致供油中断, 并会加剧柱塞等精密偶件的磨损。若柴油中含有水分,则进入喷

油泵后, 不但会使柴油机工作异常,还可能使柱塞、喷油嘴等精密偶件的表面发生锈蚀。

因此在柴油加入油箱前,一定要充分沉淀(最好是经过7昼夜的沉淀),并经滤 加入油箱。以免混入水份和机械杂质。

不同牌号的柴油可以掺兑使用,因此不需要进行换季换油;凝点较高的柴油可掺入裂化煤油(10%-40%)以降低其凝点。如在10号轻柴油掺入40%裂化煤油,可得到凝点为-10号轻柴油;-10号轻柴油掺入40%裂化煤油,可得到凝点为-20号轻柴油;-20号轻柴油掺入40%裂化煤油,可得到凝点为-30号轻柴油。

另外,农用柴油只适合在环境气温20℃以上使用。

5、燃油箱供油

(1)检查油量

当燃油箱油位低于下油位计1/2(带燃油油位表的应不少于油表的1/4)油位时,应加注燃油。

(2)杂物排泄

将油箱内积存的水和杂质,从底部的放泄法兰排出。同时,清洗吸油口滤油器,损坏时予以更换。

二、发动机润滑油(柴机油)

为了保证柴油机正常工作, 必须对各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加以润滑,使金属表面间形

成润滑油膜,以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的磨损,延长柴油机的使用寿命。

1、润滑的功用

润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减摩作用:通过润滑使零件摩擦表面间保持一定的润滑油膜,可减轻零件表面的摩

擦,从而减少机件的磨损量,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机件的摩擦功率损失,提高机械效率。

(2)冷却作用:由于润滑油流过摩擦表面,吸收并带走部分摩擦热,使零件不致因过热

而损坏,并通过滤清装置将其分离。

(3)清洗作用:利用循环流动的润滑油冲洗零件摩擦表面,带走由于零件磨损而产生的

金属磨粒和其它机械杂质。

(4)密封作用:润滑油附着在零件表面,可以提高运动件的密封效果。如气缸壁与活塞

环间附着的油膜,能使活塞环的密封性增加,减少气缸的漏气损失。

(5)防锈作用:润滑油粘附在零件表面上,可以使零件与水分、空气和燃气隔离,使氧

化、锈蚀减少,并使化学腐蚀减轻。

(6)缓冲作用:在轴与轴承(瓦)之间形成的油膜,可以使零件的冲击载荷作用减轻,

使局部受到的集中应力分散平均,起到缓冲局部峰值压力的作用,并可使噪声减轻。

2、、润滑方式与润滑油的选用

(1)润滑方式

柴油机的润滑方式因各运动件的结构和工作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常见的润滑方式主要

有压力循环润滑和飞溅油雾润滑两种:

(A)压力循环润滑:对于承受负荷及相对运动速度较大的摩擦面,需要以一定压力将润

滑油输送到摩擦面间隙中, 方能形成油膜,保证润滑。压力润滑就是利用机油泵将压力油

(一般为0.15~0.4MPa) 送至各摩擦表面而进行的润滑。其特点是:润滑效果好,工作可

靠,并有强烈的冷却、清洗作用和缓冲作用,在循环过程中还能对润滑油进行滤清和冷却,

润滑油能长时间反复使用。

(B)飞溅油雾润滑:利用柴油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送至摩擦表面进

行润滑。 如气缸壁、配气凸轮、挺柱等均采用这种润滑方式。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功率消

耗少, 但润滑不太可靠,润滑油消耗量大,并容易使润滑油氧化和泡沫化。这种润滑方式

适用于压力送油难以达到或承受负荷不大的摩擦表面。

现代柴油机多采用以压力循环润滑为主, 飞溅油雾润滑为辅的综合式(又称复合式)

