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彬认为,林德液压的中国员工能真正地学到核心技术,“因为林德液压就是中国公司,现在潍柴已经持有林德液压90%的股份。海外液压企业非常注重技术保密,对于非本土的技术人员,人家不会把核心的东西给你看的。”
在这一点上,国内企业有过不少教训。以农机具行业为例,2011年,美国爱科与兖州大丰机械成立合资公司;2013年,德国克拉斯并购山东金亿,爱科与克拉斯这两家全球顶尖农机制造商对合资公司拥有绝对的控股权,他们通过设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进而凭借技术优势垄断了中国高端农机市场。而这些企业绝少将研发中心设在中国,在核心技术、关键设备的合作方面,对中国农机企业仍是封锁状态。
“如果单纯技术引进或者达成战略联盟,技术主动权还是牢牢掌握在出让方手中,受让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技术创新几乎是不可能的。通过并购能让企业直接获得其核心技术。”大连海事大学副教授张丽英表示。
加速本土化
“高端技术与中国制造成本优势相结合,本土化生产是最佳路径,它将带来制造、人力、物流、售后维护成本的显著下降。也能解决上述问题。”林德液压CEO乌尔里希说。
另一方面,林德液压以中国本土企业的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将拥有更多税收、服务 络、政策等优势。
虽然林德液压在积极推进本土化制造,但为了保证“欧洲品质”,潍坊工厂完全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工具、工装、测试设备等全部来自德国。目前林德液压在潍坊的工厂只能进行液压产品的组装,但长远来看,零部件也将会拿到中国进行生产,设计。
按照规划,到2017年,林德液压潍坊工厂将完成6条生产线、10个试验台的建设,具备生产全系列林德液压的能力。
王才成说,目前潍坊工厂还不能生产全部零部件,他们会对市场进行预判,提前库存。“交货期缩短到1个月,加急订单两个星期完成,按照德国技术标准进行组装,我们会建立本地化的研发团队,针对中国市场对产品进行修改。90%的问题,中国研发团队都能解决。”
传承工匠精神
林德液压虽然有百年历史,但作为独立公司法人经营,却是从2012年开始的。林德液压刚刚独立出来时,也面临经营问题。
“林德液压过去只是凯傲集团的一个部门,部长只需要将质量和产量控制好就可以了,工资由单位发就可以了。现在不行了,必须要独立运营,要考虑企业生存。”刘彬说,他们用潍柴从重汽分离出后一步步壮大的例子激励他们。
“林德液压产能比较低,潍柴就找了咨询公司,与林德液压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帮他们压缩减成本,提高产能。”刘彬说,我们不光要掌握液压技术,还在承载林德液压创严谨、稳重的工匠新精神,在液压领域掌握技术主动权。
在这方面,三星走出过成功路子。半导体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上世纪80年代,韩国才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起先,美国和日本企业对三星进行技术限制。为了获得技术,1982年三星并购陷入困境的两家美国小企业,获得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之后三星又在硅谷设立科研前哨,追踪先进技术,协助本土研发团队的技术吸收和转化。三星开发的多项产品赢得了世界第一,包括1996年成功开发出世界第一个1GB动态储存器。2005年全世界第一个16GB内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