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线控制动主要产业政策、上下游产业链分析及发展趋势

原文标题:2021年中国线控制动现状及趋势分析,汽车智能化背景下渗透率持续提高「图」

一、线控制动产业概述

1、市场定位

自动驾驶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感知传感器、控制芯片与线控执行机构替代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为了实现高安全性目标,最终的理想状态将是整个过程脱离了人为干预,因此机械控制将被电控取代,线控底盘将成为汽车未来可预见的长期发展历程中的最终状态。汽车线控底盘主要由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换挡、线控油门以及线控悬挂五大系统组成,其中,线控油门、线控换挡、线控悬挂技术相对成熟,而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是当下智能驾驶执行端最核心的产品。

线控底盘整体五个关键组成及其发展情况

2、分类情况

汽车制动可分为驻车制动及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也就是手刹,制动力较行车制动更小,主要功能是锁住后轮以防止坡道上停车时汽车溜车。行车制动用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提供制动力。伴随汽车智能化发展,驻车制动及行车制动系统逐步开启了电子线控进程,驻车制动系统由机械制动逐步演变为电子驻车制动(EPB),行车制动则从传统液压制动发展到液压融合电子的系统(如ABS、ESC等),更为先进的线控制动系统也已经在特斯拉Model3、比亚迪汉、奥迪E-Tron、凯迪拉克CT6等多款车型上得到应用。目前线控驻车制动整体全球渗透率在60%以上,行车制动仍极低,国内渗透率在3%左右。

汽车制动整体分类及趋势

3、产品对比

One Box方案集成度更高,是当前的主流趋势。Two Box方案中电子助力器与ESP/ABS独立,集成度较低,价格更高。而One Box方案中电子助力器与ESP/ABS集成,但复杂度高且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增加RBU(Redundant Brake Unit)以满足冗余要求。但由于One Box集成度高,空间占用小,重量轻,成本较低,能量回收效率高,已成为当前的主要发展趋势

One Box和Two Box产品方案比较

二、政策背景

新能源汽车得到海内外政策大力支持。国内方面,对新能源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大量政策支持。2020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等目标。并给予购车补贴、加强充电、换电基础设施等配套政策支持。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关键政策

三、线控制动产业影响因素分析

1、供给端

数据显示,政策助力背景下我国电子元器件长期以来高度进口依赖情况逐步改善,国内电子元器件营收持续增长,加之新能源汽车和汽车电子需求带动,2020年我国电子元器件营收超2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11.3%,工信部预计2021年仍将维持较高水准,将达到22459.9亿元左右。整体电子元器件发展是我国电控制动发展的基础。

2017-2020年中国电子元器件及材料制造营收情况

全球液压工业已进入相对稳定、成熟阶段,液压行业的市场规模与一国经济总量和工业化水平高度相关,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是全球液压销售的前五位国家,其中中国占比30.2%,就线控制动整体液压泵供给情况而言,目前我国液压产业整体产量规模较大,但液压气动元件整体依赖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成本。

2011-2020年中国液压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2、需求端

2021年整体消费政策推动下叠加新能源汽车爆发,带动我国汽车销量整体回暖,结束了2018年以来的销量三连降,达到了2608.2万辆,2022年以来全球和国内疫情反复、上海疫情叠加俄乌局势加剧,全球能源供给下降导致原油价格高涨,叠加出行和旅游需求下降,整体汽车销量下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再度上升,1 4月达20.2%左右。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持续渗透将加快汽车智能化进程,带动我国线控制动产业整体渗透率提升。

2014-2022年中国汽车销量及新能源汽车渗透情况

四、线控制动发展趋势

线控行车制动产品加速普及,造车新势力和传统主机厂的新能源车型均开始逐步应用。博世i-booster系列产品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线控行车制动产品,比亚迪汉成为国内首款搭载博世IPB的量产新能源车型,此外部分传统燃油车也开始应用线控制动。EMB相较于EHB有诸多优点,但缺少备用制动系统,且技术难度较大,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未有大规模量产产品。布雷博(Brembo)、大陆、西门子、博世等国际Tier1均在研发布局EMB。2021年4月21日上海车展上,长城旗下精工汽车发布了自主研发的EMB制动系统,该产品将于2023年实现量产。

原文标题:2021年中国线控制动现状及趋势分析,汽车智能化背景下渗透率持续提高「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