润滑方式。

(2) 润滑油的选用

柴油机润滑油又称柴油机油,对机油性能的要求应符合以下要求:A抗磨、防止外来物

对机械的腐蚀,B:抗氧化性能好,C:良好的清洁性,D:良好的流动性,E:要有一定的运

动黏度(润滑性、清洁分散性)。主要是粘度适中、凝点低、稳定性好、不腐蚀机件等。

粘度是机油的主要性能指标,也是机油牌号分类的重要依据,通常用运动粘度来表示。

一般机油号数越大,粘度也越大。机油粘度的大小对柴油机的工作影响很大: 粘度大则流动

性差,机油不能被输送至各运动件之间的间隙中,会增加磨损,降低机械效率;粘度太低则不易在摩擦表面形成润滑油膜,会引起润滑不良,加剧零件磨损,甚至会导致柴油机发生故障。

机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温度高粘度低,温度低则粘度大。因此,机油的品种

(牌号) 应根据季节气温的变化来选择和更换,并保证机油在最低的环境温度下应有良好

的流动性; 而在最高油温时, 有适当的运动粘度。

润滑油的选用应根据环境温度和柴油机型号, 加注或更换柴油机油时还应注意润滑油

及其添加时所使用的器具必须清洁, 防止水进入机油。需要换用不同牌号的机油时,应将

润滑系统进行清洗后再加入新机油。不同牌号的机油一般不能混合使用。

一般情况下,装载机配普通地区国产发动机应选用CD 15W/40 柴机油;高寒地区应选用

CF -4 10W/30柴机油。

3、发动机机油供给

(1)油量检查

将油尺拔出,擦净其头端后插进,再将其拔出检查。

如果油面在油尺的上下刻度之间,就是适量,如果油面比下刻度低时,要补给到上刻度水准。

检查油量必须在作业前或发动机停止约15分钟后进行。再检查油的污染状态和有无杂物混进,如果污染过度则须更换新油。

(2)更换新油

先将油从发动机油底壳的放泄塞排出,将新油从油口注入到油尺的上刻度为止。使发动机进行低速运转后,停止发动机再检查油量。如果油量不足时,要补给到上刻度。注入油时不可超过上刻度。

发动机机油的更换,必须乘发动机热时进行。

三、液压油

在液压系统中, 液压工作介质除了用作传递能量外,还兼有润滑和冷却液压系统中各

零部件的作用。

1.对液压工作介质的要求:

(1)对粘度的要求:粘度过高,运动部件的阻力增大,温升快,泵自吸能力下降。管道

压力损失增加, 功率损失增大。粘度过低,容积损失增加,油膜承载能力减小或破坏,导

致出现干摩擦,机械损失增加,运动件快速磨损。适宜的粘度可以保证在工作压力、工作温

度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能准确灵敏地传递动力。所以粘度要适当。

(2)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

(3)抗氧化性好:即油不易被氧化。油被氧化后,酸值增加,增强了腐蚀性。同时,氧

化生成的粘稠状物质易堵塞滤油器,影响工作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

(4)剪切安定性好。

(5)抗乳化性能好:液压油中的水分经过剧烈搅拌和油形成乳化液,使油易产生沉淀物,

阻碍液体在管路中的流动并降低润滑性。

(6)抗泡沫性好:泡沫是油中混有空气所致。油中有泡沫后会使系统压力不稳,润滑条

件恶化, 产生振动和噪声。气泡增加了油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导致油快速氧化。所以,要

