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河流韵》第三十章《 奔向未来》
自从周斌同志到平顶山任市长、书记以来,对湛河治理工程极为重视。
2017年7月19日上午,湛河支流治理工作推进会在平顶山市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召开。市长周斌在会上强调,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快工程进度,强化资金监管,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湛河支流治理,为人民群众打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副市长魏建平、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王天顺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湛河18条支流治理工程进展情况汇 和海绵城市专项规划PPP项目前期推进情况汇 ,现场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周斌指出,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是一项绿色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18条支流治理是湛河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治理进度。支流治理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北部山区规划、城市水系规划密切衔接,高起点、高标准编制。要按照时间节点要求,进一步加快截污清淤进度,加快后续工程包装审批,全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为支流治理顺利推进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2017年8月14日下午,平顶山市市长周斌在调研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时强调,要坚持自然生态的治理理念,提高规划设计标准,努力把湛河及其支流打造成群众的亲水乐园。副市长魏建平、市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王天顺参加调研。周斌一行先后到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液压坝项目、湛北路东延工程污水管 埋设工程、湛河生态文化公园等处和煤泥河、新庄西沟等湛河支流,实地察看工程进展情况,详细询问工程设计、施工组织、工程质量等情况,并在晚上召开的座谈会上认真听取湛河支流治理规划设计情况和施工进展情况汇 ,详细了解支流治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周斌指出,湛河综合治理工程自开工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整体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抢抓有利时机,加强现场管理,增加施工人员和机械台班,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加快工程进度。周斌强调,湛河支流治理规划要与上位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北部山区生态修复规划紧密对接,与各区紧密对接,与市直有关部门紧密对接,按照建设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和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的要求,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规划标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坚持湛河治理为群众服务的理念,把湛河及其支流打造成群众的亲水乐园,实现水与群众和谐共融。当前要全力做好四项工作:在污水治理方面要抓紧清淤截污,确保湛河水质达标;在项目方案上要抓紧进行微调微修,进一步优化完善;在项目谋划上要积极作为,加快进度,抓紧包装上 ;在工程安排上既要长远考虑,又要科学组织、有序推进,努力把湛河综合治理工程建成生态工程、精品工程。
2018年2 月 5 日下午,市委书记周斌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听取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情况汇 ,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会议强调,湛河是平顶山的母亲河,市委、市政府作出开展湛河综合治理的决策符合新发展理念,符合全市人民的期盼,符合 ” 以水润城 ” 的要求。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是近年来我市投入最大的城市建设工程,也是一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心工程。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城市形象,增强了市民认同感,成效有目共睹。成绩的取得饱含着沿线县(区)、各有关单位尤其是湛河治理工作指挥部这个特别能战斗、可信赖的优秀团队的共同努力,要认真总结表彰,大力宣传治理成效和先进个人、先进事迹,总结固化推广工作经验。要坚定不移地把湛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好,进一步加快工程进度,尽快完成主河道工程收尾工作,对工程资金进行专项审计,同时用自然生态理念规划治理好湛河 18 条主要支流。
打造千亿级尼龙新材料产业集群 由中原煤仓向中国新材料基地转变
