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战士Z高达》:漆黑的毁灭巨人

混乱中诞生的扭曲产物

弗拉纳冈机构率先对新人类现象进行了研究。

弗拉纳冈机构除了研究新人类现象外,主要的研究精力放在了新人类的军事化应用研究上。而为了推进新人类的军事化应用,弗拉纳冈机构所用手段也可称为无所不用其极。其和吉翁军高层吉翁公国高层的特殊关系使得其获得“实验体”的途经更为便捷,而大战末期,就有原弗拉纳冈机构所属的实验体儿童逃脱机构并在地球被人抚养的案例。

对于弗拉纳甘博士以及其所领导的研究机构而言,更重要的显然是让新人类尽快成为可投入实战的研究成果,而不是去探讨人类的进化发展之类偏哲学性的问题。

为了推进新人类的军事化应用,弗拉纳冈机构所用手段也可称为无所不用其极。大战末期,就有原弗拉纳冈机构所属的实验体儿童逃脱机构并在地球被人抚养的案例。

最终由弗拉纳冈机构率先在UC 0079年10月研发出了能够应用新人类能力的专用设备。相关系统被称为Psyco Communicator(精神通讯器),简称赛克缪(Psycommu)。赛克缪系统能放大增幅新人类的感应波并将之翻译为机器语言。除了强化新人类本身的感应能力外,还能以放大的感应波在远程遥控武器系统进行作战。在电磁波通讯和警戒几乎被米诺夫斯基粒子切断的战场上,能以远程控制形式从远方发起攻击的武器系统,其实战价值无法估量。因此弗拉纳冈机构很快就以赛克缪系统为基础研发了多型装备并投入了实战。

虽然实际搭载赛克缪系统并投入实战使用的新人类专用装备数量有限。但是还是以一己之力给地球联邦军带来惨痛损失。

作为战争中后知后觉的一方,地球联邦军在面对诸如MS、新人类专用MA等新锐装备时陷入了被动因对的窘境。即使依靠资源投入,在MS研发领域做到了后发先至的赶超。但是在诸如赛克缪装置研发等领域却完全处于不得其门而入的窘迫状态。

至一年战争结束,地球联邦军设立在加布罗基地内的新人类科研机构对于新人类的研究依旧停留在表面现象以及新人类的简单鉴定。由奥古斯塔基地主导开发的所谓新人类专用机RX-78NT-1充其量仅仅是一架反应速度颇为灵敏的传统MS而已。虽说有真正涉及新人类本质的类似EXAM、HADES之类的新人类特性模拟系统,但是论技术溯源却是来自吉翁军叛逃的技术人员。而且在遭遇主要研发人员死亡、技术原型或损毁或丢失的重大损失后,相关系统的技术也因为难以重现且高度不稳定而被束之高阁。

EXAM系统的关键在于封存了新人类少女玛利安意识的头部单元。而其技术原型来自叛逃至联邦的前弗拉纳冈机构研究人员。然而主导该项目研发的克尔斯特博士在二号机被夺事件中死亡,而搭载该系统的两机RX-79BD系机体在最终决战中头部双双损毁,囚禁于系统内的新人类意识获得解放。主要研发人员死亡以及技术原型全毁的重大损失,导致整个EXAM系统就此成了无人能复制的黑匣子技术。

由于最终接收该系统的AXIS并无第一手研发资料,且HADES系统本身防火墙坚不可摧,因此直到UC 0090年代都无法复制HADES系统。最后只得以原装系统搭载全新技术机体的诡异形式以AMX-018名义复活。UC 0090年代仓促投入使用的AMX-018在第一次任务中就出现不分敌我进行攻击的暴走情况并导致该机彻底损毁。

地球联邦军在这方面的窘迫情况直到一年战争结束后才得到根本性改变。虽说弗拉纳冈机构在一年战争末期解体时,主要技术资料和人员都优先撤往了AXIS要塞,不过还是有相当部分技术资料被缴获且有部分人员在战后加入了地球联邦军。地球联邦军因此在相关领域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不过新人类虽然具备极高的军事价值,但是政治方面却是极其麻烦的存在。以吉翁公国的独立战争为起点,此起彼伏的宇宙殖民地独立运动在战后成为地球联邦政府最头痛的问题。而现实存在的新人类传说经历一年战争的发酵,无疑成为了吉翁·戴肯思想最好的宣传。因此无论地球联邦政府还是地球联邦军都在公开宣传中努力淡化新人类的存在,一年战争时期立下赫赫战功的新人类驾驶员阿姆罗·雷战后就被打发到闲职上软禁以使其离开公众视野。在这样的政治风气下,新人类相关的研究基本沦为了军方控制下的秘密项目,自然不用指望能有什么可靠机制能监督其行为了。