求油出现的泡沫要少,消泡迅速,即有良好的抗泡性。

(7)油和密封材料要有相容性。若不相容,密封材料会出现溶涨或硬化,二者都会导致

密封失效。

(8)能防锈,且抗腐蚀性能好。

为了使液压工作介质满足以上要求, 通常往油中加入各种添加剂。如:抗磨剂、抗压

剂、抗氧化剂、增粘剂、防锈剂、抗泡剂等。

2.液压工作介质的选择

在装载机工作液压系统中, 常使用的石油型工作介质有普通型液压油(L-HL)、抗磨

液压油(L-HM)和低温液压油(L-HV)等。

(1) 普通液压油

普通液压油有L-HL15、L-HL22、L-HL32、L-HL46、L-HL68和L-HL100等六个品种。该液

压油添加有抗氧化、防锈和抗泡等添加剂。适用于环境温度在0℃以上的低压液压系统。

(2)抗磨液压油

抗磨液压油有L-HM15、 L-HM22、L-HM32、L-HM46、L-HM68、L-HM100、L-HM150七个品

种。该液压油在L-HL油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抗磨剂,适用于低、中、高压液压系统。

(3)低温液压油

低温液压油又称为低凝、工程及稠化液压油,有L-HV15、L-HV22、L-HV32、L-HV46、L

-HV68、 L-HV100六个品种。该液压油在L-HM的基础上又添加了降凝剂,从而改善了其低温

性能。适用于-20℃~-40℃的低温环境。

3、工作液压油箱供给

(1)油量检查:检查工作油箱油位计,油面须保持在油位计中间刻度以上,不足时请予补给。

注意:检查油量时,铲斗要保持水平状态放置地面,发动机要在停止状态。

(2)更换新油:按下列步骤进行

将动臂举升至最高位置,然后关闭发动机,利用自重使动臂下降和铲斗下翻,使油缸内的油液彻底排出。

趁有油温时,旋开油箱底部的放油塞,排出污油。

卸去法兰盖,清洗油箱加油口及各吸回油口滤油器。滤油器损坏时须更换。

从注油口加入新油至油位计规定位置。不允许拿掉油口滤油器直接往油箱内注油。

加入新油后,使发动机进行低速旋转,且操纵工作装置各动作数次,以排出系统内空气。这时油面会稍许降低些,要再次检查油量,必要时予以补给。

(3)杂物排泄

油箱中积存的水和杂质,可从放油塞中排出。

四、液力传动油

1、液力传动油的性能要求

液体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的。在液力传动系统中,工作液体的压力、温度和流量的变化范围较大。液力传动油既要起润滑极压抗磨和冷却作用,又要起传递能量的作用。因此,工作液体应满足要求:

(1)粘度适宜并具有良好的粘温性能

粘度是工作液体流动性能的指标,工作液体的粘度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高则粘度低。粘度的大小,对液力传动系统的液力损失、泄漏量和润滑都有很大影响。工作液体的粘度过大,将增加液体在液力元件中流动的磨擦损失,使工作效率下降;粘度过小,会使润滑性能恶化,泄漏量增加。因此,对工作液体粘度的要求是:在满足漏损量少、润滑性能好的条件下,为了提高液力传动的效率,尽量采用粘度低的工作液体。同时,要求工作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变化小,即有较好的粘温性能。

(2)闪点高而凝点低

工作液体的闪点越高,析出的油气越少,安全性越好。液力变矩器工作时,油温变化的幅度较大,通常液力变矩器元件出口处的允许油温上限为120℃,瞬时温度可达130℃。因此,要求工作液体的闪点应不低于160℃。工作液体的凝点越低,在低温状态下,工作液体的流动性能越好,故要求工作液体的凝点不高于-30℃~-40℃。

(3)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工作液体在使用过程中,不应变质、稠化或明显地改变粘性和产生沉凝等。这就要求工作液体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

此外,还要求工作液体不含有机械杂质、水分、气泡以及腐蚀性等。

2、液力传动油的质量指标和选择

目前,使用较多的液力传动液体为6#、8#液力传动油,6#、8#液力传动油是液力传动的专用油,适用于装载机、重负荷卡车等大型车辆的液力传动系统。它是以石油和润滑油馏份为基础油,加入增粘、降凝、抗磨、抗氧、防腐、消泡等添加剂制成的。既可用作液力传动的工作介质,又能兼作润滑之用。下表列出了6#和8#液力传动油的主要质量指标,仅供参考。

