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因“车主维权”、“刹车失灵”等事件火遍全 的特斯拉,5月销量已经出来了。
根据乘联会的细分数据,5月份特斯拉Model3+Model Y一共卖了21936台,出口也有11527台,估计绝大部分还是卖到了欧洲。从销量上看,似乎已经恢复了正常。
反观4月惨淡的25845台,扣掉出口的14174台之后仅剩下11671台,环比3月直接暴跌了67.1%。特斯拉Model Y 5407台的销量直接腰斩,主力车型Model 3 6264台的销量,更是惨遭“脖子以下截肢”。
好家伙,这截肢的一刀要是真切下去,目的就不只是谋财了,而是害命。
毕竟特斯拉没出事之前,其销量几乎是蔚来+理想+小鹏+比亚迪四家头部企业之和。除了新能源车企之外,潜在影响还有BBA这类豪华品牌,以及华为、小米等跨界造车企业。
难怪特斯拉的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女士会大胆猜测“女车主背后有人”,特斯拉似乎动了太多人的蛋糕。
以“特斯拉销量”为关键词随手一搜,最先弹出的是“人设崩塌”、“傲慢与偏见”这样的字眼,更不用说全 情绪宣泄的谩骂了。
让特斯拉遭遇滑铁卢的,可不仅仅是国内的销量和舆论环境,还有不断下探的股价。
以女车主维权前后为时间节点,特斯拉的股价一路从峰值的780块跌到最低点的550块,市值直接蒸发了2000亿美金!
就连桥水公司这家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宣布建仓,也没能救回特斯拉。
那么,真的是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女车主,以一己之力谋杀了特斯拉吗?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01. 特斯拉成神
在4月份之前,特斯拉就是新能源行业的神。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多数人眼里的新能源车只有两种:特斯拉和其他。
原因也很简单。
在新能源车还什么都不是的时候,只有特斯拉用同样的价格,做到了续航接近燃油车、性能不输燃油车、设计感超越燃油车、智能化完爆燃油车。
(特斯拉长续航四驱Model 3的北美售价,和奔驰C300一个价格,性能却和C43 AMG是一个级别)
如果再加$10000的话,还能获得目前能在量产车上最好的辅助驾驶功能。
从特斯拉官方的测试视频来看,特斯拉现有的FSD Beta 8.3版已经能自动执行所有任务,其中包括通过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停车标志让行、避让非机动车、通过环岛、匝道进出、夜间行车等多项功能,俨然一个持有驾照的人类司机。
5月13日,马斯克也表示FSD Beta 9.0版最早将在本周公布,并且“提升巨大”。
这次大更新过后,FSD会彻底抛弃现有的视觉+毫米波雷达的融合方案,取而代之的是特斯拉的纯视觉系统。据说过弯能力将会提升,对恶劣天气和极端状况的适应性也会得到改善。
有了强大的产品力,自然不愁销量。
整个2020年,全球共卖出312万辆新能源车(包括纯电动、插电混动、增程式和燃料电池车型),单特斯拉一个品牌就卖了50万,新车市场占有率高达16%。
如果只看纯电车型,特斯拉的新车市占率更是高达23%!
这是什么概念?