“平顶山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矛盾突出,转型发展一直是这几年的工作主题。”张雷明表示,进入新时代,在进一步推动转型发展上,平顶山市将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新”,扶持和引进有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管理等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二是“链”,培育和发展能够形成产业链的企业,以产业链的提升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群”,支持企业集群集聚发展,防止单打独斗;四是“台”,推动企业在区域内形成平台,吸引更多企业围绕平台发展。
在张雷明看来,平顶山市要实现“凤凰涅槃”,首要的是加快调结构,在工业方面,充分发挥现有产业、企业优势,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变燃料为原料,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煤基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大力发展尼龙、聚碳酸酯(PC)、不锈钢等新材料,着力打造千亿级尼龙新材料产业集群、全国重要的不锈钢产业基地,努力实现“中原煤仓”向“中国新材料基地”的转变。
据介绍,目前平顶山市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百万吨级大尼龙产业发展格局,主导产品尼龙66工业丝、帘子布生产规模世界第一,尼龙66盐规模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尼龙66切片规模居于全国首位。不锈钢生产、加工及制品企业达到20多家,不锈钢板材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加工及制品生产能力达到165万吨。
今年计划再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00万吨以上
据张雷明介绍,在调结构的同时,平顶山市还将主动减产能,下大力气化解过剩产能。据介绍,“十二五”期间,平顶山市已经关闭地方小煤矿97座、产能3000多万吨,淘汰落后焦炭产能420万吨、炼(铸)铁产能30万吨、水泥产能160万吨、印染产能938万米、发电装机46万千瓦。2016年、2017年又关闭煤矿产能755万吨、淘汰火电机组30万千瓦,整治取缔“散乱污”企业8000多家。2018年,计划再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00万吨以上。
同时,平顶山市还将积极增动能。其中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持续开展“退城进园”等,“我们将坚持把开放招商作为一号工程,转变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据张雷明介绍,一方面,平顶山市将树立“把老乡当老外,把民资当外资”的理念,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优势,支持本地企业扩大投资、新上项目;另一方面,将瞄准产业招商重点区域、对接重点客商,持续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探索股权招商、并购招商等新途径。此外还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支持国有企业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作用,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据介绍,平顶山市还将努力优环境,这其中不仅包括持续改善城市环境也包括着力优化软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平顶山市最大国企平煤神马集团 2017年扭亏为盈
“平顶山市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企业活则经济活,企业兴则地方兴。”张雷明表示,平顶山市国有企业占比相对较高,没有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就没有平顶山市的转型发展。
通过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使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轻装上阵、提质增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平顶山市最大的国有企业平煤神马集团2017年扭亏为盈,实现营业收入1500亿元、利税60亿元、利润12亿元。
“2018年,我们将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啃下硬骨头,实现新突破。”张雷明介绍说,今年平顶山市将采取一企一策,对僵尸企业进行处置;同时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国有企业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革,激发国有企业经营活力和发展动力。引导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加强对接,利用国有企业的平台、融资、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对民营企业进行改造,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并且,继续抓好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我们还将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此外,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机制,推动国有资产监管由管资产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
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建设生态宜居新鹰城
张雷明表示,平顶山市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以城市“双修”为重点,以拆违拆迁为突破口,强力推进“四城联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复审复验),加快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市功能完善和老城区功能疏解,着力抓好河道治理、老旧社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厕所革命、