液力传动油主要质量指标

项  目 质量指标 试验方法
6# 8#
20℃时的密度          kg/㎡ 872 860
动力粘度(40℃) m㎡/s 32 46
运动粘度(100℃)时,      m㎡/s 6 8 GB265
运动粘度比50℃/100℃      不小于 3.6 GB265
粘度指数             不小于 170 170 SY2450
凝点,℃             不高于 -35 -25 GB510
闪点(开口),℃         不低于 160 155 GB267
水溶性酸或碱 GB259
水分,%            不大于 痕迹 GB260
腐蚀,T3 铜片,100℃,3h 合格 合格 SY2620
机械杂质,%          不大于 0.01 GB511

*新标准已将传动油分为N32(6#)、N46(8#)、N46D普通液力油和N68抗磨液力油四种。其中N32、N46最常用。

3、变矩器、变速箱供油

变矩器和变速箱共用液力传动油进行循环。其油量需要严格检查和定期更换。

(1)检查油量

将变速箱加油口一侧上方的放油阀打开。

如果打开放油阀,油液从放油阀排出,说明油加入太多,这时保持放油阀打开,直至不再排出时就是适量。如果打开放油阀,油不排出,说明油不够适量,从加油口注油,直至油开始从放油阀排出时停止。

30变速箱油位的检查,标准位置为油标尺上刻度线上5mm。

ZF变速箱油位的检查,标准位置为油温在40℃时,油位在油标尺下刻度线与中间刻度线之间,油温在80℃时,油位在油标尺上刻度线与中间刻度线之间。

油量检查应在发动机起动后怠速状态下进行

(2)更换新油

除定期更换新油外,在平时的检查中,如发现油液变质或混有杂质时,则应进行清洗检查,并更换新油。

换油时,将旧油从变速箱油底壳排出,从加油口注入规定量的新油。然后,起动发动机进行低速运转,以进行排气。排气后,油面可能会稍许降低,则需要补给新油。

五、制动油(刹车油)

1、制动油的性能要求

装载机选用优质的性能好的制动油,能保证装载机具有长时间的制动可靠性和安全性;优质的制动油应符合以下性能要求:

(1)对橡胶膨胀性要小

制动系统的油路密封件大都使用橡胶密封件,如果橡胶密封件产生膨胀,将会影响制动系统油路的密封性,这就要求制动油对橡胶膨胀性要小。

(2)凝点要低,流动性好

制动液的凝点越低,其流动性越好,从而保证装载机在环境气温较低的时候制动性能不下降。故要求制动油的凝点不高于-40℃~-50℃。

(3)沸点要高

装载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频繁的使用制动,制动片与制动盘长时间的摩擦,就要产生高温,当高温传到制动液时,制动液随着温度的升高,必然要导致制动性能的下降。因此制动液一定要选用沸点较高的制动液。至少要选择沸点在205℃以上的制动液。

(4)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制动油在使用过程中,不应变质、稠化或明显地变色和产生沉凝等。这就要求制动油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

2、制动油的选择

制动油一般有醇型、合成型、矿油型、植物油型等。装载机一般选用沸点不低于205℃的合成型制动液。

3、制动油供油

制动油杯2只(位于固定在附车架上的加力泵组上)

(1)油量检查

检视制动用制动油液面高度。液面至油口的高度为15~25毫米。不足时应及时补给。

(2)更换新油

按润滑时间要求刹车油全部更换时,需同时进行杯口,杯内清洗,滤 更换。

制动液压系统中混入气体会影响制动性能,在制动油更换后要进行排气,方法如下:

清洗液压管路、制动油杯、加油口、放气嘴处的积垢。

向制动油杯中加满制动液。

起动发动机,待空气压力表读数为0.68—0.7MPa后熄火。

放气嘴上套入放气用的透明管,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油盘中。

松开全部放气嘴排气,连续踏下制动踏板数次后踩紧,直到排气嘴排出无气泡的液柱为止。旋紧放气嘴,松开制动踏板。放气时,还要向刹车油杯及时补充制动液,以免空气再度进入管路系统。

放气完毕后,油杯中油加至规定要求。

不同牌号制动液不得混用。不允许使用矿物油充作制动液!