纵观整个2020年汽车市场,大众+奥迪的市场占有率才不过17%,加上奔驰宝马,才将将达到23%。
这要是都换成电动车,特斯拉还不得起飞啊!更何况特斯拉还有极大的上涨空间。
在中国区,由于Model Y已经正式交付、Model 3的销量又极为火爆,特斯拉只用了三个月,就完成了去年全年销量的一半。而大杀器——标准续航版的Model Y,却还没正式开卖。
再回头看看全球,特斯拉秒天秒地的Cybertruck最近又公布了一大批专利、还注册了商标,坐拥百万级别的预定量,怎么看怎么像爆款。就算今年又双叒叕跳票了也不怕,大不了明年卖嘛。
不管你怎么看,特斯拉都是新能源领域绝对的龙头老大。
在极为恐怖的市占率和销量面前,特斯拉连续7个季度实现盈利,股价也理所当然地一飞冲天。
在特斯拉的市值高点,整个传统汽车行业都被特斯拉按在地上疯狂摩擦。其他前十名(丰田+大众+比亚迪+蔚来+通用+戴姆勒+长城+宝马+法拉利)一起上,都不是特斯拉9000亿美元市值的对手。
当燃油车即将被判死刑的时候,特斯拉,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02. 跌落神坛
造一个神需要十几年,跌落神坛却只需要一瞬间。
特斯拉的神话故事,在下面这张照片火遍全 的那一刻彻底破灭了。
(这张照片,社长评价它为上海车展的“普利策奖”)
车顶维权女车主被粗暴地“请”出场外之后,特斯拉对外副总裁陶琳的回应也同样粗暴:
“她也很专业,背后应该是有人的”、“我们没有办法妥协”,却只字不提车辆是否存在问题。
这种傲慢的态度不仅让特斯拉再次喜提热搜,也让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 等多家官媒集体下场点名批评,纷纷质疑“谁给了特斯拉‘不妥协’的底气”。
最终,特斯拉深夜公开道歉,对外宣称将会配合调查,看似已经告一段落了。
不过,这届 友可并不买账,还顺便把山上的笋都夺完了:
不久之后,希望在舆论上扳回一城的特斯拉再次深夜发文,称“让车友承受了不该承受的压力,我们感到万分抱歉。在压力最大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来自车友们的关怀和支持”。
这些关怀和支持,正是“一定要备注一下”、精准控制“少冰”、“无糖”的咖啡和奶茶。
于是,评论区再次充满了欢乐的气息:
这篇声明的原文也被有心人改写了一下,看上去和饭圈的玩法一模一样,由此引发了更多的讨论和冷嘲热讽。也让不少人在私下里猜测,是不是特斯拉终于花了钱,请了饭圈的公关。
特斯拉刹车失灵这件事,到底有多深入人心?
社长采访了一下身边完全不关心汽车的小姐妹,问她们知不知道这件事情。她们的回答是,“知道啊,就那个被骂最多的品牌嘛。”
前几天社长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远在老家的亲戚们还问起来“特斯拉是真的刹不住吗”,最后也没忘了嘱咐社长平时多注意安全。可见特斯拉刹车事件渗透之深。
另一个故事,也莫名地有些心酸。
前几天打专车的时候,社长遇到一台特斯拉Model 3。
社长等了很久,他才姗姗来迟。上车一问,由于取消的人太多了,司机师傅不得不在原地多等一会儿,等到免费取消时间过了以后再出发去接乘客。
这种退单的行为在4月底之前几乎不存在,最近频繁增多,才逼着师傅出此下策。
针对特斯拉的负面舆论,已经产生了真真切切的影响。
而编排特斯拉刹车失灵的段子,在各大平台都是清一水的高赞。
正所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和车展之前特斯拉面对质疑时的高高在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线下的采访中,一位出租车司机更是直言:“特斯拉刹不住,华为那个自动驾驶也不可能靠谱,现阶段还是自己开更放心。”
领头羊的特斯拉遭到差评,整个新能源行业都受到了殃及,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那么问题来了,之前特斯拉也被曝光过负面消息,为什么只有这次人尽皆知?
到底是谁,谋杀了特斯拉?
又是谁,能从中获益?
03. 谁谋杀了特斯拉
第一个被锁定的嫌疑人,是“韦巴斯特”和背后的蔚来。
4月26日,一张维权女车主进入上海车展的证件照被曝光,并在 上疯传。
照片显示,女车主持有的是车展当天的媒体日通行证,且已经通过实名认证,可以刷身份证入场。
这也就是说,女车主和同为媒体人的社长一样,是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场馆的。
有意思的是,通行证上方写着四个大字:“韦巴斯特”。
“韦巴斯特”何许人也?其实这并不是一家媒体,而是有一家生产天窗的零部件供应商叫“伟巴斯特”,作为参展商出席上海车展。
更重要的是,伟巴斯特的客户名单里,刚好有特斯拉的竞争对手之一,蔚来。
所以这个逻辑似乎是成立的:蔚来作为幕后推手,在给特斯拉泼脏水!
但细细推敲一下,这件事根本不可能。
先不提把伟巴斯特的名字打错这种低级错误,李斌其实在公共场合多次提及,蔚来短期内的竞争对手是BBA而不是特斯拉。特斯拉在内的新造车品牌,都是蔚来在智能汽车赛道上的队友。
伟巴斯特作为全球顶级的天窗和敞篷车顶供应商,也同时给BBA等多家汽车品牌供货,根本没必要帮蔚来打压特斯拉。
这时,第二个嫌疑人逐渐浮出水面:
如果不是蔚来的话,那一定是BBA联手绞杀了特斯拉!