对于高层秉承地球至上主义思想的泰坦斯而言,虽说在技术层面认可了新人类的军事价值,但是在军事上无疑将新人类作为需要面对的主要敌手。除了奥古斯塔基地这些一年战争时期就已经涉及新人类相关研究的基地,从UC 0082年开始,地球联邦军在地球各地陆续建立了多个全新的新人类研究所。而泰坦斯高层之一的巴斯克·欧姆早在正式担任泰坦斯司令之前就已经主导了多个新人类研究所的设立。因此至UC 0083年12月泰坦斯正式成立,各个新人类研究所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泰坦斯麾下的研发机构。考虑到这些研究所和各个军事基地关系密切,主要目标显然是新人类的军事化应用。

各个新人类研究所大部分同时承担新型号装备的研发工作。其主要目标显然是新人类的军事化应用。

虽说新人类的出现原因本身依旧处于重重迷雾下,不过以技术手段使普通人类具备部分新人类特质的技术途径倒是相当明确。通过药物等手段能够让普通人的脑波强度接近新人类,再进一步强化身体器官就能获得相当强大的作战人员。虽说各个研究所真正达到作战标准的强化人就人数而言依旧是少数,但是至少比起筛选过程完全不可控且政治风险巨大的新人类驾驶员要好得多。

强化人的整个“制造”过程基本可控。显然比起筛选困难,结果难料的新人类驾驶员容易控制得多。

一系列“强化”的副作用除了药物造成的生理损伤以及依赖性外,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强化感应能力后带来的精神问题。精神过敏、产生幻觉等是常见现象,造成失忆乃至导致被强化实验体死亡都是家常便饭。而且,虽然是人造的新人类,在军方认知中却也是拥有“怪物”般特殊能力的存在,无论是军方还是各个研究所对于这些强化人的戒备都相当明显。

为了平息副作用影响,同时更重要作为控制手段,新人类研究所除了对强化人进行药物强化外,在正式的强化手术前就会辅以记忆操纵。视各研究所“风格”不同,清除记忆或植入虚假记忆等各种手段不一而足。

各个新人类研究所“生产”强化人的流程大体相似。

最强Gundam狂热下诞生的巨人

对于地球联邦军而言,在一年战争期间诞生的Gundam系MS在展示传奇的战绩表现后,在地球联邦军全军产生了近似信仰的狂热。因此一年战争后,地球联邦军不断投入手头上的最新技术来研发更新锐的Gundam系MS。

RX-136 Rakshasa 技术上更接近MA-05之类的MA。虽然其导入了更多格里普斯战役时期的新技术。不过主要作战武装依旧是酷似MA-05的大型MEGA粒子炮与格斗爪系统的组合。

NRX-033 Matabiri仅从外观就能看出和MA-08之间的技术继承,乃至其操纵同样需要三人协同完成。而其驱动方式则类似阿普萨拉斯系MA,以米洛夫斯基悬浮系统托起机体,并辅以传统推进器进行移动。

ORX-007 Hati基本就可以看作进一步发展后的MAN-03。其攻击武器除了以精神感应系统诱导的核导弹外,主要就是有线Bit单元进行远程攻击。

为了对抗将来可能遭遇的诸如MSN-03或AMX-002这些怪物般的大型机体,一个很自然的想法便是研发拥有相同水平火力的机体加以应对。由村雨研究所(Murasame Newtype Lab)主导进行研发的新型MS便是这一思路下的结果。

相比同期更为重视强化肉体能力的奥古斯塔研究所(Augusta Laboratory),村雨研究所更为重视对实验体精神感应能力的培养。对于新人类以及类似特质的强化人而言,除了能够产生足以被机器翻译放大的感应波外,还有一系列因此而来的附带特性——除了广为人知的感知目标“敌意”这一特质外,灵敏的感应能力还能形成强大的空间感知能力;通过对复数目标的空间感知,足以不依赖雷达火控而引导武器系统进行多目标锁定攻击;攻击终端除了典型的Bit类装备,以复数火炮同时射击多个目标也是常见的空间感知能力应用手段。