如需更换不同牌号的制动液时,应将原系统中的制动液排净,并用新牌号制动液清洗排尽后才可更换。

六、齿轮油

1、齿轮油的性能要求

齿轮油一般用于装载机传动系统的前、后驱动桥上的主传动和轮边减速。目前,我国现代车辆齿轮油已成为齿轮装置的结构材料,在齿轮设计时必须进行齿轮强度计算,齿轮油的粘度和承载能力是重要的参数。因此,装载机驱动桥必须选择符合以下性能要求的车辆齿轮油:

(1)要有适当的粘度

(2)要有优良的承载性

(3)要有优质的抗磨性

(4)要有热氧化安全性

(5)要有抗腐蚀性和防锈性

(6)要具有抗泡沫性和储存稳定性

2、齿轮油的选择

中国老标准的SY1103-77中的HL-20即20号齿轮油、HL-26即26号齿轮油、HL-30即30号齿轮油和SY1102-77中的HL57-22即22号双曲线齿轮油、HL57-28即28号双曲线齿轮油都是渣油型的,俗称“黑油”。由于热氧化安定性极差,很容易受热氧化变质,甚至使油固化,容易造成齿轮严重磨损,擦伤胶合,石化公司早已停止生产渣油型齿轮油,而以馏分型齿轮油代替。

中国原馏分型7号、13号、15号、18号、26号双曲线齿轮油和合成型10号、13号、18号、26号双曲线齿轮油因部分性能不符合中负荷和重负荷车辆齿轮油的技术指标现已都淘汰。

因此装载机应选用相应的GL-5级的粘度级车辆齿轮油。在-20℃至40℃环境温度条件下,全年通用GL-5 85W/90重负荷车辆齿轮油;在寒冷地区全年通用GL-5 80W/90重负荷车辆齿轮油;在高寒地区全年通用GL-5 75W/90长城重负荷车辆齿轮油。

3、驱动桥供油

(1)油量检查

旋开桥壳上的主传动加油(检查)塞,若油面至其塞口位置为适量,不足时予以补给。

(2)更换新油

分别从主传动、轮边减速的放油塞将旧润滑油排出(在热机情况下进行)。

旋开左、右轮边加油(检查)塞和主传动加油(检查)塞,注入新油,直到主传动部油从注入口溢出为止,轮边油从观察口溢出为止(此时轮边减速上的标注箭头须向下,观察口位于箭头端部)。然后,盖紧孔塞。

七、润滑脂(黄油)

润滑脂用于装载机的滚动和滑动及铰接部位。润滑脂一般有钙基润滑脂和锂基润滑脂;装载机最早使用我国老标准的SYB1403-77 1号或2号钙基润滑脂。现在装载机大多采用3号锂机基润滑脂。装载机如果采用集中润滑系统则选用不低于00号润滑脂。无论采用哪种润滑形式、选用那种牌号的润滑脂,润滑部位的润滑脂一定要注足。

八、冷却水

1、使用冷却水注意事项

(1)冷却水一般用雨水,自来水或经澄清的河水为宜。井水需经过软化处理后才可采用。

(2)在0℃以下的寒冷天气可渗入防冻液以防止冷却系统的冻结(浓度为30-60%为宜)。

不加防冻液在0℃以下长时间停放时,必须打开所有放水阀,使冷却水完全排泄,防止冻裂机体。附;防冻液配方表:

