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达康:创业艰难多,坚持方能胜

融资融智 企业迈入正规发展

2006年,一则青年创业大赛的广告吸引了唐广洲和他的小伙伴们。彼时,唐广洲刚从企业走出来,面临创业者起步阶段的共同难题——资金短缺、缺乏指导、发展无绪。当时唐广洲是冲着大赛的300万风投去的,经过3个多月5轮的PK淘汰,唐广洲没有拿到风投资金,“但是,我觉得收获还是很大的。在层层PK中,我们通过评审团的指导,厘清了企业发展的规律及基本模式,增强了企业的信心。”

有了信心就要有行动,2007年,唐广洲与另外7个人一起凑了50万,成立了武汉齐达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少年意气,挥斥方遒,“齐达康”,意即,齐心协力,共达小康。

创业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很快,公司遇到了第一个危机。齐达康公司主要生产气体液压设备,筹集70万元用于研发的第一批机器,在试验中发现了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从2007年到2009年,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唐广洲与他的公司一直在进行产品的研发与改进。可是当公司举办产品发布会,一位专家教授点评:液压技术在国内市场已经很成熟了。言外之意,产品没有竞争力。在那段灰暗的日子,有挺不住的小伙伴陆续离开。

这瓢冷水并没有浇灭唐广洲的信心。在他的努力下,公司幸运地获得了500万的注资。“我们差的不仅仅是资金,与500万资金一起注入的,还有公司缺乏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与发展理念。”

这是齐达康公司最重要的一个节点——从此以后,齐达康公司迈入正规发展轨道。

二、销量下跌 产业模式大胆转型

“公司走上正轨后,制定了3年发展规划,成立了研发、营销两个中心,生产、售后、人才三大基地。这一整套的发展战略使公司进入稳定的通道。”从一开始,唐广洲就知道战略高度的重要性,他不建作坊、不搞短期行为,而是抓住核心,放眼未来,致力于技术新。好的技术才有好的产品,好的产品才能占领市场份额。

齐达康的核心经营团队拥有近三十年从事压缩机设计制造的工作经历,与华中科技大学液压与拨动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推出了适于用CNG子站工况的用于替代进口的全风冷立式天然气液压压缩机系列产品——新型节能环保天然气液压压缩机,获得了50多项国家专利,荣获国家技术创新基金,并较先在行业内通过整机安全防爆合格认证,牵头起草了汽车加气站用液压天然气压缩机行业标准。

一时间,齐达康主营的液压活塞式子站压缩机站进入全国20多个省(区)的加气站,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并被科技部技术创新基金委员会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产品。

2014年,齐达康公司步入最辉煌的阶段——经过市场累积,年销售增长到7800万元,一个月可以出货19台。“齐达康的员工走路都昂首挺胸,充满骄傲。”唐广洲开了个小玩笑。

可惜光环之下必有阴影。2015年开始,随着国际油价下跌、政策面的调整以及市场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天然气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齐达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从2015年开始走下坡路,到2017年,年销售只有2000多万元了。”

唐广洲意识到齐达康再一次站在了悬崖边上。他思考着,为什么企业会经不起市场的改变,怎样才能让企业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产品单一,主要就是给汽车加气用。一旦这个市场出现变化,或者饱和了,企业的销量就到天花板了。我们有那么多专利,有那么先进的液压技术,可不可以转化新产品,用在别的领域?”

敏锐的唐广洲带领团队进行市场考察,很快发现了新的商机——井口气回收。“全国有很多开采石油或者天然气之后留下的井,用大型机器收集不划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果用对机器,每年其实可以收集不少井口气。”

很快,齐达康针对这个市场,生产出了井口气收集增压液压装置,并且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这一次的市场风险,坚定了唐广洲沿着汽车产业上、中、下游市场打造产业链产品的决心。“我们现在对加气站进行个性化的开发设计,你需要多大规格,什么式样的机器,我们就给你设计制作什么样的。这样一来,产品的售后服务、耗材等,你也要到齐达康来。”

三、立足长远 绘就产业基地蓝图

2015年到2017年,经过三年的低落期后,齐达康进入新一轮的销售上升期。前三季度的销售金额达到4500万元,已经出货46台设备,定货金额达到7000万元,出现产销两旺的喜人局面。接下来的季度是全年的旺季,预计全年销售额8000万元以上,乐观估计,可以争取破亿。

前两次的危机已经让唐广洲产生了冷静思考的本能。面对公司的喜人成绩,他开始思考:如何走好下一个10年?

“今年非常关键,我们要趁着好机会,把企业的基础打得更牢固。”

唐广洲为齐达康制定了下一个阶段的目标:加大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寻找合作伙伴,打造中部地区压缩机产业基地,形成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产业的格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