地下综合管廊和停车场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强精细化服务、人性化管理,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
据介绍,今年平顶山市将率先启动实施3个示范老旧社区改造。抓好9条道路绿化改造、6个公园广场改造、15个游园提档升级,做好矿山公园、植物园、月季园、生态园等工程建设,对湛北路南侧和城区18座立交桥组织实施立体绿化。同时,完成湛河主河道治理,持续做好湛河支沟治理,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推进龙翔大道、祥云西路等路段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新增供热面积6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供热普及率达到65%;完成焦庄水厂及配套管 建设;新建燃气管 50公里,中心城区管道天燃气普及率达到95%。此外,还将加快推进高铁、机场、航运、高速、城市环路等项目建设。
“围绕建设美好城市,我们将做好城市水的文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打造灵动秀美的水韵之城。”张雷明表示,与此同时,平顶山市还将围绕北部生态屏障建设,做好城市森林文章,与城市水系建设相呼应,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打造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城市。
湛河,古称湛水,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有“湛水出犨县北……于汝水九曲北,东入汝”的记载。它因河水清澈湛蓝而得名,白龟山水库有水注入,在今高新区境内张庄汇入沙河。湛河属沙河一级支流,自西向东贯穿市区,干流全长40.2公里,总流域面积219平方公里,是一条以防洪为主兼具排涝、灌溉和改善城市环境等多种功能的中型河道。
在鹰城60年的发展历程中,湛河饱经岁月的砥砺,深受工业的影响;有过环境污染的阵痛,也有过焕然一新的生机。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阵痛和生机始终交织在一起,在多次治理中,古老的湛河最终迎来了可喜的面貌。
我也算是湛河治理的见证人
庞振江 (平煤股份二矿)
1958年,我考入平顶山市一中。当时实行以劳代学,我淘过铁砂,炼过焦炭,打过砖坯,筑过铁路、公路,修过湛河、水库……
特别是修湛河,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当时机械化程度不高,工具就是铁锹、耙子、抬筐、箩头。女生铲,男生抬。上坡时个子低的走前面,个子高的走后面,我个子高总是走在后面。到了岸上,走在前面的拿住抬杠,走在后面的负责倒土。一筐土四十多公斤,干一天活儿累得我腰酸胳膊疼。
在以后的几次湛河治理中,我虽未参加现场劳动,但捐过款,也算尽了绵薄之力。每每经过治理现场,看到的都是机械作业,挖掘机、铲车、吊车、汽车,还用上了环保绞吸式挖泥船。以前肩挑人扛、大打人海战术的劳动场面一去不复返了。
湛河发源于今新城区滍阳镇马跑泉村和宝丰县杨庄镇仝岭村,两股河水流到宝丰县周庄镇马起营村合二为一,往东流去。几年前,河道干涸,污泥淤积,杂草丛生,臭不可闻。经过多次治理,如今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湛河源头的荷花池、湛源泉、乌龙泉、白龙泉、马蹄泉、起营泉等景观美不胜收;往下游,新建了湛河生态文化园、乌江河口公园、槐香公园、带状公园以及沿线的52个景观节点;污水实现了全收集、全输送、全处理,水质由原来的劣五类变为常年保持地表水三四类;沿河铺设了污水主管道40.5公里,打造了40.2公里生态景观廊道,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我曾骑自行车顺着湛河岸边的景观廊道,经过井营、杨官营、石桥营、徐洼、刘庄、余官营、马起营,一直到湛河源头,享受了“一河清水,两岸田园风光”的美景。
湛河从清到浊,从浊到清,几经治理,几度变迁,终于迎来了可喜的春天!
河畅水清来之不易,要爱惜
张海涛 (宝丰县国土资源局)
宝丰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盛夏季节,经常看到有人朋友圈里晒宝丰县马跑泉湛河源基地的照片,荷花满池,生机勃勃,真好看。想起5年前,湛河源头还是荒草丛生、污泥淤积,无人问津不说人们还绕道而行。似天翻地覆换了人间!随着500亩荷花池和一些大型景观设施的陆续建成,湛河源头成了宝丰的一处旅游胜地。一大早,三三两两的行人不时向湛河源涌来,置身这片独有的凉爽世界,呼吸着新鲜空气,心情格外美好。
经过治理,湛河两岸从曾经淤堵的脏乱差到如今的绿色葱茏、烟柳画桥,多数鹰城人有目共睹。湛河以全新的姿态向世人诉说她的前世今生、沧桑文明以及势不可挡的发展态势。
我们在荷田之间拍照游玩、在湛河两岸悠闲漫步,享受湛河美景的同时,不该忘了曾经的痛楚和治理的艰辛,因此,对眼前的一切更要倍加珍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护和建设家乡是每一位鹰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大家都能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为湛河生生不息的鸟语花香贡献一分力量。
风景这边独好
邱利刚 (湛河区马庄街道)
推开我家窗户就能俯视湛河,一年四季的美景尽收眼底。尤其是夏季,很早就被晨练的人们唤醒,不知不觉就想加入其中。
2005年刚买房的时候,一位同学来我家玩儿,站在阳台,看着窗外的湛河,他风趣地说:“政府免费送个后花园,这房买值了!”那时候,我家通往湛河的小路是土路,没过多久新修了上下河堤的台阶。前不久,新华路和诚朴路之间南侧的河堤上增铺了一段水泥路。这样一来我经常来湛河活动的地段实现了水泥小路无缝连接。
我最喜欢新增的亲水步道,护栏上的装饰板雕刻着不同的鹰城元素——观音文化、尧山大佛、白龟山水库、煤矿工人……每幅图案都栩栩如生,代表着一段故事,鹰城的文化、发展、景点都在其中。两处橡胶坝连通亲水步道的地方,下面有很多立柱支撑,两边是墨绿色的铁护栏,弯弯曲曲、高低起伏,听着流往坝下的水声,有一种小桥流水的意境,还有的步道穿桥洞而过。每天很多人来这里散步和慢跑,累了还可以坐在步道边的条凳上休息,真美!
