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 湖南讯( 赵伟)10月19日,又一只湘股在创业板敲钟,这就是邵阳液压(SZ.301079)。
发行价11.92元,发行市盈率15.9倍,上市前市值仅有10亿元。 上市首日收盘于32.19 元,市值暴增170%。 与当前1100亿元市值的恒立液压相比较,这只邵阳第一股在体量上仍然只能算是袖珍。 但纵观其发展路径与赛道前景,谁又敢说这个“小巨人”不是明天的行业“泰坦”呢?
邵阳独苗的成长轨迹
作为湖南上市公司“破零倍增”计划的先锋,邵阳液压的A股之旅并非一帆风顺。
2012 年邵阳液压曾进行IPO申 并撤回,当时公司受国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出口乏力、信贷收紧等因素影响,冶金、工程机械、阀门、风电等液压产品下游行业增速放缓甚至下滑,致使公司2012年净利润相比较2011年有所下滑,从而不符合发行条件。
此后,邵阳液压开始苦练内功。 公司掌门人粟武洪这段时间由于长期在国内工作,2014年,主动放弃了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
直到今年8月18日,邵阳液压终于获准在创业板公开发行注册。很显然,A股能敞开大门,欣然吸纳,这种态度转变源于公司的发展局面大好。
与撤回申 的那些年相比,邵阳液压厚积薄发,近几年规模与效益均增长明显。2017年至2019年,邵阳液压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9亿元、2.08亿元、3.10亿元,复合增长率28%;实现净利润2311.99万元、3150.65万元、4745.65万元,复合增长率27%。而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这种势头仍然保持得不错,营收3.38亿元,净利润5518.12万元,持续增长无疑。
不过,邵阳液压强力“增肌健体”的同时,负担也加重了。
2017至2019年,邵阳液压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1.34%、55.51%、54.35%,而同期内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39.27%、41.70%、36.71%。不难看出,邵阳液压资产负债率超出同行业近20个百分点。好在上市打开融资路,这种尴尬局面很快将得到缓解。
2017年9月,邵阳液压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对其在税收、奖补等方面带来一定优势,作为邵阳上市公司的“独苗”,得到政府呵护是当然的。而作为我国高压油泵研发、生产之鼻祖,国内三大液压产品配套基地之一,其辐射周边的市场影响力也毋庸置疑。但最为投资者看好的,仍是整个液压行业的赛道前景。
行业赛道高速扩张
浅水只能养育小虾米,深海才有大白鲨游曳。
我国的液压行业经历了从仿制到自主研发,从依靠进口到实现自给自足的过程,液压行业实现了大跨越,正处在由浅滩向深海过渡的时期。
据不完全统计,2019 年度我国液压行业工业总产值 668 亿元,同比增长 7.5%,2020 年度行业总产值已经跃升到699 亿元。而随着国产替代的加速,这个行业的发展仍将进一步提速。
以主要液压元件的液压油缸为例,2015年,液压油缸的国内市场规模仅为133.8亿元;2020年,我国的液压油缸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83.4亿元。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国家基建行业需求增加,在高端装备领域、挖掘机以及轨道交通领域用的盾进机领域的扩展,预计我国的液压油缸行业将进一步发展,到2026年我国液压油缸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564亿元。
这个赛道的规模在高速扩张,而顶级掠食者却不多见。上市公司仅有恒立液压(601100)、邵阳液压(301079)、万通液压(830839)、科宇股份(870058)等几家,后两者显而易见还在新三板晃悠。所涉及业务包括液压产品的,除了上述几家,还有A股的艾迪精密及全国股转系统中的集源液压也能分一杯羹。
目前我国液压件生产企业达到1047家,呈现出了企业数量较多,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规模偏小的格局。随着行业的快速增长,头部企业的成长空间将会出人意料。
抢先一步上市的恒立液压显然是最先受益者:仅仅两年时间,利润从8.37亿元增长为22.54亿元,而市值增长更是惊人,已逾十倍。而搭上A股快车的邵阳液压,已经跻身第一集团,也有望借助资本力量,展现赢者通吃的黑马姿态。
2004年,粟武洪承债接手邵阳液压,曾自述是因为“乡土情节”。如今液压行业这条赛道日渐宽广,邵阳市不啻于发掘了一处新金矿,倒是符合了粟武洪的初衷。于邵阳而言,这个“第一股”也就蕴含了更多的现实意义。
“小巨人”仍需努力
华章已经揭幕,未来唾手可及。但,望山跑死马的悲剧仍不得不防。
2021年,中央和地方先后多次提及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今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邵阳液压作为工信部认定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起跑的姿态很漂亮。但在这个行业,只有获得科技的助力,才能保持脱颖而出的加速度。
2020年9月,邵阳液压拥有的专利及已经申请受理的发明专利共有48项,而到了今年9月,公司表示公司拥有及已经申请受理的专利 已达53 项。显而易见,湘中明珠的小巨人,开始向A股泰坦的目标进发。
近年来,国家相继发布《液压气动密封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突出中国集中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替代高端进口产品步伐和智能化进程。其中《液压液力气动密封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到十四五末,80%以上的高端液压气动密封元(器)件及系统实现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明显缓解,装备工业领域急需的液压气动密封元(器)件及系统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实现这个替代进程,会向相关企业释放大量利润,但无疑也需要大量的技术研发投入。
据2020年9月30日的数据,邵阳液压共有研发人员65人,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仅为11.25%,说明其研发上的确存在短板。但邵阳液压在今年9月底表示,已经拥有研发技术人员 77 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 13.32%,可见公司已经在短板发力。但是,想要与行业大佬一较高低,仍需付诸巨大努力,毕竟,恒立液压两年前就有530名研发技术人员了。
成功上市后,获得新增资本加持,公司在研发、负债等方面的短板有望加速弥补,获得更均衡持久的奔跑能力。 而在投资者的期盼里,邵阳黑马成为A股宝马的那一天,指日可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