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液压传动
1.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压力来传递动力和进行压力控制的一种传动方式。它经过液压泵,将电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液体的压力能,又通过管路、控制元件,经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驱动负载和实现机构的传动。
2.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是:以油液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密封容器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运动,通过油液内部的压力来传递动力。
3.液压传动系统由动力部分、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装置4部分组成。(1)动力部分转换能量的元件为液压泵。(2)执行元件是将油液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执行元件有液压缸和液压马达。(3)控制元件用来控制和调节油液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控制元件有各种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等。(4)辅助装置有邮箱,滤油器、油管及接头等。
4.液流连续性原理和静压传递原理是液压传动的两个基本原理。
5.液压缸在结构上分为单作用缸和双作用缸两大类。
二、
矿井通风
1.矿井空气中主要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和瓦斯5种。除了这5种,还有二氧化碳、氢气和氨气(不是主要)。
2.矿井通风方法通常有压入式、抽出式、和压入抽出联合式;通风方式分为中央并列式、中央分列式、对角式以及混合式等。
3.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一般有反向通风、同向通风及对拉工作面通风3种方式。
三、
采煤基本知识
1.矿山压力就是运动的围岩和煤岩体等支撑物的作用力。
2.初次来压步距主要根据基本顶岩体强度大小而不同。基本顶的折断和垮落是每隔一定距离有规律地、周期性地发生,所以叫周期来压。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之间工作面推进的距离叫周期来压步距。初次来压步距大于周期来压步距。
3.采煤方法主要包括两大工序,一是采区巷道布置,二是采煤工艺。不同的巷道系统和采煤工艺相配合,就形成不同的采煤方法。
4.采煤方法根据巷道布置的特点,可分为长壁式采煤法和柱式采煤法。我国主要采用长壁式采煤法,它又可分为走向长壁采煤法和倾斜长壁采煤法。
5.按采煤工艺分炮采、机械化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四、
液压支架
1.液压支架与滚筒式采煤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转载机、带式输送机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了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和采空区处理等主要工序的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2.液压支架是以高压液体为动力,由若干金属构件与液压元件组成的一种支撑和控制顶板的设备。
3.液压支架型式详见P37。可出填空题、多选题的概率比较大。重点记忆按控制方式分为:本架控制支架、邻架控制支架、成组控制支架。按控制原理分为:液压手动控制支架、液压先导控制支架、电液控制支架。
4.支架代号的意义,详见P42页三个例子
ZZ5600/17/35
ZFZ4400/16/28ST
ZY3200/17/38
5.液压支架一般由承载结构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装置4部分组成。
6.承载结构件包括:顶梁、底座、掩护(梁)、连杆和侧护板等金属构件。
7.前后连杆、掩护梁、底座组成四连杆机构。