特斯拉崛起,利益伤害最大的就是传统豪华品牌。不管怎么说,这个杀人动机先坐实了。
但反常理的是,从现阶段的短期数据来看,特斯拉目前在国内其实并没有太明显动BBA的奶酪。
从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数据来看,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从2.5万台跌到只剩6000台,有接近2万台的缺口。
而同级别的宝马3系,3月销量17387台,4月销量17380台,持平;
奔驰C级3月销量13983台,4月销量16166台,微增2000台;
奥迪A4L 3月销量15068台,4月销量13487台,微缩1500台。
这部分份额,就算特斯拉拱手相让,BBA也没占着!
在洗清了BBA的嫌疑之后,下一个怀疑目标,是华为。
就在最近,华为正式官宣要在7月底前在200家体验店卖车,年底将会拓展到1000家,内部也定下了明年销售30万台的“军令状”。据说赛力斯华为智选SF5预定量已经超过6500台,大有追赶特斯拉的势头。
最新发布的鸿蒙2.0,也会成为华为进军新能源的得力干将。这件事,我们过几天再聊。
巧合的是,特斯拉负面缠身的时机,和华为宣布进军汽车行业的时机无比吻合。
以至于在知乎上搜索“华为特斯拉”,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这个问题:
但这事儿一点都不鲜见,华为在数码圈可是老“背锅侠”了。
三星爆炸门还没完全发酵的时候,就有好事者说是华为下的黑手,华为干这件事的目的就是要打击三星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而雷军一句“被友商黑惨了”,也有不少人直指华为。
那么,华为和特斯拉到底有没有利益冲突?
根据第一季度财 来看,特斯拉的几个最大的盈利点分别是:卖车(汽车制造)、卖碳积分(政策补贴)、卖比特币(金融)、卖智能驾驶软件(信息技术)。
唯一的冲突点,只剩帮助其他车企进行数字化转型中的智能驾驶软件和车机系统。
特斯拉在做的FSD,是纯视觉方案的辅助驾驶功能;而华为在做的融合感知方案,的确和FSD有重叠的部分。
但关键在于,FSD直接面向车主,而华为在短期内,面向的是极狐这样的车企!
这也就是说,华为现阶段的目标是争取到车企的订单,竞争对手其实是博世、大陆、德尔福、Mobileye这些供应商。
和特斯拉竞争是车企要做的事情,作为供应商的华为和特斯拉构不成直接竞争关系。
华为也不是的话,那一定是最近被曝光出来的最大嫌疑人,疑似“维权背后的势力”。
一个月前,特斯拉Model X车主温先生在河南电视台《大参考》节目中大肆控诉特斯拉因质量导致的突然失速问题,并希望讨回自己心中的公道。
而特斯拉客户支持回应称,车主在拒绝检查车辆的情况下,在 络上生成车辆“高速刹车失灵”、“险出事故”,并使用“自杀玩具”等词汇制造社会热点,向特斯拉提出免费更换至新款Model X车型的诉求,对此我们无法予以满足。
车主在微博上则是予以否认,双方各执一词。
最近,事件开始反转:
先是名为特斯拉_bot的微博账号曝光了一段录音,似乎直指“温先生跟特斯拉交涉的全过程”。录音的大意是说,温先生的车辆故障换件就可以解决,但温先生的真实目的是借维权的势,找特斯拉索要赔偿。
随后温先生对此的回应是,“特斯拉打着跟我协商的旗号偷偷录音,恶意剪辑,扭曲事实”。
不过 友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不等于变相承认录音是本人说的了吗!这不就是想讹钱吗!
到此,这场闹剧似乎已经可以结束了。
但录音里的一句重点,“上海的事情是河南省电台这帮人操作的”,却引来了一大帮吃瓜群众。
事件曝光之后,《大参考》微博账号删除了维权相关的内容,并且开启了精选评论。河南电视台也直接清空了微博的所有内容,目前原因未知。
正因为此,有不少 友认为河南电视台心虚了。联想一下,之前的维权女车主也是河南的,陶阿姨“背后有人”的证据原来在这里!终于破案了!
但这件事仅凭一段捕风捉影的录音,是无法作为证据证明“河南电视台和车主有维权上的不正当关系”的。
我们无法通过一家之词就判断其中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毕竟社长也可以张口就来“上海车展维权是隔壁某汽车媒体策划的”,不是吗?就算最后闹到法院,这也没办法作为直接性的证据采用啊。
至于河南电视台删博的蜜汁操作,到底是因为真有其事、还是主动降低热度、还是被车主当枪使了,我们更无从得知。
既然外界的原因无法确认,那会不会是“内鬼”,谋杀了特斯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