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开市120天。北交所市场表现基本符合预期,截至3月13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为88家,总市值达2106亿元。其中,86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度业绩快 ,85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达到99%。
3月11日晚,北交所上市公司首份年 出炉,盖世食品发布2021年年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57%;归母净利润为4284.42万元,同比增长61%,扣非净利润为4055.55万元,同比增长63%。
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现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13日,北交所上市公司88家,总市值达2106亿元。分行业来看,机械制造、生物医药、计算机这三类行业公司数量居前三,上市公司特点表现为经营业绩突出、创新能力较强。
常春林表示,北交所开市以来,各项制度经受住了市场考验。威博液压成为注册制下首家过会公司,标志着北交所进入注册制时代;中航泰达因并购重组业务,成为北交所首家被问询的公司,体现了北交所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不断督促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助力优质中小企业更上层楼
北交所开市以来,各项制度也日趋完善,体现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加快。
3月4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修订后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分层管理办法》,其中,对进层财务条件、非财务条件均进行了优化调整,并将进层频次由1年1次增至1年6次。业内人士预测,创新层企业数量将有所扩充,为北交所贡献大批量优质“生源”。
3月4日,上交所修订并发布实施《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转板办法(试行)》。同日,深交所也修订并发布实施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向创业板转板办法(试行)》。北交所制定并发布实施了《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7号——转板》,同步修订了北交所上市公司转板相关临时公告模板。
在周运南看来,北交所运行4个月以来,北交所向沪深交易所转板通道的设计安排及落地实施,真正实现了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互联互通,畅通了三个交易所间的有效联系,使多层次资本市场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助力优质中小企业更上层楼,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高质量企业持续供给
“提升北交所规模,不仅要增加上市公司数量,更要实现高质量企业持续供给。”全国股转公司、北交所总经理隋强在2月23日“第四届西城区企业上市主题交流活动”上表示,北交所将做到五个方面:一是制定实施北交所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方案,同时把建设高质量挂牌公司储备作为北交所上市公司上规模、提质量的基础支撑,将优化调整新三板的准入、分层、持续监管、发行融资等各方面基础制度。二是将推动投资者扩量增面,进一步提升市场合格投资者数量,推动机构投资者入市。三是评估北交所设立以来的制度运行成效,优化调整相关制度机制。四是研究发布北交所指数。五是建立证券公司现场督导制度,细化规范要求,推进审计机构差异化管理,督促提升审计质量。
“市场期待北交所加速完善融资、定价和交易功能,加快健全配套制度,包括混合交易、市值配售、北证指数、公开发行的可转债、大型机构者引入等。”周运南如是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