而晚饭后到湛河上散散步,放松一下心情,则成了我一天中最惬意的事。
一山一水好风光
刘勤 (市第二高级中学)
记得女儿小时候,有一次带她经过湛河,看到河里有游船,她就开心地嚷嚷着要坐船,一边还念念有词:“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说实在的,那个时候的湛河既没有绿水,也没有清波,还漂着塑料袋、树枝等垃圾,散发着阵阵异味……
而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平顶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历届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几经整治、疏浚,如今的湛河面貌焕然一新:春有繁花似锦,夏有垂柳依依,秋有丹桂飘香,冬天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显得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闲暇时候,跟女儿一起漫步在湛河彩虹桥上,眺望远方,工程车辆来往穿梭,机器轰鸣,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正在火热进行;俯视脚下,绿水悠悠,鱼翔浅底,怡然成趣。我问女儿:“还记得小时候坐游船的事情吗?”女儿感慨:“怎么不记得?湛河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平顶山因山而得名,有山显得巍峨,有河则增添妩媚。悠悠湛河焕生机,一山一水好风光!
微观点
张军停(郏县李口镇):湛河在变,我们的城市在变,不变的是大家对宜居生活环境的渴求。水能生万物,同时也有能毁灭万物的力量。我们只有通过疏导、引导、合理使用和保护水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拥有美好的生活。希望这次高起点、高品位、充分挖掘湛河自然资源和鹰城文化内涵的治理能够得到大家的珍惜和爱护。
刘选启(湛河区人大常委会):为政在得人心,做事在利于民。湛河治理,排水治污,是一项德政工程、利民工程。历经风雨60年,湛河进行过多次治理,可谓是久久为功,面貌大变,基本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美、生态”的目标。变化来之不易,既倾注了历任领导班子的心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
说起我们平顶山,不得不提的是湛河。建市60年来,这条河和这座城休戚与共、荣辱同生,携手走过风风雨雨。
城不在大,有水则灵。一座城市往往因为拥有清澈的河水而充满生机。历史上每次湛河治理,都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2013年6月开始的综合整治尤甚。此次综合整治不仅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实现“河畅、水清、岸美、生态”,而且项目规模包括湛河全流域、全部干支流,充分考虑了河流与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注重整个生态系统的修复,从而最大程度发挥河流综合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治理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做好管护工作。一方面,在养护、保洁、管理方面,建立健全运行管理机制,明确管护责任人、管理范围和管理职责,同时严格落实河长制,确保河长守河有责、护河尽责;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保护河道环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规范和约束个人行为,监督与制止他人不良举动,以巩固河道治理成效。
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当柔和的风吹来时,平顶山城乡的月季花绽蕾吐艳了,放眼望去,月季花已是繁花满枝,美不胜收。月季花的颜色五彩缤纷,有黄的,有红的,有粉红的,还有白的……它们舒展着花瓣,点缀着露水,阳光一照,亮晶晶,红彤彤的,鲜艳夺目,花儿在翡翠般绿叶的映衬下,格外迷人。
