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箱负压状态在液压系统维修中的应用及效果

一、油箱负压状态原理

1)油箱负压防油液外流原理

选取维修口处油液层作为研究对象,维修口油液层上表面压强Ps为油箱顶部气体压强P与高度为h的油液液柱产生的压强pgh之和,其公式为:Ps=p+pgh

式中:Ps-维修口油液层上表面压强:

P-油箱内部气压,Pa

P-油液密度,

g-重力加速度,

h-维修口与油箱上液面高差,m

油液层下表面压强(即维修口处大气压力)为P0,当P=P0,即油箱内部与大气相通时,PsP0,油箱内的油液在重力作用下不外流;当PP0时,油箱内部处于负压状态。若满足PsP0,且维修口油管内径≤32mm(经试验验证的数据)时,则维修口处油液由于粘度较高,在油液表面张力及大气压力作用下,回流至液压油箱,从而不产生泄漏。

2)油箱负压产生原理

常温空气适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为:PV=nRT,P=nRT/V

式中:P-气体压强,Pa

V-气体体积;

n-气体物质的量;

R-气体常量,一般取值为8.3J/(mo1K)

T-气体热力学温度;

由上式可知,减少油箱内部n或增大V,均可使P减小。因此,实际维修时,可通过减少油箱内气体物质的量或增大气体体积的方式,使油箱内部产生负压。

液压系统拆解前,通过外置排气装置将液压油箱液面以上一定量的气体排出,可使液压油箱内的气体形成负压(即减小n)该负压值在维修过程中保持稳定。当P1+pgHP0时,维修口处油液回流至液压油箱,可避免油液外流。

液压系统拆解前,可将液压油箱与大气想通处进行密封处理。液压油箱密封起始阶段P2P0相等,即P2+pgHP0时,此时,油液外流。随着油液流出,液压油箱内气体体积不断增大(即增大V),随之形成负压,待p2+pg(H-h)P0时,油液不再外流。

二、负压状态的油箱试用

1)排气产生负压

我们选取一台某型号轮式装载机,将油箱排气产生负压的原理适用于该及液压油箱。该机液压油箱容积为180L,加注液压油后页面以上气体体积为50L

首先,取下液压油箱上部呼吸器,将过渡接头安装在呼吸器接口上,通过软管将往复式抽气筒与过渡接头连接。

其次,将多路阀回油胶管的连接螺栓拧松,轻微晃动胶管接头,直至有油液细流自连接处流出。

再次,连续抽动往复式抽气筒,自液压油箱呼吸器接口处抽出气体,气体约抽出5L后,多路阀回油胶管处油液细流消失。

最后,继续抽动抽气筒5-6下后,将多路阀回油胶管拆下,拆卸处基本无油液外流。

2)排油产生负压

我们选取一台某型号轮式装载机,将油箱排气产生负压的原理适用于该及液压油箱。该机液压油箱容积为180L,加注液压油后页面以上气体体积为50L

首先,拆下液压油箱上部呼吸器;其次,将螺栓安装在呼吸器接口处,将呼吸器接口密封;最后,拆开多路阀回油胶管,油液流出约6L,不在外流。

实际维修中,每台工程机械液压油箱的维修口位置、油箱内气体体积、油箱结构尺寸均有所不同,其外流油液的数量也不同。

三、应用效果

通过将油箱负压负压状态原理应用于装载机维修作业,减少了油液浪费,降低了维修工时损耗,改善了维修环境,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效益。

应用油箱负压状态原理对装载机液压系统进行维修,不改变液压油箱的结构,只需少量辅助工具即可实现油箱负压。该方法应用范围广,适用于上续结构液压油箱的其他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维修。

:http://www.gkpx365.com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