相比MA-08以全向扫射形式获得火力覆盖能力,搭载有赛克缪系统的MSN-02的以复数炮火进行射击时显然更为准确和可控。

此时技术初步走向成熟的可动框架技术对于新锐MS开发而言是个有利因素。同期已经完成的RX-178提供了一整套性能良好且扩展性优秀的基础骨架,在这套骨架基础上搭设装备就能获得全新的高性能MS。

第二世代MS的可动框架技术为MS带来了强大的扩展能力。

以最新的RX-178骨架为基础,村雨研究所整合了吉翁系和联邦系两大流派的技术,最终完成的试验机MRX-007 Prototype Psyco Gundam。仅从外观而言,就像是一架自带武装得到了极限强化的RX-178。

MRX-007 Prototype Psyco Gundam以RX-178的骨架为基础,通过增设武装而来。

对比改造基础的RX-178,MRX-007增加的武装除了胸口部分搭载的扩散式MEGA粒子炮外,村雨研究所还为该机设计了可线控操纵的手臂。和一年战争时期的MSN-01以及MSN-02相似,能以线控式手臂上搭载的MEGA粒子炮发起全方位攻击。

为了机体控制以及遥控线控手臂,机体搭载了赛克缪系统作为主要的操纵系统。为了发挥赛克缪系统的潜力,负责该机测试的为村雨研究所的强化人斯瑞·村雨(Three Murasame,即村雨研究所三号)。

相关技术酷似一年战争时期,诸如MSN-01以及MSN-02上搭载的类似技术。不过相比MSN-01和MSN-02上搭载版本,MRX-007的线控式手臂依旧保留了完整的手腕机能。

MRX-007胸口搭载了扩散式光束炮。可以对大面积目标进行覆盖扫射。

手臂部分除了搭载了MEGA粒子炮外,还采用了线控式设计。能通过赛克缪系统在远端遥控进行攻击。

然而该机基础毕竟是18m级的机体,虽说通过附加发电机组全机输出功率达到3700kw,勉强能够满足搭载的武器系统运作,但是搭载如此之多设备的结果就是整机重量彻底失控,全备重量达到了惊人的130.9吨水平。这导致机体的机动性严重恶化。

虽说全机上下大量外露管线表明该机并非以实战为主要目的进行研发,不过如此夸张的全重带来的机动性问题显然不是通过简单改进就能解决的问题。测试结果使得村雨研究所认定难以在常规大小的MS级装备上搭载完整的赛克缪系统。因此研究重点随后转向具备据点压制能力的大型MA级装备。

MRX-007的背包部分搭载了大功率发电机以满足全机系统的能耗。产生的能量通过外露管线进行传输。

如果参考同期在其他基地研发的大型MA项目经验,村雨研究所即使需要研发搭载赛克缪系统和重火力的装备,也并不需要一定以巨型MS形式呈现。尤其是需要在MA和MS间进行形态转换的TMA设计会明显增加设计难度。

但是村雨研究所最终还是“迎难而上”,选择研发TMA设计的巨型机体。在经历变形试验中造成测试驾驶员死亡的MRX-008后,最终完成了MS形态全高达到40米级的MRX-009 Psyco Gundam。

MRX-009 Psyco Gundam的MS形态,全高达到40米级。

虽说并没有什么明确的书面规范规定MS的标准大小,不过出于制造成本和性能最佳平衡,最早实用化的MS高度都在18米左右。而之后虽然MS相关的技术不但进步,不过MS的大小倒是基本维持在了20米以下的普遍水平。即使体积更大的TMA类装备,其MS形态一般也仅达到20米级。

从一年战争直到格里普斯战争时期,唯一突破这一惯例便是MSN-02 Zeong号计划中的“完全形态”。作为吉翁军第一型新人类专用MS,MSN-02以怪异的无腿MS造型为人所知。尽管MSN-02在设计时便以MSN-01测试经验为基础,因此最初并未多此一举地为机动性已经完全够用且机载燃料足以支撑作战续航的机体设计腿部。不过最终还是在吉翁军高层要求该机能执行陆上作战的执念下,设计了大型的腿部模块。搭载腿部后,MSN-02 Zeong号也就此成为了一台全高达到35米级的超巨型MS。