看!那五颜六色的月季花,好像花仙子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引来了舞蹈家——蝴蝶,诱来了歌唱家——百灵鸟,招来了采蜜工——蜜蜂,一起为她歌唱。远看月季花,它像阳光中的一团熊熊烈火,又像鲜艳绚丽的晚霞。近看月季花,一簇簇美丽而娇嫩的花瓣,紧紧相连,那花瓣中间星星点点的黄色花蕊在风中抖动,散发出阵阵的清香,让人顿时心旷神怡,陶醉不已。
平顶山市的月季长得又高又粗,成了树,成了林,茎呈深绿色,枝很密。枝上长满了坚硬的刺,像护身的武器。枝上的叶子很娇嫩,边沿有一些细小的锯齿,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涂上了一层油,光滑明亮。
我无意走到月季花前,忽然发现了第一个花蕾,花蕾穿着一件绿色的外衣。又过了几天,一共有了六个花蕾,花蕾顶破了外衣,露出粉红的花瓣。一开始由最外层的花瓣向外伸展,整朵月季花终于开放了。花是粉红色的,像一个穿粉红裙子的少女。绿叶红花被晨光一照,又像一只粉红的蝴蝶在微风中扑打翅膀,翩翩起舞。我把鼻子靠近花朵,扑鼻的清香迎面而来,再仔细一闻,花香里还透着一股蜜一样的甜。
月季花,穿着粉红色的衣服、绿色的裙子,在花丛中随风舞蹈。月季欢笑的阳光下,风儿不小心 撞上它的美丽。月季花全身颤动,把一片花瓣抖落,像一处白光落地,照得风儿不知所措,只好窜上大树。大树沙沙作响,对风儿说:“月季花是光的女儿,虽然长在我脚下,心中却装满日月之光。”风儿豁然明白:日月在上,也在下;日月在天,也在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花的世界透着日月的光芒。
月季花绽放在阳光下,没想到晴天白日间,雨跑到人间哭泣。泪水一大滴一大滴落入月季花心里,震得花房颤颤,发出阵阵悠远的声响,直达高山,直达蓝天。高山对雨说:“月季花是光的女儿,虽然长在湖畔,却心藏日月,光耀高山。”雨恍然大悟:花的世界原来是一个繁殖阴阳的世界,它们都放射着日月的光芒。
我仿佛看到,日光远去,月季花谢幕的时刻到了,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月季花绽放最后的笑脸,迎接上苍的礼物。雪花拥着月季花,一片接着一片,越来越多。月季花沉睡在雪花下,直到春天将白雪化为云去,日光又一次将花的世界点亮。风儿对白云说:“月季花是光的女儿,心藏日月,根连乾坤。”白云肃然起敬:难怪它清新空明,一身春光,久久绽放,被誉为“时间之王”。
平顶山湛河的每一片土地都生机盎然,
平顶山湛河的每一寸阳光都灵动跳跃,
每一次呼吸都沁人心脾,
每一次走进平顶山湛河都感受到自然的回归……
谁也不曾想到深居内陆,还有这么一座富有特色的生态园林水岸新城——它的名字叫平顶山。
平顶山湛河代表着平顶山城市发展的方向,标志着平顶山市城市建设的水平。平顶山市湛河的综合治理要创新体制、提高效能、科学发展,坚持经典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努力在平顶山市这块宝贵的土地上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秉承这一要求,平顶山市突出“天人合一,突出生态”的理念,确定规划了湛河综合治理工程。
平顶山市湛河综合治理工程的美好蓝图呼之欲出,这片热土的建设蓝图逐渐明晰:组团式发展,形成“山—城—河”层次丰富,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渗透、呼应的格局,构建绿色、人文、和谐、宜居、山水相映、城河相依的滨水生态城区。
在这古老而富饶的鹰城大地上,一座秉承时代革新使命的卓越新城,一座智能化生态型滨水城区,将迅速崛起于平顶山的广阔天地,不断铸写辉煌发展的不朽传奇。
平地起新城,无疑是艰难的;新城建精品,无疑是难上加难。
昔日寂静的荒山秃岭骚动起来,拓荒者们在荆棘遍布的荒野上奔走,在一张张白纸上绘制蓝图:
各种大型工程机械开进荒野,挖山劈石,平整土地,开垦道路,铺设管道……
各路建设大军开进平顶山市湛河工地,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塔吊林立,彩旗招展……
一条条道路铺出来,一幢幢楼房长起来,一棵棵绿化树栽下来,一块块草坪植起来,一个个小游园建起来……
在建设者的神笔描摹下,平顶山市完成了从昔日的荒芜之地到一座现代化水岸新城的华丽转身,不断焕发出迷人的风采。
这一过程经历了太多的艰辛,忆起当初平顶山市湛河综合治理工程刚起步时的艰辛,平顶山的拓荒者们有着太多的回味。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工程施工中,一个小小的疏漏有可能成为大的质量隐患。所以,对于工程管理人员来说,任何—个质量管理上的细节都不能放过。平顶山市湛河综合治理工程拒绝豆腐渣工程!在平顶山市湛河综合治理工程工地上,工程质量不能讨价还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