(3)使用防冻液时,不用排泄冷却水,但务必选用质量度好的品牌。

(4)在30℃以上的暑热天气,由于发动机容易发生过热现象,停车时尽可能在阴凉地方。

△作业完毕后,为了使发动机的寿命延长,必须进行5分钟的低速旋转,使水温降低后再停止发动机。

2、冷却水量补给

当发动机水温过高时,首先应检查散热器水量,进行补给。

同时,也要对散热器芯子的孔是否堵塞,软管是否破损进行检查。要保证将散热器盖盖紧,防止冷却水蒸发。

3、 冷却水的更换,及散热器内部清洗

冷却水的更换须在散热器处于冷却状态下进行。先将散热器盖揭开,然后打开底部的放水阀,将冷却水全部排出。

更换水后,起动发动机,让水面稍微降低。然后停止发动机,再一次补给冷却水。清洗内部时,将冷却水充满散热器,让发动机高速旋转,使冷却水循环。再一次将水从放水阀排出,一面注入冷却水,一面使发动机进行低速旋转,直到干净的冷却水从排水阀流出来为

在发动机刚停或发动机转动时,决不可打开散热嚣盖。若高温的冷却水喷出来,非常危险。

如果需打开盖,先盖上布片再慢慢打开。

附;防冻液的配方表

名称 成分(%) 凝点(不大于)
乙二醇 酒精 甘油 成分比单位
乙二醇 防冻液 60 40 容积之比 -55℃
55 45 -40℃
50 50 -32℃
40 60 -22℃
酒精甘油防冻液 30 10 60 重量之比 -18℃
40 15 45 -26℃
45 15 40 -32℃

(二)装载机使用油料的种类及牌号表

油料种类及牌号表

2、油料种类及牌号表2

种类 名称牌号 加油量 加油部件 备注
夏季 冬季
燃油 0#、10#轻柴油 -10#、-35#轻柴油 230升 燃油箱
发动机机油①② CD 15W/40 柴机油 按发动机配置,详见93页 发动机油底壳 常规用油
CD 5W/30柴机油 高寒地区用油
变速箱油③ 6号液力传动油 8号液力传动油 45升 ZL50变速箱 含变速箱、油散、管路等用油
液压油④ L-HM46 L-HM32 200升 工作液压油箱
L-HS 22低凝抗磨液压油或30# 稠化液压油 高寒地区用油
齿轮油⑤ GL-5 85W-90 36升 美弛驱动桥主传动及轮边减速
GL-5 75W-90 高寒地区用油
润滑脂 3#锂基润滑脂 4千克 工作装置各铰点销轴,前车架上各铰点销轴,转向缸前后销轴,车架中心铰接销轴,摆动架支承销轴,各传动轴十字轴及花键,发动机风扇及水泵连接处等。
制动液⑥ 719合成制动液 6千克 刹车油杯
防冻液 长城FD-III 冷却系统 高寒地区使用

3、不同牌号的油品适用的气温

种类 牌号 适用气温(℃) 备注
燃油 10#轻柴油5#轻柴油0#轻柴油-10#轻柴油-20#轻柴油-35#轻柴油-50#轻柴油 ≥8≥4≥-5≥-14≥-29≥-44 GB 252-2000
发动机机油 粘度等级15W/40柴机油粘度等级10W/40柴机油粘度等级10W/30柴机油粘度等级5W/30柴机油 -20~+50-30~+50-30~+40-40~+40 GB 11122-97

注:

①C6121系列发动机用油如下:

常规用油:CF-4 10W/30柴机油或以上等级发动机机油。

高寒、高原地区用油:CF-4 10W/30柴机油

②康明斯发动机用油如下:

油品种类:API CG-4/SG或以上等级发动机机油。

粘度等级:SAE15W-40(环境低于-20℃的寒冷地区:SAE5W-40或SAE5W-30)

油品品牌:优选康明斯公司推荐用油康胜润滑油(上海)有限公司,“蓝至胜”系列润滑油。

③ZF变速箱用油如下:

