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和贵州交界地带,想修一条高速公路真比登天还难,石山土山层峦叠嶂,地质条件极为复杂。这里的人们世代居住在深山老林,与外界交流很少,广大农村由于交通不便,社会发展速度十分缓慢,无力跟上内地发展水平,贫富差距很大,各种生产、生活基础条件极为落后。一条乡村盘山道,绵延数十公里,连接村村寨寨,雨水经常冲刷,常年修修补补沿用十几年,不见路新行只见车辆坏。
新时期扶贫攻坚,中央和地方下大力气,决心先从公路入手,彻底解决这里的贫困面貌。从上到下全社会已经达成共识,大家都认识到,公路通百业兴,要想富先修路。有了统一认识,各方积极性都好调动起来。目前高速公路PPP项目在这一地区,红红火火方兴未艾开工很多。国家基础投资向西部倾斜,极大激励了广大民众修路热情,为早日实现脱贫目标,全民奔小康,有钱出钱,有智出智,有力出力。
修路的前期准备工作,普遍进行顺利,征地拆迁,红线只要画到哪里,不用动员自动搬迁。这里的人们穷日子过的时间长了,渴望新生活,群众的支持给高速公路的建设助了一把力,修建速度不断加快。同时筑路大军建设时期的生产、生活设施,在选址时都通盘考虑,不浪费资源,不重复开发,既节能又环保,高速公路完工后,能留给当地百姓福利全部留下,一片也不带走。
从技术角度说,现在我国建设一条高速公路已是平常的事,不管是隧道连成串,还是桥梁绕山转,都难不倒建设者,但是祖国西部之大,国家财力还是有限,所以对于全面开工的各条高速公路,都要珍惜财力物力,既要多快好省,又要保质保量,隧道桥梁要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路基地段要按工艺大纲,规范开挖规范铺填,该用的先进设备必须用上,不能走过场,例如:冲击碾、梅花碾,是压实深层路基的关键设备,他要与振动压路机合并使用,才能降低沉降发生率,单用振动压路机压实,下层密实度很难达标。桥头两端、涵洞两侧,这里虚土碎石填方量大,高程高,大型压实设备走不到跟前,只能是装载机带的液压夯可以边边角角冲击压实,根据行程的不同冲击力一般都在350吨左右,采取分层压实的方法,连续夯击处理,可以有效抑制沉降。多年的实践证明,没有经过夯击处理的桥头地段,沉降险情经常发生,轻度沉降会发生桥头跳车现象,重度沉降会带来安全隐患。
修路为人民,致富靠大家,不管是公路的享用者,还是公路的建设者,赶上这个好时代,要感谢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感谢地方政府的勤政努力,为人民办实事,办大事。共享小康社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