8.侧护板作用是消除相邻支架掩护梁和顶梁之间的架间间隙,防止垮落矸石进入支护空间;作为支架移架过程中的导向板;防止支架降落后倾倒;调整之间的间距。
9.执行元件包括立柱和各种千斤顶。
10.液压支架中除立柱以为的液压缸均称为千斤顶,依其功能分为前梁千斤顶、推移千斤顶、侧推千斤顶、平衡千斤顶、护帮千斤顶、和复位千斤顶。
11.控制元件主要有两大类,压力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主要有安全阀;方向控制阀主要有液控单向阀、操纵阀。
12.安全阀的作用是保证液压支架具有可缩性和恒阻性。
13.立柱和千斤顶工作腔内的液体压力在外载荷作用下超过额定工作阻力,即超过安全阀的调定压力时,工作腔内的压力液可通过安全阀释放,达到卸压的目的。
14.液控单向阀的作用是闭锁立柱、千斤顶的某一腔的液体,使之承受外载产生的增加阻力,使立柱和千斤顶获得额定工作阻力。液控单向阀和安全阀组合在一起,组成控制阀。
15.在支架液压控制系统中用来使液压缸换向,实现支架各个动作的换向阀称为操纵阀,有转阀和滑阀两种类型。
16.辅助装置包括推移装置、挡矸装置、复位装置、护帮装置、防滑防倒装置等。(可能出多选题)
17.支架的初撑力取决于泵站工作压力、立柱数目、立柱缸体内径、立柱布置的倾斜程度。
18.支架的工作阻力取决于安全阀的动作压力、立柱数目、立柱缸体内径、立柱布置的倾斜程度。
19.提高初撑力,可以避免直接顶的离层。
20.支架相互分担顶板压力的性质叫做支架让压性,让压性可使支架均匀受力。
21.液压支架升降过程经历的几个阶段:初撑阶段、增阻阶段、恒阻阶段、卸载阶段。(可出多选题,记住没有减阻阶段)
22.液压支架依照降架-移架-升架-推溜的次序动作,称为超前(立即)支护方式。依照推溜-降架-移架-升架的次序动作,称为滞后支护方式。
五、
液压支架的使用和维护
1.综采工作面有立即支护和滞后支护两种方式。
2.在顶板条件较好的情况下,移架工作要在滞后采煤机后滚筒约1.5m处进行,一般不超过3~5m。当液压支架移过8~9架后,约距采煤机后滚筒10~15m时,即可进行推溜。推溜可根据工作面的具体情况,采用逐架推溜、间隔推溜或几架支架同时推溜等方式。
3.液压支架移架过程分为降架、移架、升架三个动作。
4.液压支架前柱和后柱作单独升降时,前后立柱之间高差应小于400mm。
5.液压支架在进行液压系统故障处理时,应先关闭进、回液断路阀,以切断本架液压系统与主回路之间的连接通路,然后将系统中的高压液体释放,再进行故障处理。主管路发生故障需要处理时,必须与泵站司机取得联系,待停泵后才可进行。
6.液压支架出现“压死”支架情况,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爆破挑顶、二是爆破拉底。
7、液压支架常见故障分析,详见P66。(出多选题的概率很大)
六、
端头支护技术
1.端头液压支架的型式分为:垛式锚固支架、框式锚固支架、迈步式端头支架、支撑掩护式端头支架。
七、
液压支架的机构
1.液压支架的结构从宏观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金属结构件和液压元件。金属结构件包括顶梁、掩护梁、连杆、底座四大部分。
2.解决推拉力分配不均的方法有采用不同的供液压力、采用差动供液方式、采用浮动活塞式千斤顶、采用间接推移装置。
3.立柱和千斤顶的区别:活塞杆直径的区别;外部连接的差异;调节范围的差异;活塞连接的差异。
4.操纵阀按阀芯动作原理的不同,分为往复式和回转式两大类,按控制方法的不同,分为手动、液控、电控和电液控。
5.液压支架上采用的安全阀均为直动式安全阀,结构简单、动作灵敏】过载时能迅速起到卸载溢流的作用。
6.安全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阀口前的液压力与作用于阀芯上弹性元件作用力的相互作用,实现阀开启溢流和关闭定压的作用。安全阀的分流详见P97。
7.弹簧式逆流型安全阀即将开启前不会有微小的泄露,避免了顺流型安全阀的缺点,不过它的结构比较复杂。
8.液控单向阀主要由单向阀芯和液控顶杆两部分组成。按单向阀密封副形式的不同,液控单向阀有平面密封式、锥面密封式、球面密封式和圆柱面密封式四种类型。
9.截止阀是当工作面上某一支架液压系统发生故障而需要检修时,它能够使该支架的液压系统与主管路断开,而不影响其他支架的正常工作。有平顶密封式和球面密封式两种形式。
10.回液断路阀实际是一个单向阀,安装在操纵阀的回液管路上。其作用有两个,一是防止主回液管由于相邻支架动作而产生较高的背压液体进入支架的液压系统,引起千斤顶误动作;二是支架液压系统检修时,不影响工作面主回液管流回液箱。
11.软管的连接方式不同,有快速接头和螺纹接头两种型式。
12.KJR6-60/1200高压软管的含义,详见P104.