常规用油:CF-4 15W/40柴机油或美孚黑霸王1300(SAE 15W-40)

高寒、高原地区用油:CF-4 10W-30柴机油

④配ZF桥全液压湿式制动液压用油:美孚10W工程液压油(API CD/SF SAE 10W)

⑤ZF驱动桥请按ZF驱动桥说明书选用油品或用上海德斯油品有限公司

参照型号:泰坦齿轮油LS90(TITAN GEARLS90)(带限滑添加剂)

性能满足:API GL—5 粘度指标:SAE85W—90或SAE90

⑥ZF驱动桥制动器用油:

推荐使用美孚10W工程液压油(API CD/SF SAE 10W)。注意:不允许使用未经ZF许可的其它刹车液!换新桥及涉及桥制动油路的维修后都要给桥制动器放气。

*以上仅供参考,具体油品使用请按发动机、变速箱和驱动桥的使用维护说明书选用油品,原则上允许用高等级的油替代低等级的油。

*特殊环境下,油品根据当地气温环境选取或请向工厂咨询。

(三)加注、使用装载机油料应遵守的规定及注意事项

1、加注油料应遵守的规定

燃油、润滑油、液压油、防冻液、制动液都可以被明火点燃。要遵守以下规定:

(1)加燃油或润滑油时要把发动机停止。

(2)严禁吸烟。

(3)溢出的燃油、润滑油、液压油、防冻液、制动液要立即擦干净。

(4)所有的燃油、润滑油、液压油、防冻液、制动液的盛装容器的顶盖要拧牢固。

(5)添加或储存燃油、润滑油、液压油、防冻液、制动液的地方要通风良好。

2、加油注意事项

(1)燃油、变矩器油、液压工作油、刹车油及各种润滑油必须纯净,并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2)注油工具、容器及各注油口应擦洗干净、防止水分污物进入油中。

(3)检查油量时必须使车辆纵向,横向均处于水平状态。

(4)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应使用不同粘度的油,请严格按前面的用油牌号表进行。

(5)加油、换油后务必检查有无漏油现象。

3、使用油料应注意事项

(1)不同公司生产的同质量等级、同粘度等级的液压油产品不得混用,如果混用时必须进行试验;同公司生产的不同质量等级、不同粘度等级的液压油产品不得混用。

(2)相同粘度的矿物液压油不可以随意互用和混用。因为虽然粘度相同,但种类不同的液压油性能和组成差异很大。

(3)不同公司生产的同质量等级、同粘度等级的重负荷齿轮油产品不得混用,同公司生产的不同质量等级、不同粘度等级的齿轮油产品不得混用。

(4)不同公司用不同原油、不同工艺生产的同质量等级、同粘度等级的多级柴油机机油可以混用但不能混储,同一公司生产的同质量等级、不同粘度等级的多级柴油机机油不得混用。同一公司生产的同粘度等级、不同质量等级的多级柴油机机油不得混用。严禁不同质量等级、不同粘度等级的柴油机机油混用,以防柴油机机油油品变质。

(5)不同牌号的制动油不得混用;同牌号、不同参数的制动液不得混用;同牌号、同参数但储存时间不同的制动液不得混用。

(6)不同公司生产的同质量等级、同粘度等级的传动油不得混用;同公司生产的不同质量等级、不同粘度等级的传动油不得混用。

(7)更换润滑脂时,不同类型的润滑脂不能混用,新旧润滑脂也不能混用;另外,即使是同类型的润滑脂也不提倡混用,因为旧的润滑脂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和杂质,将加速新润滑脂氧化。

(8)不可为同一辆车选用不同品牌的防冻液,也不可为同一辆车选用同一品牌、不同型号的防冻液。即不同公司生产的同类、同质量等级的防冻液不能混加,混加时容易腐蚀发动机、水箱。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