相比之下,腿部模块虽然增加了有限的AMBAC机动能力,不过整体推力和正式投入作战的高机动方案所差无几。除了增加了更多成本外,对于机体性能的提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为MSN-02设计腿部单元这一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吉翁军高层要求该机能够执行陆上作战的执念。最终这一设计直到吉翁军残部撤离至AXIS后才最终完成。

根据MS-06Z和MSN-01的测试经验。采用线控手臂的机型,本体最佳的生存策略就是以高速摆脱敌方的追击。并由线控手臂尽可能发挥全向射击能力优势,通过远距离控制形式与敌方交战。

吸取了MS-06Z和MSN-01测试经验的MSN-02因此大幅放大机体以强化作战续航力。同时强化推进系统,让机体以MA形式进行移动。

而作为据点压制用装备设计的MRX-009,其MS形态下无论是火力设计还是整体大小可以说都和“完美形态”的MSN-02颇为神似。甚至于驾驶舱模块也和MSN-02一样,设计在巨大的头部内。而且呼应了“制造最强Gundam”这一狂热追求,MRX-009的MS形态神似Gundam系机体。由其头部更是设计了Gundam系机体标志性的V形天线。

不过和设计了独立逃生结构的MSN-02不同,MRX-009的头部除了驾驶舱门外,并未设计其他逃生手段。一方面是因为MRX-009的防护性能确实相当可观,在MA形态下,整个驾驶舱会和头部单元一起处于装甲的重重保护下,来袭火力很难对其构成威胁。另一方面,对于设计人员而言,强化人驾驶员的生命也确实不是其关心的事情。

很难有敌对目标能够通过MRX-009密集的火力,对其造成直接威胁。不过驾驶舱位于头部且没有相应的逃生确实是相对容易造成人员损失的设计。

MRX-009的MS形态神似Gundam系机体。由其头部更是设计了Gundam系机体标志性的V形天线。而除了主传感器外,头部还在额头正中部位安装了两门小口径的MEGA粒子炮作为补充火力。

由于躯干部位需要为大口径的扩散式MEGA粒子炮以及变形机构留出空间,驾驶舱因此设计在了因为大型化而内部空间宽裕的头部。外部装甲和驾驶舱门形成了双层的防护结构。仅就视觉外观而言,驾驶员进入机体时就仿佛被该机吞入口中。

MRX-009的驾驶舱并未采用标准的球型驾驶舱,而且整体设计重视功能多过考虑乘员生存性。虽然是同期先进标准的全周天显示屏和线性座椅设计。不过驾驶舱本身并未设计任何逃生结构,

MRX-009在MA形态时,头部会处于躯干部分结构和装甲的严密保护下。凭借重装甲防护和三门大口径扩散光束炮的火力,足以让MRX-009突破敌方防线

在这台全高达40米的巨人上,总计搭载了三门大口径扩散式MEGA粒子炮,十门手指式MEGA粒子炮以及头部的两门口径稍小的MEGA粒子炮。其作战的主要样式便是在MA形态下凭借厚重装甲接近目标区域,并以三门大口径扩散式MEGA粒子炮火力大范围清扫目标,随后进入MS形态应对近距离交战或进一步以MEGA粒子炮火力扫射整个战场。

配合该机重功率达33600KW的核融合炉,全机上下总计15门各式MEGA粒子炮能在MS形态火力全开来倾泻骇人的火力。这无论在进攻作战中压制目标还是在防御作战中逼退进攻都是极其有效的手段。该机武装方面唯一的遗憾便是没有设计任何近战武器。不过凭借该机40米级的巨大体型,仅凭抓握等形式便能轻松抓起试图进行接近战的目标,而简单的拳打脚踢就能对近身目标造成毁灭性损害。因此没有设计近战武装属于完全可以接受的问题。

MRX-009的核融炉功率足以支持该机在MS形态下进行15门MEGA粒子炮火力全开的射击。配合强化人驾驶员的空间感知能力,能迅速扫射大片区域,并瞬间击落小队级规模的MS目标。这样疯狂的火力在防御作战中足以逼退大部分MS部队的攻击。

MRX-009的武装主要围绕中央的三门大口径扩散式MEGA粒子炮设计。MRX-009常见的作战样式便是在MA形态以扩散式MEGA粒子炮的大范围火力尽可能削减敌方数量。之后再进入MS形态应对接近的幸存目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