13.液压支架液压控制系统由主管路和基本控制回路两部分组合而成。主管路分为两线主管路和多线主管路。基本控制回路包括:换向回路、阻尼回路、差动回路、锁紧限压回路、自保回路、背压回路、连锁回路、先导控制回路、
14.通常,由泵站向工作面引出两条主回路,一条供压力液,称为主压力管路,用字母P表示;另一条接收低压回液,称为主回液管,用字母O表示。
15.为防止主回液管路因堵塞引起回液背压升高,在主回液管路上安装低压安全阀,开启压力2MPa左右。
八、
乳化液泵站
1.乳化液泵的流量与柱塞直径、柱塞行程、往复次数、和柱塞数有关,与压力无关。
2.乳化泵流量基本不变情况下,泵的压力将随着外部负载和管道摩擦阻力的大小而变化,当管道摩擦阻力一定时,外部负载愈大,泵所产生的液压力愈高。
3.泵站中设置有蓄能器,以减缓流量和压力脉动。
4.乳化液泵的泵体主要由箱体和泵头两部分组成。
5.RX200/16A型乳化液箱,200代表公称流量200L/min,16代表工程容积1600L。
6.卸载阀与安全阀的区别,详见P124。
7.乳化泵最高工作温度不超过60°,乳化液最高温度不超过40°。
8.泵站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详见P128,容易出多选题。
9.国内外广泛使用乳化液作为液压支架传递液压能、润滑和防锈的工作介质。
10.乳化油主要成分是基础油、乳化剂、防锈剂和其他添加剂。其他添加剂包括耦合剂、防霉剂、抗泡剂、络合剂。
11.乳化液浓度检验可用折光仪,也可用计量法和化学破乳法。
九、
综采工作面生产工艺
1.综采工作面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割煤、运煤、支护和处理采空区4个工序。
2.采煤机割煤工序包括落煤与装煤。割煤方式分为单向割煤和双向割煤两种。
3.常见的进刀方式有推入式(预开缺口式)、钻入式(自开缺口式)、斜切式(无缺口)三种类型。
4.斜切式进刀主要有以下几种:割三角煤斜切进刀、留三角煤斜切进刀、中部斜切进刀方式。
5.放顶煤工艺依据工作面输送机数量分为单输送机和双输送机两种放顶煤两种,按液压支架放煤口位置分为高位、中位、低位放顶煤3种。
6.放煤步距是指两次放煤工序之间,工作面向前推进的距离;放煤步距与顶煤厚度、顶煤可放性、顶煤冒落时的垮角及直接顶厚度有关。
7.放顶煤工作面适宜最佳煤层厚度6—12m,煤质中硬(f<2)最好。
8.通常把一次采全高超过3.5m的综采工作面,称为大采高综采工作面。
9.倾斜长壁(仰斜开采)综采适用于煤层中厚一下,煤质坚硬、不易片帮、顶板较稳定、仰角小于12°的条件。俯斜开采适应于煤层较厚、煤质松软易片帮、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较大、顶底板和煤层渗水较小、倾角小于12°的条件。
十、
矿山压力及顶板控制
1.直接顶一般分为以下几类:不稳定顶板、中等稳定顶板、坚硬顶板。
2.稳定顶板(坚硬顶板)的支护可选择支撑式液压支架或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顶板整体性强时,选用支撑式液压支架,顶板整体性较差时,选用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顶板局部破碎时,应采取预防冒顶措施。
3.强行放顶的主要技术措施有爆破法和软化压裂法两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内容及图片转载于互联 、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内容涉及版权,请您尽早时间联系jinwei@zod.com.cn